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分,夕阳西下,清远县衙内逐渐安静下来。经过一整天络绎不绝的拜访,苏明远终于有了片刻的安宁。他正在书房中继续整理文件,准备最后的交接工作。
老爷,赵师爷求见。王伯轻声通报道。
苏明远放下手中的文件,说道:请文渊兄进来。
赵文渊是苏明远在清远县最信任的助手,也是他的师爷。三年来,两人携手合作,共同推进各项改革措施。赵文渊不仅才学渊博,而且对地方政务极其熟悉,是苏明远不可多得的好帮手。
大人。赵文渊走进书房,神情有些凝重。
文渊兄,快坐。苏明远示意他坐下,今天忙了一整天,总算有时间和你好好谈谈了。
赵文渊坐下后,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开口:大人,明日您就要离开清远了,文渊有些话想说。
请讲。苏明远认真地看着这位跟随自己三年的老友。
首先,我要恭喜大人高升。以大人的才能,到京城任职确实是展现抱负的好机会。赵文渊诚恳地说道,但同时,我也为大人担忧。
担忧什么?苏明远询问道。
赵文渊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大人,京城的政治环境与地方完全不同。在清远县,我们主要面对的是具体的治理问题;在京城,您将面对的是复杂的政治斗争。
这个观点让苏明远深有同感。昨晚郑怀远的拜访已经让他对此有了初步认识。
文渊兄的提醒很重要。苏明远点头道,你觉得我应该注意什么?
赵文渊沉思片刻,然后说道:几个方面。第一,要谨慎交友。在京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政治立场和利益考量。看似友善的人,可能隐藏着其他目的。
这个我会注意的。苏明远回答。
第二,要学会察言观色。赵文渊继续说道,朝廷的政治风向变化很快,需要时刻保持敏感。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站错队伍。
这个建议让苏明远想起了郑怀远提到的朝中派系斗争。确实,在这种环境中,政治嗅觉极其重要。
第三,要保持自己的原则,但也要学会变通。赵文渊的语气变得更加严肃,在政治斗争中,过于理想化可能会吃亏,但完全没有原则也会失去自我。
这个平衡确实不容易把握。苏明远承认道。
还有一点最重要,赵文渊停顿了一下,要时刻准备面对挫折。政治生涯充满变数,今天的盟友可能明天就成了对手,今天的成功可能明天就变成失败。
这些话让苏明远感到一丝沉重。在清远县的三年,虽然也遇到过困难,但总体来说是成功的。而在京城,情况显然会更加复杂和不确定。
文渊兄,你觉得我在清远县的经验对京城工作有帮助吗?苏明远询问道。
当然有帮助,而且很重要。赵文渊肯定地说道,大人在清远县积累的实务经验,正是朝廷所需要的。但关键是要学会在新的环境中运用这些经验。
具体怎么运用?
比如说,大人在清远县推行改革时,善于争取民心,化解阻力。这种能力在京城同样重要,只是对象变了。赵文渊详细解释道,在清远县,您争取的是百姓支持;在京城,您需要争取的是同僚认可。
这个类比很恰当,让苏明远对如何适应新环境有了更清楚的想法。
另外,赵文渊继续说道,大人在处理复杂问题时的冷静和智慧,也将是京城工作的重要资产。政治斗争往往伴随着激烈的情绪,能够保持理性的人往往能够脱颖而出。
两人又详细讨论了一些具体的注意事项,包括如何建立人际关系、如何处理政治分歧、如何在危机中自保等。赵文渊的分析都很深刻,给苏明远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
文渊兄,我还有一个担心。苏明远说道,我离开之后,清远县的这些改革措施能否持续下去?
这个问题让赵文渊的神情变得更加严肃。他沉思了很久,才回答道:说实话,这确实是个问题。虽然新来的张大人看起来还不错,但他对这些改革措施的理解程度还不确定。
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办?苏明远关切地问道。
我有几个建议。赵文渊说道,第一,要在移交时尽可能详细地说明各项措施的意义和操作方法;第二,要争取在朝廷层面推广这些经验,这样就不怕地方上的变化;第三,要保持与清远县的联系,适时提供指导。
这些建议都很实用,特别是第二点,让苏明远眼前一亮。
如果能在朝廷层面推广清远经验,确实是最好的办法。苏明远点头道,这样既能保护清远县的改革成果,也能让更多地方受益。
正是如此。赵文渊赞同道,而且,这也是大人在京城立足的重要资本。您的这些实务经验,正是朝廷制定政策时所需要的。
两人又讨论了如何在京城推广清远经验的具体策略。赵文渊建议苏明远要善于总结和宣传,让朝廷高层充分了解这些改革措施的价值。
还有一点,赵文渊突然说道,大人到京城后,可能会遇到一些来自清远县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