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尘世之中:觉醒都市超神系统 > 第53章 风声敛处·险线救场

晨雨收了尾,曜阳的天像被擦过一遍,薄亮而清。南港会展中心外场搭起连廊,红白相间的导视牌从入口排到大厅,动线图贴在每个转角。今天是“智能交通一期联调·公众开放日”,也是辰光把“流程”摊在阳光下的一次公开课。

后台灯光偏冷,话筒在操作台上排成一线。顾星阑站在幕帘后,侧身看了眼场内人流,目光由外向内扫过一次,落到左侧备用通道。

“顾总,时间到点。”陈易把流程卡递上,站姿挺直,压低声音,“您五分钟,市政两分钟,演示八分钟,最后十分钟问答。我这边已把后环通道清场,退场走后环。”

“嗯。”顾星阑点了下,语气平稳,“中通道看紧,人一多,别喊,手势分流。”顿了顿,又补一句,“媒体侧别挤,口径按预案,不加词。”

“收到。”陈易应声,退半步,“顾总请。”

林安雨从侧门的医疗帐篷过来,外套收得利落,指尖是酒精的清冷味道。她站定,语速不快:“志愿者已分配两组在二号出口;医疗帐篷内药品齐全,担架一具。顾总,上台风大,不必久站。”

“辛苦。”顾星阑看她一眼,目光略柔,“医疗这边,以‘稳’为先。”

“明白。”林安雨点头。

【系统提示:中风险场域。异常动线x2,异常身份标记x1;建议:上台靠左行走,退场走后环;缩短正面停留时长20%。】

顾星阑收了提示,抬手扣紧袖口:“按左侧上,后环退。陈易,主通道减半。”

“立刻执行。”陈易戴好耳麦,“四号、五号注意,主通道减半,箭头左转,语气放软。”

音乐起。主持人登台,开场词简洁。顾星阑上台,站到讲台前,话筒高度不调不改:“智能交通,不是把路修得更宽,而是让每个人知道自己该走哪条路。今天,把流程给大家看清楚。”他把“看清楚”三个字落得极稳。

掌声起。第一排坐着市政、商会、几家企业代表;第三排靠过道的位置,两名穿场务马甲的人顺着人群走,一人端着水托盘,另一人扛着折叠椅,帽檐压低。路线看上去忙,和导视箭头却不在一条线上。

第一段演示切入,屏幕上港区车辆、信号、AGV小车联动的流线像一条呼吸平稳的线。场内“哇”了一声,观众不自觉往前靠了半步。也就是这半步,后排有人刻意高声提醒:“小心!”音高挑得太准,人流边缘随之向中央挤。

“中通道收一下。”陈易按住对讲,声音压得非常低,“三号位横向开面,一号、二号两侧分流,记住——手势引导,别喊。”

“收到。”三号位安保肩并肩成线,手势平推,像水推开水。志愿者跟上,轻声:“两边都有位置,慢慢走。”

台上,顾星阑顺势把话落下:“媒体在右,观众在左。按箭头走,不急。”一句话把人群方向再摆了一遍。

两名“场务”动作也在这时变急。扛椅子的灰马甲从侧后切向台阶,端托盘的黑马甲逆着箭头往内侧逼近。林安雨站在侧台,余光把两条“逆行”路线锁住,语气不高:“挡,两个都挡。”

离他们最近的安保几乎同时出手——灰马甲的肘关节被自然卡住,力道被卸,椅子不晃;黑马甲的手腕被侧后握住,托盘稳稳落到旁桌,水没洒,人被引到空地。动作干净,力道克制,周围观众只看见“同伴纠正同伴”,没有惊乱。

第二段演示开始,灯光从台面划向屏幕。人群刚稳下来,外圈又有三条影子贴着人流边缘切入,鸭舌帽、便衣、脚步整齐。第一人前脚刻意一拐,像要“被绊”,第二人顺势内压,第三人从媒体通道硬挤,角度卡得刚好。

陈易眼神一凛:“特工组就位,非致伤控制,低调处理。”

“到位。”耳麦里三声极短的回应。

三人刚入弯,肩膀各自撞上了“柔墙”:两名特工侧身卡位,像把门掩上——第一人手腕被反握顺势贴墙,第二人被两臂自然“挂住”压向护栏,第三人被“善意搀扶”般带离通道,脚下却失了力。动作小到像礼貌,快到只剩下一个呼吸的长度。周围人没看懂,只以为志愿者“扶了一把”。

“警务室接人。”陈易语气平,“法务同步过去,按程序录,证人两名,录像三段。”

“明白。”年轻律师端着公文包从人群侧面掠过,步幅不快,落地很稳。

台上,顾星阑没停:“所以我们今天公开每一步——谁来做,做多久,做完谁确认。”他把“谁确认”三个字落得极清,像是把不可言说的线,钉在制度上。

林安雨已带队冲到外圈,把两名失衡坐倒的观众护到医疗区。一位女大学生脚踝扭了,面色白;一个小伙子手肘擦伤。她戴手套,检查迅速:“脚踝暂不负重,冰敷十分钟。”转头对志愿者,“把冰袋换成软冷敷,别直接贴皮。”又对擦伤的小伙子,“清洁、包扎,三天内别沾水。”她语气节制,动作干净,整套流程不到两分钟。

帐篷口又送来一位额头撞包的中年男子,意识清醒。林安雨拿手电检瞳孔,问三句标准问题:“有没有恶心?视物是否重影?语言是否含糊?”对方都说无,她点头:“观察十五分钟,不适立即招呼。”

“麻烦了。”男子一口气放下,声音发颤,“今天安排得真好。”

“合作是彼此的。”她露出极浅的笑。

另一边,法务在临时会客区对黑马甲做询问,录音笔当中摆着。法务语气平直:“请说明刚才的路线调整是谁通知的。”

黑马甲眼皮抬了抬:“后台临时改动。”

“姓名?”

“戴口罩,不认识。”

“文字通知?”

“口头。”

“频段?”

他顿了一瞬:“不是你们的。”

法务点头,记下:“我们将根据场馆记录核验。您先在这边休息。”

灰马甲那侧,安保按流程核验身份。证件真、名单里有名、队友认得,只是“换班提前十分钟”的签字潦草,辨不出谁签的。问他为何走近台阶,他挠头:“组长说快点,别挡。”口音本地,眼神老实。安保只叮嘱:“以后搬椅走后场。”他频频点头。

两段演示顺利收尾,第三段刚落,陈易判断:“问答缩短两分钟,公众参观改为分组进入。”主持人口播改动,观众按志愿者手势分批,秩序不乱。

后台复盘会即时开启。技术把关键画面放大到帧:鸭舌帽三人从三面切入,第一人的“绊”更像信号,第二人的压线角度避开志愿者视线,第三人从媒体通道硬插。陈易指尖点在第一帧:“假动作。”

安保队长汇报:“特工组已把三人移交警务室。无致伤;随身未见危险品;但有一人腰间有自改通讯器。”

法务落笔:“嫌疑扰序,证人两名,视频三段,医护记录在案。流程:移交公安——我们只陈述事实,不指向任何团体。”

“先别贴标签。”顾星阑合上笔,“对事不对人,谁越线,交公安。”

“明白。”陈易应。

收场的掌声不响,却齐。市政代表上台致谢:“感谢各位理解配合。城市靠流程运转,也靠每个人的秩序感。”一句话落下,情绪稳住。

散场后的外场采访,有媒体问志愿者:“刚才是不是有点乱?”志愿者冲镜头笑:“人一多会挤一下,安保很快让出通道,医护在场,没事。”另一家拍到的是林安雨为女大学生包扎的画面,字幕四字:现场救助。网友评论清一色的“专业”“稳”。

晚上八点,短视频平台出现“现场小插曲”的片段。画面里,人群像水面被风掠过又平复,安保的手势清晰有力。财经号跟进长文:《把流程给公众看,是最好的安保》。末尾一句话点题:“把‘谁确认’写进制度,意外就会越少。”

第二天上午,市政新闻办通报:流程总体平稳;个别环节组织不当,已整改;将增加第三方见证比例与志愿者培训频次;对现场扰序行为,已移交公安依法处理。全稿不带火气,只有“依法处理”。

天龙三家反应各异。陆家公关口径:尊重本地流程,支持秩序建设;沈家只留“配合合规安排”;赵家最短:“与我方无关”。这六个字惹来最多质疑——媒体不会放过姿态错误的字眼。两家本地大号把这句话截成图,配文:“与谁有关?”评论区很快有人贴出“鸭舌帽三人”被带离的模糊背影,写:“曜阳欢迎投资,不欢迎扰序。”

舆论很快两分:一派主张“暂停外地项目,先整顿”;一派主张“设合规预审,不一刀切”。市政半天后给出折中——新项目先走“合规预审”“第三方见证”,周期拉长一周;临时改动需二级审批 现场公示。文件一出,节奏立住。

辰光会议室里,纪要贴上墙。陈易把图钉按紧,转身站直:“顾总,合规预审这一条,我们从招标口开始衔接。法务那边出模板,我来扫尾。”

“你主抓。”顾星阑点头,“口径统一,不抬杠。”

“明白。”

法务翻页:“警方那边沟通顺畅。三人身份核验中,其中两人有‘外市涉黑前科’的记录,细节待通报。”

陈易眼神冷了半度:“陆家的人?”

“别下结论。”顾星阑收住他的语气,“我们不做推断,只认事实。”

“是。”陈易压下火气,声线恢复平稳,“我按您口径跟媒体说话。”

“这次功劳在一线。”顾星阑看向安保队长与医护组,“安保、医疗、志愿者,名字都写上。你们今天做得很好。”

安保队长站直:“谢谢顾总信任。这是职责。”

林安雨合上笔记本,语气温和:“我们还有一个建议:把‘分流’从临场动作写进固定剧本。训练五分钟,撤场也走一遍,肌肉记忆会更稳。”

“很好。”顾星阑点头,“写进模板。”

当晚,辰光官方号发图文:第一张,安保在人群边侧身引导;第二张,医疗帐篷里包扎和冰敷;第三张,流程图V1.3;第四张,“致谢名单”。文案短:“流程让城市稳,专业让人安心。感谢每一个在现场的人。”评论区一片“这才是该有的样子”“一线辛苦了”。

天龙市那边,三家夜会。陆逸凡压住“会展话术”,改口“支持秩序”;沈寒留了短讯:“停三天”;赵煜主张“加码”,被自己人劝回——“现在谁敢承认?”他摔了杯,玻璃渣在地上散开,秘书不敢动。

会后不久,省里的一家权威媒体发评论:《资本进入城市,先要学会‘按图走’》。文章没有名指,点出两条:不以“效率”之名绕开规则;不以“市场”之名挑战秩序。末尾一句话特别硬:“谁踩线,谁承担。”

夜深。江面只剩航标灯在闪。顾星阑看完“现场处置汇编”,把纸叠起放进抽屉。屏幕熄灭的一瞬,系统在他脑海里轻轻亮起——

【系统提示:风险评估更新——对手策略由“试探”转为“对抗”。短期建议:保持发布节奏;固化“公开模板”;扩大第三方见证;公开场合由非核心团队主讲,核心成员缩短暴露时长30%。】

“收到。”他在心里应了一声。

电梯到一层,门开,保安立正:“顾总,晚安。”

“辛苦。”他回。

风从门外吹进来,正好把连廊的旗面鼓起又落下。路灯一盏盏排开,城市像一台刚调完音的机器,按哪一键,都正。顾星阑站在台阶上停了半秒,侧头看向江面,神色淡定,心里只有一句话:节奏在手,风往哪边吹,自己说了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