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 > 第67章 商路通畅,货殖繁盛

暮色中的邺城,灯火初上。与以往入夜后便趋于沉寂不同,如今的邺城,仿佛刚刚苏醒。贯穿城池南北的玄武大街上,车马依旧辚辚,挂着“甄”、“张”、“苏”等各家字号的商铺门前,灯笼高悬,迎来送往,喧嚣声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着食物、香料、皮革与酒浆混合的复杂气味,这是繁荣特有的味道。

大将军府内,袁绍正与总揽度支(财政)的别驾田丰对坐弈棋,心思却似乎不全在棋枰之上。

“元皓,去岁府库岁入,商税占比几何?”袁绍落下一子,状似随意地问道。

田丰执子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光亮,沉声答道:“回主公,去岁因度田括户,粮赋大增,然商税之增,更为惊人,已占岁入三成有余,远超往年。尤以邺城、晋阳、蓟城三地为最。”

袁绍点了点头,目光投向窗外那片璀璨的灯火。“乱世之中,人皆言重农抑商,以固根本。然,无商不活。农为血肉,工为筋骨,商则为血脉。血脉不通,则血肉筋骨皆僵。我等度田得粮,工坊造械,若无商贾流通四方,则粮秣困于仓廪,器械朽于府库,财富何来?消息何通?”

他转过身,看着田丰:“此前我等修路浚河,清剿匪患,乃是通了‘血脉’。如今,该是让这血脉奔流起来,为我河北带来生机、财富与耳目的时候了。明日,召邴原、甄俨,以及市掾、关津诸曹议事。”

田丰肃然应诺。他深知,大将军又要下一盘大棋,这一次,棋盘是整个北中国的商路与市场。

在袁绍的授意下,一场旨在“通货殖,富府库,通消息”的商业振兴计划,由田丰牵头,迅速展开。其手段,远超简单的减免税赋,而是一套组合拳。

1. 立规矩:市易司与新商律

首先,在大将军府下设立市易司,由以清廉刚直、精通律法着称的原招贤馆贤才邴原主管,总揽四州商业管理、税收、及市场纠纷仲裁。同时,颁布由田丰、邴原主导制定的《市易律》,明确交易规则,严惩欺行霸市、强买强卖,保护合法商贾的权益。律法中甚至明确规定,对过往商旅,不得随意加征杂税,各关津收费需有定数,并发放凭证。这为商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法律保障和可预期的经营环境。

2. 铸新钱:五铢重光,金声玉振

乱世币制混乱,劣钱泛滥,严重阻碍交易。袁绍采纳田丰及幕僚建议,决定重铸钱币。他利用并州、青州控制的铜矿资源,在邺城设立“铸钱监”,由大匠作马钧设计督造了更加精密、难以仿造的母钱范模,开铸足重、精美的“袁氏五铢”(或称“邺城五铢”)。新钱用料扎实,钱文清晰,边缘经过打磨,很快便以良好的信誉赢得了市场的认可,逐渐取代各种劣钱,成为河北乃至辐射周边区域的主流货币。金融秩序的稳定,极大地促进了商业活动的开展。

3. 建驿传:官驿私营,信息速达

袁绍深知信息的重要性。他下令整修、扩建贯通四州的官道驿传系统。不仅用于公文传递和军队调动,也允许缴纳一定费用的商队,在非军事敏感时期,使用部分官道和驿站设施。同时,鼓励民间建立“脚行”、“货栈”,形成覆盖更广的物流网络。这使得商情传递、货物周转速度大大提升。来自幽州的皮毛、辽东的人参,能更快地运抵邺城;而邺城工坊的精致铁器、青州的盐、冀州的布帛,也能更迅速地销往四方。

4. 控资源:官营与民营的平衡

对于盐、铁、战马等战略物资,袁绍依然实行严格的官营或准入制度,由市易司统一调控,确保军工和战略需求。但对于一般商品,则大力鼓励民营。官营工坊出产的优质农具、日用铁器、马车等,也通过市易司指定的商人销往各地,既平抑了物价,也保证了质量,更增加了税收。

5. 纳豪商:甄氏典范,利益捆绑

对于河北本土的大商贾,如中山无极的甄俨(甄宓之兄),袁绍采取了拉拢与合作的态度。他授予甄俨“市易司参赞”的虚衔,时常咨询商事,并允许其参与某些官营商品的销售。甄家凭借其庞大的商业网络和信誉,为河北商品的流通提供了巨大助力,其自身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和更高的政治地位。此举向所有商人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只要遵守规则,诚信经营,便能在大将军麾下获得发展与尊重。

在金秋送爽的时节,由大将军府官方主导、市易司具体承办的首届“河北通商大市”在邺城隆重开幕。这不仅是一场商品交易会,更是袁绍向天下展示河北治理成果、吸引四方资源的战略举措。

大市的场地设在邺城新辟的“通衢坊”,规模宏大,摊位鳞次栉比。来自河北本地的布帛、粮食、铁器、药材、牲畜;来自幽州、并州的皮毛、战马(受控交易)、牛羊;来自青州的盐、海产;甚至还有通过边境贸易,从辽东、塞外乃至西域辗转而来的珍珠、玛瑙、香料等奇珍异宝,琳琅满目,令人应接不暇。

更引人注目的是,除了河北本土商贾,还有不少来自荆州、徐州、乃至关中、益州的客商,冒着风险,穿越各方势力的交界,前来赴会。他们不仅被河北的安定繁荣和琳琅商品所吸引,更是被那“袁氏五铢”的硬通货信誉和《市易律》提供的保障所打动。

会场内,人声鼎沸,交易炽盛。甄俨等大商号门前,洽谈业务的各地客商排起长队。邴原率领市易司官吏,在现场巡视,处理纠纷,维持秩序,效率之高,令外地客商啧啧称奇。

袁绍在田丰、沮授、荀谌等重臣的陪同下,身着常服,悄然巡视大市。他看着眼前这万商云集、货殖繁盛的景象,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在一个售卖幽州皮革的摊位上,他甚至驻足,拿起一件鞣制精美的皮裘,与来自上谷的胡商交谈了几句,询问价格和销路,吓得那胡商和周围认出他身份的商人激动不已,纷纷跪伏在地,口称“大将军”。

袁绍温和地让他们起身,对随行官员和围拢过来的商人们高声道:“诸君请看!此等盛况,方为治世之象!农有其田,工善其器,商通其有无,则民富国强,天下安定!我河北,愿为天下商旅敞开大门!凡愿遵我法度,诚信交易者,无论来自何方,皆是我河北座上之宾,必保其平安,护其资财!”

此言一出,群情激动,欢呼雷动。“大将军英明!”的呼喊声响彻云霄。

随后,田丰呈上了一份初步统计报告,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振奋:“主公,通商大市开启仅十日,仅邺城一地,收取的市税、交易税及关津之费,已逾百万钱!预计此次大市总交易额,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各地商贾预订的工坊货物,已排至明年春季!”

通商大市的成功,标志着袁绍商业政策的巨大成功。河北不仅通过商业获得了巨额的税收,充盈了府库,更重要的是:

经济吸附:河北成为了北方事实上的经济中心,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不断吸纳着周边乃至更远地区的资源和财富。

战略储备:通过商业网络,河北能更便捷地获取那些本地缺乏的战略物资,如南方的木材、西边的良马(通过中间商)、蜀地的锦缎(可用于赏赐和外交)。

情报网络:往来穿梭的商队,本身就是最好的情报员。市易司与荀谌、贾诩的情报系统合作,能从南来北往的商人口中,获得关于曹操、吕布、刘表等势力内部民生、兵力调动、粮价波动等宝贵信息。

袁绍站在大将军府的最高处,俯瞰着这座日益繁华的不夜之城,对身后的谋臣们说道:“今日之河北,仓廪实,甲兵足,贤才聚,商路通。曹操虽挟天子,然其地四战,民生凋敝,财用必然匮乏。我等以堂堂之阵,充沛之力临之,何愁不胜?”

畅通的商路,如同伸向四面八方的触角和经济血管,不仅为袁绍带来了金钱,更带来了信息、资源和无可比拟的战略优势。一个全方位强大的河北,已经做好了准备,只待那最终号角的吹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