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七零空间大佬:家属院搞科技强国 > 第152章 架构之争——“精简”还是“复杂”?

“砰!”

吴思远手中的铅笔被他无意识地摁断在铺满图纸的会议桌上,断屑蹦起,落在几张关键的性能对比数据表上。

星火研究所最大的那间会议室里,空气凝重得能拧出水来,墙上新绘制的“星河一号”初步构想图线条纵横,仿佛勾勒着未来命运的脉络。

“吴工,您说的国际主流、成熟生态,道理我们都懂。”李文军扶了扶厚厚的眼镜,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执拗的劲儿。

他手指点着桌上那几张手绘的图表,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数据和曲线,“但您看看这份负载模拟测试报告!如果采用复杂的cISc指令集,

我们现有的‘争气芯-乙型’核心,在应对多任务并发时,其流水线阻塞概率会高达百分之三十七!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精心设计的‘心脏’,会因为指令太过‘肥胖’,而动不动就‘心肌梗塞’!”

他对面,几个支持吴思远的年轻技术员脸色涨红。

其中一人忍不住反驳:“李工,不能只看短板!cISc指令功能强大,单条指令完成复杂操作,可以显着减少程序代码量,提升编译效率!这是我们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捷径!”

“捷径?”坐在李文军旁边的张海洋忍不住闷声开口,他古铜色的脸上眉头紧锁,粗壮的手指捏着一枚加工精度极高的“争气芯”样片,像是在掂量它的分量,“俺是个大老粗,不懂你们那些弯弯绕绕的洋码子。

俺就知道,让这小身板(芯片)去扛大炮(比喻复杂指令),迟早得累趴下!不是不能扛,但一定会步履蹒跚,耗尽潜力!到时候就不是追赶,是直接趴窝了!”

他这话虽糙,但比喻却异常形象,让几个年轻技术员一时语塞。

吴思远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的波澜。

他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语气恢复了平日的严谨和系统化的自信:“李工,张工,你们的顾虑有道理。但复杂指令集(cISc),是当前国际主流,也是被无数商业实践验证过的成熟路径。

它的优势在于,单条指令功能强大,能够有效减少程序代码量,降低编译器设计的复杂性。只要我们能在缓存设计和编译器优化上投入足够资源,完全可以弥补这部分性能损失。

而且,从长远看,拥抱cISc生态,意味着我们未来可以无缝对接更多国际上的先进软件和应用,这价值无可估量!这是一种务实的、高效率的策略!”

他侃侃而谈,从国外大型机的成功案例说到微型计算机的发展趋势,试图用严密的逻辑说服在场的每一个人。几位原本就对“国际标准”心存敬畏的技术干部微微颔首。

然而,坐在主位的苏清河老师却缓缓摇了摇头。

他没有立刻反驳,而是从随身携带的半旧牛皮公文包里,取出一个用防油纸仔细包裹的小本子。

本子的边角已经磨损,纸页泛黄,上面是用钢笔书写的、密密麻麻却工整清晰的公式和图表。

“思远同志提到的生态和前瞻性,很重要。文军同志强调的硬件基础和现实风险,也很关键。”苏老师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沉稳力量,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争论的焦点,在于我们对‘星河一号’的定位,以及我们手中‘争气芯’潜力的判断。”

他将本子轻轻推到桌子中央:“这是我……早年的一些思考,关于指令效率与硬件结构的关系。那时候条件有限,很多想法只能停留在纸面上。

里面有一个基于简化硬件逻辑、提升指令执行效率的模型,或许……可以对今天的讨论,提供一点参考。”

李文军迫不及待地拿起本子,只翻看了几页,眼睛就猛地亮了起来,呼吸都变得急促:“这……这是……精简指令集的雏形?苏老师,您早在那个时候就……”

吴思远也探过头去,当他看到那些虽然原始却逻辑严密、直指核心的推演时,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这套理论,与他在国外接触到的、近几年才开始兴起的RISc(精简指令集)理念,在核心思想上竟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且,苏老师的模型更加侧重于在有限硬件资源下的极致优化。

就在这时,秦念缓缓抬起了头。她安静地聆听了许久,目光在苏老师和吴思远之间移动,脑海中却在飞速运转。

苏老师提到的“简化硬件逻辑”、“提升指令效率”,让她瞬间想起了融合【苏清河的科研心得】时感受到的那种“化繁为简的底层逻辑”。同时,她悄然启动了系统的【战略推演直觉】。

无数的数据流、性能曲线、功耗模型在她意识中快速闪动、碰撞。cISc路线初期看似平坦,但前方仿佛有性能瓶颈形成的迷雾与深沟;

而RISc路线,起步虽然需要攀爬更陡的坡道,但越过某个节点后,前路却显得更加开阔、平坦,与“争气芯”潜力释放的轨迹高度契合。

她仿佛看到,复杂的指令如同纠缠的藤蔓,束缚着芯片的“手脚”;而精简的指令,则像一把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而高效。

“苏老师的模型,指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秦念开口了,声音清晰而坚定,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她站起身,走到墙上的小黑板前,拿起粉笔。

“在现阶段,我们资源有限,芯片制程与国际领先水平有代差。盲目追求功能全面复杂的cISc,很可能让我们的‘争气芯’不堪重负,就像让一个还在长身体的孩子,去挥舞百斤重锤。”她的粉笔唰唰地画出一个简洁的框图,

“而精简指令集(RISc),它的核心理念就是把复杂的操作拆解成一系列简单、规整的小指令,把复杂留给编译器,把简单和高效留给硬件!”

秦念的粉笔点在核心处理器模块上,“用大量简单、规整的指令,通过编译器的优化排列,来实现复杂功能。这就像我们组织生产,把复杂工序分解,让每个工人只专注于一个简单、高效的动作!

这样,我们的硬件设计可以更简洁,流水线更容易饱和,时钟频率可以提得更高!这更适合我们‘争气芯’的特点,更能发挥出它每一分潜力!”

她的话语如同拨云见日,让之前纠结于cISc生态优势的年轻技术员们也陷入了沉思。

吴思远看着黑板上那个简洁高效的架构框图,又看了看苏清河那本充满先驱智慧的笔记,内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他一直信奉的“国际标准”,在苏老师超前的本土智慧和秦念一针见血的分析面前,似乎并非唯一的最优解。

秦念的目光转向吴思远,语气斩钉截铁:“吴工,我理解你对技术趋势和软件生态的考量。但请你想一想,我们搞‘争气芯’,搞‘星河一号’,是为了什么?”

她自问自答,“不仅仅是为了造出一台能用的计算机!更是要打破封锁,掌握从芯片到整机、从硬件到软件的完全自主权!

如果从一开始,我们的‘大脑’架构就被别人的生态锁死,那和我们直接进口一台计算机,又有多大本质区别?”

“RISc路线,代码密度低,我们就优化编译器,提升代码效率!内存带宽压力大,我们就设计更高效的内存管理单元!这条路是更难,但每一步,都踩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

每一步,都在夯实我们自主创新的根基!”她看向吴思远,语气缓和下来,带着信任与期望,“吴工,你在指令集和编译器领域是专家。

我希望你能带领团队,攻克RISc架构下的编译优化难题。

我相信,以你的能力,一定能为我们走通的这条路,铺上最坚实的‘软件基石’。”

吴思远怔住了。他没想到秦念会如此果断,更没想到她会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

他看着秦念眼中那不容置疑的信任和期许,又看了看苏老师那坚定的目光,心中那套固有的“国际标准”壁垒,受到了剧烈的冲击。

他沉默了片刻,脸上的挣扎渐渐化为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然。

“我……明白了。”吴思远深吸一口气,重重地点了点头,“秦工,苏老。既然组织决定了方向,我承认,RISc路线确实更适合我们当前的国情和芯片现状。

我收回之前坚持cISc的意见。编译优化的任务,我吴思远,保证完成!”

他的表态,让会议室内凝滞的气氛为之一松。张海洋咧开大嘴,用力拍了一下大腿:“这就对了嘛!咱有啥家伙使啥劲,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

李文军也长舒一口气,看向苏清河和秦念的目光充满了敬佩。

秦念目光扫过全场:“那么,表决吧。支持以RISc为核心架构,开展‘星河一号’设计的,请举手。”

片刻的安静后,一只只手坚定地举了起来。包括吴思远,他在略微迟疑后,也举起了自己的手。

全票通过!

“好!”秦念眼中闪过一丝锐芒,“架构既定,目标明确!散会后,各小组立刻按照RISc理念,重新调整设计方案!我要在三天内,看到初步的指令集定义和核心模块框图!”

“是!”众人齐声应道,斗志昂扬。

会议结束,众人陆续离开。吴思远走在最后,他来到苏清河面前,深深鞠了一躬:“苏老师,谢谢您。您让我看到了,科学探索的真正精神,不在于盲目追随,而在于独立思考,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

苏清河温和地扶起他:“思远啊,你能想通就好。科学无涯,我们都在摸索中前行。”

秦念看着这一幕,心中欣慰。然而,就在她准备离开会议室时,眼角余光瞥见李文军正对着苏老师那本笔记上的一个复杂公式皱眉苦思,嘴里喃喃自语:“这个参数关联……似乎涉及到内存访问的深层优化,如果能解决,或许能大幅提升数据吞吐效率……但这模型好像还不完整?”

秦念脚步一顿。内存访问效率……这将是决定“星河一号”性能的下一个关键瓶颈!而苏老师笔记中未竟的思路,似乎指向了一个极其大胆的解决方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