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 第22章 后膛惊雷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第22章 后膛惊雷

作者:无敌小酥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05:54:11

李三狗和他的“子母炮”图样,在天工院掀起的波澜,远不止于一份新奇的设计。它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触及了技术、体制乃至观念的深层。

凌云对那份粗糙却理念超前的图纸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他没有将其视为可立即实施的方案,而是当作一个宝贵的研究方向和验证平台。他亲自将李三狗纳入格物堂,并非作为工匠,而是作为“特聘咨议”,给予其温饱与尊重,让其详细阐述祖传图纸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句口诀背后的理解。

同时,他召集了火器坊、精密加工组、材料组的核心骨干,连同格物堂的学徒,共同组成了一个“后膛炮项目组”。

第一次项目会议上,凌云将图纸的复本悬挂起来,开门见山:“此‘子母炮’之念,胆大超群。然其实现,难关重重。今日之议,非论其可行与否,乃论若欲行之,需克何难?”

他引导众人,将那个超前的理念,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技术难题。

“其一,炮闩。”凌云指向那螺纹结构,“此螺纹需承受巨大膛压,须极其坚韧,且与炮管螺纹严丝合缝,稍有偏差,轻则漏气,重则炸膛。以我司现今之力,可能加工出如此精密之螺纹?如何保证其强度?”

精密加工组的工匠倒吸一口凉气,纷纷摇头。现有的车床和刀具,加工普通轴杆尚可,要车削如此巨大、要求如此苛刻的内外螺纹,简直是痴人说梦。材料组的负责人也表示,现有铸铁强度恐难胜任。

“其二,闭气。”凌云继续,“即便螺纹勉强契合,金属之间必有缝隙,高温高压火药燃气必会泄漏。如何密封?用何材料?此材料需耐高温、高压、且能多次使用。”

众人面面相觑。现有的密封材料,无论是皮革、油脂还是石棉膏,在火炮膛压面前,都将瞬间灰飞烟灭。

“其三,弹药。”凌云点出关键,“后膛装填,炮弹需与发射药妥善结合,便于快速装填。是分装还是合装?如何保证装填后药室密闭?发射药本身,是否需改进以适应新的点火方式?”

“其四,结构强度。”他最后总结,“后膛开启闭合,反复承受冲击,整个炮尾结构如何设计方能不疲劳断裂?”

一个个问题,冰冷而现实,将那份图纸带来的最初兴奋彻底浇灭。会议室里一片沉寂,所有人都意识到,这看似美妙的想法,与现实之间隔着何等巨大的鸿沟。

李三狗脸色苍白,手足无措,觉得自己似乎带来了一个灾难性的笑话。

然而,凌云话锋一转:“然,此诸般难题,岂非正与我等近日所攻之方向,不谋而合?”

他目光扫过众人:“精密螺纹,正需我辈提升车镗之力!高强度炮钢,正需‘星火钢’更上层楼!耐高温密封,正与我‘火汽机’活塞环之难同源!甚至那炮弹整装,亦需标准化、精密化之工!”

“此‘子母炮’,非一器也。乃是一镜,照出我格物工基之诸多不足!亦是一的,让我等攻坚,有了更明确之方向!”

他将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的军事项目,巧妙地转化为了推动基础工业进步的催化剂和试金石。

众人的眼神重新亮了起来。是啊,这些问题不正是他们一直在努力解决的吗?只是现在目标更具体、要求更苛刻了!

“故!”凌云斩钉截铁,“此项目,立!然,不急造炮。先分头攻关其基础难题:”

“一组,专攻大型精密螺纹加工之术!改进车床刀架、研究螺纹车削之法、制作螺纹规!” “二组,结合‘星火钢’项目,研制更高强度、更耐冲击之炮钢!” “三组,全力研究高温高压动态密封,此乃‘火汽机’与‘子母炮’共同之关键!” “四组,研究后膛闭锁机构之结构力学,设计更优方案。” “五组,由李三狗负责,整理其祖传技艺,尤其那‘螺紧气闭’之要诀,并与各组沟通,验证其想法。”

任务被分解,压力化为动力。后膛炮项目,没有立即产出任何火炮,却像一条饥饿的鲶鱼,激活了天工院各个技术研发小组,让他们原本的研究方向更加聚焦,目标更加明确。

改进车床为了车出更好的螺纹,从而间接提升了所有轴类零件的精度。 研发炮钢带动了冶金技术的进一步探索,其成果反哺了蒸汽机关键部件的制造。 密封材料的每一次微小进步,同时受益于蒸汽机和未来火炮的需求。

技术的协同效应开始显现。李三狗这个来自民间的“野路子”,与天工院体系化的研发力量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他那些口口相传、看似玄奥的诀窍,被格物堂的学徒用数学和物理语言进行解读和验证;而天工院先进的测量、试验手段,也帮助他理解了自己祖传技艺中那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部分。

就在天工院沉浸于这场由后膛炮引发的技术狂欢时,外界的气氛却陡然紧张起来。

朝廷讨逆大军经过休整,发动了新一轮更猛烈的攻势。由老将耿炳文率领的一路官军,突破燕军防线,兵锋直指北平门户涿州!一旦涿州失守,北平将直接暴露在兵锋之下,朱棣的基业危在旦夕!

军情急报一日数传,燕军大营气氛凝重。朱棣连夜召集文武,商讨对策。兵力、粮草、军械的消耗速度急剧增加。天工院再次收到了雪片般的催货单,要求不惜一切代价,优先保障箭簇、甲片、刀枪的供应。

战争的残酷现实,再次压倒了技术研发的浪漫想象。

“暂停所有非紧急研发项目!全力保障军械生产!”郭衡脸色凝重地向凌云传达帅府的指令,“尤其是后膛炮项目,立刻停止,所有人力物力,回归原有作坊!”

这道命令合情合理,无人可以反驳。战争面前,一切都要为最直接的需求让路。

工坊里的气氛瞬间转变。蒸汽机的改进试验停了下来,精密螺纹的研究搁置了,密封材料小组被调去熬制制弓用的鱼胶……李三狗茫然地看着突然冷清下来的项目工棚,脸上写满了失落和惶恐,觉得自己和祖传的技艺,再次被无情地抛弃了。

凌云看着这一切,沉默不语。他没有抗命,而是立刻下令调整生产安排,确保军需优先。

但夜深人静时,他独自一人站在那巨大的“万流归宗”体系图前,目光深邃。战争的需求是眼前的洪水,必须疏导。但技术的河流,却不能因此断流。一旦中断,再想续上,代价巨大。

第二天,他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

他请求面见马三宝。

“公公,军需生产,天工院必竭尽全力,不敢有误。然,‘子母炮’等项目所涉之基础研究,于提升军工之本,实有大益。骤然全停,实为可惜。”凌云恳切道,“在下恳请,能否保留各项目之核心小组,每小组仅留三五人,不占用主要产能,只进行最低限度的数据整理、图纸推演、和小型验证?如此,既可保研发之火种不灭,待战事稍缓,便可迅速重启,亦不误眼下军需。”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的请求。在战争吃紧、资源极度向一线倾斜的时候,还要保留一支“非生产性”的研发队伍,极易授人以柄。

马三宝眯着眼睛,沉吟良久。他深知凌云的价值,也隐约理解那些“基础研究”的潜在意义。但风险同样巨大。

“凌先生,此非常时期……”马三宝缓缓道。

“正因为是非常时期,才更需为非常之未来做准备!”凌云目光坚定,“王爷志在天下,岂能只盯着眼前一刀一箭之得失?今日之基础,乃明日克敌之根本!且这些研究,本身亦是为了造出更好、更利之军械!”

马三宝盯着凌云看了半晌,忽然道:“那李三狗所言之后膛炮,果真有望?”

“艰难无比,然若成,则我军火炮之威,可十倍于今!射速、射程、精度,皆非前膛炮可比!”凌云毫不夸张地回答。

马三宝眼中精光一闪。十倍于今!这个数字对于一位军事统帅的诱惑是致命的。他深知火器在战场上的作用正在日益提升。

“……罢了。”马三宝终于松口,“咱家便替你担待一回。各项目核心小组可保留,但不得超过五人,所用物料需报咱家特批,且绝不能影响军需生产分毫!若战时有何差池,或让周铎那等人抓到把柄,你我皆吃罪不起!”

“谢公公!”凌云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于是,在天工院一片热火朝天的军械生产景象背后,几个小小的角落依旧亮着“不务正业”的灯火。寥寥数人,依旧在进行着螺纹车刀的改进设计、密封材料的配方试验、炮钢合金的熔炼记录、以及对着图纸进行复杂的结构演算……

李三狗被安排进了材料组,负责整理祖传关于“铁口火性”的记录(关于材料耐烧蚀性的经验)。他感激涕零,工作得比任何人都更加投入。

战争的阴影笼罩大地,前线的厮杀声隐约可闻。天工院的工匠们日夜赶工,打造着决定当下生死的刀箭。

而在这些喧嚣之下,一些关乎未来战争形态的种子,正在泥土深处,顶着巨大的压力,顽强地保存着生机,等待着破土而出的那一天。

后膛惊雷,虽未炸响,其引线却已在无人知晓处,被悄然埋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