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 > 第90章 榆木防滑攀险峰,滚石炸堡救乡亲

平西的急报送到鹰嘴崖时,李云龙正蹲在兵工厂看第九辆重坦的主炮防尘罩安装 —— 周铁柱用厚帆布缝了层内衬,里面垫着羊毛,能防山地的碎石卡进炮管。递报的是平西游击队员小林,裤腿被山荆棘划得满是口子,手里的桦树皮地图上,密密麻麻画着黑色小圈:“李团长!鬼子在平西的十八盘山地修了七座堡垒,像串糖葫芦拦在补给线上,还抓了两百多老乡修堡垒,说要把咱们困死在山里!”

桦树皮地图上,七座堡垒沿十八盘的盘山道分布,最险的 “鹰嘴堡” 建在悬崖边,炮口正对着唯一的上山道;堡垒之间用铁丝网连接,网下埋着简易地雷,鬼子的巡逻队每天沿山道往返三次,还带着两门九二式步兵炮,专门打山间的伏击点。徐昊指着地图上的 “一线天” 隘口:“山地窄,重坦难掉头,咱们分两路:一路给重坦装防滑履带,从盘山道正面攻堡垒,吸引鬼子火力;另一路跟着小林进后山,用滚石雷炸铁丝网,救老乡,断鬼子的步兵炮补给!”

周铁柱推着轮椅过来,左腿的木假肢在车间的山榆木堆上磕出 “笃笃” 声,他手里拿着块削好的榆木防滑齿:“俺们给重坦履带装临时防滑齿!山榆木硬得像铁,削成三角齿,用螺栓钉在履带板上,能抓牢山地的碎石坡;再做核桃壳炸药 —— 平西山里多核桃,壳砸碎了混黑火药,比碎铁片还锋利,炸铁丝网正好!” 这主意是他听老猎户说的 —— 山民打猎时常用核桃壳装火药做信号弹,现在改成炸药,威力更适配山地破障。

李云龙把马刀往腰里一插,旱烟袋在榆木堆上磕掉火星:“就这么干!徐昊,你带一个步兵连、小林,去后山设滚石雷,救老乡;俺带两辆重坦、骑兵连,装防滑齿攻盘山道,炸堡垒;赵刚,你带着民夫队,用山骡驮干粮和草药,在十八盘山下接应,山地难走,骡马比人稳!”

平西的老猎户老秦带着三个后生赶来,每人背着把猎枪,腰里别着柴刀,老秦手里的猎枪枪管是用鬼子的破步枪改的,枪托缠着山藤:“十八盘的每块石头俺都熟!鹰嘴堡后面有个‘狐狸洞’,能绕到堡垒下面;后山的核桃林里能采新鲜核桃,砸壳做炸药快得很!” 后生们还扛着捆山藤,“这藤能编绳,绑滚石雷用,比麻绳耐磨,还不怕山雨泡!”

李婶带着妇女会的人,连夜赶制了 “山地战包”—— 每个包里有两斤核桃炒面(核桃磨粉混炒面,耐饿还补脑)、一袋山泉水囊(用猪尿泡缝的,装水不漏)、一块防刺护腿(用厚麻布缝的,里面垫着棕丝,防山荆棘划腿)。她还给老秦缝了双山布鞋:“大叔,您这鞋底子都磨透了,换上新的,爬山稳当!”

狗蛋和小石头也吵着要去后山,两人背着小布包,里面装着核桃壳炸药的零件 —— 是周铁柱教他们砸的核桃壳,每个壳都砸得碎而不烂,混着黑火药正好。“俺们能帮着装炸药!还能给滚石雷绑山藤!” 狗蛋攥着父亲的撬棍,棍柄上的血迹已经发黑,却依旧攥得紧紧的;小石头则揣着个小铜铃,“要是在山里遇到鬼子巡逻队,俺就摇铃报信!”

天刚蒙蒙亮,两队就分头行动。李云龙带着重坦往十八盘赶,重坦的履带已经钉上了山榆木防滑齿,齿尖露出履带板半寸,像一排锋利的木牙,车身还缠了圈山藤,既能伪装,又能防山上的碎石砸坏装甲。刘根柱坐在第一辆重坦的驾驶舱里,手心全是汗 —— 盘山道最陡的地方有三十五度,他反复调试履带的松紧:“这榆木齿真管用!刚才过了段碎石坡,没打滑!” 副驾驶的小李则手里拿着老秦画的 “险点图”,每到一个陡坡就提醒:“前面是‘鬼见愁’坡,得慢点开,坡下有暗沟!”

徐昊带着步兵连,跟着老秦往后山走。后山的核桃林里,老乡们正在偷偷采核桃,看到八路军来了,都激动得围过来,有的帮着砸核桃壳,有的帮着编山藤绳。老秦的孙子小栓才十二岁,也跟着帮忙,他手里拿着个小锤子,砸核桃壳的动作比狗蛋还熟练:“俺爷爷说,核桃壳炸铁丝网最厉害,去年俺们就用这法子炸过鬼子的网!”

晌午时分,李云龙的队伍到了十八盘的 “鬼见愁” 坡。坡下的 “头道堡” 里,鬼子的机枪已经对准了重坦,步兵炮也架在了堡垒旁,炮口对着坡道中间。“先炸步兵炮!别让他们轰咱们的履带!” 李云龙大喊着,重坦的主炮 “轰隆” 一声,炮弹带着碎石飞向步兵炮阵地,炮架被炸得飞起来,鬼子的炮手惨叫着滚下山坡。

可重坦刚爬了一半坡,突然 “咯噔” 一声停住了 —— 右侧履带的榆木防滑齿被一块大青石磕断,履带板在碎石上打滑,车身慢慢往坡下溜,推土铲上的泥土簌簌往下掉。“不好!防滑齿断了!” 刘根柱急得额头冒汗,手里的操作杆掰得 “咔咔” 响,发动机嘶吼着,履带却只在原地打转,碎石被碾得 “咯吱” 响。

堡垒里的鬼子见状,立刻用机枪往重坦侧面扫,子弹打在山藤伪装上,“噗噗” 响着,却没穿甲,却把剩下的榆木齿打飞了好几块。周铁柱推着轮椅,冒着枪林弹雨冲到重坦旁,左腿的木假肢陷在碎石里,磨得发疼,他指着旁边的山榆树苗:“砍树苗!削成齿,用铁丝绑在履带上!快!” 战士们立刻掏出柴刀,砍倒三棵小臂粗的山榆,老秦的后生们则帮忙削齿,没十分钟,新的防滑齿就绑好了,虽然不如之前的牢固,却足够撑到坡顶。

刘根柱立刻踩下油门,履带 “咯吱” 转动起来,重坦慢慢往上爬,终于到了坡顶,推土铲猛地撞向 “头道堡” 的大门,“轰隆” 一声,木门被撞塌,里面的鬼子没来得及开枪,就被重坦的并列机枪扫倒。骑兵连趁机冲上去,马刀劈向逃跑的鬼子,没半个时辰就拿下了 “头道堡”。

而后山的滚石雷也准备好了 —— 三十多个竹筒里装满核桃壳炸药,用山藤绑在大青石上,滚石雷顺着山坡的凹槽摆成一排,老秦蹲在核桃林里,手里攥着引爆绳:“等鬼子的巡逻队过来,俺一拉绳,滚石雷就会顺着凹槽滚下去,炸铁丝网和堡垒的根基!”

没过多久,远处传来鬼子的脚步声 —— 二十多个鬼子的巡逻队正往铁丝网方向走,手里端着枪,时不时用刺刀挑开路边的草。“再等等,让他们走近点!” 老秦压低声音,手指紧紧攥着引爆绳,手心全是汗。等鬼子走到铁丝网前,老秦猛地一拉绳,“轰隆” 一声,滚石雷顺着凹槽滚下去,竹筒撞在石头上炸开,核桃壳碎片像霰弹一样飞射,铁丝网被炸得稀烂,鬼子被炸得东倒西歪,没死的也吓得往回跑。

“冲!救老乡!” 徐昊大喊着,战士们和老乡们冲过去,用刺刀挑开剩下的铁丝网,往堡垒后的工棚跑。工棚里的老乡们正被鬼子用枪指着,看到八路军进来,都激动得哭了,有的老人腿脚不利索,狗蛋和小石头赶紧跑过去扶,狗蛋用父亲的撬棍撬开绑着老乡的麻绳,小石头则给老乡们递水囊:“快喝口水,俺们带你们出去!”

可刚救了一半老乡,鹰嘴堡的鬼子就用步兵炮往工棚方向炸,炮弹落在旁边的空地上,泥土溅了老乡们一身。老秦突然站起来,拿着猎枪往鹰嘴堡方向跑:“俺引开鬼子的炮!你们快带老乡走!” 他一边跑一边开枪,鹰嘴堡的鬼子果然把炮口转向他,炮弹落在老秦周围,炸起的碎石砸在他身上,老秦却没停,直到跑远了,才倒在地上。

“秦大叔!” 徐昊大喊着,却没时间悲伤,赶紧带着老乡们往山下的接应点跑。骑兵连也赶过来帮忙,孙连长带着战士们断后,用重机枪压制鹰嘴堡的火力,没半个时辰,所有老乡都安全转移到了山下。

傍晚时分,七座堡垒全被炸毁,鬼子的步兵炮也被缴获,平西的补给线彻底打通。老秦虽然牺牲了,但他引开鬼子的地方,后来被老乡们命名为 “秦公坡”,小栓则接过了爷爷的猎枪,说要跟着八路军打鬼子:“俺爷爷说了,要守好平西的山,不让鬼子再进来!”

周铁柱推着轮椅,检查着重坦的履带:“这山榆木防滑齿虽然临时,却救了急,下次咱们用铁轨钢做齿,钉在履带板上,更耐用;核桃壳炸药也得改进,混点硫磺,威力更大!” 老铜匠则在给重坦的主炮清理碎石,用细钢砂裹着麻布,一点点打磨:“炮管里进了不少碎石,得擦干净,下次打堡垒更准!”

狗蛋和小石头坐在山骡旁边,手里拿着老秦采的核桃,小石头剥了个核桃递给狗蛋:“狗蛋哥,这核桃真甜,秦大叔要是还在,肯定会给咱们剥核桃吃!” 狗蛋点点头,把核桃壳收起来:“俺们把壳留着,下次做炸药,替秦大叔打鬼子!” 他的撬棍靠在旁边的石头上,棍柄上沾着的山泥,像给撬棍添了层新的纪念。

李婶带着妇女会的人,给大家送来了热核桃炒面和山泉水。她给受伤的战士包扎伤口,用防刺护腿帮老乡们裹住划伤的腿:“辛苦你们了,吃点炒面,填填肚子,这泉水是刚从山涧接的,干净!” 她还给小栓递了件新的粗布褂子:“孩子,以后你就跟着俺们,俺们帮你报仇!”

就在这时,徐昊的系统面板突然弹出提示:

【检测到平西山地破堡垒 救民双胜利(击毁 7 座堡垒 2 门步兵炮、解救 210 名老乡、打通山地补给线) 土法山地战术验证(榆木防滑履带、核桃壳炸药、竹筒滚石雷),解锁 “山地装甲游击战术手册”“平西山地补给体系方案”】

【解锁内容:1. 山地战术三法(榆木 \/ 铁轨钢防滑履带攀坡 核桃壳炸药破障 竹筒滚石雷阻敌);2. 山地补给方案(山骡驮运 核桃炒面耐饿粮 山涧水净化,适应山地运输);3. 重坦山地适配优化(履带焊固定钢齿 车身轻量化,减少爬坡负荷)】

【任务进度:重坦旅山地作战能力成型,华北抗日根据地 “山地 - 平原 - 矿区” 全域作战体系完善,可启动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联动支援计划”,下一步支援冀察热辽根据地】

徐昊把系统提示读给大家听,李云龙跳上一辆缴获的步兵炮车,马刀指向冀察热辽方向,声音在平西的山峰间格外响亮:“兄弟们!老乡们!平西的堡垒破了,咱们就去冀察热辽!把鬼子的山地封锁网全砸了,让华北的老乡们,不管在山里还是平原,都能安稳过日子!”

战士们和老乡们都跟着欢呼起来,声音震得山间的核桃树叶子簌簌落下。平西的老乡们给支援队伍送来了晒干的核桃、山泉水囊,还有自己编的山藤筐,“你们帮俺们破了堡垒,救了老乡,这是俺们的一点心意,别嫌弃!” 小栓还把爷爷的猎枪送给了徐昊:“同志,这枪陪了爷爷十年,能打鬼子,你们带着,准能用得上!”

第二天一早,支援队伍准备返程。小栓带着平西的老乡们,在 “秦公坡” 下送行,有的帮着搬重坦零件,有的给战士们塞核桃,有的拉着战士的手,舍不得他们走。“俺们会守好平西的山,会种核桃,等你们回来!” 小栓的眼里满是泪水,却把腰挺得笔直,像极了他的爷爷。

返程的路上,重坦的履带已经卸下了临时榆木齿,钉上了周铁柱连夜赶制的铁轨钢齿,钢齿闪着冷光,抓地更稳;山骡驮着缴获的步兵炮零件,走在最前面,骡铃 “叮铃” 响着,像在纪念老秦的牺牲。刘根柱坐在重坦的驾驶舱里,手里拿着老秦的猎枪,时不时伸出窗外感受山间的风:“这枪真沉,秦大叔当年用它,肯定打了不少鬼子!” 徐昊则拿着平西山地的地图,在上面标注着堡垒位置、滚石雷设伏点,“下次再来,就能更顺利地打鬼子了!”

夕阳下,支援队伍回到了鹰嘴崖根据地。兵工厂的水车还在转动,“吱呀” 声混着车床的切削声,像是在欢迎他们回来;赵刚带着根据地的老乡们,在村口等着,手里拿着新做的护腰和山布鞋;王铁匠和周铁柱已经在车间里准备给重坦焊固定钢齿,第十辆重坦的履带,很快就能用上更耐用的铁轨钢齿。

所有人都知道,平西山地破堡垒的胜利,只是晋察冀根据地联动的新开始。只要军民同心,只要重坦旅越来越强,只要这份山地御敌、护民保家的信念在,就没有打不赢的封锁战,没有守不住的家园。那两辆从平西回来的重坦,车身虽然沾了不少山间的泥土,却像是镀上了一层新的光芒 —— 那是破堡垒胜利的光芒,是山地共济的情谊,是抗战必胜的希望。

夜幕降临,兵工厂的灯火亮得比往常更久,李云龙和赵刚、徐昊坐在指挥部里,看着冀察热辽根据地的地图,准备制定下一次的支援计划;周铁柱还在调试铁轨钢齿的焊接角度,老铜匠在旁边帮忙改进;狗蛋和小石头则在给重坦的履带清理山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