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正月十三,清远县衙门前比往日热闹了许多。消息早已传遍全县,苏县令即将高升进京,明日便要离任。虽然新的代理县令已经到任,但前来拜访苏明远的人仍然络绎不绝。
苏明远刚刚用过早膳,正在与新任代理县令详细交接各项事务,忽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车马声。透过窗户望去,只见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停在县衙门前,车身漆成朱红色,车轮包着铜箍,一看就知道是权贵人家的座驾。
老爷,陈老爷求见。王伯快步走进来通报。
苏明远心中一动。陈大业,清远县的首富,也是当初反对改革最激烈的人之一。在苏明远推行各项新政时,陈大业曾多次公开表示反对,甚至联合其他大户向州府告状。后来随着改革成果逐渐显现,陈大业的态度才有所缓和,但两人之间的关系一直比较微妙。
现在,在苏明远即将离任的最后时刻,陈大业主动登门造访,其用意值得深思。
请陈老爷到会客厅,我随后就到。苏明远对王伯说道,然后转向新任代理县令,张大人,我们暂停一下,处理完这件事再继续。
苏大人尽管去忙,不必顾虑我。张代理县令很通情达理地说道。
苏明远整理了一下衣冠,来到会客厅。只见陈大业已经端坐在椅子上,旁边还站着两个随从,手中提着几个精美的礼盒。
陈老爷,久违了。苏明远拱手行礼,语气平和但带着一丝疏离。
苏大人,恭喜高升!陈大业连忙起身回礼,满脸堆笑,听说大人即将进京任要职,真是我清远县的光荣啊!
这种热情的态度让苏明远感到有些意外。记得三年前,陈大业可是极力反对他的各项政策,两人几乎是针锋相对。现在这种巨大的转变,让苏明远不得不提高警惕。
陈老爷过誉了,请坐。苏明远示意对方就座,不知今日前来,有何指教?
陈大业让随从将礼盒放在桌上,然后满脸诚恳地说道:苏大人,过去我们之间确实有些误会,都是老朽目光短浅,不识大体。现在回想起来,大人推行的那些改革确实是为了清远县好。
这番话说得很诚恳,但苏明远并没有完全相信。他知道陈大业是个精明的商人,不会无缘无故地改变态度。
陈老爷言重了,过去的事就不必再提了。苏明远客气地回应。
不,大人,我必须说出来。陈大业的语气变得更加真诚,这三年来,我亲眼看到了清远县的变化。税收更加公平了,教育更加普及了,水利设施更加完善了。这些都是大人的功劳啊!
苏明远静静地听着,心中分析着陈大业的真实意图。
特别是那个义学,陈大业继续说道,我的几个孙子都在里面读书。以前我们这些人家的孩子要想读书,得花费大量银钱请私塾先生。现在义学免费教授,而且质量还很好。
义学能够办成,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苏明远平静地说道。
是啊,但如果没有大人的坚持,怎么可能有今天的成果?陈大业感慨地说道,老朽现在深感愧疚,当初竟然反对这样的好政策。
说到这里,陈大业的神情变得更加恳切:苏大人,老朽今天来,除了向您道歉,还有一个请求。
请说。苏明远直接了当地回答。
老朽听说大人即将在京城担任要职,将来必定前程远大。陈大业小心翼翼地说道,老朽斗胆请求,如果将来有什么需要老朽效力的地方,请大人不要忘记在清远县还有老朽这么一个人。
这番话的真实意图终于露出来了。陈大业这次登门,主要是想与即将高升的苏明远建立某种联系,为将来铺路。
苏明远心中了然,但表面上仍然保持平静:陈老爷的心意我领了。不过,我到京城后的工作还不确定,恐怕也帮不上什么忙。
大人客气了。陈大业连忙说道,以大人的才能,在京城必定能够大展宏图。老朽只是希望,如果有朝一日能为大人效力,那就是老朽的荣幸了。
苏明远看着陈大业满怀期待的神情,心中五味杂陈。这个三年前极力反对自己的人,现在却如此殷勤地讨好。这种巨大的转变,既让他感到人情冷暖的无常,也让他对权力的影响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陈老爷,我理解你的想法。苏明远缓缓说道,但我希望你明白一点: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清远县的百姓。如果将来有机会为家乡做些什么,我一定会尽力而为。
这番话既没有完全拒绝陈大业的请求,也没有做出具体承诺,可谓进退有据。
陈大业听后大喜:大人能有这个心意,老朽就知足了。
不过,苏明远话锋一转,我也希望陈老爷能够继续支持清远县的各项建设。义学、水利、税收改革,这些都需要长期坚持。
那是自然!陈大业连连点头,大人放心,老朽一定会全力支持新任县令的工作。
两人又客套了一番,陈大业这才起身告辞。临走时,他再次表达了对苏明远的祝福和期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