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穿越到山西抗日 > 第7章 家底。

我穿越到山西抗日 第7章 家底。

作者:用户26182811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9 15:46:51

许多年后,当我们纵队的后勤部长为了是调拨三个基数还是五个基数的炮弹,与我这个纵队参谋长在电话里争得面红耳赤时;当我巡视着后勤仓库里堆积如山的“边区造”、“缴获品”,乃至我们自己兵工厂生产的、性能优良的“水连珠”改进型步枪时,我的思绪总会不受控制地飘回第一中队刚刚成立的那个清晨,想起傅水恒在弥漫着泥土和硝烟气息的窑洞前,对我说的那句透着狠劲,又带着无限希望与疯狂的话:

“参谋长,往后的日子,是喝酒吃肉,还是吃糠咽菜?全凭咱们自己这双手来决定。这太行山里,别的没有,就是敌人多!有敌人,就有咱们吃的、用的!多杀几个敌人,多缴获几批物资,家底不就厚实了?多简单的事情?”

简单?在那个时候,这话听着简直如同痴人说梦,带着一种不谙世事的疯狂。我们有什么?几十号面黄肌瘦的队员,一堆烧火棍都嫌费劲的破烂武器,人均不到五发的子弹,以及一个刚刚到手、还烫着组织信任温度的“八路军第129师独立游击支队第一中队”的番号。可傅水恒,我们的中队长,就是有这样一种神奇的本事,能将旁人眼中的疯话、妄语,一步步变成铁一般的事实,用敌人血肉和缴获的钢铁,浇筑成我们坚实的根基。

上级的任命文书,那墨迹仿佛还未完全干透,那十支老掉牙、枪膛线都快磨平的中正式步枪,以及那两百发黄澄澄、需要掰着手指头计算着使用的子弹,它们像是一个光荣的象征,确认了我们身份的转变。但与此同时,它们更像是一个无形的紧箍咒,沉甸甸地压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头。它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八路军的牌子是给了,代表着信任与责任,但真正的家底——枪支、弹药、粮食、被服……一切维系生存和战斗的物资,都得靠我们自己去敌人手里夺,从这险恶的环境中挣!编制?游击队就游击队吧,上头只给了我们一个“第一中队”的番号和理论上五十人的默认编制上限,可文件里白纸黑字,也没明确规定这“中队”实际能有多少人,能有多大“碗口”!太行山这么大,鬼子和伪军像蝗虫一样多,我们这群被逼到绝境、如今又有了“特殊路子”的汉子,还能被活活饿死、困死不成?

队伍刚刚拉起来,人心是滚烫的,对未来的憧憬是炽热的,但肚子时常是空瘪的,手里的家伙更是五花八门,堪称近代中国兵器谱的缩影:老掉牙的汉阳造、老套筒,打一发就得清理枪膛的黑火药乌铳,甚至还有几位血气方刚的青年,依旧扛着磨得雪亮的红缨枪。弹药?平均分配到每个人头上,竟然不到五发!这意味着哪怕是一次小规模的伏击战,开枪时都得掰着手指头数着用,追求极致的“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李指导员留下的两位老八路,王栓柱和刘大脚,是经历过长征洗礼的老兵,他们看着我们这寒酸到极致的家当,眉头拧成了解不开的疙瘩,眼神里充满了忧虑。他们是好意,是真正关心这支新生的队伍。他们骨子里秉承着八路军最宝贵的老传统——一分钱要掰成两半花,一颗子弹要追求最大战果,任何冒险和浪费都是对革命事业的犯罪。可这种在极端困难环境下形成的、穷惯了的谨慎,与傅水恒心中那依托“炎黄”系统、即将喷薄而出的、追求高效积累的“暴富”计划,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第一次微妙的碰撞与火花。

中队正式成立后的第一次骨干会议,就在那间最大的、墙壁上还渗着湿气、散发着霉味的窑洞里召开。与会的人员不多,却代表了这支队伍的骨架:中队长傅水恒,我这个临时指定的参谋长,原晋绥军班长、打起仗来不要命、现在被任命为一排长的赵铁锤,猎户出身、眼神比鹰隼还锐利、负责侦察的孙石头,以及代表着上级指导和传统经验的王栓柱、刘大脚两位老同志。一盏昏暗的油灯如豆般跳跃着,昏黄的光晕在每个人凝重而专注的脸上晃动,将影子拉得忽长忽短,仿佛预示着前路的莫测。

傅水恒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开门见山,他捡起一根干燥的树枝,在铺着浮土的地面上划拉着简易的地形图。“同志们,名分的问题解决了,我们现在是堂堂正正的八路军了。下一步,最紧迫的问题,就是活下去,并且要尽快地壮大起来!当前,制约我们发展的首要瓶颈,就是装备,是弹药!没有枪,没有子弹,一切都是空谈!”

王栓柱习惯性地接口,语气带着老成持重的恳切:“傅队长,团里的困难,咱们大家都理解。能拨下来这十支枪,两百发子弹,已经是雪中送炭,天大的支持了。咱们现在,确实得精打细算,就像老话说的,找软柿子捏。盯着鬼子的零星巡逻队、小股伪军,零敲碎打,积少成多,慢慢攒家底……这过程是慢点,但稳妥啊。”

傅水恒认真地点了点头,随即又缓缓摇了摇头,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王班长说得对,也不全对。零敲碎打,小规模缴获,这是我们日常必须要做的,能锻炼队伍,也能补充消耗。但是,”他话锋一转,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每次缴获几支枪、几十发子弹!那样太慢,等我们攒够装备,鬼子可能都把根据地犁好几遍了!我们要干,就得寻找机会,干一票大的!一次行动,就要能解决我们至少一两个月的补给问题!不仅要获得物资,还要打出我们第一中队的威风,让周边的老百姓看到我们的力量,吸引更多真心抗日的乡亲来参加我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