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 第21章 万流归宗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第21章 万流归宗

作者:无敌小酥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05:54:11

“火汽之力”驱动鼓风与锻锤的成功,如同在燕军这台战争机器的心脏处,安装上了一个更强劲、更不知疲倦的泵。炼出的铁水更多、更纯,锻打的兵甲更利、更坚。效率的提升是肉眼可见的,军需的压力得到了切实的缓解。质疑声在实打实的军械面前,如同阳光下的冰雪,迅速消融。

朱棣的满意化作了更实质的支持。天工院的物料供应等级被提到了最高,甚至开始获得一些以往难以想象的稀有资源。马三宝暗中运作,从江南筹措的能工巧匠、从沿海搜集的海船图样、乃至一些海外流入的奇异物产,也开始悄悄送入天工院。

然而,凌云的目光,却并未停留在眼前的军事应用上。蒸汽机的初步成功,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心中更宏大的蓝图。他知道,单一技术的突破,若不能融入整个生产体系,其效益终将有限。他要的不是一两件利器,而是一场彻底的生产力变革。

“万流归宗”——姚广孝的话点醒了他。格物之道,贵在建立体系,形成标准,让力量得以汇聚和传导。

他的第一步,是深化标准化。

天工院下属的各作坊,虽然已开始推行标准,但程度不一,且多集中于最终产品。凌云下令,将标准化推向极致,深入到生产工具和基础零件层面。

他以改进后的水力镗床和简易车床为核心,建立了“工夹具坊”。专门负责生产制造其他工具所需的标准刀具、标准量具、标准模具。所有的锉刀、钻头、车刀、卡尺、规板,都必须由工夹具坊统一制作、统一校验、统一发放。确保整个天工院使用的“尺子”是同一把。

接着,他力推“通用件”概念。不同器械上功能相似的零件,如特定规格的螺栓螺母、齿轮、轴承、销轴,开始尝试统一尺寸和规格,由专门的“机件坊”集中生产,各作坊按需领取。这大大减少了重复制造和库存浪费,也使得维修更换变得异常便捷。

起初,习惯了各自为政的作坊头目们对此颇有微词,觉得束手束脚。但当他们发现,领取的标准钻头比自己胡乱打磨的好用数倍,通用的轴承坏了立刻就能换上新件时, resistance(阻力)迅速转化为拥护。效率的提升是实实在在的。

第二步,是建立技术档案与扩散体系。

凌云在格物堂下,增设“百工库”。并非存放实物,而是存放“知识”。所有成熟的技术工艺——从“星火钢”的冶炼规程、蒸汽机的改进记录、到标准件的设计图纸、甚至每一次重大失败的分析报告——都被要求形成详细的图文档案,编号入库。

郭衡被赋予了一项新任务:组织文吏和学徒,将这些技术档案,择其成熟可靠、可推广者,简化、提炼,编纂成《天工格物—军工辑要》系列小册。内容包括:标准制式兵刃图谱及公差、星火钢简易炼制法、水力设备维护要则、乃至标准计量单位换算表等。

这些小册子,随着轮换受训的工匠,开始流向燕军控制下的其他重要匠坊。虽然核心机密如蒸汽机详细图纸仍被严格控制在格物堂高层,但这些基础性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却如同种子,开始在外围生根发芽,悄然提升着整个燕军军工体系的底层的、基础的质量和效率。

技术的扩散,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回馈。一些地方的匠户,在实践这些新方法时,结合本地经验,竟也产生了一些小的改进和创新。这些信息通过渠道反馈回天工院,经过格物堂甄别验证后,有价值的又被补充进档案库。一个初步的、双向的技术流动开始形成。

第三步,也是最大胆的一步,凌云向朱棣上书,请求设立“功勋民匠”制度。

“王爷麾下,岂无善工巧技之民?其人或因籍贯所限,或因门第之见,其才不得用于军国。臣请王爷恩准,广贴告示,不论出身籍贯,凡能献利于军、利于民之新器、新法、新技者,经天工院格物堂核验有效,依其价值,赏银钱、赐匾额、乃至特许脱籍、擢入天工院任用!如此,则天下巧思,皆归王爷所用!”

这是一个打破时代桎梏的提议!旨在绕过僵化的匠户体系,直接从民间汲取技术创新活力。

朱棣接到奏章,沉吟良久。此举无疑会触动旧有利益格局,但“天下巧思,皆归我用”的诱惑实在太大。最终,他对马三宝道:“可试行之。范围限于北平等直控之地,由天工院与尔共同核验,务必谨慎,莫使小人得逞,亦不可寒了真才之心。”

试行令一出,北平乃至周边地区顿时轰动。无数被埋没的工匠、拥有奇思妙想的农夫、甚至一些不得志的读书人,纷纷带着自己的发明创造前来尝试。天工院门外一时人头攒动。

虽然其中十之**是异想天开或粗陋无用之物,但确实也有真金闪烁。

一位老木匠改进了水磨的传动机构,效率提升三成; 一位铁匠发明了一种新的夹钢法,打造出的柴刀异常锋利耐用; 一位农夫献上了一种高效的水田龙骨车; 甚至有人送来了一种据说能防止刀剑生锈的奇特油膏配方……

格物堂忙碌异常,负责核验的学徒和工匠们应接不暇。凌云规定,无论采纳与否,都必须给予来者明确的答复和指导(对于有潜力的失败品),并赠送少许钱粮以示鼓励。对于确有效用者,则依诺重赏。

此举不仅真的收获了一些有价值的技术改进,更极大地提升了天工院和“格物”之名在民间的声望。“燕王重技”、“天工院纳贤”的消息不胫而走,吸引着更多的人才和目光。

这一日,天工院来了一个特别的年轻人。他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却背着一个与他体型不相称的巨大包袱,眼神中带着一种执拗和紧张。

他声称要献“神炮”之法。

守卫见其寒酸,本欲驱离,恰被巡视的郭衡遇到。郭衡见其虽落魄,但眼神清亮,不似疯癫之徒,便将其带入格物堂偏厅。

年轻人打开包袱,里面并非实物火炮,而是厚厚一叠绘满图形的纸张。图形粗糙,但结构却颇为奇异,与当时主流的火门炮、盏口炮大相径庭,似乎是一种从后方装填弹药、带有奇特螺纹炮闩的设计。

“此乃小人祖上所传‘子母炮’图样,”年轻人声音因紧张而发颤,“可从后方速填弹药,射速远超寻常火炮,且闭气更佳,射程更远……然……然小人家贫,无力试制,屡献于官,皆被斥为妄言……”

堂内几位负责兵械的工匠拿起图样,看了几眼,便纷纷摇头。从后装填?闻所未闻!还有那古怪的螺纹炮闩,如何铸造?如何密封?简直是天方夜谭!

“荒谬!此等结构,根本不可能承受膛压!必炸无疑!” “异想天开!徒耗钱粮!” 年轻人脸色瞬间惨白,眼神黯淡下去,默默地开始收拾图纸,准备离开。

“且慢。”

凌云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不知何时已站在哪里,目光落在那奇特的图纸上,眼中闪过一抹极度的惊诧和……兴奋!

后装线膛炮的雏形?!虽然极其原始粗糙,但那个螺纹炮闩和从后装填的理念,在这个时代,简直是跨越性的思维!

他走上前,拿起几张图纸,仔细观看,越是细看,心中越是震动。虽然很多细节处理完全错误,材料、密封、闭锁机构都问题重重,但核心想法确实指向了正确的方向!

“你叫什么名字?何方人氏?”凌云问道,语气平和。

年轻人一愣,讷讷道:“小……小人李三狗,保定府人氏,祖上……祖上曾是前元匠户……”

“此图,确是你祖上所传?你可看得懂?”凌云指着图纸上一处复杂的结构。

李三狗脸上露出一丝窘迫:“小人……小人只粗通文字,未尽数看懂。但……但祖训所言,此炮之要,在于‘螺紧气闭,后发先至’……”

螺紧气闭,后发先至!八个字,道尽了后装炮的核心优势!

凌云深吸一口气,对郭衡道:“郭大人,安排李兄弟住下,好生款待。这些图样,我要仔细看看。”

他又对李三狗道:“你的图样,很有意思。其中确有诸多难解之处,但亦不乏真知灼见。且宽心住下,与我等一同参详,如何?”

李三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呆立当场,随即激动得扑通一声跪下,连连磕头:“谢先生!谢先生!”

凌云扶起他,心中波澜起伏。民间果然藏龙卧虎!这李三狗其貌不扬,却可能怀揣着一项足以改变战争形态的技术种子!

他意识到,“万流归宗”的意义,远不止于提升效率,更在于汇聚智慧。每一个微小的改进,每一个超前的想法,都可能成为推动巨轮前进的一股细流。

天工院,正在成为这个时代一个前所未有的、汇聚技术与创新力量的漩涡。

而他也清楚地看到,李三狗图纸上那巨大的技术鸿沟——材料、加工精度、密封、弹药……几乎每一项,都指向了天工院正在攻坚的方向,尤其是蒸汽机成功后的精密加工能力。

技术的进步,从来不是孤立的。它如同一个生态,需要根系的蔓延,需要枝叶的繁茂。

蒸汽机的龙吟,正在唤醒沉睡的沃土。

万流奔涌,终将归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