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知不可忽骤得 > 第81章 入场引号

知不可忽骤得 第81章 入场引号

作者:信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5:57:32

天色未明,苏明远便已起身。客栈中其他考生也陆续醒来,整个墨香居弥漫着一种紧张而肃穆的气氛。没有人大声说话,只有轻微的脚步声和翻动纸张的沙沙声,仿佛生怕惊扰了什么神圣的仪式。

苏明远仔细检查着考试用品——几支毛笔、一锭墨、一方砚台、几张草稿纸。这些看似简单的物件,却承载着他多年的求学梦想,以及那个来自异时空灵魂的复杂期望。

苏兄,准备妥当了吗?王生敲门进来,神色虽然紧张,但眼中依然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都准备好了。苏明远点头,心中却涌起一阵莫名的感动。这个屡试不第的中年书生,在面对第五次挑战时,仍然保持着如此的坚韧与希望。

他们一同走出客栈,加入了前往贡院的人流。街道上聚集着数百名考生,有的年轻如少年,有的已是华发苍苍。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相同的专注与忐忑,仿佛即将参与一场决定命运的神圣仪式。

贡院门前已是人山人海。那道昨日还紧闭的大门如今敞开着,露出里面森严的内院。门口设置了数张桌案,几十名胥吏正在忙碌地检查考生的身份文书。

听好了,一名身穿官服的监考官高声宣读着入场规则,考生按照文书编号排队入场,每人只能携带笔墨纸砚,不得夹带任何书籍文字。入场后将接受搜身检查,如有违禁物品,立即取消考试资格!

苏明远听着这些严厉的规定,心中不由得一凛。在那个遥远的现代,虽然考试也有监督,但远没有这般严苛。这里的每一条规则,都在提醒着考生:科举不仅是学问的竞技,更是品格的考验。

队伍缓缓向前移动。苏明远观察着周围的考生,每个人都在这种庄严的氛围中变得更加沉默和专注。有的在默背经文,有的在闭目养神,还有的在不停地检查自己的用具。

轮到苏明远时,负责检查的胥吏仔细核对了他的文书,确认无误后,在一块木牌上写下天字三十七号,递给了他。

天字三十七号,苏明远默念着这个编号,心中涌起一种奇特的感受。从这一刻起,他就不再是苏明远,而是天字三十七号考生,一个在这庞大考试机器中的微小齿轮。

通过第一道关卡后,考生们被引导到一个宽敞的院落中等待搜身检查。这里的气氛更加紧张,几十名衙役站成两排,每个人的表情都严肃得如同石雕。

脱下外衣,张开双臂!负责搜身的衙役命令道。

苏明远按照要求配合检查,内心却有着一种复杂的感受。这种近乎羞辱的搜身程序,在现代是难以想象的。但在这里,它却是维护考试公平的必要手段。每个考生都必须在这种严格的监督下,证明自己的清白。

搜身结束后,考生们被分批引入贡院内部。苏明远终于看到了那个决定无数人命运的考场——数百间号舍整齐排列,每间都只有方寸大小,简陋得令人心酸。

天字号在东侧,引导的胥吏指着一个方向说道,按照号码入座,不得随意走动。

苏明远跟随着人流,来到了东侧的号舍区域。这里的号舍更加狭小,墙壁斑驳,透着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他找到了标有天字三十七的号舍,推门而入。

号舍内的情形比他想象的还要简陋。一张破旧的木桌,一把摇摇欲坠的椅子,墙上钉着一块充当床铺的木板。整个空间不过八尺见方,连转身都觉得局促。墙壁上还残留着以往考生留下的字迹,有的是诗句,有的是祈祷,还有的是绝望的感叹。

苏明远坐在椅子上,感受着这个即将困住他三天的狭小空间。在现代,他习惯了宽敞明亮的图书馆,习惯了自由自在的学习环境。而现在,他要在这个如同囚室般的地方,完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

号舍的墙壁很薄,隔壁考生的动静清晰可闻。有人在整理文具,有人在默诵经文,还有人已经开始紧张得频繁咳嗽。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交响乐——关于希望与恐惧,关于梦想与现实的交响乐。

各位考生注意!院中传来监考官的声音,现在宣读考场规定!

苏明远竖起耳朵仔细聆听。

第一,考试期间不得交头接耳,不得相互递送物品;第二,不得在号舍内大声喧哗,不得故意干扰他人;第三,用餐和如厕须举手示意,有胥吏引导;第四,夜间熄灯后不得点火照明,违者严惩;第五,如有身体不适,可举手求助,但不得以此为由要求延长答题时间...

一条条规定如山般压下,让本就紧张的气氛变得更加凝重。苏明远意识到,接下来的三天,他将在这种严格的监督下度过,没有自由,没有**,只有那几张决定命运的试卷。

规定宣读完毕后,监考官又详细说明了答卷的要求——字迹必须工整,不得有涂改,每道题目都要按照指定格式作答。这些技术性的要求看似简单,但在紧张的考试环境中,却可能成为致命的陷阱。

时辰将近巳时,第一场考试即将开始。胥吏开始分发试卷,整个贡院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安静。只能听到纸张翻动的声音和轻微的脚步声,仿佛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苏明远接过试卷,手指轻微颤抖。这张薄薄的纸张,承载着他多年的努力和期望。他深呼吸了几次,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试卷上的题目映入眼帘:

论语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试以八股文体论述之。

看到这道题目,苏明远的心情复杂得难以言喻。这是《论语》的开篇之语,他在现代研究过无数次,从各种角度进行过深入的分析。但现在,他需要抛开那些现代的学术思维,按照这个时代的要求,用八股文的格式来阐述圣人的智慧。

他拿起毛笔,蘸了蘸墨,笔尖在砚台边轻轻点了点。这个简单的动作,仿佛是一个仪式,标志着他即将踏入一个全新的身份——不再是那个来自现代的学者,而是一个努力在古代科举体系中寻求成功的考生。

破题应该如何起笔?苏明远在心中快速思考着。八股文的破题要求简洁有力,要能够概括全文的主旨。他想起了三天来的苦读,想起了王生的提醒,想起了那些关于投合时宜的考量。

最终,他决定采用一种相对保守但稳妥的开头:

圣人设教,首重学习之乐。

这个破题既点出了题目的核心,又体现了对圣人权威的尊重。虽然不算创新,但至少不会犯错。苏明远在心中给自己找着理由,但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在悄悄地改变着。

在那个遥远的现代,他从不需要考虑投合时宜这样的问题。学术研究追求的是真理,是创新,是对既有观点的挑战和超越。但在这里,他却要学会迎合,学会在既定的框架内寻找表达的空间。

这种转变是如此微妙,以至于他自己都没有完全意识到。就像温水煮青蛙一般,他正在不知不觉中适应着这个时代的规则,接受着这个时代的价值观。

笔在纸上缓缓移动,留下工整的字迹。每一个字都承载着他的期望,也见证着他内心深处正在发生的变化。

号舍外传来轻微的咳嗽声,提醒着他这里还有数百名考生在同时答题。他们都怀着相同的梦想,都在这种严苛的环境中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这种共同的命运,让苏明远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归属感。

或许,他在心中想道,这就是融入一个时代的开始——不是简单的妥协,而是对新身份的认同。

这种想法让他既安心又不安。安心的是,他正在找到在这个时代生存的方法;不安的是,他担心这种认同会让自己失去某些珍贵的东西。

但现在不是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考试已经开始,他必须全力以赴,争取在这场决定命运的较量中取得成功。

承题、起讲、入手...苏明远按照八股文的格式继续写着,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完美。在这个狭小的号舍中,在这种严格的监督下,他正在用另一种语言,另一种思维方式,诠释着古老的智慧。

这或许就是科举的真正意义所在——不仅是知识的考察,更是对考生适应能力的检验。能够在这种环境中脱颖而出的人,必然具备着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笔尖继续在纸上游走,留下一行行工整的文字。每一个字都见证着一个现代灵魂向古代身份的转换,每一句话都标记着一次小小的妥协与适应。

而在这个过程中,那个来自另一个时空的自我正在慢慢沉睡,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加符合这个时代要求的新身份。

这种转变是必然的,也是不可逆的。就像河流终将汇入大海一样,个体最终都会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