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大学社团活动室,窗外的梧桐叶刚抽出新绿,风一吹就晃出细碎的光影。江念熙坐在长桌前,手里捧着一叠厚厚的信笺,浅粉色、淡黄色的信封上,画着歪歪扭扭的爱心和星星,有的还贴着卡通贴纸——这是她组织“我给爸妈写封信”活动收到的作品,主题是“家庭性别平等”。21岁的她穿着浅蓝色衬衫,袖口挽到小臂,指尖轻轻拂过信封上的字迹,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念熙姐,还有多少封信没整理啊?”社团成员林薇抱着一摞信纸走过来,额角沾着细汗,“刚才又有两个外院的同学来投稿,说想跟爸妈说说心里话。”
江念熙抬头笑了笑,把手里的信笺分成三堆:“大概还有三十封,咱们先把‘写给妈妈’‘写给爸爸’‘写给爸妈’的分好类,再挑出里面有具体故事的。”她拿起一个浅粉色信封,上面写着“给妈妈的信”,字迹清秀,信封角落还画了一朵小雏菊,“你看这个,信封都这么用心,里面的内容肯定很感人。”
林薇凑过来,看着江念熙拆开信封——信纸是带着香味的笔记本纸,上面的字写得工工整整:“妈妈,以前我总觉得你每天做饭、洗衣服是理所当然的,直到上周听了念熙姐的分享会,你跟我说你年轻时想当护士,却因为要照顾我和弟弟,放弃了去卫校的机会,我才知道你也有自己的梦想。以后我放学回家,会先把衣服放进洗衣机,会帮你摘菜,你不用再每天忙到深夜了……”
读到一半,林薇的声音顿了顿,眼眶有点发红:“这个同学肯定是个男生吧?能意识到妈妈的辛苦,还愿意主动帮忙,太难得了。”
“是计算机系的一个男生,叫张宇。”江念熙想起活动报名时,张宇有些腼腆地问她:“学姐,我从来没给妈妈写过信,要是写得不好怎么办?”当时她笑着说:“没关系,只要是心里话,妈妈都会喜欢的。”没想到他真的写出了这么真诚的内容。
江念熙把信叠好,放进“写给妈妈”的分类里,又拿起一个淡黄色信封,上面写着“给爸爸的信”,字迹有些潦草,像是急急忙忙写的:“爸爸,昨天你跟妈妈吵架,说‘你一个女人家,懂什么赚钱的事’,我听了特别难过。念熙姐说,家庭里的事不是只有‘赚钱’和‘做家务’的区别,妈妈每天照顾奶奶、辅导我写作业,也是在为家里付出。下次你下班回家,能不能跟妈妈说声‘辛苦了’?我也会努力学习,不让你们为我操心……”
“这个同学叫李萌萌,是中文系的,上次分享会她还举手提问,说爸爸总觉得妈妈的付出‘不值钱’。”江念熙的语气有些感慨,“现在她能把心里话写出来,爸爸看到肯定会有触动的。”
整理信笺的过程中,社团成员们时不时会被信里的内容打动。有个女生在信里写:“妈妈,你总说‘女生不用学太多数学,以后嫁个好人家就行’,但念熙姐说,女生也可以喜欢理科,也可以有自己的事业。我这次数学考了90分,以后我想当工程师,你会支持我吗?”;有个男生写道:“爸爸,你每次跟叔叔们吃饭,都会说‘男主外,女主内’,还让妈妈别总‘管闲事’。但上次奶奶生病,是妈妈每天守在医院,是妈妈帮你整理好工作文件,你能不能别再觉得妈妈的付出是‘应该的’?”
夕阳西下时,信笺终于整理完了。江念熙看着桌上三堆厚厚的信,心里满是成就感:“咱们明天开个分享会,选10封最有代表性的信读给大家听,再讨论讨论怎么把这些故事传递给更多人。”
第二天下午,社团活动室坐满了人,不仅有社团成员,还有不少来旁听的同学。江念熙站在讲台上,手里拿着整理好的10封信,笑着说:“今天咱们不聊理论,就听听这些同学写给爸妈的心里话。这些信里,有愧疚,有理解,还有改变的决心,我相信大家听了都会有共鸣。”
她先拿起张宇的信,轻声读了起来。读到“你不用再每天忙到深夜了”时,台下有个女生悄悄抹了抹眼泪;读到李萌萌的信里“能不能跟妈妈说声‘辛苦了’”时,有个男生低头拿出手机,好像在给爸爸发消息。
“下面这封信,是写给爸妈两个人的。”江念熙拿起一个白色信封,上面没有画画,却写着“致我最爱的爸妈”,字迹工整又有力:“爸妈,上周六我跟你们一起大扫除,爸爸你擦窗户的时候,妈妈一直在旁边递抹布、递水;妈妈你做饭的时候,爸爸你主动去倒垃圾。念熙姐说,这就是家庭性别平等——不是非要分清楚谁该做什么,而是愿意一起分担。以后周末我也会加入大扫除,咱们一起把家收拾得干干净净,一起去公园散步……”
“这个同学叫王浩,是我们社团的成员。”江念熙笑着看向台下的王浩,“上次他还跟我说,他家以前总是妈妈一个人做家务,爸爸从不帮忙,现在爸爸也开始主动分担了,这就是改变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