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穿越到山西抗日 > 第137章 爱国的工程师。

我穿越到山西抗日 第137章 爱国的工程师。

作者:用户26182811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9 15:33:38

第一章:密报

深秋的太行山,霜叶红透。独立团参谋部内,陈世根正对着一张刚绘制完成的兵工厂规划图凝神思索。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各车间位置——火药加工区、炮弹装配线、迫击炮调试场……每一个符号都承载着根据地的军工梦想。

“老陈。”傅水恒推门而入,带进一阵凉风,手中捏着一封边角磨损的电文,“天津地下党的紧急情报。”

陈世根接过电文,目光扫过那些用暗语写就的字句,眉头渐渐锁紧:“日军在塘沽设立技术封锁区,扣留了这批准备南下的工程师?”

“一共七人,都是华北大学和北洋工学院的教授专家。”傅水恒的手指重重点在桌面上,“其中还有留学德国的机械工程博士周汝明,专门研究火炮设计。鬼子想逼他们为关东军服务。”

陈世根迅速在脑中调出相关信息。自从独立团建立起初步的军工体系,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一直是最大的瓶颈。现有的工匠们凭着经验能修复简单枪械,但要生产迫击炮和炮弹,非得有科班出身的工程师不可。

“政委知道了吗?”陈世根问。

“已经派人去请了。”傅水恒话音刚落,傅必元便掀帘而入,棉军装上沾着草屑,显然是从田间匆忙赶回。

三人围桌而坐。油灯的光晕在他们脸上跳动,将紧张的气氛渲染得更加凝重。

“必须营救这批工程师。”傅必元开门见山,“不仅是出于人道,更是为了根据地的未来。没有他们,我们的兵工厂就只能是修械所的水平。”

陈世根铺开地图:“塘沽距此四百多里,要穿越三道日军封锁线。而且技术封锁区守备森严,强攻等于送死。”

“所以只能智取。”傅水恒眼中闪过锐光,“特战分队训练了这么久,该拉出去练练了。”

傅必元点头:“我负责与地方党组织联络,摸清工程师们的具体情况和关押地点。老陈,你制定营救方案。老傅,你挑选队员,进行针对性训练。”

分工明确,三人立即分头行动。

陈世根在参谋部里一待就是一天一夜。地图上,从根据地到塘沽的路线被红蓝铅笔标注得密密麻麻。他时而凝神沉思,时而快速书写,脑海中推演着各种可能的情况。

午夜时分,他推开窗,让冷冽的秋风吹散满屋的烟味。远山如黛,星辰寥落。他想起那些被困在敌占区的知识分子,他们本可在讲堂或实验室里安稳度日,却因爱国之心而身陷囹圄。

“一定要把他们救出来。”陈世根轻声自语,关窗回到桌前,继续完善那份即将决定许多人命运的营救方案。

第二章:暗线

七天后,地下党传递来的情报逐渐拼凑出完整图像。

七名工程师被关押在塘沽港区的一个废弃仓库内,由日军一个小队看守。每天有专人送饭,每周一次体检,除此之外不得外出。日军软硬兼施,时而以家人安危相威胁,时而许诺高官厚禄。

“情况比想象的复杂。”傅必元指着刚送来的情报,“鬼子把他们分开囚禁,每人一个单间,互相不能见面。而且仓库结构特殊,只有前后两个出口,都有重兵把守。”

陈世根沉吟片刻:“强攻不行,只能从内部突破。送饭的人能不能做文章?”

“已经考虑过了。”傅必元摇头,“送饭的是汉奸李大牙,此人是铁杆亲日派,很难争取。”

傅水恒忽然问道:“工程师中有没有特别坚定、可以信赖的?”

“有。”傅必元抽出一张照片,“周汝明,德国留学归来的机械工程博士。被捕前就多次资助抗日活动,他的弟弟在二十九军服役,牺牲在卢沟桥。”

照片上的人戴着圆框眼镜,面容清瘦,眼神却异常坚定。

“就从他突破。”陈世根做了决定,“我们需要一个能与周汝明建立联系的内应。”

经过周密部署,三天后,一名化装成药品商人的地下党员成功进入封锁区,借体检之机与周汝明取得了联系。

“下周三是鬼子的什么‘东亚共荣纪念日’,大部分守卫会去参加庆祝活动,只留少数人值班。”傅必元带回这个重要消息,“那是我们最好的机会。”

陈世根立即调整方案:“特战分队提前潜入,神枪手小组在制高点策应。关键是里应外合,速战速决。”

傅水恒已经挑选出十二名特战队员和八名神枪手,正在进行针对性训练。他们在模拟环境中反复演练突入、搜救、撤离的每一个环节。

“每个环节必须精确到秒。”傅水恒在训练场上对队员们说,“我们面对的是武装到牙齿的敌人,救的是国家最需要的人才。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与此同时,傅必元调动了沿途所有的地下交通站,确保撤离路线畅通无阻。他还派人接应工程师们的家属,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第三章:潜入

营救行动前夜,陈世根亲自为特战分队送行。

二十名队员整齐列队,脸上涂着伪装油彩,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队长赵长林——不久前刚从新四团调来的神枪手——向前一步,敬礼报告:“参谋长,特战分队准备完毕,请指示!”

陈世根逐一审视这些精挑细选的战士。他们中有经验丰富的老兵,也有初露锋芒的新秀,此刻都凝聚成一把即将出鞘的利剑。

“同志们,”陈世根的声音在夜风中格外清晰,“你们此行,不仅是为了营救七位工程师,更是为根据地带回军工发展的火种。记住,行动要快如闪电,撤离要稳如泰山。”

他走到赵长林面前,递过一个信封:“这是周汝明博士的照片和特征描述,确认身份后才能行动。”

“保证完成任务!”赵长林将信封贴身收好。

子夜时分,特战分队悄然出发。陈世根和傅水恒站在山头,目送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老陈,你去休息会儿吧。”傅水恒劝道,“接下来是漫长的等待。”

陈世根摇头:“回去也睡不着。走,去作战室。”

作战室内,傅必元已经守在地图前,旁边摆着一部刚架设好的电台。这是傅水恒通过系统获得的先进设备,能在百里内保持通讯畅通。

“他们已通过第一道封锁线。”报务员摘下耳机报告。

陈世根在地图上画下一个标记。漫长的等待开始了。

第二天傍晚,电报传来:“已抵塘沽外围,一切顺利。”

傅必元长舒一口气:“最难的地下交通环节完成了。”

但陈世根眉头未展:“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在塘沽郊外的一个废弃砖窑内,赵长林和队员们进行着最后的准备。他们换上便装,检查装备,反复确认行动细节。

“记住,明晚八点整,以仓库灯光闪烁三次为号,立即行动。”赵长林布置任务,“一组随我突入,二组控制出口,三组外围策应。神枪手小组占据这两个制高点。”他指向手绘地图上的两个位置。

“队长,万一情况有变?”有队员问。

赵长林眼神坚毅:“我们的任务是救人,无论如何,必须把工程师安全带出去。”

夜幕再次降临,塘沽港区灯火阑珊。日军的庆祝活动已经开始,远处隐约传来喧闹声。仓库区的守卫果然减少了大半,只有四个哨兵无精打采地巡逻。

特战分队如暗夜中的猎豹,悄无声息地潜入预定位置。

第四章:智取

周汝明躺在硬板床上,望着从窗户缝隙透入的月光,毫无睡意。今天是他被囚禁的第四十七天。

这些日子里,日军威逼利诱,甚至拿他在北平的妻子儿女相威胁,但他始终没有屈服。他深知,一旦答应为日军服务,就等于把绞索套在了整个民族的脖子上。

忽然,窗外传来三声轻微的叩击——约定的信号。

周汝明精神一振,轻轻回敲两下。很快,一根细铁丝从门缝探入,巧妙地在锁孔中转动。门悄无声息地开了,一个矫健的身影闪入。

“周博士?”来人压低声音,“独立团特战分队赵长林,奉命营救。”

借着月光,周汝明看清了来人的面容——年轻、刚毅,眼中透着沙场淬炼出的锐气。

“其他六位同志在哪里?”周汝明急切地问。

“正在营救。”赵长林递过一套守卫制服,“请换上,我们马上离开。”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脚步声和日语对话。赵长林迅速将周汝明推到门后,自己则隐身于阴影中。

门被推开,一个醉醺醺的日军军官摇晃着走进来:“周桑,考虑得怎么样了?皇军不会亏待你的...”

话音未落,赵长林如猎豹般扑出,一记手刀精准击在对方颈后。军官软软倒下,被迅速捆绑塞口。

“计划有变,必须加快行动。”赵长林通过对讲机发出指令,“各组同时行动,五分钟内撤离。”

特战队员们如神兵天降,迅速控制了整个仓库区。另外六名工程师被成功救出,在队员们的护卫下向预定集合点转移。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离开仓库区时,警报突然响起!原来是一个起夜的守卫发现了异常。

“按第二方案行动!”赵长林当机立断。

神枪手小组立即开火,压制闻声赶来的日军。特战队员掩护着工程师们,快速穿过狭窄的巷道。

枪声、警报声、日语的呼喊声混杂在一起,塘沽港区乱成一片。

第五章:突围

“报告,特战分队暴露,正在强行突围!”报务员的声音带着紧张。

作战室内,陈世根、傅水恒和傅必元同时站起。

“接应小组就位没有?”傅水恒问。

“已经就位,但鬼子出动了一个中队围堵。”傅必元面色凝重。

陈世根俯身地图:“让他们向西北方向转移,那里巷道复杂,利于隐蔽。我们在小王庄设伏接应。”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整个地下交通网开始高效运转。

塘沽街头,枪战愈演愈烈。赵长林和队员们且战且退,凭借精湛的战术和精准的射击,一次次击退追兵。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周汝明突然开口,“鬼子越来越多,必须分头行动。”

“不行!”赵长林断然拒绝,“我们的任务是保护你们安全撤离。”

“听我说,”周汝明语气急切,“我是本地人,熟悉这一带。穿过前面的染坊,有一条暗道直通城外。我和老李、小张从那里走,你们掩护其他人按原计划撤离。”

情况危急,不容犹豫。赵长林略一思索,点头同意:“好,但必须有人护送你们。”

他指派两名队员随行,约定在小王庄会合。

分兵之后,压力果然减轻。赵长林带队引开大部分追兵,且战且走,逐步向城外转移。

周汝明这边则顺利找到暗道入口。这是一条废弃的下水道,虽然污秽不堪,却是绝佳的逃生通道。

“快,跟上!”周汝明催促着,自己最后一个进入暗道。

就在他们即将走出暗道时,前方突然传来日语呼喝——出口竟然有日军把守!

千钧一发之际,随行的特战队员毅然决定:“周博士,你们退回暗道深处躲藏,我们引开敌人。”

不等周汝明反对,两名队员已冲出暗道,向相反方向边跑边开枪。日军果然被吸引过去。

周汝明强忍悲痛,带领同伴悄然离开暗道,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第六章:会师

小王庄外的玉米地里,陈世根亲自带领接应部队已经埋伏多时。

“来了!”观察哨低声报告。

只见远处道路上,赵长林和队员们护卫着四名工程师且战且退,身后是紧追不舍的日军。

“准备战斗!”陈世根下令。

当日军进入伏击圈,陈世根一声令下,枪声大作。追兵猝不及防,顿时陷入混乱。

“撤!”赵长林趁机带领队员们快速通过伏击区。

接应部队且战且退,依靠地形层层阻击,终于摆脱了追兵。

清点人数,救出的四名工程师安然无恙,但特战分队伤亡七人,周汝明和另外两名工程师以及两名队员下落不明。

“必须找到他们!”傅水恒斩钉截铁。

陈世根展开地图:“这一带是我们的游击区,鬼子不敢久留。周博士他们很可能躲在某个地方。”

果然,天亮时分,地下交通员传来消息:周汝明三人安全隐蔽在杨柳青镇的一个联络点。

陈世根亲自带人接应。当他在那个简陋的农舍里见到周汝明时,这位饱经风霜的学者紧紧握住他的手:“感谢独立团的同志们!那两位战士...”

“他们都牺牲了。”陈世根沉痛地说,“为了引开敌人。”

周汝明眼圈泛红,久久无言。

七名工程师全部获救,在特战分队和接应部队的护卫下,开始向根据地转移。

沿途,他们穿越层层封锁,历经数次小规模战斗,终于在第五天清晨踏入了根据地边界。

傅水恒和傅必元亲自在边界迎接。当看到那些风尘仆仆但精神振奋的知识分子时,两位团首长难掩激动。

“欢迎回家!”傅必元与每个人紧紧握手。

周汝明代表工程师们发言:“感谢独立团的救命之恩!我们别无长处,唯有一腔热血和所学知识,愿全部奉献给根据地的军工事业!”

阳光下,这些从敌占区归来的爱国学者与独立团的将士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第七章:火种

回到团部,简单的欢迎仪式后,工程师们立即投入到工作中。

周汝明带着大家参观正在建设中的兵工厂,不时提出专业建议:“这个通风系统需要改进...车床的安装要考虑防震...炮弹生产线应该这样布局...”

他的专业素养令在场的军工干部赞叹不已。

当晚,团部召开特别会议,傅必元主持。

“同志们,”傅必元开门见山,“兵工厂的建设迫在眉睫。有了周博士他们的加入,我们可以着手建立迫击炮和炮弹生产线了。”

周汝明起身发言:“我考察了根据地的条件和资源,完全有能力生产60毫米迫击炮和配套弹药。关键是标准化和质量管理。”

他展开连夜绘制的图纸,详细讲解生产线布局和设备要求。其他几位工程师也各自就专业领域提出建议。

会议持续到深夜,确定了兵工厂建设的详细规划。

次日清晨,陈世根陪同周汝明视察选址。山坳里,工兵连正在加紧施工,夯土筑墙,架设梁柱。

“这里将是炮弹装配车间。”陈世根指着最大的一处工地,“旁边是火药加工厂,远离生活区,确保安全。”

周汝明点头:“布局很合理。原材料的供应如何解决?”

“我们已经建立了三条秘密采购渠道,可以搞到钢材、铜料和化工原料。”陈世根回答,“另外,傅团长通过特殊途径弄来了一些精密工具和设备。”

周汝明若有所思:“我注意到独立团的装备比其他部队好很多,特别是通讯和侦察设备。”

陈世根微微一笑:“这都是傅团长的功劳。他有他的门路。”

一个月后,兵工厂初具规模。第一门自制60毫米迫击炮顺利下线,在试射场上打出了令人满意的精度。

望着远处靶场上升起的烟尘,周汝明激动地握住傅水恒的手:“成功了!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火炮生产线!”

傅水恒同样心潮澎湃:“这只是开始。将来,我们还要生产更大口径的火炮,甚至制造汽车、坦克!”

秋风送爽,根据地里一片欢腾。新下线的迫击炮被命名为“先锋一号”,标志着根据地军工生产迈上了新台阶。

在庆功会上,傅必元高举酒杯:“为我们英勇的特战队员,为我们爱国工程师,为所有为根据地军工事业奋斗的同志们,干杯!”

欢呼声中,陈世根悄然离席,走到室外。月光如水,洒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他想起那些为营救工程师而牺牲的战士,想起周汝明们在敌占区的坚贞不屈,想起兵工厂里彻夜不息的灯火。

这些爱国工程师的到来,如同星星之火,必将燎原。

尾声

深夜的参谋部,陈世根在笔记本上写下:

“营救爱国工程师的行动圆满成功,七位专家全部安全抵达根据地。他们如鱼得水,迅速投入到兵工厂建设中。今日,‘先锋一号’迫击炮试射成功,标志着根据地军工实现质的飞跃。

此次行动,特战分队牺牲九人,伤六人。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独立团的荣誉史上。为国捐躯,虽死犹荣。

周汝明博士已着手编写军工培训教材,计划开办技术培训班,培养我们自己的技术人才。知识的火种正在传播,根据地的明天必将更加光明...”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窗外,兵工厂的灯火彻夜通明,如同黑暗中的灯塔,照亮着前行的道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