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本自俱足 > 第100章 心意

本自俱足 第100章 心意

作者:小咪的衣食父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0 07:57:33

午饭做得很丰盛。丽新炖了条海鱼,说这是葫芦岛的特产,新鲜得很;还炒了个白菜粉条,蒸了白面馒头。

德兴打开一瓶白酒,说是战友送的,非得跟德昇喝几盅。

德昇看着丽新忙前忙后,再看着德兴红光满面的样子,看来德兴转业后的新工作挺顺心意,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刚来这儿习惯不?”德昇抿了口酒问。

“咋不习惯?”德兴夹了块鱼肉放在丽新碗里,“造船厂的同事都挺照顾,家属院邻里也和睦。就是冬天比老家冷点,风也硬。”

“海边嘛,风肯定大。”德昇点点头,“这儿的雪,跟咱老家不一样?”

德兴眼睛一亮:“那可不!老家的雪下得软,这儿的雪带着海气,下起来又大又密,铺在地上能没过膝盖。等明儿要是下雪,我带你去海边看,那才叫壮观。”

说起了雪,德昇从贴身内袋里掏出孩子的照片递过去,“你二嫂子生了,是个小闺女,叫冬雪。”

“冬雪?”德兴接过冬雪的照片仔细端详,“长得真好看,取你俩优点了,咋没犯族谱上的字?”

“别提了,本来我和大哥跟爹查的族谱,取的是明玥,可这名字不给上户口,”德昇把落户口的坎坷经历讲给德兴听。

“现在的人,手里有点儿小权都不知道咋用好了,”德兴气的把酒杯墩在餐桌上。

“一个人最大的恶,就是利用手里的权利去尽可量的为难别人。”德昇感叹道。

“大哥家和你家都是闺女,我希望大威是个小小子,夏家有后了,就不用担心了……”德兴有些醉意了。

这话落在德昇的耳里,忽然有些难过。他没有再喝酒,草草的吃完了饭。

也许是念叨起了雪,第二天一早,德昇是被窗外的积雪反光晃醒的。

他一骨碌爬起来,推开窗帘,只见天地间一片雪白,院子里的积雪已经没过了脚踝,远处的渤海湾被雪雾笼罩着,隐约能看见灰蒙蒙的海平面。

“下雪了!”德兴也醒了,兴奋地像个孩子,“哥,吃完早饭咱就去海边。”

丽新早早就起来熬了小米粥,蒸了鸡蛋羹。她叮嘱德兴:“路上慢点,别让二哥冻着。”

德兴连声应着,给德昇找了双厚棉鞋,又塞给他一副手套。

出了家属院,雪还在下,零零散散的雪片落在头发上、肩膀上。

街上的行人不多,踩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德兴走在前面,时不时回头喊德昇快点,那模样,倒像是回到了小时候领着哥哥去掏鸟窝的日子。

“往这边走,过了这座桥就是龙湾海滨。”德兴指着前面的跨海大桥说。

桥面上积着雪,车辆驶过留下两道深深的车辙。

风比城里更大,刮在脸上像小刀子似的。德昇裹紧了棉袄,跟着德兴往前走,远远地就听见了海浪声。

走到海边时,德昇彻底看呆了。平日里汹涌的渤海湾,此刻被白雪覆盖了大半,浪花卷着雪沫子拍打着礁石,发出沉闷的声响。

岸边的沙滩上积了厚厚的雪,看不见一粒沙子,只有几只海鸟顶着风雪低空掠过,留下几道模糊的影子。

远处的渔船静静地泊在码头,船身上落满了雪,像一个个白色的剪影。

“咋样?哥,这雪景够劲儿吧?”德兴站在礁石上,迎着风喊。雪花落在他的眉毛上,很快就积了薄薄一层。

德昇点点头,说不出话来。他见过老家的雪,见过部队营区的雪,却从没见过这样的雪。带着海的辽阔,带着风的凛冽,把天和海连在了一起,让人心里又敞亮又震撼。

“还记得咱小时候在老家看雪不?”德兴走过来,拍了拍德昇的肩膀,“那时候你总说,等长大了要去看遍天下的雪。现在,咱在海边看雪了。”

德昇笑了,眼角的皱纹里都落了雪:“记得,咋不记得。那时候你还说,要把最美的雪堆成咱俩的模样。”

“那时候傻。”德兴也笑了,从口袋里掏出烟,给自己点上。烟雾在风雪中很快就散了,“二哥,我以前总担心转业了不习惯,现在觉得,有丽新,有大威,有这雪,在哪儿都是家。”

德昇看着弟弟,心里暖烘烘的。

他知道德兴这话是真的。从部队到地方,从单身到成家,德兴肩上的担子重了,但眼里的光却更亮了。

这雪落在葫芦岛的土地上,也落在了德兴安稳的日子里。

两人在海边站了很久,才恋恋不舍地往回走。

回到家时,丽新端来热气腾腾的姜汤,说:“快喝点暖暖身子,别感冒了。”

德昇接过碗,一口喝下去,姜的辛辣混着红糖的甜,从喉咙暖到了胃里。

德昇转天回部队的时候,雪停了,太阳出来了,把地上的积雪照得金灿灿的。

丽新给德昇装了满满一袋子海米和虾皮,说这是自己晒的,让他带回家尝尝。

德兴把他送到火车站,一直看着他进了候车室才走。

火车开动时,德昇趴在车窗上往外看,葫芦岛的红砖墙、白积雪渐渐远去。

他摸出兜里的贝壳,那是德兴塞给他的,说让他留个念想。贝壳上还带着海水的咸腥味,也沾过葫芦岛的雪。

这雪落在葫芦岛,落在德兴的日子里,也落在了他的心里,成了最珍贵的记忆。

他想起在海边看雪的那天,德兴说“在哪儿都是家”。

是啊,有家的地方,就有温暖,就有值得看的风景。

德昇突然想家了,葫芦岛到乌兰浩特正好经过盘锦垦区,他决定中途下车,回家看看,哪怕住一宿也好。

火车碾过积雪覆盖的铁轨,发出沉稳的“哐当”声。

德昇把脸贴在冰凉的车窗上,看着窗外的风景从葫芦岛的红砖墙,渐渐变成盘锦垦区特有的平原雪景。

地上的雪不像海边那般带着凛冽的海气,反倒松软得像老家的棉絮,铺在田埂上,把刚出苗的麦苗盖得严严实实。

他摩挲着兜里的贝壳,指尖能摸到海水冲刷过的纹路。

丽新给的海米和虾皮装在布兜里,散发着淡淡的咸香,混着车厢里煤炉的烟火气,倒让这冬日的旅途添了几分暖意。

德兴送他时说“眼瞅着春节了,到老家歇脚再走,娘肯定盼着”,这话没说错。离家越近,他心里的牵挂就越重,既有对夏张氏的惦念,也记挂着刚满月的冬雪。

火车在盘锦站停下时,已经过了晌午。站台的积雪被往来的脚印踩得凌乱,风裹着雪沫子往脖子里钻。

德昇紧了紧棉袄,拎着旅行袋往出站口走,刚到门口就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德麟。裹着件蓝涤卡棉袄,正踮着脚往里面张望,冻得鼻尖通红。

“大哥!”德昇喊了一声。

德麟猛地回头,看见他当即笑出了声,快步跑过来接过旅行袋:“可算等着了!德兴给我打电话,说你今儿该到,娘一早就让我来候着。”

他瞥见德昇手里的贝壳,好奇地问:“这是海边捡的?”

“嗯,德兴给的,留个念想。”德昇跟着他往站台外走,“家里都好?”

“好着呢!你嫂子带孩子们回来了,我们还住西屋,爹和娘又搬东屋了,现在你回来可有的是地方住了,宽敞的。”德麟赶着马车,嘴上一刻没停着,“就是娘总惦记你,昨天还翻你的照片呢。”

兄弟两人一路说说笑笑的往家去,村口的老槐树落光了叶子,枝桠上积着雪,像开了满树白花。

刚过了村口,就看见夏张氏站在院门口张望,两手吞在袖口里。看见德昇,她快步迎上来,伸手摸了摸他的胳膊:“咋穿这么薄?路上冷不冷?”

“不冷,德兴给我找了厚棉鞋。”德昇笑着把布兜递过去,“丽新晒的海米,让您尝尝。”

“还带东西干啥。”夏张氏接过布兜,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快进屋,你爹等着你呢。”

屋里烧着炕,炕上还放了火盆,暖意扑面而来。

童秀云听见动静从西屋出来,看见德昇就笑了:“德昇回来了?快进来,我给你倒碗热水。”

小雪丰趴在炕沿上,正盯着襁褓里的雪华看,听见声音立马爬起来,跌跌撞撞地扑到德昇腿边,含糊地喊“二叔”。

德昇弯腰抱起雪丰,在她冻得冰凉的小脸上亲了一口,又走到炕边看雪华。

小家伙裹在大红的襁褓里,眉头微微蹙着,小嘴巴抿成一团,睫毛上还沾着点胎脂。

“爹,孩子的大名取好了?”德昇轻声问夏三爷。

“嗯,你上次写信说的,你娘说这名字好,雪华,叫着顺口。”夏三爷坐在炕里,轻轻拍着雪华的襁褓。

“上户口那事儿会为难吧?”德昇想起了给冬雪落户的坎坷。

“没有啊,我找了大队的同志帮忙问了问,很快就办下来了。”德麟有些诧异,“这落户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儿吗?”

德昇怕夏张氏担心,没再说什么,避开了话题,“德兴那儿也顺,他能说能写,手一份嘴一份,造船厂做干事还是挺适合他的,挺合心意,丽新怀孕了,把家里打理得妥妥帖帖。”

“听德兴来信说了呢,丽新这闺女挺皮实,说去找德兴就去了,现在孩子也有了,德兴也转业了,俩人一起算踏实了。”夏三爷看着德昇,眼下,就德昇和俊英还是牛郎织女,“你啥时候回部队?”

“明天,”德昇说,“我就是顺道回来看一眼,吃完饭就回城里,明天一早从城里回部队。”

“不能再呆几天再走吗?”夏张氏用抹布擦干净了炕桌面,雪艳和雪君已经端着饭盆,准备吃饭了。

晚饭是童秀云和穗儿做的,炖了一锅酸菜五花肉,咕嘟咕嘟冒着热气,还炒了盘自家腌的萝卜干,蒸了高粱米面的馒头。

雪丰坐在炕沿边儿,手里拿着半个馒头,时不时伸手去够锅里的肉片,被童秀云轻轻拍了下手:“等爷奶和二叔动筷子再吃。”

德昇看着桌上的饭菜,再看看炕边逗雪华的夏张氏,忙前忙后的德麟,还有不停给她夹肉的三爷,心里的暖意比煤炉的火还旺。

他想起德兴在海边说的“在哪儿都是家”,此刻才算真正品出滋味。

所谓家,从来不是某片固定的土地,而是有亲人在的地方,是有热饭、有牵挂的地方。

“德兴还盼着生个小子呢。”夏张氏忽然提起这事儿,叹了口气,“其实男女都一样,都是自家的根。”

德昇愣了一下,随即明白娘是看出了他之前的心事。

他夹了块五花肉放在夏张氏碗里:“您说得对,男孩女孩都是咱老夏家的宝贝。”

童秀云嚼着馒头接话:“就是!大威要是个丫头,德兴还能不疼?他就是嘴上说说。”

这话逗得众人都笑了,雪丰也跟着“咯咯”地笑,小身子晃得差点从炕上摔下来。德麟赶紧把她抱到炕里,坐在夏张氏身边。

吃完晚饭,德麟赶着马车,送德昇去张义芝家。

夕阳把田埂染成深褐色,德麟甩了甩缰绳,马车轱辘碾过碎石路,发出沉闷的声响。

德昇掀了掀帽檐,往远处望,村口老槐树的影子越来越近,心里竟有些发紧。

进了城门,穿过南大街就是铁道边的胡同口,俊英家就在胡同的最里头,也离铁道最近,每当有火车经过,单薄的墙壁都在汽笛声中瑟瑟发抖。

马车刚停稳,院里就传来响动。德昇敲了敲院门,俊英端着洗菜盆出来,抬头瞧见他,手一抖,水溅在布鞋上也没察觉:“你咋回来了?”

小军从里屋跑出来,扒着堂屋的门缝儿往外看。怀里抱着的冬雪探着小脑袋,黑葡萄似的眼睛直愣愣盯着德昇。

“谁啊,”张义芝在屋里问,“俊英和谁说话呢?”

“我,德昇,”德昇应了声,转而迈步进屋,“本来没有探亲假,我临时请假去德兴那儿,顺道回来看看。”

“快溜儿进屋,没吃饭呢吧?我这就做,”张义芝从炕里下来,就往外屋地去。

“刚在夏家吃过了,别忙活。”德昇把装着海米和虾皮的布兜,顺手给了小军。

上前接过冬雪,小家伙的手攥住他的衣襟,软乎乎的身子往他怀里缩。

俊英这才醒过神,擦着手往外屋地走:“那也得烧壶热水,路上多冷啊。”

张义芝从里屋出来,引柴禾烧水。

小军好奇的问德昇:“二姐夫,能呆几天啊?”

德昇指尖摩挲着冬雪的头发,声音轻了些:“明早就得走,部队里还有事儿。”

冬雪突然“呀”了一声,伸手去够他的下巴,却还是没吐出那声“爸”。

正说着,月英掀帘进来,脸色带着点慌:“刚在南大街瞧见个人,像……像吴疯子,大半夜的光着脚跑。”

屋里瞬间静了,俊英把水壶往桌上一放:“自打上回收拾过她,不是早没影了?”

“我也不知道,但是可像了,除了她,谁大半夜在南大街疯跑啊,这大冷天的。”月英的声音有些发抖,不知道是冷的还是吓的。

“我明天晚点儿走,看她还来不来。”德昇沉着声说。抱着冬雪的手紧了紧,看向窗外沉沉的夜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