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汴京的春意渐浓,柳絮飞舞,桃花绽放。但在这美好的春光中,朝廷内部的政治气氛却显得有些紧张。苏明远在户部工作时,经常能感受到这种微妙的变化——官员们的谈话更加谨慎,会议上的讨论更加激烈,各种小道消息在暗中流传。
这天上午,苏明远正在整理一份关于全国财政状况的报告,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骚动。透过窗户,他看到几个官员匆匆走过,神情严肃,手中拿着文件。
苏兄,你听说了吗?李定急匆匆地走进办公室,御史台又弹劾了几个支持新政的官员,说他们执行政策过于激进。
苏明远心中一紧:具体是哪些人?
都是地方上的官员,主要是因为推行新税制时与当地豪强发生了冲突。李定压低声音说道,听说皇上对此很不满,责令有关部门严查。
这个消息让苏明远想起了自己在陈州的经历。如果当时他的处理方式稍有不当,是否也会面临同样的弹劾?
看来,当前的政治环境确实很复杂。苏明远沉思道,支持新政的官员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不仅如此,李定继续说道,听说朝中还有人准备对新政进行全面攻击,要求皇上重新考虑改革政策。
这种政治风向的变化,让苏明远对自己的处境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作为新政的支持者和执行者,他必须更加谨慎地处理各种事务,既要坚持改革理念,又要避免给反对派留下攻击的把柄。
中午时分,苏明远在户部的食堂用膳时,听到了更多的小道消息。
听说司马光等人又上了一道奏疏,直接质疑新政的合法性。一个官员悄声说道。
皇上的反应如何?另一个官员询问。
据说皇上召集了几个重臣密议,但具体内容不得而知。
这种情况下,我们这些小官员还是少说话为妙。
这些议论让苏明远感受到朝廷内部的紧张气氛。显然,新政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每个官员都在观察政治风向的变化,准备相应的应对策略。
下午,苏明远收到了程颢的邀请,说是有重要事情商议。两人约在一个僻静的茶楼见面。
苏兄,最近的情况你都了解了吧?程颢开门见山地说道,朝中的政治形势有些微妙。
确实如此。苏明远点头,反对新政的声音越来越强烈。
程颢环顾四周,确认没有外人后,压低声音说道:我从可靠渠道得到消息,皇上对新政的态度确实有所变化。虽然还没有明确表示反对,但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坚决支持了。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苏明远心中震惊。如果皇帝对新政失去信心,那么所有的改革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
具体是什么原因?苏明远询问。
主要是几个方面,程颢分析道,第一,新政在执行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引起了部分民怨;第二,反对派的攻击很有针对性,抓住了一些具体事例大做文章;第三,朝廷内部的分歧越来越明显,让皇上感到困扰。
苏明远仔细思考着这些信息。作为新政的参与者,他深知改革的复杂性。任何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都会遇到问题,关键是如何正确地分析和处理这些问题。
那么,支持新政的官员应该如何应对?苏明远问道。
这正是我要和你商议的。程颢说道,我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团结一致,共同应对挑战。同时,也要反思新政执行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两人详细讨论了当前的政治形势和应对策略。程颢建议,支持新政的官员应该保持低调,避免给反对派提供攻击的目标;同时,要加强内部协调,确保政策执行的一致性。
苏兄,你在户部的位置很重要,程颢最后说道,希望你能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新政的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回到住处后,苏明远在书房里深思。今天得到的信息让他对当前的政治形势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新政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
他想起了在清远县推行改革时的情况。当时虽然也遇到了阻力,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主要是利益冲突。现在在朝廷层面,面临的是更复杂的政治博弈,涉及到治国理念的根本分歧。
看来,我需要更加谨慎地处理各种事务。苏明远在心中告诫自己,既要坚持改革理念,又要注意方式方法;既要推进具体工作,又要避免政治风险。
第二天,苏明远在户部参加了一次重要会议。曾布神情严肃地向大家通报了当前的政治形势。
诸位,最近朝中对新政的质疑声音很多,我们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曾布开门见山地说道,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要更加谨慎,确保自己的工作无懈可击。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内部团结,统一思想认识。任何人都不能在这个关键时刻掉链子。
会上,各个部门的负责人汇报了近期的工作情况,重点说明了政策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苏明远发现,大家的态度都比以前更加谨慎,对可能引起争议的问题都会进行充分讨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