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0月初,深圳的秋天带着淡淡的凉意,清晨的阳光透过樟树的缝隙,在图书馆前的石阶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林晚星背着张磊送的深蓝色双肩包,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兼职申请表,站在图书馆管理员办公室门口,指尖因为紧张微微发白——这是她第三次来申请图书馆兼职,前两次都因为“没有空余岗位”被婉拒,这次听说有个学姐离职,她特意赶在开馆前就来了。
办公室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翻书的沙沙声。林晚星深吸一口气,轻轻敲了敲门:“您好,请问是刘管理员吗?我是教育学系的林晚星,来申请图书馆兼职。”
门被拉开,一个穿着灰色毛衣、戴黑框眼镜的中年女士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图书分类法》,温和地问:“林晚星同学?我记得你,前两次来申请过。正好昨天有个学姐离职,还有一个岗位空缺,你愿意试试吗?”
林晚星眼睛一亮,赶紧点头:“我愿意!刘老师,我特别喜欢看书,也会好好整理图书,绝不会给您添麻烦!”她想起自己在晨光书店兼职时,张叔总夸她整理书架又快又整齐,心里多了几分底气。
刘老师笑着侧身让她进来:“先别急着保证,我跟你说说兼职的工作内容。主要是负责三楼教育学区的图书整理、上架,还有协助读者找书,每周工作三次,每次三小时,时薪15元,月底结工资。你课程多吗?能保证按时来吗?”
“我能保证!”林晚星赶紧说,“我每周二、四、六下午没课,正好可以来兼职,不会耽误上课的。”她早就把课表背得滚瓜烂熟,特意选了没课的时间来申请,就是怕时间冲突。
刘老师满意地点点头,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兼职协议:“那你先看看协议,没问题的话就签字。明天下午两点过来,我让王学姐带你熟悉一下工作流程。”
林晚星接过协议,认真地读了起来——条款很简单,主要是关于工作时间、职责和工资发放的,她快速签上自己的名字,双手递给刘老师:“谢谢刘老师!我明天一定准时到!”
走出管理员办公室,林晚星忍不住攥了攥拳头,心里满是激动。之前她在晨光书店和超市的兼职,每月能挣两千多,但超市夜班要到凌晨,总让她第二天上课犯困。现在图书馆兼职不仅时薪更高,还能在工作间隙看书,既能补贴生活费,又不耽误学习,简直是最理想的兼职。
第二天下午两点,林晚星准时来到图书馆三楼。王学姐已经在教育学区的服务台等她,学姐穿着白色衬衫,扎着低马尾,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晚星,我是王玥,接下来三天我带你熟悉工作。咱们先从图书分类开始,你看这些书脊上的编号,‘G4’开头的都是教育学类,后面的数字代表不同的细分领域,比如‘G40’是教育学原理,‘G42’是教学论……”
王学姐一边说,一边拿起书架上的书给她举例。林晚星认真地听着,从书包里掏出笔记本,把编号对应的类别一一记下来——她怕自己记混,还特意画了表格,把“G40-教育学原理”“G42-教学论”“G45-教师与学生”等类别列得清清楚楚。
“光记编号还不够,得知道每类书放在哪个书架。”王学姐带着她走到书架前,指着贴在书架侧面的标签说,“你看这个书架贴的‘G40-G42’,就说明这里放的是教育学原理和教学论的书,每一层也有细分,上层是理论类,下层是实践案例类。读者还书后,要先看编号,再找到对应的书架和层数,把书插回正确的位置,不能放错。”
林晚星跟着王学姐的指引,拿起一本《教育学原理》,看了看书脊上的“G40”,然后找到对应的书架,小心翼翼地把书插回空位。第一次上架有点生疏,她怕放错,反复核对了标签才松手。王学姐在旁边看着,笑着说:“别急,多练几次就熟练了。刚开始我也总放错,后来每天整理,慢慢就记住了。”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林晚星跟着王学姐学习找书——读者通过电脑查询到图书的编号和位置后,有时会找不到具体在哪一层,这时候就需要兼职生来帮忙。有个戴眼镜的男生来找一本《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查到编号是“G44”,却在“G44”的书架前翻了半天没找到。林晚星赶紧走过去,问清书名后,快速在书架上扫了一眼,很快就从上层的角落找到了那本书:“同学,这本书在这里,上层的书比较靠里,容易被挡住。”
男生感激地接过书:“谢谢同学!我找了半天都没找到,你真厉害!”
林晚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没事,我刚学,也是慢慢找规律。”看着男生拿着书开心地离开,她心里满是成就感——原来帮别人找到需要的书,是这么快乐的事。
三天后,王学姐离职,林晚星正式独立负责三楼教育学区的工作。每天下午两点,她准时到服务台打卡,先整理前一天还回来的图书,把它们按编号分类,然后一一上架。整理书架时,她会特意把书脊对齐,让整个书架看起来整整齐齐;遇到书页卷边的书,她会轻轻把卷边压平,再用透明胶带把破损的地方粘好——就像在晨光书店时,她总把旧书擦得干干净净一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