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壁合围的阴影,如同华北秋日厚重的阴云,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平安县城内,半月前光复时的欢庆气息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大战将至的、令人窒息的肃杀。指挥部里,那盏煤油灯似乎也比往日更加昏暗,跳跃的火苗将我们三人——傅水恒团长、傅必元政委和我的身影,扭曲地投射在挂满地图的土墙上,仿佛三个正在与巨大魔影搏斗的魂灵。
窗外,隐约传来部队紧急集合的脚步声、骡马的嘶鸣以及后勤部门转移物资的嘈杂声响,所有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谱成了一曲悲壮而紧迫的战前交响。
傅团长一拳砸在摊开的地图上,那上面代表日军进攻方向的蓝色箭头已经形成了一个令人心悸的包围圈。“狗日的小鬼子,真是下了血本!三万多精锐,坦克、大炮、飞机……冈村宁次这老小子,是铁了心要把咱们独立团碾成齑粉啊!”
他的声音里没有恐惧,只有被强敌激起的汹涌战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我们都明白,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到了极点,这已非寻常的“扫荡”,而是一场旨在彻底歼灭的战略决战。
傅政委的神情一如既往的沉稳,但紧抿的嘴角和眼底深藏的忧色,暴露了他内心的波澜。“老傅,世根,形势已经很清楚。敌人就是要逼我们在平安县这块狭小区域里,进行他们期望的主力决战,利用其绝对的火力优势,将我们消耗殆尽。我们如果硬扛,正中其下怀。”
我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劣质烟草和潮湿泥土的味道,接过了政委的话头:“政委说得对。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这是总部和军区首长一再强调的原则。目前看来,化整为零,分散转移,跳出敌人的合围圈,转到外线去作战,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虽然这意味着要暂时放弃我们流血光复的平安县,意味着根据地要承受巨大的破坏和牺牲,但只有这样,才能保住独立团的骨干,保住抗战的火种!”
我的声音在指挥部里回荡,每一个字都像沉重的石头落下。放弃县城,感情上如同割肉,但理智告诉我们,这是残酷战争环境下必须承受的阵痛。
傅团长沉默了片刻,他走到窗边,望着外面黑暗中忙碌穿梭的人影,那是他的兵,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弟兄。良久,他猛地转过身,眼中已是一片决然:“好!那就这么定!立即召开团党委紧急扩大会议,统一思想,部署转移方案!告诉全团,告诉根据地的乡亲们,我们今天撤出去,是为了明天更好地打回来!”
一、 决断与布局:战略转移的顶层设计
团党委紧急会议在一种空前凝重而又同仇敌忾的气氛中召开。各营营长、直属队主官、地方党委的主要负责人挤满了临时充作会议室的祠堂。当傅团长将“化整为零,战略转移”的最终决定宣布时,会场出现了短暂的骚动。
“团长!咱们独立团啥时候当过怂包?跟鬼子拼了!”二营长红着眼睛吼道,他麾下不少战士的家就在平安县周边。
“是啊,政委,参谋长,这县城是咱们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就这么让出去,憋屈啊!”另一个性格火爆的连长捶着桌子。
理解他们的情绪,傅必元政委站了起来,他没有立即反驳,而是用沉痛而坚定的语气,详细分析了当前敌我态势的极端严峻性,阐述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深刻道理。他从**的游击战争战略,讲到总部和军区在此关键时刻发来的、明确指示“避免决战,保存力量”的急电。
“……同志们,”傅政委的目光扫过每一张不甘、焦虑或沉思的脸,“一时的后退,不是为了逃跑,而是为了更有力的进攻!我们独立团是党的队伍,是人民的武装,我们的首要责任是生存下去,继续战斗!如果我们为了意气用事,在这里拼光了,那才是对党、对人民最大的不负责任!才是亲者痛,仇者快!”
傅团长接着以他特有的、充满力量和感染力的方式,进行了战斗动员:“都给我把眼泪憋回去,把火气压下去!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蛮干,而是巧干!鬼子想包咱们的饺子,咱们就偏不让他包成!把拳头收回来,从鬼子的指头缝里钻出去,跳到外线,捅他的屁股,截他的粮道,端他的炮楼!让他这数万大军在咱们根据地的山沟沟里转悠,啃石头,喝西北风!看谁耗得过谁!”
两位主官的话,像重锤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驱散了迷茫和冲动,点燃了理智和决绝的火焰。
会议迅速转入具体行动方案的制定。由我主导的参谋处,早已根据预案和最新敌情,拟定了数套详细的转移和分散方案。
“同志们,”我走到大幅军事地图前,用木棍指点着,“敌人的包围圈正在收缩,但其兵力分散,各路人马之间必然存在结合部和时间差。这就是我们的生机所在!”
我详细部署:
“主力分散突围路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