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后的通州特区,清晨的街头飘着淡淡的糖炒栗子香,市集上的摊位早早摆开,吆喝声此起彼伏,却唯独兑换点前的百姓还在徘徊 —— 大多人手里攥着铜钱,盯着公告上的炎币样品,眼神里满是犹豫,没人敢轻易上前兑换。
“听说张掌柜的用炎币买了包子,可俺还是怕,这纸做的钱要是不认账咋办?” 王大娘捏着兜里的 1000 文铜钱,跟旁边的李大叔小声嘀咕,“俺这钱是攒了半个月给孙子买棉袄的,可不能打水漂!”
李大叔也点头:“再等等,看今天有没有更多人用。要是真能换铜钱、买东西,俺再换也不迟。”
两人的对话刚落,就见一个穿着青布长衫的身影走了过来,身后跟着同样打扮的小李子 —— 正是微服的林风。他看着百姓们的犹豫模样,心里清楚,光靠商户带头还不够,得让百姓亲眼看到炎币能实实在在买到东西,才能彻底打消顾虑。
“走,咱们去前面的糖葫芦摊看看。” 林风笑着对小李子说,从怀里掏出一张 1 两炎币,指尖摩挲着蜡层,“今天朕亲自当回‘商贩’,让百姓看看炎币到底好不好用。”
市集东头的糖葫芦摊前,摊主刘老栓正忙着给糖葫芦裹糖衣,晶莹的糖霜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引得几个孩子围着摊位转。“刘掌柜的,来两串糖葫芦!” 林风走上前,笑着递过 1 两炎币。
刘老栓接过炎币,手瞬间僵住了 —— 他昨天就听说了炎币,可从没见过实物,看着这黄澄澄的纸面上画着龙纹和铜钱串,心里满是忐忑:“客官,您…… 您这是炎币吧?俺…… 俺没见过这钱,不敢收啊!要是不能换铜钱,俺这糖葫芦就白送了!”
周围的百姓听见动静,都围了过来,有孩子扯着刘老栓的衣角:“爷爷,俺要吃糖葫芦!” 刘老栓却没心思理孩子,手里捏着炎币,额头上渗出了汗。
“刘掌柜的,你放心。” 林风笑着说,“这炎币是户部监制的,1 两能换 1000 文铜钱,还能随时去兑换点换。你要是不信,现在就可以拿着这炎币去兑换点换铜钱,要是换不到,朕赔你十倍的糖葫芦钱!”
“真…… 真能换?” 刘老栓还是犹豫,眼睛盯着炎币上的铜钱串,“俺…… 俺没读过书,这上面画的 10 串铜钱,真能换 1000 文?”
“当然能!” 小李子凑过来,指着炎币上的防伪缺口,“刘掌柜的,你看这角落的小缺口,边缘有细锯齿纹,这是假币仿不了的。你拿着这炎币去兑换点,官爷一验就知道是真的,肯定能换到铜钱!”
周围的百姓也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人说 “这位客官看着像个实在人,说不定是真的”,有人说 “刘掌柜的,你去试试,要是能换,俺们也换”。刘老栓咬了咬牙,把炎币揣进兜里,拿起两串裹好糖衣的糖葫芦递给林风:“客官,那俺就信您一次!要是换不到铜钱,俺再找您说理!”
林风接过糖葫芦,递给旁边的孩子一串,笑着说:“你快去兑换点试试,换了铜钱记得回来告诉大家,让大家都知道炎币能用。”
刘老栓揣着炎币,一路小跑往兑换点去,周围的百姓也跟着凑热闹,浩浩荡荡跟了过去 —— 王大娘、李大叔也在其中,想看看这炎币到底能不能换铜钱。
兑换点的官员见刘老栓拿着炎币来,赶紧接过验看:“刘掌柜的,这是真炎币!1 两换 1000 文,您点点!” 说着,从钱柜里拿出 10 串铜钱,每串 100 文,整齐地摆在刘老栓面前。
刘老栓拿起铜钱,用牙咬了咬 —— 真铜钱的铜腥味在嘴里散开,他激动得手都在抖,数了一遍又一遍:“10 串……1000 文!真的换到了!俺没骗人!”
周围的百姓瞬间炸了锅,王大娘赶紧掏出兜里的 1000 文铜钱:“官爷,俺也换 1 两炎币!俺要去给孙子买棉袄!” 李大叔也跟着上前:“俺换 2 两!俺要给老婆子买块布料做新衣裳!”
兑换点前的队伍瞬间排了起来,有换 1 两的,有换 5 两的,百姓们拿着刚换的炎币,脸上满是兴奋 —— 有人拿着炎币去买包子,有人去买布料,还有人去买糖炒栗子,市集上第一次出现了 “纸换物” 的热闹场景。
林风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嘴角露出笑容。小李子凑过来说:“陛下,您这‘带货’太管用了!刚才还没人敢换,现在都排起队了!”
“这只是开始。” 林风笑着说,“百姓最讲实在,亲眼看到能换钱、能买东西,自然就会信了。咱们再让管理处的人去各个摊位,教店家认防伪标记,以后大家用炎币就更放心了。”
正说着,就见刘老栓提着刚买的猪肉和布料,兴冲冲地走过来,手里还拿着几串糖葫芦:“客官,谢谢您!俺用炎币换了铜钱,买了猪肉和布料,比揣着沉甸甸的铜钱方便多了!这糖葫芦您拿着,俺请您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