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 > 第91章 毡履防滑闯草原,套马擒敌护牧群

冀察热辽的急报送到鹰嘴崖时,李云龙正蹲在兵工厂看第十辆重坦的草原适配改造 —— 周铁柱用牧民捐的羊毛毡,剪成长条绑在履带板上,试跑时能减少草原软土的陷车概率。递报的是草原游击队队员巴图,身上还裹着厚重的羊皮袄,手里的羊皮地图上,用炭笔标着密密麻麻的马蹄印:“李团长!鬼子的‘骑兵扫荡队’带着三辆机动炮车,在贡格尔草原上抢了五百多只羊,还抓了一百多牧民和老乡,把他们关在敖包旁的土围子里,说要杀羊庆功!”

羊皮地图上,鬼子的据点设在贡格尔草原的中心敖包,周围是开阔的软草地,只有两条牧羊道能靠近,机动炮车就停在牧羊道旁,骑兵队则每天沿道巡逻,马蹄印在草地上压出深沟,像给据点画了道圈。徐昊指着地图上的 “月牙湾”:“草原开阔,重坦容易被骑兵包抄,咱们分两路:一路给重坦装双层羊毛毡履带,从牧羊道正面攻,用推土铲推草垛做掩体;另一路跟着巴图,学牧民套马,设陷马坑,救牧民、抢回羊群,断鬼子的补给!”

周铁柱推着轮椅过来,左腿的木假肢在羊毛毡堆上磕出 “笃笃” 声,他手里拿着块浸了酥油的羊毛毡:“俺们把羊毛毡浸酥油!酥油能防水,还能增加履带和草地的摩擦力,陷车概率能降一半;再做酥油信号弹 —— 用羊毛裹酥油,里面塞黑火药,点燃了能飘两里地,给两路队伍传信号!” 这主意是他听巴图说的 —— 草原牧民常用酥油羊毛做火把,现在改成信号弹,正好适配草原开阔地的通讯需求。

李云龙把马刀往腰里一插,旱烟袋在羊皮袄上磕掉火星:“就这么干!徐昊,你带一个步兵连、巴图,去月牙湾设陷马坑,学套马;俺带两辆重坦、骑兵连,装毡履带攻牧羊道,炸炮车;赵刚,你带着民夫队,用骆驼驮酥油茶和炒面,草原风大,骆驼比马耐饿,还能帮牧民运羊!”

贡格尔草原的老牧民腾格尔带着五个年轻牧民赶来,每人骑着一匹壮实的蒙古马,马背上驮着羊毛毡和套马索,腾格尔手里的套马索是用牛皮编的,绳头裹着铜套,磨得发亮:“陷马坑得挖三尺深,里面插削尖的杨木杆,上面铺羊毛毡和干草,骑兵的马一踩就陷;套马索得甩圆了,套马脖子别套腿,不然容易惊马!” 年轻牧民们还带来了酥油茶,装在皮囊里,“战士们喝了能御寒,草原早晚温差大,别冻着!”

李婶带着妇女会的人,连夜赶制了 “草原战包”—— 每个包里有两斤炒面、一袋奶豆腐(牧民送的,耐饿还能补充营养)、一块防风护脸(用厚棉布缝的,里面垫着羊毛,防草原风沙刮脸),还有用酥油浸过的火镰,“草原潮,普通火石打不着火,火镰浸了酥油,一擦就着!” 她还给巴图缝了件新的羊皮坎肩:“孩子,你这坎肩都破了,换上新的,在草原上也暖和点!”

狗蛋和小石头也吵着要去草原,两人背着小布包,里面装着酥油信号弹的零件 —— 是周铁柱教他们裹的羊毛团,每个都浸足了酥油,插着引信。“俺们能帮着设陷马坑!还能给信号弹点火!” 狗蛋攥着父亲的撬棍,棍柄上的血迹已经发黑,却依旧攥得紧紧的;小石头则揣着个小铜铃,“要是遇到鬼子骑兵,俺就摇铃报信!”

天刚蒙蒙亮,两队就分头行动。李云龙带着重坦往牧羊道赶,重坦的履带已经绑上了双层羊毛毡,毡子用麻绳固定,边缘还垂着些羊毛,像给履带穿了双 “毡靴”。刘根柱坐在第一辆重坦的驾驶舱里,反复调试履带的松紧:“周大爷这毡履带真管用!刚才过了段软草地,没陷进去,比在山地稳!” 副驾驶的小李则手里拿着腾格尔画的 “软土区图”,每到一处软草地就提醒:“前面是‘烂泥滩’,得直线开,别转弯,容易侧滑!”

徐昊带着步兵连,跟着腾格尔往月牙湾走。草原的风刮得人脸疼,巴图教战士们裹防风护脸,腾格尔则带着年轻牧民挖陷马坑 —— 战士们用铁锹挖,牧民们用马刀削杨木杆,杨木杆削得尖尖的,插在坑底,上面铺羊毛毡,再撒层干草,看起来和周围的草地没两样。“鬼子的骑兵都骑的东洋马,性子烈,一陷坑就会跳,正好让咱们套!” 腾格尔甩了甩套马索,绳头在风中 “呼呼” 响,战士们看得眼馋,也跟着学,有的甩得太近,套住了自己的脚,惹得牧民们哈哈大笑。

晌午时分,李云龙的队伍到了牧羊道的 “烂泥滩”。远处的敖包旁,鬼子的三辆机动炮车正对着牧羊道,炮口黑漆漆的,骑兵队则在道旁来回巡逻,马蹄声 “哒哒” 地响,震得草地上的蚂蚱乱飞。“推草垛!做掩体!” 李云龙大喊着,重坦的推土铲插进草地,把半人高的草垛推到前面,形成一道绿色的掩体,子弹打在草垛上,“噗噗” 响着,却穿不过去。

可重坦刚过烂泥滩,突然 “咯噔” 一声停住了 —— 右侧履带的羊毛毡被道旁的石头勾破,一块毡子掉了下来,履带板陷进软土里,怎么动都转不起来。“不好!毡子破了!” 刘根柱急得额头冒汗,手里的操作杆掰得 “咔咔” 响,发动机嘶吼着,履带却只在原地打滑,草屑和泥土簌簌往下掉。

鬼子的骑兵队见状,立刻往重坦方向冲,马刀在阳光下闪着冷光,机动炮车也调转炮口,对准重坦的侧面。周铁柱推着轮椅,冒着马蹄声冲过去,左腿的木假肢陷在软土里,拔出来时带着团泥,他指着旁边的干草堆:“用干草填!把干草塞进履带下,再垫块羊毛毡,能把履带抬起来!” 战士们立刻抱来干草,狗蛋和小石头也跑过来帮忙,两人抱着羊毛毡往履带下塞,干草填得够多了,刘根柱踩下油门,履带 “咯吱” 转动起来,重坦终于挣脱了软土,继续往前冲。

“打炮车!先打中间那辆!” 李云龙大喊着,重坦的主炮 “轰隆” 一声,炮弹带着草屑飞向中间的机动炮车,炮车的轮子被炸飞,车身歪在原地,里面的鬼子爬出来,刚想跑就被骑兵连的马刀砍倒。剩下的两辆炮车想跑,却被重坦的并列机枪扫中,驾驶员被打死,炮车失控撞在草垛上,燃起大火。

而月牙湾的陷马坑也起了作用 —— 二十多个鬼子骑兵冲过来,前面的几匹马踩进陷马坑,“扑通” 一声栽倒,马背上的鬼子被甩出去,正好落在战士们面前,巴图甩起套马索,“呼” 地一声套住一个鬼子的脖子,战士们趁机冲上去,把鬼子按在地上。后面的骑兵想掉头,腾格尔的儿子小腾格尔甩着套马索,套住了一匹马的脖子,马受惊后乱蹦,把鬼子甩下来,摔在草地上半天爬不起来。

“冲!救牧民!” 徐昊大喊着,战士们和牧民们冲过陷马坑,往敖包旁的土围子跑。土围子里的牧民和老乡们正被鬼子用枪指着,有的老人抱着羊,有的小孩躲在毡房里,看到八路军进来,都激动得哭了。“快跟俺们走!骆驼在外面等着,能帮你们运羊!” 巴图用蒙古语喊着,牧民们纷纷抱起小羊,跟着往外面跑,腾格尔则牵着自己的老黄马,马背上驮着两个受伤的老乡,“这马跟着俺十年了,稳得很,不会摔着你们!”

战斗进行到傍晚,鬼子的骑兵扫荡队全被消灭,三辆机动炮车被炸毁,五百多只羊全被救了回来,牧民和老乡们也安全转移到了草原边缘的骆驼队旁。腾格尔看着自己的羊群,激动得用蒙古语唱起了赞歌,小腾格尔则拉着狗蛋的手,教他甩套马索:“下次来草原,俺教你骑马,俺的马跑得可快了!”

周铁柱推着轮椅,检查着重坦的羊毛毡履带:“这毡履带还能用,下次再改进下,用双层牛皮裹边,不容易被石头勾破;酥油信号弹也得改进,加层麻布,能飘得更远,传信号更方便!” 老铜匠则在给重坦的主炮清理草屑,用细钢砂裹着麻布,一点点打磨:“炮管里进了不少草屑,得擦干净,下次打骑兵更准!”

李婶带着妇女会的人,给大家送来了热炒面和酥油茶。她给受伤的战士包扎伤口,用防风护脸帮牧民们擦去脸上的风沙:“辛苦你们了,吃点炒面,喝点酥油茶,暖暖身子!” 她还给小腾格尔递了块奶豆腐:“孩子,快吃点,这奶豆腐甜,你肯定喜欢!”

就在这时,徐昊的系统面板突然弹出提示:

【检测到冀察热辽草原反骑兵扫荡 护牧救民双胜利(击毁 3 辆机动炮车、歼灭骑兵队 80 人、解救 120 名牧民老乡、夺回 500 只羊) 土法草原战术验证(羊毛毡履带、套马索擒敌、酥油信号弹),解锁 “草原装甲游击战术手册”“冀察热辽草原补给体系方案”】

【解锁内容:1. 草原战术三法(羊毛毡履带防陷 陷马坑阻骑兵 套马索近距离擒敌);2. 草原补给方案(骆驼驮运 酥油茶御寒粮 羊群随队移动,适应草原生存);3. 重坦草原适配优化(履带绑双层牛皮毡 观察镜加防风罩,减少风沙影响)】

【任务进度:重坦旅草原作战能力成型,华北 - 东北交界抗日根据地 “全域反扫荡” 体系完善,可启动 “东北边境抗日根据地支援计划”,下一步支援绥远根据地】

徐昊把系统提示读给大家听,李云龙跳上一辆缴获的鬼子马鞍,马刀指向绥远方向,声音在贡格尔草原上空格外响亮:“兄弟们!老乡们!草原的鬼子清了,咱们就去绥远!把鬼子的边境封锁线全砸了,让草原的羊能安心吃草,让老乡们能安稳过日子!”

战士们和牧民们都跟着欢呼起来,声音震得草原上的草叶簌簌落下。贡格尔的牧民们给支援队伍送来了风干羊肉、酥油茶囊,还有自己编的羊毛毯,“你们帮俺们救了羊群,救了老乡,这是俺们的一点心意,别嫌弃!” 腾格尔还把自己的老黄马送给了骑兵连:“这马能跑,能驮东西,你们带着,去绥远用得上!”

第二天一早,支援队伍准备返程。腾格尔带着牧民们,在敖包旁送行,有的帮着搬重坦零件,有的给战士们塞风干羊肉,有的拉着战士的手,舍不得他们走。小腾格尔还把自己的套马索送给了狗蛋:“这个给你,下次来草原,俺教你套马!” 狗蛋接过套马索,攥得紧紧的,之前在草原上弄脏的撬棍,现在还扛在肩上,棍柄上沾着的草屑,像给撬棍添了层新装饰。

返程的路上,重坦的羊毛毡履带已经换成了双层牛皮裹边的新毡,防风罩也加在了观察镜上,行驶在草原上,比来时更稳。刘根柱坐在重坦的驾驶舱里,手里拿着腾格尔送的酥油茶囊,时不时喝一口,暖得身子发燥:“这酥油茶真管用,草原风再大也不怕冷了!” 徐昊则拿着贡格尔草原的地图,在上面标注着陷马坑位置、牧羊道软土区,“下次再来,就能更顺利地帮牧民打鬼子了!”

夕阳下,支援队伍回到了鹰嘴崖根据地。兵工厂的水车还在转动,“吱呀” 声混着车床的切削声,像是在欢迎他们回来;赵刚带着根据地的老乡们,在村口等着,手里拿着新做的羊毛护膝和防风帽;王铁匠和周铁柱已经在车间里准备给重坦焊牛皮裹边的毡履带,第十一辆重坦的履带,很快就能用上更耐用的草原适配装备。

所有人都知道,冀察热辽草原反扫荡的胜利,只是东北边境抗日支援的开始。只要军民同心,只要重坦旅越来越强,只要这份草原御敌、护牧保民的信念在,就没有打不赢的边境封锁战,没有守不住的家园。那两辆从草原回来的重坦,车身虽然沾了不少草原的泥土和羊毛,却像是镀上了一层新的光芒 —— 那是反骑兵扫荡胜利的光芒,是草原共济的情谊,是抗战必胜的希望。

夜幕降临,兵工厂的灯火亮得比往常更久,李云龙和赵刚、徐昊坐在指挥部里,看着绥远根据地的地图,准备制定下一次的支援计划;周铁柱还在调试牛皮毡履带的绑法,老铜匠在旁边帮忙改进;狗蛋和小石头则在给重坦的履带清理草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