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本自俱足 > 第99章 牵挂

本自俱足 第99章 牵挂

作者:小咪的衣食父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0 07:57:33

千里之外的乌兰浩特营房,风正裹着沙砾刮得紧,打在脸上像带了刺,铁皮屋顶被吹得呜呜作响,像是在哭。

德昇刚站完两小时岗,棉帽上积的雪一进门就化了,顺着帽檐往下滴水,在肩膀上洇出一大片湿痕。

他搓着手呵气,白雾刚冒出来就被风吹散,手指冻得僵硬,连解扣子都费劲。

“夏助理!你家的信!还有张照片!”通讯员掀着门帘跑进来,棉门帘上的积雪簌簌往下掉,他手里举着个牛皮纸信封,脸上带着笑。

德昇的心猛地一跳,手顿在半空,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一把抢过信封。

归队快半个月了,除了月英催证明的那封挂号信,这是俊英给他写的第一封信。

他的指尖在信封上反复摩挲,能摸到里面硬挺的照片角,指腹都有些发颤。那一定是孩子的照片。

信封边角被雪浸得发潮,他怕用冻僵的手指撕坏了,把手搓了又搓,捂了又捂,才小心翼翼揭开封口。

一张三寸照片先掉了出来,落在擦得干净的桌面上,边角还带着点温度。

德昇赶紧捡起来,指腹蹭过照片的塑封边缘,视线一下子就挪不开了:照片里的孩子裹着件宝蓝色棉袄,是夏张氏亲手缝的,针脚细密,领口还绣着朵小小的梅花。

孩子的圆脸蛋红扑扑的,眼睛睁得溜圆,黑亮的眼珠像浸在水里的墨珠,正攥着个小银锁看镜头,嘴角开心地咧着,露出一点点粉嫩的牙床。

照片背面是俊英的字,笔画有些歪,却写得娟秀又用力:“冬雪满月照,1970.12.22日”。

“冬雪?”德昇低声念着,心里咯噔一下,他记得给孩子取的名字是,明玥。

德昇赶紧展开信纸。

俊英的字迹带着暖意,透过薄薄的纸页传过来:“德昇,孩子的户口办下来了,可是名字换了夏冬雪。冬雪满月后长了不少肉,她的奶奶给做的棉袄,合身得很。”

他又念了一遍“户口办下来了”,喉结动了动,手指轻轻碰了碰照片上孩子的脸颊,眼眶忽然就热了。

德昇想起临走前,攥着没办成的材料给俊英,她红着眼圈说“我再想办法”时的模样;想起自己蹲在柴房奋力的劈柴,发泄心中的郁气,恨自己连孩子的户口都办不好的无力。

那时他还怕这事儿要拖到明年,没想到户口真的办好了,只是换了名字。

“冬雪,夏冬雪……”他在心里反反复复的念叨着,虽说夏和冬有些对立,可也还是个透亮的名字,冬天的雪,干净又结实。

他把照片贴在胸口,军衣内侧的温度慢慢焐热了照片边缘,像是焐着孩子的小脸蛋,暖得他鼻尖发酸。

“啥照片这么宝贝?藏得跟机密文件似的。”炊事班的刘耀奇拿着申请表走进来,刚凑到跟前就笑了,“这是你家小闺女吧?跟你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叫冬雪,”德昇把照片递给他,语气里藏不住的骄傲,眼角都带着笑,“户口也办好了,以后就能上学了。”

“这小丫头,眼睛跟你一模一样,亮得很!”刘耀奇捏着照片的一角,看了又看,连连点头,“冬雪?这名儿好,结实!将来准是个能干的姑娘。”

德昇赶紧把照片拿回来,小心翼翼地夹回信里,生怕折了角。这可是他的宝贝,得贴身放着。

“看你宝贝的,啥时候让嫂子带过来,咱全哨所的人都帮你宝贝宝贝。”刘耀奇笑着打趣,把申请表放在桌上,“下个月的报表放这儿啦,抽空给核一下。”

“赶明儿,赶明儿有机会的。”德昇口里应着。

拿起申请表翻看着,和上个月一样,没有特殊的材料需求。他放下心来,把申请表放进抽屉里。

刘耀奇走了。

德昇又展开了信纸。

俊英的字里行间都透着欢喜:“户口是月英大姐帮我跑下来的,王所长看咱们不容易,特事特办。就是‘明玥’这个名字有重名的,没办法,才改的冬雪,户口本上的名字清清楚楚写着‘夏冬雪’。冬雪很乖,夜里不闹,就是饿的时候会扯着嗓子哭,你妈说随了你,跟你小时候一个样,哭起来能把房梁震塌。”

德昇忍不住笑了,嘴角咧得老大,笑着笑着,眼泪就掉在了信纸上,晕开了“跟你小时候一个样”几个字。

他赶紧用袖口擦掉,却越擦越多。这是欢喜的泪,是踏实的泪,是隔着千里风雪,终于摸到家里温度的泪。

他把照片重新塞进军衣内袋,紧贴着心口的位置。隔着粗布军衣,能摸到口袋里的军人证,硬壳封面磨得有些光滑。一边是保家卫国的责任,乌兰浩特的风再冷,岗也得站;一边是家里的牵挂,妻女的笑容再远,也暖着心。

国和家,这两样,都是他这辈子最珍视的东西,缺了哪样,心里都空得慌。

“夏助理,看啥呢这么高兴?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同宿舍的战友梁百权凑过来,瞥见他手里的信,“嫂子来信啦?嫂子可下来信了,某人不用辗转反侧,折腾的床板咯吱咯吱响啦?”

“给你看个好东西……”德昇说着,掏出照片给梁百权。

梁百权看见照片上的小女孩儿,眼睛一亮,“这是你家姑娘?跟你长得真像,尤其是这眼睛,亮得能照见人。”

德昇把照片递过去,语气里的骄傲藏都藏不住:“叫冬雪,冬天的雪。户口刚办好,多亏了你嫂子她大姐,跑前跑后忙了半个月。”

“好名字!”梁百权点头赞道,“干净又结实,跟咱们哨所外的松树似的,能扛住风。啥时候让嫂子带孩子来部队,咱给孩子包个大红包。”

“再长大一点儿,再大点儿就让你嫂子带来部队……”德昇说着,把照片收回来,小心翼翼地夹进自己的笔记本里。那本子里还夹着俊英上次寄来的,结婚的时候拍的全家福。

当天晚上,熄灯号吹过了,德昇还在台灯下写回信。

灯泡瓦数不大,昏黄的光映着他的影子投在砖墙上,显得格外高大。

他攥着钢笔,手还没从寒气里缓过来,写几笔就得往手心里呵气,白雾在灯光下散开,很快又消失不见。

笔尖在纸上顿了又顿,他想跟俊英说乌兰浩特的风小了些,想告诉她自己换了娘寄来的新棉鞋,不冻脚了,还想说说驻地后面的胡杨树又长高了些。

可写来写去,信里没提风多冷,没说站岗时冻得发麻的脚,也没讲吃了半个月的窝头。

这些苦,不能让家里人惦记。

最先落下的字是:“冬雪的照片我收好了,贴身放着,夜里站岗的时候摸一摸,就觉得浑身有力气。等夏天换防,我就回去看你们,给你和冬雪带块花布,做两件新衣裳,再给冬雪买个拨浪鼓。”

写完信,他把照片和信纸一起塞进军衣内袋,紧贴着心口。

躺下时,窗外的风还在刮,铁皮屋顶的声响依旧刺耳。可他却想起家里的炕,想起俊英织的毛衣,觉得心里暖融融的。

他仿佛看见俊英抱着冬雪坐在炕头,张义芝在旁边纳鞋底,炉子里的煤烧得通红,暖得能烘透棉袄;看见冬雪抓着拨浪鼓摇得欢,笑声像银铃似的。

有了户口,就有了身份。等冬雪再大些,就能拿着户口本去盘山的小学念书,背着新书包,跟着其他孩子一起唱国歌。

想着自己下次回家,能把她抱在怀里,叫她一声“冬雪”,听她奶声奶气地应一声“爸爸”,德昇的嘴角就忍不住往上扬。

迷迷糊糊间,他好像真的听见有人叫“爸爸”,脆生生的,像雪落在屋檐上的声音,又像风吹过杨树枝的声响。

他猛地睁开眼,桌子上的台灯还亮着,手里攥着的信纸,还带着他手心的温度。

德昇笑了,把信纸又往内袋里塞了塞。明天早上一早就把信寄出去,俊英一定在盼着回信呢。

再等几个月,等夏天来了,雪化了,他就能亲眼看见夏冬雪了,能把她抱在怀里,叫她一声“冬雪”,听她真真切切地应一声。

天快亮的时候,德昇终于睡着了,梦里全是家的模样。

他梦见院子里的雪化了,露出了绿油油的草芽;俊英抱着冬雪站在门口,娘在旁边晒被子,阳光落在她们身上,暖得让人不想醒。

冬雪伸出小手抓他的帽子,笑得咯咯响,他伸手去抱,却扑了个空。可那暖意,却真实得像在眼前。

没过几天,德昇又有来信。

他接过通讯员递来的信封,指尖刚触到牛皮纸,就认出了那笔遒劲又带点潦草的字迹,是德兴的。

信封右下角印着“辽宁葫芦岛市连山区”,这行陌生的地名让德昇愣了愣神。上回通电话还是半年前,德兴说转业的事差不多定了,具体去哪儿还没个准信。

他对着指尖呵了口气,把信封在身上蹭了蹭,小心翼翼地拆开。

信写得不长,纸页边缘还沾着点海水似的潮气。

德兴说自己三月底就到了葫芦岛,分配在造船厂做干事。

四月初和丽新就在单位家属院安了家。最末尾用加粗的钢笔字写着:“丽新怀孕了,我俩一起取了名字,叫威。这个名字不论男孩女孩都用的上,你要是得空,过来看看。”

德昇把信读了三遍。

他想起德兴小时候总跟在自己屁股后面。冬天在雪地里摔得满脸是泥,还梗着脖子说要当解放军;想起德兴在新兵连的时候,寄来的照片里,穿着军装,站在**广场,眉眼间全是青涩的骄傲;想起去年探亲时,德兴拉着他的手说“哥,我想在海边安个家”,眼里闪着光。

眼瞅着过春节了,德昇跟师部后勤部长告了假,去看德兴。

他特意去附近的农场买了半只羊,又到镇上的供销社,花五块钱买两罐麦乳精,售货员说这玩意儿是补身体的好东西。

坐火车去葫芦岛要十多个小时。德昇揣着信,靠在硬邦邦的座椅上,一路都没怎么合眼。

窗外的景色从枯黄的华北平原,渐渐变成了灰蒙蒙的渤海沿岸。火车进辽宁地界时,天空飘起了细碎的雪粒子,打在车窗上,瞬间就化成了水痕。

德昇想起小时候,他和德兴在老家的雪地里堆雪人,德兴总抢着要堆脑袋,结果每次都把雪人堆成歪脖子,兄弟俩就躺在雪地里笑,直到浑身冻透。

出了葫芦岛火车站,冷风夹着雪沫子往脖子里钻。德昇裹紧了棉袄,按照信上的地址找造船厂家属院。

他一路打听,绕了好几个弯,终于在一排红砖房前停住脚。

院子里的梧桐树枝桠上积着薄雪,几个孩子穿着棉袄在雪地里追跑,笑声脆生生的。

“二哥!”

德昇一回头,就看见德兴站在院门口。他比去年瘦了些,黑了些,穿着件深蓝色的干部服,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眼角的细纹却比以前深了。

不等德昇开口,德兴已经大步走过来,一把接过他手里的行李袋,身板还是那么直,绷得紧紧的。

“路上累坏了吧?快进屋,外面风大。”德兴的声音还是老样子,带着点军人特有的洪亮。

堂屋里弥漫着煤烟和饭菜混合的香味。德兴推开虚掩的门,屋里的暖气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德昇身上的寒气。丽新穿着碎花棉袄正坐在床边,看见德昇进来,赶紧把衣服拢好,有些局促地站起来:“二哥,你来了。”

丽新的眼睛很大,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酒窝。

德昇从德兴手里接过旅行袋,拉开拉链,从里头掏出剁成块的羊肉,还有两盒麦乳精,笑着对丽新说:“弟妹,咱内蒙古也没啥新鲜玩意儿,也没给你们带啥好东西……”

“二哥,你人来了,我和德兴就挺高兴了,一家人不用拿东西,现在啥都要票,可不好买呢!”丽新客气着,连忙上前,把羊肉和麦乳精接过来。

德兴倒不客气,拔着羊肉块看,“二哥,还得是内蒙古的羊,这膻味真浓厚啊。”

德昇笑了,“有时间你去一趟就知道了,一进乌兰浩特的边界,那膻味就扑面而来,这羊肉绝对够味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