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七零空间大佬:家属院搞科技强国 > 第154章 指令优化!被遗忘的“并行”秘籍

“性能不稳定?怎么回事?”秦念刚刚放松的神经立刻又紧绷起来,快步走到测试台前。

李文军已经在那里,眉头紧锁地盯着示波器屏幕。屏幕上,代表处理效率的波形不再平滑,而是出现了细微但持续的抖动和毛刺。

“是热应力导致的时钟抖动和信号完整性下降。”李文军语气沉重,“新的陶瓷基板导热太快,芯片不同区域冷却速度不一致,产生了微观应力,影响了内部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和时钟树的稳定性。”

吴思远也凑过来看了看数据,叹了口气:“看来,单纯的‘猛药’降温也不行。芯片是一个整体,散热方案必须考虑热分布的均匀性。”

问题似乎又回到了原点:既要高效散热,又不能引入新的不稳定因素。

张海洋看着那块费尽心血烧制出来的高性能陶瓷基板,有些不甘:“难道这宝贝……用不上了?”

“当然要用!”秦念斩钉截铁,“这是我们打破散热瓶颈的关键!但用法需要优化。”

她仔细“观察”芯片在陶瓷基板上工作的热流分布和应力集中点。

同时,【苏清河的科研心得】中关于材料力学与热管理协同设计的零星知识片段也在脑海中浮现。

“我们需要在芯片和陶瓷基板之间,增加一层‘过渡层’。”

秦念思索着说,“这层材料需要有良好的导热性,但更重要的是,其热膨胀系数要在芯片和陶瓷之间取得平衡,起到应力缓冲的作用。而且……厚度和分布需要精确控制。”

“过渡层……用什么材料?”李文军问道,“普通的导热硅脂恐怕不行,长期可靠性差,而且厚度难以控制均匀。”

秦念的目光在实验室里扫视,最终落在了一卷用于高频电路屏蔽的、带有金属镀层的柔性薄膜上。

“或许……可以试试这个?”她指着那卷薄膜,“取其柔性特质作为缓冲,表面的金属镀层保证导热。我们可以尝试把它制作成厚度精确控制的预成型片。”

“这个思路可以!”吴思远表示赞同,“但具体的厚度和贴装压力,需要大量的实验来摸索。”

这意味着又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就在众人准备再次投入繁琐的试验时,苏清河教授轻轻敲了敲桌面,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或许……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缓解这个问题。”苏老师缓缓开口,目光中带着一丝不确定的追索,

“如果……如果芯片本身的运算效率更高,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更少,或者热量产生的更均匀,那么对散热系统的压力是否会小一些?”

“提高运算效率?”李文军苦笑,“苏老师,我们的RISc指令集已经尽可能精简了,执行效率理论上很高了。再提升……除非能在硬件层面实现指令级并行……”

“指令级并行?”秦念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词。

“嗯,就是让处理器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同时执行多条指令。”吴思远解释道,

“这是非常前沿的技术,国际上也只有少数几个实验室在探索,需要极其复杂的硬件调度逻辑,我们现在……”

他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这太难了,不现实。

苏清河教授却仿佛被触动了什么,他微微闭上眼睛,手指轻轻按着太阳穴,似乎在努力回忆着什么。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睁开眼,眼神有些复杂。

“并行……指令并行……”他低声念叨着,转身看向自己那个从不离身的旧公文包,“我好像……记得一点东西。”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苏老师再次打开公文包,这次他取出的不是那个小本子,而是一个用蜡封口的、扁平的金属小盒子。盒子表面已经有些氧化,看不出原来的颜色。

他小心翼翼地用裁纸刀划开蜡封,打开盒子,里面是用油纸包裹的几页发黄的稿纸。稿纸上布满了复杂的公式和逻辑框图,但很多地方被一种深色的、像是咖啡或者药汁的污渍覆盖,变得模糊不清。

“这是……很多年前,我私下里做的一些推演。”

苏清河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仿佛揭开了尘封的往事,“关于如何让简单的处理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同时’处理多条指令。当时……因为一些原因,没能继续下去,稿子也不小心被污损了。”

他将稿纸递给秦念和李文军:“上面的很多内容已经看不清了,也不知道对你们还有没有用……”

李文军接过稿纸,只看了一眼,眼睛就再也移不开了!

那上面的逻辑框架,虽然原始,却直指指令级并行的核心——流水线技术和简单的乱序执行思想!虽然很多细节被污渍掩盖,但核心思路清晰可见!

“这……这太珍贵了!苏老师!”李文军激动得声音发颤,“这是指令级并行的早期探索啊!”

秦念也看到了那几张稿纸,当她目光扫过那些被污损的区域时,【信息溯源与重构】能力悄然启动!

在她意识的“视野”中,稿纸上那些模糊的污渍仿佛在缓缓变淡、消散,被掩盖的公式和图表细节,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被补全、重构!虽然无法完全恢复原貌,但最关键的核心算法和逻辑路径,已然清晰浮现!

“超流水线……动态调度……”秦念喃喃自语,脑海中新的【苏清河的科研心得】与这被重构的“遗忘秘籍”飞速融合、碰撞,迸发出全新的灵感火花!

她猛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如同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光芒:“苏老师!您的这份稿子,给我们指明了一条全新的路!我们不一定需要照搬国际上那种复杂的全乱序执行结构!我们可以设计一种更适合‘争气芯’的、简化版的超流水线结合动态调度机制!”

她快步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一边画一边飞速讲解:“看!我们可以把指令处理分成‘取指、译码、执行、写回’等多个阶段,像工厂流水线一样重叠起来!

同时,借鉴您稿子里的思路,设立一个小的指令缓冲池和一个简单的调度器,当某条指令因为等待数据而卡住时,调度器可以优先执行后面不依赖其结果的指令!”

粉笔在黑板上划过,勾勒出一个结构清晰、兼顾效率与复杂度的新型处理器微架构框图!

这个架构,既吸收了苏老师原始思想的精华,又经过了秦念基于未来知识和系统能力的优化,变得极其精妙和实用!

李文军和吴思远看得如痴如醉,他们仿佛看到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在眼前打开!

“妙啊!这样可以在不显着增加硬件复杂度的前提下,大幅提升指令吞吐率!”吴思远忍不住击节赞叹,“而且运算负载更均匀,有助于缓解热点问题!”

“就这么干!”秦念扔掉粉笔“李工,吴工,你们立刻组织人手,基于这个新架构,修改‘争气芯’的核心设计!我们要让‘星河一号’的心脏,跳动得更高效、更有力!”

“是!”李文军和吴思远异口同声,斗志前所未有的高昂。

苏清河教授看着黑板上那由自己残缺的旧稿衍生出的、更加完善和先进的设计,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和感慨。

时代的局限曾束缚了他的翅膀,但思想的火花,终究穿越时光,在新的接力者手中燃成了熊熊烈焰。

然而,就在项目组准备全力投入新的核心设计时,秦念接到了陆野从保密线路打来的紧急电话。陆野的声音异常凝重:

“念念,我们监测到,‘猫头鹰’最近活动频繁,他们似乎……对‘星河一号’项目,产生了不同寻常的兴趣。你们内部,最近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