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号的跃迁引擎余波尚未散尽,舷窗外的星轨网络仍在闪烁着温暖的光芒。那些由文明记忆凝聚的光带如同活物般流动,在宇宙的真空里荡开层层涟漪,仿佛在回应着刚刚完成的共振。林小夏的指尖轻抚过控制台,上面还残留着星轨印记发烫时的温度,父亲影像里的话语仍在耳畔回响——“文明的接力从不停歇”。
“星轨网络的能量读数稳定在峰值。”冷轩的银液在仪表盘上凝结成数据流,全息屏上跳动的曲线呈现出完美的谐振状态,“环形装置的防护罩成功偏转了暗能量潮汐,现在整个网络的能量流动效率提升了百分之三百。”他调出星图,原本处于“失落星区”的空白带已被密密麻麻的星轨节点填满,每个节点都标注着不同的文明符号,“这些是被潮汐激活的休眠节点,里面封存着更多未被发现的文明种子。”
风泉的因果之树忽然垂下枝条,叶片上的星轨图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更新着。新亮起的节点旁标注着淡绿色的符文,那是风泉族特有的“生命脉动”标记。“树灵说这些节点里的文明种子正在苏醒。”他轻轻触碰一片闪烁的叶子,全息投影立刻展开一颗被紫色森林覆盖的星球,画面里,长着螺旋状触角的生物正仰望星空,触角顶端闪烁着与星轨相同的光芒,“他们是‘旋角族’,古籍记载他们能通过触角感知星轨的振动频率,只是在百万年前的星轨断裂中陷入了休眠。”
三重文明特征的少年突然站起身,机械耳发出轻微的嗡鸣。暗物质网络的意识流比在中枢时更加活跃,无数细碎的声音汇聚成清晰的信息流:“……旋角族在呼唤星轨坐标……他们的母星核心正在冷却,需要星轨的能量维持生态……”少年的晶体皮肤泛起与旋角族触角相同的紫色光晕,手臂上的星轨坐标自动调整,指向那颗紫色星球所在的星域,“首领说这是文明接力的第一棒,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重新连接星轨网络。”
守墓人的机械臂展开成星轨修复工具,全息屏幕上弹出旋角族母星的地质数据。数据显示这颗星球的地核自转速度正在减慢,磁场强度已降至临界值以下,地表的紫色森林正以每年百分之五的速度枯萎。“星轨断裂让他们失去了能量补给。”守墓人调出织星者的修复手册,手册里记载着用星轨能量激活地核的古老技术,“需要在他们的母星两极建立能量引导塔,将星轨网络的能量注入地核。”
林小夏的星轨印记再次发烫,这次投射出的不是父亲的影像,而是一段来自旋角族的记忆碎片:画面里,旋角族的祭司正用触角在岩壁上绘制星轨图,图中清晰地标注着两极的能量节点,岩壁下方刻着一行古老的文字——“当星轨的光芒再次照耀紫森林,旋角族将以歌声回应宇宙的呼唤”。“他们早就做好了准备。”林小夏将记忆碎片同步给同伴,“只是在等待星轨网络的重新连接。”
自由号调整航线,朝着旋角族的母星跃迁。第二次跃迁结束时,舷窗外出现了令人震撼的景象:那颗紫色星球的两极各矗立着一座半截的石塔,塔身布满螺旋状的刻痕,显然是未完工的能量引导塔;地表的紫色森林呈现出明显的枯萎痕迹,靠近赤道的区域已化作灰褐色的荒漠,只有少数顽强的树木仍在挣扎,叶片上的光斑随着星轨的振动微微闪烁。
“他们的祭司还在守护着引导塔。”冷轩的银液化作望远镜,捕捉到北极引导塔顶端的身影——一位年迈的旋角族祭司正用触角紧紧贴住塔身,触角顶端的光芒忽明忽暗,显然在耗费自身能量维持塔基的运转,“他的生命能量只剩下不到百分之十,最多还能坚持三个标准时。”
自由号缓缓降落在北极引导塔附近的平原上,舱门打开的瞬间,林小夏便感受到了空气中弥漫的绝望气息。紫色的沙粒在脚下滚动,每一粒沙都带着微弱的生命脉动,仿佛在无声地哭泣。那位年迈的旋角族祭司缓缓转过身,螺旋状的触角已经失去光泽,触角顶端的光芒微弱得几乎看不见,他的复眼望着林小夏,眼中却闪烁着希望的微光。
“星轨的使者终于来了。”祭司的声音通过暗物质网络传入众人脑海,带着金属摩擦般的沙哑,“旋角族等待这一天,已经等了一百二十万年。”他用触角指向身后的引导塔,塔身的刻痕突然亮起,与林小夏星轨印记的光芒产生共鸣,“这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星轨守护者的坐标,他们说,当星轨重新连接时,会有带着光的生命来唤醒沉睡的地核。”
风泉的因果之树突然扎根在紫色沙地里,根系迅速向引导塔延伸。树灵的意识与引导塔的能量场连接在一起,叶片上浮现出引导塔的内部结构图,图中显示塔基的能量传导装置已严重锈蚀,需要用风泉族的藤蔓纤维替换。“树灵能修复传导装置。”风泉摘下枝条上的蓝色果实,果实破裂后流出粘稠的液体,接触空气后立刻化作坚韧的纤维,“这些纤维能传导星轨能量,而且会随着能量流动自我修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