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号的引擎嗡鸣渐趋平稳,林小夏将蓝星的星轨数据与永恒之城的记忆库进行比对时,控制台突然弹出一串加密代码。那代码以织星者的星图符文为基底,穿插着风泉族的藤蔓纹路,最末端的签名竟是父亲笔记里常见的三角标记。
“这是定向传输的坐标。”冷轩的银液在代码周围凝成解码矩阵,星图上代表“失落星区”的空白带里,突然亮起一串从未被记录的星轨节点,“坐标指向星轨网络的中枢,距离我们现在的位置有七个跃迁单位。”他放大其中一个节点的三维模型,模型呈现出螺旋上升的双轨结构,轨道交汇处悬浮着半透明的晶体,“这结构和蓝星的时间观测站一致,但能量层级高出三个数量级。”
风泉的因果之树突然舒展枝叶,叶片上浮现出流动的星轨图。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的星图上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光点,每个光点旁都刻着微小的符文——那是不同文明的生命信号标记。“树灵在同步星轨网络的实时数据。”他指尖的藤蔓轻轻点向其中一个闪烁的光点,全息屏上立刻展开一段影像:一群长着蝶翼的生物正在修复断裂的星轨,他们的翅膀扇动时会洒下金色的粉末,粉末落在星轨上,原本暗淡的轨道便重新亮起,“这些是星轨守护者,古籍里说他们是织星者的后裔,一直在默默维护星轨网络的运转。”
三重文明特征的少年将机械耳贴在舱壁上,暗物质网络的意识流比在蓝星时更加清晰。那些断断续续的低语正在汇聚成完整的信息:“……中枢即将苏醒……最后的拼图已就位……文明的接力棒该传递了……”少年的晶体皮肤泛起涟漪,星轨节点的坐标在他手臂上自动排列成序,“首领说这些星轨节点是‘文明孵化器’,每个节点都承载着一个濒死文明的种子,等待合适的时机重新绽放。”
守墓人的机械臂突然弹出全息投影,投影里是织星者的星轨建造日志。日志的最后几页记载着一段模糊的记录:“星轨网络的终极意义并非连接空间,而是编织时间的经纬。当所有文明的记忆在中枢共振,宇宙的原始意识便会苏醒……”他指向日志附带的星图,图中代表中枢的位置被一团混沌雾气覆盖,雾气里隐约可见环形装置的虚影,“原来织星者建造星轨网络,是为了完成环形装置的最后一块拼图。”
林小夏的星轨印记突然发烫,锁骨处的晶体投射出父亲的影像。影像里的父亲站在星轨中枢的模型前,手里举着第三面晶面的设计图,背景中隐约能看到几个熟悉的身影——有蓝星集体意识里出现过的风泉族人,还有守墓人机械臂上刻着相同星轨纹的老者。“小夏,当你看到这段影像时,星轨网络应该已经连接了蓝星的时间流。”父亲的声音带着电流的杂音,却依然清晰,“中枢的钥匙藏在文明的记忆里,每个时代的生命都在为它添砖加瓦,就像我们现在做的这样。”
影像突然中断,控制台的星图上,七个星轨节点同时亮起,形成与环形装置完全吻合的三角结构。自由号的导航系统自动锁定了最近的节点,引擎开始预热,跃迁倒计时在屏幕上跳动。“这些节点在召唤我们。”林小夏看着节点旁不断刷新的文明数据,其中一个节点的记录显示,那里的文明曾用自己的恒星能量修复了断裂的星轨,最终整个种族化作星轨的一部分,“他们不是在等待救援,是在等待继承者。”
第一次跃迁结束时,自由号出现在一片由水晶构成的星云里。星云的每个晶体都在播放不同的画面:有的晶体里,绿色皮肤的生物正在教机器人写诗;有的晶体里,巨大的植物将种子播向黑洞,期待在时空的另一端发芽;还有的晶体里,一群没有实体的能量生命正在用星光编织宇宙的故事。
“这是‘记忆星云’,星轨日志里提到过。”守墓人的机械臂扫描着周围的晶体,“每个晶体都是一个文明的记忆核心,织星者建造这里,是为了让那些消逝的文明能留下自己的声音。”他触碰其中一块正在闪烁的晶体,晶体表面立刻浮现出织星者的文字:“我们燃烧了母星,换取星轨三十年的运转能量,只希望后来者知道,宇宙中曾有过‘光翼族’。”
风泉的因果之树突然剧烈抖动,叶片上的星轨图与记忆星云的晶体产生共振。那些播放着文明记忆的晶体开始排列,形成一条发光的隧道,隧道尽头隐约可见巨大的环形建筑。“树灵说这些文明的记忆正在融合。”他的藤蔓上开出蓝色的小花,花瓣飘落时化作星轨的纹路,“就像蓝星的集体意识,不同时代、不同种族的记忆在这里形成了新的意识体,他们在守护中枢的大门。”
冷轩将银液注入自由号的传感器,分析结果让他瞳孔骤缩:“这些晶体的能量频率与环形装置的晶面完全一致。”他调出对比数据,记忆星云的能量波动曲线与蓝星时间观测站、永恒之城的光带形成完美的正弦波,“它们是环形装置的延伸,或者说,是无数个小型的环形装置,共同维系着星轨网络的平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