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七零空间大佬:家属院搞科技强国 > 第153章 内存墙!生死时速的较量

几天后,初步的RISc指令集定义和核心模块框图刚刚审定,“星河一号”项目组还来不及喘口气,一个更严峻的问题就如同冰山般浮出水面,狠狠撞在了所有人的面前——内存速度,严重拖累了“争气芯”的处理能力!

“秦工!李工!你们看!”负责模拟测试的年轻技术员小王,指着示波器上那令人心焦的波形,声音带着哭腔,“cpU大部分时间都在‘空转’!

它在等内存把数据送过来!这效率……这效率简直没法看啊!”

示波器屏幕上,代表cpU工作状态的波形高高低低,但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低电平的等待状态,只有短暂的高电平脉冲显示它正在实际运算。

就像一辆动力澎湃的跑车,却因为油箱供油管太细,只能跑跑停停。

实验室里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

李文军盯着那刺眼的波形,脸色铁青。

他快速翻阅着刚刚确定下来的RISc架构设计图,越看心越沉。

RISc架构依赖于频繁的内存访问来获取指令和数据,如果内存速度跟不上,那么架构本身的优势将荡然无存,甚至因为更多的访存请求而性能更差!

“是我们太乐观了……”李文军颓然放下图纸,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只考虑了指令集本身的效率,却忽略了内存这个最大的瓶颈。

按照现在的访问延迟,‘星河一号’的实际性能,可能连设计指标的三分之一都达不到!”

“三分之一?”张海洋眼睛一瞪,“那还不如俺们之前用算盘扒拉快呢!这不成笑话了?!”

吴思远也是眉头紧锁,他提出了一些国际上常用的解决方案:“增加缓存?或者采用更高速度的内存颗粒?但前者设计复杂,后者……以我们目前的工艺和外汇储备,几乎不可能获得大批量高性能的进口内存。”

“进口指望不上,只能靠自己!”秦念的声音,打破了低迷的气氛。

她走到测试台前,目光锐利地盯着那迟缓的波形,“内存墙必须撞破!没有退路!”

她脑海中飞速运转,【苏清河的科研心得】与【材料微观分析】能力同时启动,无数关于信号传输、材料特性、电路优化的知识碰撞交织。

“传统的内存架构是并行访问,数据位宽越大,布线越复杂,信号同步越困难,速度提升的瓶颈也越明显。”秦念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划动着,“能不能……换个思路?”

就在这时,苏老师走进了实验室。他显然已经听说了这边遇到的困境。

“遇到坎了?”苏老师温和的声音让焦灼的众人稍微安定了一些。

李文军连忙将情况简要汇报了一下,重点提到了内存访问延迟的巨大问题。

苏清河听完,沉吟片刻,目光落在了实验室角落一台正在工作的老式示波器上,那上面连接着几条测试用的同轴电缆。

“我记得……当年在……,为了接收更远的广播信号,避免干扰,我们尝试过一种方法。”苏老师缓缓开口,带着回忆的神色,“不是把所有信号混在一起传输,而是把它们……‘排好队’,一个一个,按照顺序发送和接收。

虽然单个信号慢了,但总体效率和稳定性反而大大提高了。”

“排队?顺序传输?”李文军愣了一下,随即眼中猛地爆发出惊人的光彩,“苏老师,您是说……串行传输?就像……就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

“串行传输?”吴思远也愣住了,这个概念在当时的内存设计领域,堪称离经叛道!所有主流内存都是并行架构,追求更宽的数据位宽来实现高带宽。

“对!串行!”秦念猛地一拍手,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苏老师,您提醒我了!并行总线在高速下的信号完整性问题是个噩梦!

而串行总线,虽然单根线速率要求高,但布线简单,干扰小,更容易实现高频操作!我们可以设计一种高速串行内存总线!”

这个想法太大胆了!所有人都被震住了。

“可是……秦工,”小王技术员怯生生地提出疑问,“串行传输,需要非常高速的串并转换电路,而且协议设计、时钟同步都是巨大的挑战……我们国内,根本没有先例啊!”

“没有先例,我们就创造先例!”,“吴工,你负责带队,参考国际上前沿的串行通信协议思想,设计我们自己的高速串行内存接口协议!

李工,你带人攻克高速串并转换电路,利用‘争气芯’的工艺潜力,把它集成到内存控制器里!”

她顿了顿,目光转向张海洋:“海洋师傅,最关键的部分交给你!我们需要一种低损耗、高稳定性的接口连接器,还有pcb板上的高速差分信号线,对阻抗匹配和信号完整性要求极高!能不能做出来?”

张海洋看着秦念眼中那不容置疑的信任和决绝,一股豪气直冲头顶,他把胸脯拍得砰砰响:“秦工你放心!就算是用锉刀一点点抠,俺老张也给你把符合要求的连接器和板子抠出来!”

“好!”秦念环视众人,“这是我们‘星河一号’项目的生死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立刻行动!”

项目组再次以极高的效率运转起来。吴思远带着协议小组彻夜不眠,分析各种编码方案和时钟恢复技术;李文军和电路组的成员对着模拟软件,反复优化串并转换器的晶体管级设计;

张海洋则领着钳工组和pcb制作组的老师傅们,对着昂贵的进口高频板材,开始了近乎苛刻的精密加工。

时间一天天过去,实验室里的灯火通夜长明。

秦念穿梭在各个小组之间,凭借【微观结构洞察】和【精密制造洞察】,她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设计中的潜在缺陷或加工中的细微偏差,避免了多次可能的失败。

然而,最大的难关,依然出现在高速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上。初步制作的内存条样品,在测试中出现了大量的误码,数据传输可靠性远远达不到要求。

“还是不行……信号衰减太严重了,反射和串扰无法消除……”李文军看着测试仪上跳动的错误码,声音沙哑,眼中布满了血丝。

张海洋看着那些因为反复测试而有些磨损的金手指接口,古铜色的脸上也满是凝重。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秦念将自己关进了办公室。她需要集中精神,找到问题的根源。

意识沉入空间,【材料微观分析】的能力被催发到极致。她“看”到了信号在传输线中微弱的损耗,看到了阻抗不连续点引起的反射,看到了相邻信号线之间那细微却致命的电磁耦合……

“材料……是材料的本质限制了性能……”秦念喃喃道。现有的基板材料和导体材料,在高频下的性能已经达到了极限。

突然,她想到了苏老师那本笔记中,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提到过一种用于高频电路的特殊磁性材料掺杂方案,旁边还有一句简短的批注:“或可抑制涡流,提升高频特性。”

这个方案在当时看来可能只是理论猜想,但此刻,在秦念的【材料微观分析】和【苏清河的科研心得】双重加持下,她瞬间洞察了这个方案的巨大潜力!

“立刻调整pcb基板的材料配方!按这个比例添加特殊磁性材料粉末!”秦念冲出办公室,将一份修改后的材料配方塞到张海洋手里,

“还有,连接器的镀金层工艺需要优化,增加一层特殊的镍钯合金作为阻挡层,防止高频信号下的金属迁移!”

张海洋和李文军虽然不明所以,但对秦念的判断已经形成了近乎本能的信任。他们立刻组织人手,按照新的方案进行试验。

当采用新配方基板和优化工艺连接器的第一批样品再次送上测试台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电源接通,测试程序开始运行……

示波器屏幕上,原本充满毛刺和振铃的信号波形,变得异常干净、陡峭!误码率测试仪上的数字疯狂跳动,然后……稳稳地停在了“0”!

成功了!高速串行内存接口,打通了!

实验室里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李文军激动地和吴思远拥抱在一起,张海洋更是狠狠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仪器都跳了一下,但他脸上却笑得像个孩子。

秦念看着那稳定传输的数据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然而,她的目光很快又落在了负责协议处理的“争气芯”核心上。为了处理高速串行协议,核心的逻辑单元负载增加了近百分之二十,原本设计裕度就不算充裕的功耗和散热,瞬间拉响了警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