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 第20章 新程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第20章 新程

作者:无敌小酥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05:54:11

那低沉而雄浑的轰鸣声,如同沉睡巨龙的初醒之吟,久久回荡在天工院的上空,也重重敲击在每一个见证者的心头。砧锤在蒸汽的力量下,一下,又一下,沉重而坚定地起落,虽然缓慢,却带着一种无可辩驳的、令人心悸的实质力量。

欢呼声、哽咽声、激动的呐喊声混杂在机器的噪音中,许多人相拥而泣,长久以来的压力、挫败、屈辱,在这一刻尽数化为狂喜的洪流。

马三宝脸上的震惊缓缓化为一种极深的动容,他上前几步,几乎想伸手去触摸那滚烫的、震颤着的机体,最终还是忍住,转向凌云,郑重地拱了拱手:“凌先生……真乃神人也!咱家……今日方知,人力竟可至此!”

郭衡更是老泪纵横,不住地喃喃:“成了……真的成了……王爷的心愿……”

然而,这成功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就在砧锤击打到第十几下时,“嘎嘣”一声刺耳的脆响!一根承受主要扭力的传动齿轮轴不堪重负,骤然断裂!紧接着,主轴轴承也发出最后的哀鸣,彻底抱死!

失去了动力传输,锅炉压力骤升,安全阀再次尖啸着冲开,喷出大量白汽。机器在发出一阵剧烈的颤抖和令人牙酸的金属扭曲声后,终于彻底停了下来,瘫痪在原地,再次变成了一堆沉默而滚烫的钢铁。

欢呼声戛然而止。

众人的心从云端瞬间跌落,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凌云却似乎早有预料。他脸上并无多少失望,反而快步上前,仔细查看着断裂的轴和损坏的轴承,眼中闪烁着分析的光芒。

“记录!”他的声音依旧冷静,甚至带着一丝兴奋,“第二次高压负载测试!持续运转近三炷香!成功驱动五十斤砧锤击打十七次!主要故障点:主动齿轮轴疲劳断裂、主轴轴承过热烧毁、活塞环磨损率达八成……”

他一一报出问题,仿佛在清点珍贵的战利品。

“先生,这……”李小柱看着再次瘫痪的机器,一脸懊丧。

“无妨。”凌云直起身,目光扫过众人,“此次测试,远超预期!它证明了火汽之力,确可驱动重器!眼下之损,皆因部件强度不足、润滑不佳、材料不耐磨所致。此非原理之谬,乃工艺之瑕!而工艺之瑕,正乃我等用武之地!”

他将一次看似功亏一篑的测试,再次定义为巨大的成功和清晰的改进指南。工匠们的情绪迅速被引导回来,目光重新变得专注。是啊,机器能坚持三炷香,还能带动锤头,这已是天大的进步!问题都摆在了明面上,反而让人安心。

“李师傅,带人分析断口,改进轴材热处理工艺,优化结构设计。” “轴承组,试验强制循环油冷系统。” “密封组,继续攻关金属活塞环和缸壁珩磨!” “……”

一道道指令清晰下达,天工院再次高速运转起来,目标明确,斗志昂扬。

马三宝将此次测试的详细情况——包括成功的震撼和失败的细节——完整地禀报给了朱棣。

数日后,燕王帅帐。

朱棣仔细听着马三宝的汇报,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帅案。当听到机器成功驱动砧锤时,他眼中精光爆射;听到最终损坏停机时,又微微蹙眉。

“如此说来,此物之力确已实证,然仍娇贵易损,尚难实用?”朱棣沉吟道。

“回王爷,凌先生言,此乃新器必经之阶。其力已显,其弊已明,假以时日,必能克之。”马三宝恭敬回答,“然其所耗……”

朱棣摆手打断了马三宝关于耗费的陈述,目光深邃:“其所耗,孤知。然其所显之力,孤亦知。周铎等人之议,不过腐儒之见,鼠目寸光。”

他站起身,踱步至帐前,望着远处操演的军阵,缓缓道:“此物之潜力,非仅于一锤一砧。凌云所言无帆无桨之舰,方为其大用之所!然如今朝廷大军压境,战事吃紧,孤需立竿见影之效,方能堵天下悠悠之口,方能持续供其所需。”

他猛地转身,目光锐利:“传孤旨意:天工院‘火汽机’研制之功,孤已亲见。赏凌云千金,绸缎百匹,参与工匠皆有重赏!”

“然,”他话锋一转,“此物既已证明其力,便不可再止于试演。命凌云,暂缓进一步增力之研,即刻率其匠班,将此‘火汽之力’,用于切实提升我军战力之上!譬如:驱动大型鼓风,以增炼铁之效;带动重型水排,日夜不息锤炼甲胄;或……用于那批新式弩炮之上膛!”

朱棣的意图很明显:他看到了蒸汽机的巨大潜力,但眼前的战争压力迫使他需要更直接的回报。他要求凌云将这项新技术,立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军事生产力,一方面解决军需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向所有质疑者展示其无可辩驳的价值,为后续更深入的研究争取时间和资源。

马三宝心领神会:“奴婢明白!即刻去传王爷旨意!”

赏赐和新的王命很快传到了天工院。

得知赏赐,众人自然欢欣鼓舞。但听到新的王命——暂停更高功率的研发,转向现有技术的应用——不少工匠,尤其是那些沉浸在技术突破喜悦中的核心骨干,脸上都露出了失落和不甘。

“先生,眼看就要成了,为何……”李小柱忍不住嘟囔。

凌云抬手制止了他,脸上并无意外。他深知朱棣的处境和考量。技术的飞跃需要土壤,而战争的胜利,是目前最肥沃的土壤。

“王爷圣明。”凌云平静地对传令宦官道,“天工院谨遵王命。即刻开始,全力研制‘火汽’鼓风机、‘火汽’锻锤!以期早日用于军械制造!”

送走传令之人,凌云看着略显沮丧的众人,沉声道:“是否觉得,大材小用?”

众人沉默。

“谬矣!”凌云提高声音,“王爷此令,正乃对我等最大的支持与信任!将最新之力,用于最急之需,此乃格物之道的根本!且,‘火汽’驱动鼓风、锻打,其要求远比驱动重锤更为稳定、持久!此正是锤炼技术、发现新问题、完善细节的绝佳机会!”

“待我等造出能日夜不息、鼓风炼铁的‘火汽机’,造出力重千钧、锤炼精钢的‘火汽锤’,谁还敢言我等‘奇巧淫技’?届时,王爷必会倾力支持我等更进一步,造那劈波斩浪之巨舰!”

一席话,再次点醒了众人。是啊,应用并非止步,而是更扎实的积累过程!

天工院的研究方向立刻调整。一部分人手继续对现有蒸汽机进行改进,提升其可靠性和耐久性;另一部分人手则开始设计用于驱动鼓风机和大型锻锤的传动装置和应用平台。

由于目标明确,且蒸汽机的功率要求相对降低(不需要直接驱动最重的水锤),进展反而加快了不少。

改进的轴承和润滑系统提升了稳定性。 新的金属活塞环经过反复测试,虽然寿命依旧不长,但已能支撑更长时间的运转。 专门为驱动鼓风机设计的低速、高扭力传动机构被成功制造出来。

一个月后,第一台实用化的“火汽鼓风机”在天工院的炼铁工坊安装就位。当锅炉点燃,蒸汽推动活塞,通过巨大的风箱将强劲而稳定的气流源源不断送入高炉时,炉火瞬间变得前所未有的明亮炽白,铁水的熔炼速度和质量显着提升!

又过了半个月,一台经过加固、利用蒸汽动力驱动连杆带动的大型锻锤也调试成功。它虽然频率不如水力锻锤,但单次打击力更为沉重可控,特别适合于大型工件的锻打和“星火钢”的最终成型处理!

“火汽之力”终于走出了试验场,真正融入了生产过程,开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消息传开,军中哗然。尤其是那些曾经质疑嘲讽的将领,在亲眼看到蒸汽鼓风带来的炼铁效率和蒸汽锻锤打造出的优质兵甲后,纷纷改变了态度。效率和质量,在军队里永远是最硬通的语言。

周铎等人的非议,在这些铁一般的事实面前,顿时显得苍白无力,迅速沉寂下去。

朱棣对此结果极为满意,再次嘉奖天工院,并果然如凌云所料,暗中指示马三宝,开始为凌云下一步“更大胆的想法”悄悄搜集和储备一些特殊物料,比如……南方沿海送来的、关于海船制造的图样和笔记。

这一日傍晚,凌云独自一人,再次来到那台静静伫立在试验场、布满改进痕迹的原始蒸汽机前。它此刻沉默着,如同一位功成身退的老兵。

凌云抚摸着那冰冷的气缸外壳,上面还残留着一次次测试留下的印记。

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姚广孝不知何时又来了,与他并肩而立,望着那台机器。

“恭喜居士,大道初成。”姚广孝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淡。

“少师过誉。不过蹒跚学步,前路漫漫。”凌云微微躬身。

姚广孝默然片刻,忽然道:“王爷命居士暂缓巨舰之想,居士可有不甘?”

凌云摇摇头:“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不固,妄谈高远,乃取祸之道。王爷深谋远虑,凌某感佩。”

姚广孝转过头,深邃的目光似乎能看透凌云内心:“然居士之心,岂囿于区区鼓风锻锤之间?”

凌云迎着对方的目光,坦然道:“格物之道,如登高山,一步一景。今日之鼓风锻锤,乃明日之巨舰飞车之基。凌某所求,非一时一器之得失,乃规矩既立,则万流归宗,百工竞进之势。届时,非仅巨舰可成,天下万物,皆可旧貌换新颜。”

姚广孝久久注视着凌云,仿佛要从他眼中读出这番话的真意与重量。最终,他缓缓颔首,捻动佛珠,低吟一声佛号。

“阿弥陀佛。规矩既立,万流归宗……善哉。然居士可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力愈巨,则用之力,愈需慎之又慎。望居士……勿忘今日之初心。”

说罢,他不再多言,转身缓缓离去,身影融入苍茫暮色。

凌云独立原地,回味着姚广孝最后的告诫。他明白,老和尚看到的,远比他表现出来的更多。

蒸汽机的轰鸣已然响起,时代的车轮正被缓缓撬动。

前路,绝非坦途。技术的难题,利益的冲突,旧秩序的反弹,甚至……因力量暴涨而带来的未知风险,都将在前方等待着他们。

但他看着天工院各处亮起的灯火,听着隐约传来的改进机器的敲打声,心中充满了坚定的力量。

新程已启,唯有前行。

他抬起头,望向繁星初现的夜空。

那里,有着这个时代无人能想象的、更加遥远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