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甄嬛传:妙青借东风 > 第44章 松子大王上线

甄嬛传:妙青借东风 第44章 松子大王上线

作者:水殿风来珠翠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2:55:33

春熙殿内,孙妙青懒懒地靠在引枕上,指尖夹着一本民间志怪,半天也没翻过一页。

腹中这个快五个月了,身子越发沉,人也跟着懒怠起来,看什么都提不起劲。

“小主,安常在宫里的宝鹊来了。”贴身宫女春桃碎步而入,声音压得极低。

孙妙青眼皮都没抬,只从喉咙里发出一声极淡的“嗯”。

“让她进来。”

宝鹊捧着一个长条锦盒,步子迈得又快又稳,进来就行了一个无可挑剔的大礼,那张脸上,喜气几乎要溢出来。

“妙贵人万福金安。”

“皇上昨儿新赏了我们小主几匹浮光锦,我们小主说,她寸功未立,不敢独享这般体面。想着贵人素日里处处照拂,这份福气,定要先紧着您送一匹来,她心里才算安稳。”

这番话,一字一句,都透着安陵容精心调教过的妥帖。

孙妙青这才慢悠悠地放下书卷,目光落在那锦盒上,唇角终于勾起一抹笑意。

“妹妹有心了。”

她端起茶碗,用碗盖轻轻撇着浮沫,并不急着收。

“这料子来得正好,前儿在园子里才打了第一场胜仗,贺礼这就送到了,是个好彩头。”

孙妙青放下茶碗,声音里透着一股掌控全局的爽利。

“这料子,是皇上的恩典,更是你家小主的体面!”

她直接对一旁的春桃吩咐:“去,把针线房最好的绣娘给我请来。就说我要用这匹‘头功锦’,给肚子里的小阿哥,裁一套满月穿的衣裳!”

孙妙青的目光扫过那流光溢彩的锦缎,语气里是毫不掩饰的欣喜。

“沾沾他安姨母的喜气,也沾沾这‘旗开得胜’的运气!”

春桃的眼睛瞬间就亮了,小主这话,哪里是做衣裳那么简单?

这分明是在敲锣打鼓地告诉整个后宫——安常在,是我们春熙殿的人!

“哎!奴婢这就去!”春桃喜滋滋地接过锦盒,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孙妙青这才对宝鹊温和道:“回去告诉你家小主,这只是个开始,让她定下心来,好生伺候皇上。往后的好日子,还长着呢。”

她顿了顿,像是无意间抱怨了一句:“就是这天儿一热,宫里那些花香脂粉的,闻着都腻得慌,也不知有没有什么清爽宜人的香,能解解暑气。”

“是!奴婢一定把话带到!”

宝鹊得了准话,又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这才心满意足地退了出去。

人一走,孙妙青重新拿起那本志怪,嘴角的笑意再也藏不住。

安陵容这步险棋,终于走活了。

她这个投资人,总算等到了第一笔最关键的回报。

华妃,甄嬛,皇后……

这盘棋,才刚刚开始。

***

宝鹊几乎是飘着回了安陵容的住处,刚进门就差点被门槛绊倒,声音清亮得像枝头的黄鹂。

“小主,春熙殿那边回话了!”

安陵容正对着镜子,慢条斯理地将一根新得的宝石簪子插入发髻。

闻言,她手上动作未停,只从镜中淡淡瞥了宝鹊一眼。

“什么事把你高兴成这样?倒像是得了天大的赏赐。”

宝鹊笑得合不拢嘴,快步上前,将孙妙青的话一五一十地学了一遍。

“……妙贵人说,这料子鲜亮,最配得上打胜仗!她要立刻裁了,用这匹‘头功锦’,给肚子里的阿哥裁一套满月穿的衣裳,说要沾沾您这位‘安姨母’的喜气呢!”

“安姨母”三个字,说得又轻又巧,却像一块暖玉,熨帖了安陵容的心。

她终于放下手,转过身来,唇边漾开一抹久违的、真心实意的笑。

“孙姐姐说话做事,向来这般周全。”

嘴上说着周全,心里却是一片滚烫。

孙妙青这是在告诉她,第一仗,她们打得漂亮。

她安陵容,是立了头功的功臣!

这份来自盟友的认可,远比皇上的一夜恩宠,更让她感到心安。

“妙贵人还说,夏日天热,闻着宫里的香都腻得慌。”宝鹊又补了一句。

“知道了,你也跑了一趟,去喝碗绿豆汤解解乏吧。”

殿内只剩下宝鹃伺候时,安陵容又拿起那根宝石簪子,在发间比划着。

镜中人眉眼舒展,再无半分从前的怯懦与阴郁。

“小主,”宝鹃端来新茶,轻声道,“奴婢瞧着,方才在碧桐书院,莞贵人那位浣碧姑娘的脸色,可真算不上好看。”

“她若能好看,那才是怪事。”安陵容端起茶碗,用碗盖轻撇浮叶,眼皮都未曾抬一下。

“从前,都是她主子高高在上地赏我东西。如今,轮到我送她主子,她自然觉得我得了势,便忘了本,心里不痛快。”

宝鹃有些不忿:“那您还送那么贵重的两匹去?由着她作践您的心意,奴婢瞧着都替您生气。”

安陵容呷了口茶,温热的茶水顺喉而下。

“你懂什么。”

她放下茶碗,拿起一块松子糖,在指尖轻轻捻动。

“我送了,莞贵人不仅收了,还为了我,当场训斥了她最得脸的贴身大丫鬟。”

她抬眼看向宝鹃,眼中闪着清亮而冰冷的光。

“这说明什么?”

“说明她现在,比任何人都需要我。需要我这个听话懂事,看似离了她便活不下去的‘好妹妹’。”

“浣碧越是给我脸色看,她就越觉得亏欠我,日后为我筹谋,便会越发尽心尽力。”

“因为在她眼里,我蠢,我好拿捏,是一把最趁手的刀。”

一番话,说得宝鹃茅塞顿开,看着自家小主的眼神里,第一次露出了真切的敬佩。

安陵容将那颗松子糖丢进嘴里,丝丝甜意在舌尖化开。

她想起浣碧那张敢怒不敢言的脸,心里竟觉得有几分快意。

“再说了,”她慢悠悠地补充道,“送她两匹衣料算什么?莞贵人今日推我上位的这份情,我自然会记下。”

“日后,我还要送她更大的‘体面’呢。”

那“体面”二字,被她咬得极重。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头明晃晃的日头,眯起了眼。

孙姐姐说香气腻人……

真的是她觉得腻吗?

不,孙姐姐怀着身孕,本就不该用香,她根本不需要。

那么,是谁会觉得腻?

是日日周旋在各宫妃嫔之间的……皇上!

华妃的欢宜香浓烈霸道,只怕皇上早就闻腻了。

安陵容的心猛地一跳。

“去,把我那套西域进贡的香料拿来。”

她的声音很静,却透着一股压抑不住的兴奋。

“歌声能悦君耳。”

“香气,却能惑人心。”

“是时候,换一换这宫里的味道了。”

碧桐书院的廊下,几个小宫女凑在一起叽叽喳喳,浣碧却没心思听,只一下下地抚着自己新上身的衣袖。

水红色的浮光锦,在午后的日光下,像一匹流动的晚霞,晃得人眼花。

小主让她仔细收着,莫要轻易穿出去。

可这么好的衣裳,若只是压在箱底,那还有什么意思?

她要穿着这件去御膳房,让所有人都看到她的新衣服。

“浣碧姐姐,你这身衣裳……真好看!”佩儿捧着刚从御膳房取的食盒,和浣碧一起回碧桐书院“方才在御膳房里那些太监都看呆了。”

浣碧心里得意,面上却只淡淡一撇嘴:“我这身衣服和l陵容小主是一样的,是苏州进贡的浮光锦。“

佩儿立刻凑趣道,“小主还是最疼姐姐了,有什么好东西都留给姐姐一份儿。”

这话,挠到了浣碧的痒处。

她腰杆挺得更直了些,斜睨着佩儿:“那你倒是说说,这身衣裳,是我穿着好看,还是陵容小主穿着好看?“

这可是个送命题。

佩儿眼珠一转,笑道:“人自然是差不多的。不过姐姐这对耳坠子更出挑,是小主前儿才赏的吧?光泽圆润,把这衣裳的颜色都压下去了几分,贵气!”

更出众,是小主刚给的。

“跟她比?她也配?”

浣碧嗤笑一声,到底还是压低了声音,凑到佩儿耳边。

“一个穷门小户的县丞之女,当初刚入宫,连件像样的首饰都拿不出来。如今仗着嗓子好,得了几分颜色,就真当自己是枝头的凤凰了?”

她想起安陵容那副温顺谦恭的模样,心里就堵得慌。

“再好的料子,穿在她身上,也是白费!那股子小家子气,是刻在骨子里的,怎么都洗不掉!”

安陵容正对着一盒西域新贡的香料出神,指尖捻起一撮淡紫色的粉末,凑在鼻尖轻嗅。

宝鹃一阵风似的从外头冲进来,脚步又急又乱,气喘吁吁。

“小主!小主您快瞧!”

安陵容眉心微蹙,将香料粉末仔细放回盒中,这才抬眼,声音平平地:“什么事这么大惊小怪的,仔细脚下门槛。”

宝鹃哪里还顾得上,指着窗外小径的方向,声音都变了调:“是……是浣碧!莞贵人身边那个浣碧!”

“她身上穿的,不就是您才送去给莞贵人的那件水红色浮光锦吗!”

安陵容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果然,一抹刺目的水红色正从廊下走过。那料子在日光下光华流转,衬得穿它的那个人身姿摇曳,满面春风。

果然是她。

宝鹃气得脸都红了,跺着脚压低声音道:“莞贵人这也忒大方了些!那么好的料子,皇上统共就赏了五匹,您自己都舍不得穿,巴巴地挑了两件顶好的送过去,她倒好,转脸就赏给下人了!”

“她这是什么意思?拿您的心意当什么了!”

“不许胡说。”安陵容收回目光,语气听不出喜怒,“浣碧是姐姐的陪嫁丫鬟,情分不同,素日的穿戴也比旁人好些。”

“好些?”宝鹃简直要气笑了,“再好那也是个奴才!她也配穿贡品的浮光锦?小主,她这不是打莞贵人的脸,是打您的脸!是告诉满宫里的人,您送的东西,在碧桐书院只配给个丫鬟穿!”

安陵容端起茶碗,用碗盖轻轻撇去浮叶,慢悠悠地吹了吹气。

“她不是在打我的脸。”

安陵容呷了口茶,眼神里透着一股冷峭的清明。

“她是在打莞贵人的脸。”

宝鹃愣住了。

安陵容放下茶盏,拿起一块松子糖,在指尖把玩着,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

“我送礼过去,莞贵人收了,还为了我罚了她。你当浣碧心里能服气?”

“莞贵人赏她这件衣裳,是安抚,也是收买人心。可她千算万算,没算到她这个好丫头,前脚刚得了赏,后脚就敢穿出来满世界招摇。”

安陵容的嘴角,勾起一个极淡的弧度。

“这下好了,整个圆明园都知道,我安陵容巴心巴肝送去的谢礼,到了莞贵人那儿,就成了打赏下人的玩意儿。”

“你说,旁人是会议论我安陵容不识抬举,还是会议论莞贵人刻薄善妒,容不下昔日姐妹,故意折辱于我呢?”

一番话,说得宝鹃目瞪口呆,半晌才反应过来,后背竟起了一层冷汗。

“莞贵人……她……她怕是气得肝儿都要疼了。”

“疼才好。”安陵容将那颗松子糖丢进嘴里,甜味在舌尖化开,心里却是一片冰凉的快意。

“姐姐总说,我是她最好的妹妹。可这世上,哪有姐姐会把自己妹妹送去的心爱的好衣裳,随手就给了个不知尊卑的丫头呢?”

她站起身,走到妆台前,打开了那个装着西域香料的木盒。

“衣裳再好,也是做给别人看的。只有这香,是自己闻的,是能钻进骨子里,叫人时时刻刻都记着的。”

“去,把那只银熏球取来。”

安陵容看着镜中的自己,轻声说。

“也该让皇上,闻点新鲜味道了。”

碧桐书院里静得出奇,只听得见窗外竹叶被风吹动的沙沙声。

甄嬛端坐着,面前的茶水早已凉透,她却一动未动,目光落在虚空中的某一点。

门帘一挑,浣碧提着食盒,脚步轻快地走了进来,脸上还带着未散尽的得意。

“好香的味儿,您怎么才回来?”甄嬛的声音很轻,却让浣碧的脚步猛地一顿。

浣碧脸上的笑容僵了僵,连忙将食盒放在桌上,献宝似的打开:“小主您看,奴婢拿了些马蹄糕,还瞧见御膳房有新鲜的木薯粉,便想着晚上给小主做珍珠丸子当宵夜。”

甄嬛的目光,终于从虚空中收回,落在了她身上,准确地说,是落在了那身晃眼的水红色浮光锦上。

“点心闻着倒香。”她慢慢地说,“只是不知,有没有你身上这件衣裳,香得这么招摇。”

一句话,像一盆冰水,兜头浇下。

浣碧的血色瞬间褪尽,“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头都不敢抬。

“小主……”

“我让你仔细收着,你倒好,直接穿去了御膳房。”甄嬛站起身,踱到她面前,声音里听不出半分怒气,却比任何疾言厉色都更让人心寒。

“怎么样?御膳房的奴才们,是不是都高看你一眼?路过的宫人,是不是都夸你这身衣裳好看?”

浣碧的身子抖得像风中的落叶,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你穿着这身出去,是想给谁争脸面?”甄嬛的语气依旧平淡,“是想告诉所有人,我莞贵人刻薄寡恩,连妹妹送来的谢礼,都随手赏给下人作践?”

“还是想告诉她们,我甄嬛连自己的陪嫁丫鬟都管教不好,任由你在宫里横冲直撞,给我招惹是非?”

“奴婢……奴婢不是这个意思!”浣碧终于挤出一句话,带着哭腔,“奴婢只是看安常在如今得了势,那些人拜高踩低,奴婢是想……想让他们知道,咱们碧桐书院不比任何人差!”

“呵。”甄嬛发出一声极轻的冷笑。

“所以,你就穿着安常在送我的衣裳,去给她长脸?”

“你这是在告诉所有人,我甄嬛要靠着打赏下人一件衣服,来维持自己的体面?你这是把我的脸,亲手剥下来,送去给安陵容,让她踩在脚下!”

“你让我以后,还怎么面对她?怎么面对宫里所有长了眼睛的人!”

一字一句,如针扎,如刀割。

浣碧这才明白自己闯了多大的祸,她只想着自己风光,却没想过这风光背后,是把自家小主架在火上烤。

她不住地磕头,额头撞在冰凉的地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小主恕罪!奴婢糊涂!奴婢再也不敢了!”

甄嬛看着她,许久,才长长地叹了口气,眼底是深不见底的疲惫。

“你错的,从来不是糊涂,是你的心太大了。”

她俯身,从食盒里拿起一块马蹄糕,端详片刻,又缓缓放了回去。

“这糕点,瞧着也没胃口了。拿下去吧。”

她转过身,不再看地上的浣碧,声音轻得仿佛随时会散在风里。

“去,把那件衣裳脱下来,剪了,烧了。”

“我不想再看见它。”

桃花坞内,暖香浮动,一派祥和。

皇后正慢条斯理地品着茶,见甄嬛进来,脸上露出一贯的温和笑意。

“坐吧。”

甄嬛依言坐下,姿态恭顺。

“自从安常在得了宠,皇上的眉头也舒展了些。从前批阅折子,一坐便是几个时辰,本宫瞧着都心疼。”皇后放下茶盏,语气里满是为人妻的关切。

甄嬛垂眸道:“皇上能听听曲子松泛些,也是后宫的福气。”

“你倒是懂事,不比华妃那般,见不得旁人分走皇上一星半点的恩宠。”皇后话锋一转,目光落在甄嬛脸上,“本宫听说,昨日你宫里的丫头,穿着那身浮光锦去御膳房了?”

来了。

甄嬛心里一沉,面上却不见分毫异色,立刻起身请罪。

“是臣妾管教不严,惊扰了娘娘。”

“小事而已,坐下说。”皇后摆摆手,示意剪秋给她换上新茶,“年轻人,得了件好衣裳,想穿出来给众人瞧瞧,也是人之常情。只是这宫里头,最忌讳的便是‘没规矩’三个字。你是个通透的,想必明白本宫的意思。”

句句是体谅,字字是敲打。

甄嬛端起茶碗,指尖感到一丝凉意:“臣妾明白,谢娘娘教诲。”

就在这时,一声轻柔的猫叫打破了殿内的安静,一个宫女抱着只猫儿走了进来。

甄嬛下意识地绷紧了后背,流珠立刻不动声色地往前站了半步,挡在了她身前。

皇后脸上的笑意更深了,伸手将那猫抱入怀中,一下下地顺着毛。

“瞧瞧,多漂亮的波斯猫。皇上赏给了三阿哥,三阿哥孝顺,知道齐妃爱猫,便送了过去。谁知齐妃抱来本宫这儿,它倒跟本宫亲近得很,死活不肯走,齐妃便笑着转赠给本宫了。”

皇后捏了捏猫的后颈,笑道:“本宫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松子。”

甄嬛看着那猫一双碧绿的眼睛,只觉得那绿光看得人心头发麻,嘴上却称赞道:“这名字有趣,它长得也确实机灵。”

“是啊,多温顺。”皇后抚摸着松子的背,语气悠长,“莞贵人,你来抱抱看?”

此话一出,殿内空气都静了一瞬。

皇后像是才想起来,故作惊讶地看向甄嬛:“哎呀,瞧本宫这记性,竟忘了莞贵人是怕猫的。本宫还想着,你若喜欢,往后可常来瞧它。”

甄嬛脸上挤出一个得体的笑,福了福身:“皇后娘娘关怀臣妾,这等微末小事也放在心上,臣妾感激不尽。”

皇后像是没看见她一瞬间的僵硬,自顾自地逗弄着怀里的猫。

“其实本宫虽然喜欢它,却也得时时处处小心提防着。”

她说着,抬眼看向甄嬛,目光意味深长。

“毕竟是畜生,野性难驯。平日里瞧着再温顺,万一哪天不高兴了,伸出爪子挠人一下,伤了自己,那可就不好了。”

昨日浣碧的放肆,陵容的得宠,一桩桩一件件,瞬间涌上心头。

皇后口中说的,哪里是猫。

分明是在说,她身边那些不省心的人。

甄嬛稳住心神,迎上皇后的目光,声音平稳:“皇后娘娘多虑了,松子是您亲手养大的,自然与旁的不同,定是温顺的。”

“是吗?”皇后轻笑一声,那笑声在安静的殿内显得格外清晰,“可人心都难测,更何况是畜类。有时候,越是喂得熟、瞧着亲近的,咬起人来,才越叫人措手不及呢。”

她将松子放到地上,那猫儿优雅地踱了几步,便蜷在皇后脚边。

“今夜是七夕,皇上在畅春园设宴,邀了各家王爷与宫中妃嫔同去赏月。你回去好生准备,可别迟了。”

“是。”

甄嬛起身告退,领着流珠往外走。

走到殿门口时,还能听见皇后在身后,用一种近乎宠溺的语气,低声逗弄着脚边的猫儿。

“松子,松子,你告诉本宫,这宫里,谁才是你真正的主子呀?”

甄嬛的脚步顿也未顿,径直跨出了殿门,将那声音远远甩在了身后。

七夕家宴,孙妙青身处宫中,腹中怀着龙胎,自然不必去凑那份热闹,只是御膳房依着规矩,多送了几道皇上赏下的菜品,以表恩宠。

谁知第二日,宫里竟暗流涌动,一桩不大不小的事,传得沸沸扬扬。

第三日,安陵容的密信便悄无声息地送到了春熙殿。

信纸是寻常的素笺,字迹娟秀中带着一丝刻意的拘谨,孙妙青只扫了一眼,便知是安陵容的亲笔。

‘孙姐姐万福金安。

前几日温宜公主的事,妹妹本不敢多言,只是这事想来实在后怕,如今只说与姐姐听,还望姐姐莫要外传,免得惹来是非。

那日七夕宴上,本是一派祥和,谁知席间曹贵人就匆匆离去,说是温宜公主吐奶不止。姐姐也知道,公主身子素来娇弱,可这回却格外凶险。起初只当是暑热,可太医瞧了几日,非但不见好,反而愈发沉重,连喂下去的马蹄羹都尽数吐了出来。

皇上龙颜大怒,皇后娘娘也忧心忡忡。太医们查来查去,竟说公主是食了伤胃之物。姐姐猜怎么着?竟在那马蹄羹里,验出了木薯粉!这东西,寻常吃着无妨,可婴孩肠胃娇嫩,食了便会呕吐不止,长此以往,怕是性命难保。这手段,当真是阴毒至极。

一时间,人人都以为是冲着华妃娘娘去的。可谁知,顺藤摸瓜一查,竟查出整个宫里,除了御膳房,便只有……只有莞贵人宫里领过木薯粉。

妹妹当时在场,听闻此事,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莞贵人素来与我交好,我断不信她会做出此等狠心之事。可偏偏祸不单行,竟有华妃宫里的宫女站出来,指认说七夕夜宴那晚,亲眼见莞贵人往华妃的清凉殿方向去了。

这下可真是……人证物证俱在,曹贵人当场就哭倒了,求莞贵人高抬贵手,饶过她的孩儿。华妃娘娘更是咄咄逼人,言语间恨不得立刻就定了莞姐姐的罪。眼瞧着皇上都要下旨将莞贵人禁足了,妹妹我站在那儿,真是心急如焚,却又人微言轻,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端妃娘娘竟抱病赶来了。姐姐也知道,端妃娘娘向来与世无争,深居简出,谁也想不到她会来。她竟当众说,那晚莞贵人是与她在一处,两人谈论佛经,很是投契。

有了端妃娘娘作保,皇上自然信了。那两个作证的宫女,便被当做捕风捉影,污蔑主子,拖出去重重掌了嘴。

此事虽就此了结,莞贵人也洗清了嫌疑。可妹妹心里,却总觉得不踏实。这宫里的人心,真如海底针一般,叫人看不清,也摸不透。莞贵人平日里看着并不像潜心礼佛之人,偏偏那晚就与端妃娘娘谈经论道……唉,或许是妹妹多心了吧。只是可怜了温宜公主,平白受了这番罪过,真凶到底是谁,恐怕也成了一桩悬案了。’

孙妙青一字一句看完,脸上没什么表情。

她只将那张写得密密麻麻的信纸,递给一旁的春桃。

“烧了。”

春喜接过信,凑到烛火上引燃。

娟秀的字迹在火苗中蜷曲、焦黑,最终化为一捧灰烬,簌簌落入脚下的铜盆,了无痕迹。

“小主,这事……瞧着倒像是曹贵人自导自演的一出苦肉计。”春喜压着嗓子,忍不住先开了口。

“不然呢?”

孙妙青拿起一颗饱满的松子,用小银签慢悠悠地剔着壳,眼皮都未抬。

“华妃怎么磋磨温宜公主的,她这个当额娘的,心里会没数?”

她手上的动作不停,声音里透着一丝凉薄的讥诮。

“曹贵人这是想明白了,与其让女儿受那无穷无尽的长痛,不如索性自己动手,让她受这一回短痛。”

“啧,也真是个狠人。”

春桃收拾着桌上的空碟子,眉头却紧紧蹙着:“可这法子也太糙了些。木薯粉这种东西,一查就能查到源头,万一端妃娘娘没出来作证,莞贵人岂不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所以说,”孙妙青将剥好的松子仁丢进嘴里,慢条斯理地嚼着,唇角勾起一抹冷笑。

“她赌的,从来就不是端妃。”

“她赌的是皇上舍不得。”

她顿了顿,又拿起一颗松子,像是想起了什么绝顶好笑的事,嘴角控制不住地扬了起来。

春桃倒吸一口凉气,只觉得这后宫里,真是走一步一个坑。“那莞贵人岂不是要恨死曹贵人了?平白替她背了这么大一个黑锅。”

孙妙青却忽然笑了,将最后一粒松子仁丢进嘴里,慢悠悠地嚼着,那模样,不像是在议论一桩关乎性命的阴谋,倒像是在听一出顶有意思的戏。

“恨?她现在可没空恨曹琴默。” 甄嬛那晚,可是在桐花台跟果郡王私会呢。

真凶是曹琴默,背锅的是甄嬛,作伪证的是端妃,一环扣一环,真是精彩。

“至于端妃娘娘那个借口……谈论佛经?”

“莞贵人那张脸,那双眼睛,像是能跟人坐着聊一宿佛经的样子吗?”

“我看她连《心经》都未必能背得全。”

“端妃这个由头找的,真是……菩萨听了都得愣一下神。”

春桃和春喜都忍不住低头笑了。

“不过,最有趣的,还是写信的这位。”

孙妙青的目光落在铜盆里那堆尚有余温的灰烬上,眼神里满是赞许。

“你瞧她这信写的,字字句句都在替莞贵人喊冤,可东一句‘人证物证俱在’,西一句‘端妃娘娘来得蹊跷’,连起来一读,哪里是在喊冤?”

“这分明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诉说:莞贵人就是真凶,只是运气好,找了个谁也动不了的大靠山,脱了罪。”

“她这是在向咱们表功呢!”春桃恍然大悟。

“她聪明着呢。”

孙妙青懒懒地靠回引枕上,手轻轻抚着自己微微隆起的小腹,那是一种投资人看到项目回报时的满足感。

“她这封信,既是向我表功,也是在试探我的态度。她想看看,我这个盟友,是更看重她,还是更看重莞贵人。”

春喜小声问:“那小主……咱们该怎么回?”

“回什么?”孙妙青懒洋洋地掀了下眼皮,仿佛这个问题本身就很多余。

她将手里的银签子随手搁在碟边,对上春喜和春桃探究的目光,忽然就笑了。

孙妙青懒懒地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手搭在腹部,慢悠悠道:“写信多麻烦,还容易落人口实。去,叫小卓子去一趟,给安常在宫里送些咱们小厨房新做的冰镇酸梅汤,就说天热,给她解暑。”

“是。”春桃应下,等着下文。

“见到宝鹊,就让她给安常在传句话。”孙妙青顿了顿,拿起一颗松子在指尖把玩,眼底闪过一丝算计的精光。

“就说,我这两日闲着无事,总想起莞贵人那位叫浣碧的陪嫁丫鬟。”

这话一出,春桃和春喜都愣了一下。怎么好端端的,又提起浣碧了?

孙妙青的嘴角噙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都说仆似主人,之前那浣碧,眉眼间有她主子莞贵人三分的模样。再打扮打扮,有个四五分应该不成问题吧。”

一番话,说得轻描淡写,却像一把淬了毒的钩子,精准地抛了出去。

春桃心领神会,后背都窜起一股凉意,小主这一手,真是杀人不见血。

“奴婢明白了。”

孙妙青满意地点点头,摆了摆手:“去吧。这么热的天,也该让咱们的安常在,喝碗酸梅汤,从里到外地‘清醒清醒’了。”

“这盘棋,华妃、曹贵人、莞贵人,三个唱念做打的主儿,都亲自下场了。”

“咱们这位安常在,就负责在台下嗑着瓜子,把战况一五一十地报给咱们听。”

她眯起眼,心情甚好。

这宫里头,下场唱戏的,未必是赢家。

真正舒坦的,是她们这种买张票,坐头排,还能吃着松子儿看戏的。

这笔投资,现在看来,是越来越值了。

“啧,一个想靠妹妹固宠,一个想踩着姐姐上位,还有一个野心勃勃的丫鬟在中间搅混水……”

孙妙青嚼着松子,只觉得这碧桐书院,比戏台子上的折子戏,可有意思多了。

“日后,有的是热闹瞧呢。”

***

宝鹊提着食盒回来时,人还有点懵。

这是什么意思?夸那个浣碧长得好看?妙贵人怎么会突然提点这个?

她进了殿,安陵容正临窗看着一株新开的栀子花,姿态娴静。

“小主,春熙殿送了冰镇酸梅汤来,说是给您解暑。”宝鹊将食盒放下,把小卓子那番话原封不动地学了一遍,末了还加上自己的揣测,“奴婢瞧着,妙贵人这话,真是没头没尾的,好生奇怪。”

安陵容原本有些心不在焉,听到“浣碧”二字时,眉心几不可查地蹙了一下。

当她听到“仆似主人”、“眉眼间有她主子三分的模样”,尤其是那句“再打扮打扮,有个四五分不成问题”时,端着茶碗的手,在空中停顿了一瞬。

一滴滚烫的茶水晃出,溅在她的指尖上,带来一阵尖锐的刺痛。

她却浑然不觉。

“知道了。”她放下茶碗,声音听不出什么波澜,“你先下去吧。”

殿内重归安静,只有窗外几声蝉鸣,叫得人心烦。

安陵容缓缓走到妆台前坐下,看着镜中的自己。

仆似主人……

三分模样……

她脑中不受控制地浮现出浣碧那张脸。

从前只觉得那丫头眉眼高傲,行事张扬,仗着是甄嬛的心腹,便不把旁人放在眼里。

可如今被孙妙青这么一点,她再一细想,竟觉得后背蹿起一股凉意。

那眉形,那鼻梁,尤其是那微微上扬的眼角……若是不那么盛气凌人,若是穿着和甄嬛一样的衣裳,梳着一样的发髻……

安陵容猛地闭上了眼。

为什么浣碧对她处处敌视?

为什么她敢穿着主子赏的浮光锦到处招摇?

为什么甄嬛对她一再容忍,罚也罚了,骂也骂了,转过头却又拿最珍贵的衣料去安抚?

这哪里是主仆,分明是……

一个荒唐又可怕的念头,像一道惊雷,在她脑中轰然炸开!

安陵容霍然睁眼,死死盯着镜中的自己。

镜中人脸色煞白,眼神里却燃着一簇野火,亮得骇人。

她忽然就笑了。

那笑意起初还很浅,只在唇边,后来便漾开了,带着一股说不出的快意和讥讽。

“好姐姐……”

她对着镜子,轻轻吐出三个字,声音轻得像梦呓。

“你藏得,可真深啊。”

原来如此。

原来这才是你最大的软肋。

她想起浣碧穿着那件水红色浮光锦,在她面前耀武扬威的样子。

想起甄嬛为了安抚她,才“处罚”浣碧的虚伪嘴脸。

我送她衣裳,她转手赏给丫鬟,用来作践我的心意。

那我就送她一个“姐妹”。

安陵容站起身,走到窗边。

这才是我该还给她的,天大的“体面”。

她转头吩咐宝鹊:“你去,想个法子,把这话‘不经意’地传到浣碧耳朵里。就说……是御膳房那几个嘴碎的小太监私下议论的。”

“记住,要让她觉得,这是旁人的看法,不是咱们说的。要带点同情,又有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意思,懂吗?”

***

浣碧在水井边搓洗衣裳,手上的力道大得像是要将那衣料给搓烂。

那件浮光锦被剪碎烧掉后,她在小主寝室里跪了一夜,膝盖现在还疼痛难忍。

更痛的,是心。

凭什么?

安陵容能穿,她就穿不得?她哪里比安陵容差了!

“姐姐这是跟衣裳过不去,还是跟自个儿过不去呢?”

一个声音从旁边传来,浣碧抬头一看,是安陵容宫里的宝鹊,正提着个空了的汤盅,一脸笑意。

浣碧没好气地“哼”了一声,埋头继续搓。

宝鹊也不恼,凑过去压低声音,神神秘秘地说:“姐姐,你可知咱们园子里那些碎嘴的奴才,私底下都怎么说?”

浣碧动作一顿。

“他们说……说姐姐你这眉眼,跟莞贵人可真像。莞贵人是天仙下凡,姐姐你也是一等一的美人胚子。还说……唉,后面的话,借我个胆子我也不敢说。”

“说什么?”浣碧心里一动,追问道。

宝鹊故作为难,左右看了看,才凑到她耳边:“他们说,莞贵人能得宠,靠的不就是那张脸吗?姐姐你这容貌,若不是……若不是身份所限,只怕造化还不止于此呢。”

她说完,像是怕被人听见,赶紧道:“姐姐你可千万别说是我说的,我就是替姐姐不值。我先走了,叫人瞧见不好。”

说完,提着汤盅一溜烟跑了。

浣碧一个人愣在原地,手里的衣裳都忘了搓。

“靠的不就是那张脸吗……”

“若不是身份所限……”

这些话,像一把火,瞬间点燃了她心里积压已久的愤懑和不甘。

是啊,她到底差在哪儿了?

论容貌,她不输给任何人。论情分,她才是陪着小主从小长到大的那个人!

可如今,她只能在这里洗这些脏衣服,而安陵容那种货色,却能穿着贡品的锦缎,享受皇上的恩宠。

凭什么!

她慢慢低下头,看着井边一汪积水里自己模糊的倒影。

水中的人,眉眼清秀,纵然穿着粗布衣裳,也难掩那份与生俱来的气韵。

她和姐姐,本就是一样的。

那个疯狂的念头,在她心里破土而出,从一粒种子迅速长成参天大树。

既然这张脸,是她唯一的资本。

那为什么,要白白浪费了?

且皇上之前就夸过穿碧色好看,说清丽可人,那为什么不能争一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