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巴清传奇:丹砂与权谋 > 第171章 【谋反案篇】墨者证言

咸阳宫的晨雾如牛乳般浓稠,将朱红宫墙浸得发潮。巴清被禁军甲叶的碰撞声惊醒时,窗棂刚染透鱼肚白。怀清台废墟的焦土气息仿佛还萦绕在鼻尖,昨夜从灰烬中寻得的金丝《鼎嗣录》正贴在袖中暗袋的肌肤上,青铜书页边缘的棱角硌得肋骨发疼 —— 那些刻满殷商铭文的篆字才破译了三成,咸阳宫的传召符牌已拍在案头。

“怀清君,陛下在章台殿设朝,要彻查怀清台焚案。” 内侍的声音裹着寒气,玄色囚袍已被换成绣着云纹的秦制朝服,左臂的赤红巫纹被宽大连袖死死捂住,却仍像藏着团火般隐隐发烫。巴清攥紧袖中那只拇指大的汞毒瓷瓶,瓶身的冰裂纹与掌心纹路相契,心中已然明了:李斯绝不会善罢甘休,怀清台的大火不过是开场,他必定要借新的 “证据”,将自己钉死在 “殷商余孽” 的罪名上。

殿外传来轺车滚动的声响,巴清最后抚摸了一遍《鼎嗣录》的青铜封皮,那上面铸着的玄鸟纹在晨光中泛着冷光。她想起昨夜墨玄递来的青铜符,符上 “墨家助鼎” 的机关纹路还带着体温,今日这场朝堂对决,怕是早已布好了杀局。

【一:章台殿聚,风雨欲来】

章台殿的青铜门轴转动时发出沉重的吱呀声,像极了怀清台坍塌时的哀鸣。巴清刚迈过门槛,便被殿内的热浪与压抑的呼吸声裹住 —— 四百八十支鲸油烛在盘龙柱上燃得正旺,烛泪顺着龙鳞蜿蜒而下,在金砖上积成小小的琥珀色水洼,却照不进梁柱间的层层阴影。

楚系官员缩在西侧角落,颍川郡守的玉佩不断撞击腰带上的钩扣,发出细碎的颤音;廷尉府的吏卒列在殿侧,手中的铁钳与斧钺泛着森冷的光,刑具上凝固的暗红血渍还未擦拭干净。李斯站在阶下绯色官袍的人群中,象牙朝笏被指尖摩挲得发亮,嘴角那抹不易察觉的笑意,像极了怀清台废墟上盘旋的乌鸦。

始皇高坐于九级玉阶之上的龙椅,玄色龙袍上的十二章纹在烛火下流转着金属光泽,日月星辰与山龙华虫的图案仿佛要活过来。他指尖敲击扶手的频率比昨日快了三倍,目光扫过巴清时,那毫不掩饰的猜忌像淬了冰的箭:“巴清,怀清台被焚,殷商祭坛与墨家密道毁于一旦,你可有说辞?”

“陛下,怀清台焚案疑点重重。” 巴清躬身行礼,玄色袍角扫过金砖上的烛泪,声音平稳却带着穿破喧嚣的力量,“现场西角发现匈奴狼头符残片,符上的卷草纹与前日从李斯相国书房查获的符牌纹路完全吻合;灰烬中还留有三支淬毒的楚式三棱箭,箭镞的铅锡比例与楚幽王墓出土的箭矢一致 —— 显然是有人纵火嫁祸,妄图销毁真正的罪证。”

“一派胡言!” 李斯立刻出列,朝笏重重磕在金砖上,发出清脆的响声,“陛下,巴清空口无凭,却妄图攀咬老臣!前日鼎耳显‘纣嗣’二字已是天兆,今日更有墨家机关城巨子亲至,可证此女与殷商余孽的勾结之实!”

殿门应声而开,凛冽的晨风卷着雾气涌入,吹得烛火剧烈摇晃。一名身着墨色布衣的男子缓步走入,头戴的青铜机关帽上嵌着七枚齿轮,帽檐下的脸刻着三道交错的刀疤,从眉骨延伸至下颌。他腰间悬着墨家特有的连发机关弩,弩身的青铜纹路泛着哑光,袖口绣着的 “墨” 字篆纹被磨得发白 —— 正是隐居巫山深处的墨家机关城现任巨子,墨衡。

百官哗然之声险些掀翻殿顶。墨家自商鞅变法后便避世不出,机关城更是号称 “机关嵌套,有进无回”,如今巨子亲自入宫指证,无异于惊雷炸响。巴清心中一沉,指尖下意识触到袖中的青铜符 —— 昨日墨玄还说机关城上下愿助她集齐九鼎,今日却换了另一位巨子当庭发难,其中必定有诈。

“草民墨衡,见过陛下。” 墨衡跪倒在地,膝盖撞击金砖的声响沉闷如鼓,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朽木,“墨家世代以‘兼爱非攻’守护天下,却不料机关城竟藏有殷商余孽 —— 巴清实为商纣王庶女后裔,暗中以‘怀清台’为据点,借修建骊山机关防御之名,勾结六国残党,意图复辟殷商,颠覆大秦!”

这句话像块巨石投入沸水,殿内瞬间炸开。廷尉正已按住腰间的剑鞘,楚系官员们的窃窃私语变成了明目张胆的指责,唯有站在东侧的蒙恬面无表情,右手始终按在剑柄上,目光警惕地盯着殿门方向。

【二:巨子指证,帛书为凭】

墨衡抬手时,袖管滑落,露出小臂上一道新鲜的烫伤疤痕。身后的墨家弟子立刻递上一卷泛黄的帛书,那帛书用三道牛皮绳捆扎,绳结处还沾着些许暗红色的泥土 —— 像是刚从地下挖出不久。

内侍用银匕挑开绳结,将帛书呈给始皇。当卷轴在玉案上展开时,殿内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 上面用殷商甲骨文写满了密密麻麻的 “复辟计划”,从 “借汞液浸泡长城地基以破龙脉” 到 “集九鼎碎片召殷商阴兵”,甚至详细标注了每月初三在怀清台与六国残党联络的暗号。最令人心惊的是落款处,竟盖着巴清的 “清” 字私印,印纹与她平日上奏所用的篆印分毫不差。

“陛下请看!” 墨衡膝行上前,指尖因用力而泛白,指着帛书中段的文字,“此乃草民从机关城天工堂密室查获的《复辟策》!巴清以传授汞制丹砂之术为诱饵,骗取墨家弟子信任,实则利用机关城的蒸馏器打造汞毒武器!前日怀清台被焚,正是她怕阴谋败露,故意纵火销毁证据!”

廷尉正立刻出列,手中的竹简 “啪” 地砸在金砖上,震得烛火又是一阵摇晃:“《秦律?贼律》明文规定,勾结前朝余孽意图谋反者,灭三族!巴清私藏复辟策,焚烧情报据点,罪证确凿,请陛下即刻将其拿下,交廷尉府拷问!” 他身后的两名吏卒立刻上前一步,手中的铁钳开合间发出刺耳的声响。

楚系官员纷纷附和,“诛杀妖女” 的呼声如潮水般涌来。巴清却盯着那卷帛书,眼神锐利如刀 —— 她的私印是用巴蜀鸡血石整块雕刻而成,印泥更是掺了辰州产的上等丹砂,盖印时会在帛书留下细微的朱砂结晶,在烛火下会泛出暗红光晕。可眼前这枚印纹虽形似,却只有墨色的暗沉,连半分丹砂的光泽都没有,明显是仿刻伪造。

更诡异的是帛书的质地。秦代帛书多用蚕丝织造,经纬之间会有自然的纤维空隙,触摸时带着细微的粗糙感。可这卷帛书的边缘却泛着异样的滑腻光泽,像被油脂浸泡过一般,指尖划过竟毫无阻力 —— 这绝非秦代的织物。巴清正要开口拆穿,却见墨衡突然抬头,目光与她相撞的刹那,他眼底闪过一丝转瞬即逝的恐惧,随即被刻意伪装的狠厉取代,连耳后的肌肉都在微微抽搐 —— 显然是被人胁迫。

“巨子口中的‘勾结’,可有实证?” 巴清上前一步,玄色朝服扫过金砖上的烛泪,留下一道深色的痕迹,“臣女与墨家合作,实为修建骊山陵的机关防御体系,此事蒙恬将军可证;机关城弟子若真被蒙蔽,为何昨日怀清台被焚时,还有十二名墨家弟子助臣女抢救《鼎嗣录》?”

蒙恬立刻出列躬身:“陛下,巴清所言属实。骊山北麓的机关弩阵确由墨家弟子监造,臣每日巡查可见,并无异常。”

墨衡脸色微变,喉结滚动了一下才强辩道:“那是弟子被你巫术蛊惑!你左臂的殷商巫纹,便是最好的证据 —— 昨日章台殿鼎耳显‘纣嗣’二字,今日又有《复辟策》为凭,你还想狡辩?”

他猛地抬手指向巴清的左臂,人群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那处宽大连袖上。巴清心中一凛,左臂的巫纹突然灼热起来,赤红光芒几乎要冲破衣料 —— 她太清楚了,墨衡是在逼她暴露巫纹。在始皇眼中,巫纹本就是 “妖异” 的象征,若此刻显形,即便帛书是伪造的,她也百口莫辩。

【三:帛书验伪,纤维现形】

“是否狡辩,需验过帛书便知。” 巴清不等始皇发话,径直走向内侍手中的帛书,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臣女的私印掺有丹砂,盖印后会在帛书留下朱砂印记。丹砂遇汞会发生变化,正如《淮南万毕术》所载‘丹砂为澒(汞)’,真印纹中的朱砂会与汞结合生成银白色的硫化汞,仿刻印纹则无此反应。”

李斯脸色骤变,急忙上前阻拦,绯色官袍的下摆扫过玉阶:“巴清你这是故意拖延!帛书乃墨家巨子亲献,岂能容你用妖术篡改?”

“相国怕的不是妖术,是验出伪证吧?” 巴清冷笑一声,抬手从袖中取出那只汞毒瓷瓶,拔开塞子的瞬间,一股带着金属味的寒气散开,“陛下若不信,可让内侍当场检验。若印纹显银白,臣女甘愿伏法;若不显,便是有人伪造证据,构陷臣女!”

始皇盯着帛书,又看向李斯额角的冷汗,手指在龙椅扶手上停顿片刻,最终颔首:“准奏。”

内侍取来一支银针,先在自己手背上试了试锋利度,才小心翼翼地刺破帛书印纹处。巴清将瓷瓶倾斜,一滴银白的汞液缓缓滴落,落在印纹中央。众人屏息凝视,连呼吸声都消失了,唯有烛火燃烧的噼啪声在殿内回荡。

汞液在印纹上凝结成珠,像一颗细小的水银球,滚来滚去却始终保持着银白本色,丝毫没有显现银白结晶的迹象。

“假的!这帛书是假的!” 巴清厉声喝止,上前一步抓住帛书的边缘,“陛下请看,这帛书的质地异常顺滑,绝非秦代蚕丝所织!而且您看这里 ——” 她用银针挑起帛书右下角的夹层,“边缘还沾着细微的白色纤维!”

内侍立刻凑近细看,随即脸色大变,高声回禀:“陛下!确有异物!这纤维比蚕丝粗三倍,颜色泛着冷光,用指甲揉搓也不断裂!” 他说着将纤维捻起,那缕极细的白色丝状物在烛火下竟泛着淡淡的银光,与周围的蚕丝帛形成鲜明对比。

百官哗然之声比先前更甚,楚系官员的附和声瞬间消失,廷尉正手中的铁钳 “当啷” 一声掉在地上。墨衡脸色惨白如纸,身体剧烈颤抖,帽檐下的刀疤因紧张而扭曲变形,连嘴唇都失去了血色。

李斯急忙上前,想要盖住帛书:“不过是帛书存放时沾上的杂质!巫山多奇花异草,说不定是某种植物纤维,怎能算伪造证据?巴清你这是吹毛求疵!”

“杂质?” 巴清一把抓住李斯的手腕,臂上巫纹红光一闪,李斯腕间突然传来一阵灼热的刺痛,他痛得闷哼一声,却被巴清死死攥住无法挣脱,“相国可知,这纤维绝非秦地所有 —— 臣女走遍巴蜀、楚地、百越,见过蚕丝、麻线、棉絮甚至兽毛,却从未见过这般坚韧的织物!若不是伪造者从别处带来,便是有人故意留下的破绽!”

始皇霍然起身,龙袍下摆扫过案几上的青铜酒樽,酒液洒在金砖上,溅起细小的水花:“墨衡!这帛书从何而来?白色纤维又是何物?你若说实话,朕可饶你不死!”

墨衡 “噗通” 一声跪倒在地,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冷汗顺着刀疤滑落,浸湿了身前的墨色布衣:“陛下…… 是李斯相国逼我的!他派亲信率三百甲士围住机关城,抓了天工堂三百弟子关在城外矿洞,说若我不指认巴清,便要将墨家弟子全部活埋!这帛书是他事先伪造的,纤维也是他让我夹在夹层中的,说若是被识破,便嫁祸给巴清‘用妖术污染帛书’!”

【四:疑窦丛生,权谋暗涌】

“你胡说!” 李斯厉声尖叫,朝笏 “啪嗒” 掉在地上,他指着墨衡,手指因愤怒而颤抖,“陛下!此子被巴清巫术蛊惑,才反咬老臣!老臣追随陛下三十余年,灭六国、定度量衡,忠心耿耿,怎会勾结墨家陷害忠良?”

“忠心耿耿?” 巴清捡起地上的帛书,指尖捏着那缕白色纤维,巫纹突然再次灼热起来 —— 纤维竟与她血脉产生了微弱的共鸣,像是某种活物在轻轻震颤,“相国若真忠心,为何怀清台焚案现场会有匈奴狼头符?为何你书房中藏有与符牌同源的残片?今日墨衡指认,明日是不是还要找匈奴使者来‘作证’?”

她话音刚落,殿外突然传来甲士的喝问声,随即一名禁军校尉匆匆闯入:“陛下!城外抓获李斯相国亲信李信,他正携带大量金银前往匈奴营地,身上搜出与怀清台同款的狼头符!”

始皇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眼中的猜忌变成了冰冷的怒火,他盯着李斯,一字一句地问:“李信,是你举荐入宫的亲信?”

李斯双腿一软,险些跪倒在地,嘴唇哆嗦着却说不出话来。

始皇转身回到龙椅,指尖在扶手上缓慢敲击着,殿内寂静得能听到呼吸声:“传朕旨意 —— 墨衡虽作伪证,但事出有因,打入廷尉诏狱看管,待救出墨家弟子后再议;李斯罚俸三年,闭门思过,其府衙由御史大夫接管,不得干预任何朝政!”

禁军立刻上前,架起瘫软的李斯与浑身脱力的墨衡。李斯被拖出殿门时,突然回头看向巴清,眼中充满了怨毒与不甘,嘴唇动了动,却被禁军堵住嘴押了下去。殿内终于恢复了寂静,只剩下烛火燃烧的噼啪声。

巴清松了口气,指尖却仍捏着那缕白色纤维 —— 它在巫纹的红光映照下泛着极淡的银光,既非蚕丝,也非麻布,更不是她所知的任何秦代织物。这东西太诡异了,绝不像墨衡说的 “杂质” 那么简单。

“巴清。” 始皇的声音突然响起,带着一丝探究与审视,“那白色纤维,你可知是何物?”

巴清躬身摇头,目光诚恳:“臣女不知,但此纤维与帛书的伪造者有关,或许还与匈奴、六国残党有牵连。臣女愿继续研究九鼎残件,鼎文所载或许能断定纤维的来历。”

始皇颔首,目光落在巴清手中的帛书:“此帛书交由你保管,若有发现,即刻禀报。记住,你是大秦的‘怀清君’,受封食邑万户,不是殷商的‘纣嗣’—— 若敢有二心,朕定不饶你。”

离开章台殿时,暮色已浓,夕阳将宫墙的影子拉得很长。巴清握着那缕白色纤维,臂上巫纹仍在发烫。她知道,这纤维绝非偶然出现的 “杂质”,而是有人故意留下的线索 —— 或许是墨家内部的反抗者,或许是更神秘的力量,甚至可能与《鼎嗣录》记载的 “时空裂隙” 有关。

走到宫门外的青铜马桩旁,一名身着夜行衣的墨家弟子突然从阴影中走出,身形消瘦,脸上带着一道刀疤,正是昨日助她抢救《鼎嗣录》的墨离。他迅速递来一枚青铜符,声音压得极低:“巴主,墨衡是被李斯的亲信用烙铁威胁,机关城弟子被关押在咸阳城外三十里的废弃矿洞。这缕纤维,是天工堂弟子偷偷夹在帛书中的,他们说这是从‘未来之物’上取下的,能证明帛书是伪造的。”

巴清接过青铜符,符上的机关纹路与墨玄之前给的令牌完全同源,边缘还刻着极小的 “天工” 二字。她捏着那缕白色纤维,突然想起《鼎嗣录》中记载的 “跨世之器,纤维为记;汞液为引,真相为显”—— 难道这纤维,真的来自未来?

回到咸阳宫密室时,夜色已深。巴清将纤维放在青铜鼎耳旁,那只从怀清台废墟中寻回的鼎耳上还留着裂纹,缝隙中渗出银白的汞液,在烛火下泛着微光。当纤维与汞液接触的瞬间,汞液突然剧烈翻滚起来,像沸腾的开水般冒泡,随即凝结成一行细小的甲骨文:“纤维现,时空连;鼎合日,真相显。”

巴清心中震撼不已 —— 这纤维果然与时空有关!李斯显然不知道这纤维的真正用途,只是将它当作 “杂质” 夹在帛书中,却没想到反而成了证明帛书伪造的关键。这简直是天意弄人。

就在这时,密室门外传来轻微的机关转动声。巴清迅速将纤维藏入《鼎嗣录》的青铜书页中,反手握住袖中的汞毒瓷瓶,转身看向门口 —— 墨玄戴着青铜面具,从阴影中走出,面具上的齿轮还在微微转动:“巴主,墨家内部有李斯的眼线,是矩子府的墨守心泄了密。墨衡也是被逼无奈,他的幼子还在李斯手中。”

“那缕纤维。” 巴清直截了当地问,“天工堂弟子是从何处取得?”

墨玄点头,声音带着一丝凝重:“是从机关城最深处的‘时空阁’取出的。天工堂弟子研究多年,发现那是一件‘会发光的方块’上的附着物,触碰方块时会显现未来的影像,他们只敢取下这一缕纤维。弟子们说,这方块与九鼎同源,能打开‘时空通道’。”

“会发光的方块?” 巴清心中一动,突然想起《鼎嗣录》最后一页的残文:“方物映世,跨越古今;纤维为证,鼎合则通。” 难道这就是现代人口中的 “智能手机”?

“那方块被藏在三重机关之后,需天工堂的秘钥才能打开。” 墨玄补充道,“李斯的眼线一直想夺取方块,却被天工堂弟子阻拦。这次夹纤维入帛书,也是天工堂的计策,他们知道李斯不懂纤维的来历,只会当作杂质。”

巴清抚摸着鼎耳上的 “纣嗣” 二字,突然明白 —— 李斯的阴谋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秘密藏在时空裂隙与九鼎之中。这缕来自未来的纤维,既是证明她清白的证据,也是揭开九鼎终极秘密的钥匙。而始皇对纤维的好奇,恐怕会让她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夜色渐深,密室中的鼎耳仍泛着银白微光。巴清握着那缕白色纤维,心中百感交集 —— 她是商纣王的后裔,是大秦的怀清君,如今还要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这场围绕九鼎、血脉与时空的权谋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