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知不可忽骤得 > 第131章 师门论道(下)

知不可忽骤得 第131章 师门论道(下)

作者:信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5:57:32

翌日午时,苏明远按照师父的嘱咐来到文正书院门外。这座书院坐落在汴梁城西郊,青砖黛瓦,古朴典雅,门楣上文正书院四个大字苍劲有力,正是当朝名臣范仲淹的手笔。

苏明远在门外等候不久,就见一位中年书生模样的人走了出来。此人面容清瘦,眉宇间透着书卷气,见到苏明远便拱手道:可是苏明远苏举人?

正是在下。苏明远连忙回礼。

在下张载,奉院长之命前来接引。来人温和地笑道,院长已在堂中等候,请随我来。

苏明远心中一震,眼前这位竟是张载张横渠!此人乃是当世大儒,学问渊博,与范仲淹亦师亦友。能得到如此人物的亲自接引,让苏明远受宠若惊。

跟随张载走进书院,苏明远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书院虽不华丽,但处处透着文雅之气。庭院中古松参天,竹影婆娑,几间厢房中传出朗朗读书声。更令人敬佩的是,这里的学生并非都是富家子弟,从衣着来看,有不少贫寒学子也在此求学。

范老先生素来主张有教无类,张载似乎看出了苏明远的疑惑,凡是真心求学者,无论贫富,皆可入院。

两人来到正堂,只见一位须发斑白的老者正在案前批阅文稿。此人虽已年过六旬,但精神矍铄,眼中有着读书人特有的睿智光芒。他抬起头来,温和地看着苏明远:你就是周仲明的得意弟子吧?

苏明远连忙上前行礼:学生苏明远,拜见范老先生。

起来吧,不必多礼。范仲淹摆手示意苏明远坐下,仲明昨日来信,说你遇到了一些困惑,想要老夫指点一二。

苏明远没想到师父昨日离开后竟还专门写信给范仲淹,心中对师父的安排更加感激。他将自己的困惑和盘托出,包括对科举制度的质疑,对官场黑暗的担忧,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迷茫。

范仲淹静静听完,沉思良久,才缓缓开口:明远,你的困惑老夫完全理解。因为老夫年轻时也有过同样的经历。

老先生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苏明远惊讶地问道。

当然。范仲淹苦笑一声,老夫二十七岁中进士时,也是满怀理想,以为可以凭借一身才学改变天下。但很快就发现,现实远比想象的复杂。

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书院中那些专心读书的学生:你知道老夫这些年被贬谪了多少次吗?

苏明远摇摇头。

五次。范仲淹伸出五根手指,每一次都是因为秉直言事,触犯了权贵。最远的一次被贬到了邓州,离京师千里之遥。

苏明远心中震撼。眼前这位德高望重的大儒,原来也经历过如此坎坷的仕途。

那您为什么还要坚持?苏明远忍不住问道。

范仲淹转过身来,眼中闪着坚定的光芒:因为老夫明白一个道理——改变这个世界,不能靠愤怒和抱怨,而要靠智慧和坚持。

请老先生详细指教。苏明远恭敬地说道。

范仲淹重新坐下,语重心长地说:明远,你现在的困惑在于,你把理想和现实看成了对立的两面。其实,它们应该是统一的。

统一?苏明远不解。

是的。范仲淹点点头,理想是方向,现实是起点。你不能因为现实的不完美就放弃理想,也不能因为理想的崇高就逃避现实。真正的智者,是在现实中实现理想的人。

张载在一旁补充道:范老师常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在现实中实现理想的最好诠释。

苏明远细细体味着这句话,心中豁然开朗。他想起了师父昨日的教导,想起了那句在浊流中保持清醒,似乎开始明白其中的深意。

可是,苏明远仍有疑虑,如果制度本身就有问题,我们个人的力量又能改变什么呢?

范仲淹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好问题!这说明你不是一个空想主义者,而是一个真正思考问题的人。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明远,你听说过润物细无声这句话吗?

听说过。苏明远点点头。

改变世界就像春雨润物一样,需要的不是狂风暴雨,而是细水长流的坚持。范仲淹的声音变得深沉而有力,每一个有志之士的努力,都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印记。也许你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日积月累,必然会产生改变。

老先生说得极是。苏明远若有所思,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如何保持初心不变?

这个问题让范仲淹沉默了片刻。他走到墙边,指着一幅字画:你看这幅字,是老夫亲手所写。

苏明远定睛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八个字,是老夫多年来的体悟。范仲淹解释道,无论外界如何变化,无论遭遇怎样的挫折,都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这就是保持初心的秘诀。

张载在一旁补充:范老师还常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关键是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处境,选择合适的方式来实现理想。

苏明远深深地点了点头。这些话如甘露般滋润着他干涸的心田,让他对未来的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那么,关于科举中可能存在的不公正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苏明远提出了最核心的问题。

范仲淹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明远,你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苏明远将曾子厚透露的消息简要说了一遍,当然仍然隐去了一些细节。

听完后,范仲淹和张载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的表情都变得凝重起来。

明远,范仲淹缓缓开口,这种事情确实存在,而且比你想象的更加复杂。但是,你要明白几个道理。

请老先生明示。

第一,传言不等于事实。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不要轻易相信,更不要传播。范仲淹的语气变得严厉起来,谣言有时比真相更可怕,因为它会摧毁人们对制度的信心。

第二,即使确有其事,你也要分清轻重缓急。他继续说道,如果你现在就去检举揭发,结果如何?最好的情况是你被当作愤青处理,最坏的情况是你被当作敌人消灭。无论哪种结果,都不利于实现你的理想。

苏明远沉思着点了点头。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范仲淹站起身来,走到苏明远面前,你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确保自己走得正、行得端,不要被外界的黑暗污染了内心的光明。

老先生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做好自己就够了?苏明远问道。

不仅仅是做好自己。张载插话道,而是要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周围的人,形成良性的循环。这样,改变才会慢慢发生。

范仲淹点头赞同:正是此理。你想想,如果每个进入官场的人都能坚持正道,那么整个官场的风气还会如此不堪吗?

苏明远恍然大悟。他想起了现代社会中那句话:改变世界,从改变自己开始。原来这个道理在任何时代都是适用的。

可是,苏明远仍有一丝担忧,如果我坚持原则,会不会在官场中寸步难行?

范仲淹哈哈大笑:明远,你这个担心老夫完全理解。但是,你要相信一点——真正的能力和品格,终究会得到认可的。也许过程会艰难一些,但结果往往更加可靠。

而且,张载补充道,你不要忘记,坚持原则的人虽然是少数,但绝不是你一个人。在这个朝廷中,还有很多像范老师这样的正直之士。你们会互相支持,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番话让苏明远备受鼓舞。他忽然想起了现代社会中那些坚持理想的人们,想起了他们在困境中的相互扶持和鼓励。

明远,范仲淹忽然问道,你知道老夫为什么要办这个书院吗?

请老先生指教。

因为老夫相信,真正的改变来自于教育。范仲淹的眼中闪着理想的光芒,如果我们能培养出一批真正有理想、有品格的年轻人,他们进入官场后就会成为改变的种子。日积月累,整个朝廷的风气就会慢慢改变。

苏明远被这种理想主义精神深深感动。他想起了自己现代的身份——一个文学院的学生,不也是在接受教育,准备将来为社会做贡献吗?

老先生,那您对我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吗?苏明远恳切地问道。

范仲淹沉思片刻:首先,专心准备会试。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你的实力是立身之本。

其次,广交朋友,但要慎重选择。结交那些品格高尚、志同道合的人,远离那些只知道钻营的小人。

最后,范仲淹的语气变得格外郑重,无论将来走到哪一步,都要记住今日的初心。权力是把双刃剑,它可以成就你,也可以毁灭你。关键看你如何使用。

苏明远深深地鞠了一躬:学生受教了。

临别时,范仲淹从书案上取出一卷书简,递给苏明远:这是老夫的一些心得,你拿回去慢慢研读。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随时可以来请教。

张载也送给苏明远一本自己的着作,并在扉页上题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看着这句话,苏明远心中涌起一阵热流。这种为国为民的情怀,不正是他一直在寻找的人生意义吗?

走出文正书院时,夕阳西下,天边云霞如锦。苏明远回望书院,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佩。今日的拜访让他收获良多,不仅解答了心中的困惑,更为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回到住处后,苏明远在灯下展开范仲淹赠送的书简。第一页就看到了一句话: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这句话他以前也听过,但今日重读,却有了全新的理解。这不仅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行动指南。

他拿起笔,在日记中写下了今日的感想:

师门论道,获益良多。范老先生之言,如醍醐灌顶,让我明白了理想与现实并非对立,而是应该统一。改变世界不能靠愤怒和抱怨,而要靠智慧和坚持。从今以后,我要做一个在现实中实现理想的人,在浊流中保持清醒的人,在黑暗中点亮明灯的人。

写完这段话,苏明远感觉心中一阵轻松。那些困扰他多日的疑虑和纠结,在师长们的指点下,终于找到了答案。

但他没有注意到的是,就在他专心写作的时候,窗外再次出现了那个神秘的黑影。这次,那个人停留的时间更长,似乎在仔细观察着什么。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一场秘密的会议正在进行。几个身份不明的人围坐在一张桌子前,桌上摆着一份名单,苏明远的名字赫然在列。

这个苏明远,需要重点关注。其中一人说道,他的才华和品格都很突出,但也正因为如此,可能会成为我们计划的变数。

那要不要...另一人做了个手势。

不,现在还不是时候。领头的人摇摇头,先观察一段时间再说。毕竟,像他这样的人,如果能为我们所用,价值会更大。

月黑风高的夜晚,各种势力都在暗中行动。而苏明远,这个刚刚找到人生方向的年轻举人,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卷入了一场更大的漩涡之中。

会试在即,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