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资治通鉴新译 > 第96章 曹操称魏公,打破汉臣界限

资治通鉴新译 第96章 曹操称魏公,打破汉臣界限

作者:姣姣明月8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8 08:23:51

汉纪五十八

公元212年

春季,正月,曹操返回邺城。 随后,献帝便下了一道诏书,允许曹操谒见天子时,司仪官可以不直呼他的名字,进入宫殿时也不必小步快走,同时可以佩剑穿鞋上殿,礼遇就如同汉朝丞相萧何的例子一样。

曹操带兵西征的时候,河间的田银、苏伯发动了叛乱,还把幽州、冀州搅得鸡犬不宁。当时的五官中郎将曹丕,想着亲自带兵去平叛。手下功曹常林劝他说:“咱北方的老百姓,就想过安稳的日子,非常讨厌打仗,而且受朝廷教化这么久了,多数人都是老实本分的。田银、苏伯那伙人,就跟凑在一起的流浪狗、野山羊似的,掀不起什么大浪。现在朝廷大军都在西边,外头还有强敌环饲,将军您是国家的重要人物,要是轻易就跑出去打仗,就算打赢了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本事。”曹丕听了觉得有道理,就派将军贾信去讨伐,很快就把叛军打得七零八落。

打完仗,剩下的一千多叛军都投降了。大家商量这事的时候,很多人都说:“曹公之前定过规矩,被包围后才投降的,不能饶了他们。”但程昱却反对说:“现在局势不稳定,得灵活处理。如今天下基本太平了,杀了他们不合适;就算真要杀,也得先问问曹公的意思。”有人不服气,出声反驳道:“打仗的事儿,有时候可以自己做主,不用事事都向曹公汇报。”程昱解释说:“能自己拿主意的,那得是突然遇到的紧急情况。现在这些叛军都被贾信控制住了,所以我才劝将军别擅自做决定。”曹丕觉得程昱说得对,就给曹操写了封信请示,曹操果然下令不杀这些投降的叛军。后来曹操知道是程昱出的主意,就特别开心,还夸他说:“你不仅懂军事谋略,还能巧妙处理我们父子之间的关系。”

当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将士们上报杀敌战绩的时候,大家都习惯把数字夸大十倍。但国渊上报河间平叛斩杀叛军的数量时,全是实打实的数字。曹操就好奇地问他为啥不跟着大伙儿一起夸大战绩,国渊说:“打国外敌人的时候,虚报战绩是为了显示咱的威风,吓唬老百姓。可河间是咱自己的地盘,田银他们叛乱,就算打赢了,我心里都觉得丢人,哪好意思虚报战绩呢。”曹操听了,对国渊的做法特别欣赏。

夏季,五月癸未日,献帝诛杀卫尉马腾,并夷灭三族。

六月庚寅日为月末,出现了日食。秋季,七月,发生了螟灾。

马超他们被打败后,剩下的人马驻扎在蓝田,结果又被夏侯渊打得大败,这地方算是彻底平定下来了。

鄜县有个叛贼叫梁兴,在冯翊一带干些抢劫的事,这可把周围各县的人吓得不轻,大家就赶紧把县衙都搬到郡城附近躲着。有人提议干脆转移到险要的地方守着算了。但左冯翊郑浑却不同意,他说:“梁兴他们就是一群散兵游勇,常年躲在山里。跟着他的人,很多也是被强迫的。现在应该想办法让他们投降,宣传朝廷的威严。要是我们自己跑去险要的地方躲着,那不就是向敌人认怂吗?” 郑浑说到做到,立马就召集当地的官吏和百姓,与他们一起修城墙、加强防备,还悬赏鼓励大家去抓叛贼,规定缴获的东西和抢来的妇女,十分之七都赏给立功的人。老百姓一听就来劲了,都争着去抓叛贼。那些叛贼里,有老婆孩子被抓的,也急着跑来投降,郑浑就要求他们交出抢来的其他妇女,才能把他们家人还回去。这么一来,叛贼内部便开始互相抢夺,队伍也就慢慢散了。郑浑又派靠得住的人进山里劝降,于是就有越来越多叛贼跑出来投降。最后,郑浑让各县县长都回到原来的地方,安抚百姓。梁兴这下慌了,只好带着剩下的人躲到鄜城去了。曹操派夏侯渊来帮郑浑,两人一合作,直接把梁兴杀了,其他叛贼也都被收拾干净了。郑浑,是郑泰的弟弟。

九月庚戌这天,汉献帝封自己的几个儿子当王爷,刘熙被封为济阴王,刘懿是山阳王,刘邈是济北王,刘敦成了东海王。

当初,张纮觉得秣陵这地方风水好、地势棒,就劝孙权把大本营搬过去;后来刘备路过秣陵,也说这地方适合建都。孙权听了两人的建议,先是修了石头城,然后把治所迁到秣陵,还把名字改成了建业。

吕蒙听说曹操准备带兵东征,就跟孙权说,得在濡须水口两岸修建防御工事。其他将领都不理解,说:“咱们要是上岸打敌人,打完洗脚的功夫就能上船,修这工事有啥用?” 吕蒙解释说:“打仗哪有永远能赢的,万一哪天吃了败仗,敌人的步兵、骑兵追过来,到时候连下水上船的时间都没有,那时该怎么办?”孙权觉得吕蒙说得有道理,就下令修建了濡须坞。

冬季,十月,曹操东征孙权。 董昭对曹操说:“自古以来,作为臣子匡扶世道的,没有建立过像您今天这样的功业;建立了今天这样的功业,也没有长久处于臣属地位的。如今您以德行有缺为耻,乐于保全名节。然而处在大臣的高位,却让别人因大事而猜疑自己,确实不能不慎重考虑。”于是董昭就与列侯、将领们商议,认为丞相应该晋封为国公,赐予九锡等表示最高礼遇的物品,以此来彰显特殊的功勋。荀彧认为:“曹公原本兴起义兵,是为了匡正朝廷、安定国家,秉持忠贞的诚心,恪守退让的实意。君子应该用德行去关爱他人,不应该这样做。”曹操因此心中不快。等到东征孙权时,曹操上表请荀彧到谯县慰劳军队,趁机将荀彧留下,任命他为侍中、光禄大夫,持符节,参丞相军事。曹操大军向濡须进发,荀彧因病留在寿春,最终服毒自尽。荀彧行为端正、坚守道义,又富有智谋,喜欢推荐贤才,因此当时的人都为他的死感到惋惜。

对此,司马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孔子谈论“仁”的标准是很高的,像子路、冉求、公西赤这样的杰出弟子,令尹子文、陈文子这样的贤能大夫,都不足以称之为“仁”,却唯独称赞管仲的“仁”,难道不是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极大地救济了百姓吗?齐桓公的行为如同猪狗一般,管仲却不以为耻而辅佐他,他的志向大概是认为除了齐桓公,就无法拯救百姓。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如果不是具有非凡才能的人,就无法拯救时局。既然如此,那么荀彧不辅佐曹操又去辅佐谁呢?齐桓公的时代,周朝王室虽然衰微,但还不像建安初年那样。建安初年,天下分崩离析,没有一尺土地、一个百姓属于汉朝。荀彧辅佐曹操打天下,让曹操从默默无闻到发展壮大。他给曹操推荐了好多有本事的人,帮曹操找到合适的人才并委以重任;还协助曹操训练军队,让士兵们更有战斗力,还想办法给大伙儿鼓劲,让士气高涨。曹操遇到机密大事,都是荀彧帮忙拿主意、想办法,帮曹操制定作战计划和战略。在荀彧的辅佐下,曹操带着军队到处打仗,几乎每次都能打赢。就这样,曹操从势力弱小,一步步变得实力强大,扭转乱世实现大治,拥有天下十分之八的土地,他的功绩难道在管仲之下吗?管仲没有为公子纠殉死,而荀彧却为汉朝尽忠而死,他的“仁”又在管仲之上了!然而杜牧却认为:“荀彧劝说曹操夺取兖州,可与汉高祖、汉光武帝相比;官渡之战时不让曹操撤回许昌,可与楚汉相争相比;等到大功告成,却想在汉朝求取美名,这就好比教人挖墙撬柜盗窃,自己却不参与分赃,这能不算盗贼吗?”我认为孔子说“文饰超过本质就会虚浮”,凡是作史的人,记录别人的言论,必然会有所润色。那么,将曹操比作汉高祖、汉光武帝、楚汉的说法,是史家的文饰之词,难道都是荀彧亲口所说的吗?因为这些话而贬低荀彧,实在不是他的过错。况且,如果曹操称帝,那么荀彧就是辅佐他成就帝业的首功之臣,会与萧何享受同样的封赏;荀彧不贪图这样的利益,却甘愿牺牲性命来求取虚名,这难道符合人之常情吗?

十二月,有异星出现在五诸侯星附近。

刘备在葭萌关时,庞统对刘备说:“现在可以在暗中挑选精兵,让他们星夜兼程的赶路,出其不意的去袭击成都。刘璋既没有军事才能,又没有做好被袭击的防备,大军突然抵达,很快就能平定,这是上策。杨怀、高沛是刘璋的名将,各自率领强悍的兵马,据守关头。听说他们多次写信劝谏刘璋,让刘璋把您遣返回荆州。您可以派人去通报,说荆州告急,想要回去救援,并让军队整理行装,做出要回去的样子。这二人既佩服您的英名,又高兴您离开,必定会轻装骑马前来见您,趁此机会可将他们擒住,再夺取他们的军队,然后进军成都,这是中策。退回白帝城,与荆州军队联合,再慢慢谋划夺取益州,这是下策。如果犹豫不决,将会陷入极大的困境,事情实在不能再拖延了。”刘备认为中策可行。等到曹操进攻孙权,孙权向刘备求救时。刘备写信给刘璋说:“孙氏与我本是唇齿相依,而今关羽兵力薄弱,如果不去救援,曹操必定夺取荆州,进而侵犯益州边界,这种忧患可比张鲁更严重。张鲁只是个只求自保的贼寇,不值得忧虑。”于是刘备请求增兵一万以及物资粮草,刘璋考虑了一番,只答应给四千士兵,其余物资也都只给一半。刘备便趁机激怒部下说:“我为益州征讨强敌,军队辛勤劳苦,而刘璋却吝惜财物,不愿奖赏,这让我如何带领将士们拼死作战呢!”张松写信给刘备和法正说:“如今大事即将成功,怎么能放弃这里回去呢!”张松的哥哥广汉太守张肃,害怕灾祸殃及到自己身上,于是就告发了张松的密谋。刘璋听后怒不可遏,就命人收捕并斩杀了张松,并下令守关将领的文书都不要再与刘备互通。刘备大怒,就召见刘璋的白水军督杨怀、高沛,以无礼之罪将他们斩杀;随后便整顿军队直抵关头,兼并了他们的军队,进而占据了涪城。

公元213年

春季,正月,曹操进军濡须口,号称有步兵、骑兵四十万,攻破了孙权设在长江西岸的营寨,俘获了都督公孙阳。 孙权见状,便率领七万大军抵御曹军,双方对峙了一个多月。曹操见孙权的战船、武器装备精良,军队阵容严整,就感叹道:“生儿子就应该像孙仲谋这样!像刘表的儿子,不过是猪狗罢了!”孙权写信给曹操说:“如今春水刚刚上涨,您应该尽快撤军。”在另一张信纸上又写道:“您要是不死,我就不得安宁。”曹操对将领们说:“孙权没有骗我。”于是便撤军返回了。

庚寅日,献帝下诏合并十四个州,恢复为九州。

夏季,四月,曹操回到邺城。

当初,曹操在谯县时,担心长江沿岸郡县会被孙权攻占,就想把百姓迁徙到内地,便询问扬州别驾蒋济,说:“从前我与袁绍在官渡对峙,迁徙燕县、白马的百姓,百姓没有逃走,敌军也不敢劫掠。如今我想迁徙淮南的百姓,你觉得怎么样?”蒋济回答说:“那时我军兵弱,敌军势强,不迁徙百姓就一定会失去他们。自从打败袁绍以来,您威名震动天下,百姓没有二心,他们眷恋故土,实在不愿意迁徙,要是强行迁徙恐怕会导致人心不安。”但是曹操没有听这个建议。不久之后,百姓就因为迁徙这事人心惶惶的,从庐江、九江、蕲春到广陵的十多万户百姓都向东逃到了长江以南,长江西岸因此变得空荡荡的,合肥以南,只剩下了皖城。蒋济后来奉命出使邺城,曹操迎接他时大笑着说:“我本来只是想让百姓躲避敌军,却反而把他们都赶走了!”于是便任命蒋济为丹阳太守。

五月丙申日,献帝把冀州的十个郡封给了曹操,封他为魏公,曹操仍像以前一样兼任丞相、冀州牧。 同时加赐九锡:大车、军车各一辆,黑色公马八匹;绣着龙的礼服和礼帽,配上红色的鞋子;诸侯使用的悬挂乐器,六十四人规格的乐舞;可以居住在有红色大门的宅第;登殿时可以走特制的台阶;三百名虎贲卫士;铡刀、大斧各一具;红色的弓一张,红色的箭一百支,黑色的弓十张,黑色的箭一千支;美酒一卣,并配玉制酒器。

这时,天降大雨,下了好几天都没停,就好像是在哭泣汉王朝即将落幕。

这时,益州从事、广汉人郑度听说刘备起兵,就对刘璋说:“左将军刘备孤军深入袭击我们,兵力还不到一万,民心尚未归附,军队又没有辎重,只能靠劫掠田野中的谷物维持日常开销。对付他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巴西、梓潼的百姓全部驱赶到涪水以西,将仓库中的粮食和田野里的庄稼全部烧掉,同时加高营垒,深挖壕沟,按兵不动等待敌军。他们要是来进攻,千万不要应战。时间一长,他们没有物资供应,不出一百天,必定会自行退走,等他们退走时再出击,一定能生擒刘备。”刘备听到这个计策后十分忧虑,就问法正怎么办。法正说:“主公不必担心,刘璋肯定不会采用这个计策的。”事情也正如法正所料,刘璋对部下说:“我只听说过抵御敌人来安定百姓,没听说过骚扰百姓来躲避敌人的。”于是就没有采纳郑度的计策。刘璋派部将刘璝、冷苞、张任、邓贤、吴懿等人前去抵御刘备,结果都被击败,只好退守绵竹;随后,吴懿便投降了刘备。刘璋又派护军南阳人李严、江夏人费观督率绵竹各军,李严、费观也率领部下投降了刘备。刘备的军队就变得更加强大了,同时分派将领平定下属各县。刘璝、张任与刘璋的儿子刘循退守雒城,刘备便进军包围了雒城。张任领兵在雁桥出战,结果战败被杀。

秋季,七月,魏国开始建立社稷坛和祖庙。

魏公曹操将三个女儿进献给献帝,被封为贵人。

当初,魏公曹操追击马超,一直追到安定,听说田银、苏伯反叛了,便率军返回了。 参凉州军事杨阜对曹操说:“马超有韩信、英布的勇猛,很得羌人、胡人的拥戴;如果此时撤回大军,而不加以防备,陇上各郡将不再为国家所有。”曹操撤军后,马超果然率领羌人、胡人进攻陇上各郡县,各郡县纷纷响应,只有冀城坚持为凉州刺史和汉阳太守守城。马超兼并了陇右的全部军队,张鲁又派大将杨昂援助他,共有一万多人,攻打冀城。从正月到八月,救援的军队一直没来。凉州刺史韦康派别驾阎温出城,向夏侯渊求救,冀城外围被马超军队重重包围,阎温趁夜从水中秘密潜出。第二天,马超的士兵发现了他的踪迹,派人追上并抓获了他。马超把阎温带到城下,让他向城中喊话:“东方没有救兵了。”阎温却朝着城中大喊:“大军不出三天就到,大家努力坚持!”城中的人都感动得流泪,高呼万岁。马超虽然愤怒,但因为攻城许久未下,便慢慢劝诱阎温,希望他能改变主意。阎温说:“侍奉君主,至死不改,你难道想让我说出不义的话吗!”马超于是就杀了他。不久,外面的救兵仍未赶到,凉州刺史韦康和汉阳太守想投降。杨阜哭着劝阻说:“我们率领父兄子弟,以道义互相激励,誓与城池共存亡,为的就是为长官守住这座城。如今怎能放弃即将成功的事业,而陷入不义的名声呢!”但是刺史、太守没听他的话,打开城门迎接马超。马超进城后,就杀了刺史和太守,自称征西将军,兼任并州牧,督管凉州军事。

魏公曹操派夏侯渊去救冀城,可夏侯渊还没赶到,冀城就已经被敌人打下来了。当夏侯渊的军队离冀城还有二百多里地的时候,马超带着人来迎战,夏侯渊没打过,吃了败仗。氐族的首领千万响应马超,把军队驻扎在兴国,夏侯渊没办法,只好带兵撤了回去。

正好这个时候,杨阜的妻子去世了,他就跟马超请假回去安葬。杨阜有个表哥叫姜叙,是天水人,当时担任抚夷将军,带着军队驻守在历城。杨阜见到姜叙和他母亲后,便忍不住放声大哭。姜叙很纳闷,就问他:“你这是咋啦?”杨阜哭着说:“我守城却没守住城,长官死了我也没能跟着殉难,我还有啥脸活在世上!马超背叛父亲、反叛主公,残忍地杀了州里的长官,这事儿不只是我的责任,整个州的人都跟着蒙羞。你手握重兵,却没有讨伐叛贼的打算,就像历史上的赵盾一样,虽然没有亲手弑君,但因为没尽到阻止的责任,也被记成弑君者一样,你这也说不过去啊。马超看着厉害,其实不讲道义,有很多弱点,并不难对付。”

姜叙的母亲听了,也很是感慨,她说:“唉!伯奕啊,韦使君遇害,你也有责任,可不只是义山一个人的事儿!人早晚都得死,要是能为忠义而死,那死得也值了。你赶紧行动起来,别担心我;就算出了事,也有我来扛,不会因为我这把老骨头耽误你。”

就这样,姜叙和同郡的赵昂、尹奉,还有武都的李俊等人一起商量着要讨伐马超。他们还派人到冀城,联系了安定的梁宽、南安的赵衢,让他们在城里当内应。马超知道赵昂要反叛自己,就把赵昂的儿子赵月抓起来当人质。赵昂对此特别纠结,就跟妻子杨氏说:“我已经决定要参与讨伐马超的计划了,肯定能成功,但咱儿子赵月可咋办啊?”杨氏态度特别坚决,大声说:“为君父洗刷这么大的耻辱,就算牺牲自己的性命都不应该犹豫,更何况是一个儿子!”

九月,杨阜和姜叙带着兵来到了卤城,赵昂、尹奉则是占领祁山,随后他们便一起去攻打马超。马超听说有人来讨伐自己,气得不行。这时候赵衢在旁边撺掇马超亲自出城迎战。马超出城后,赵衢和梁宽便立刻把冀城城门给关上了,还把马超留在城里的老婆孩子全杀了。马超一下子进退两难,就转头去攻打历城,抓住了姜叙的母亲。姜叙的母亲却是一点都不害怕,指着马超痛骂道:“你这个背叛父亲的逆子,杀害长官的恶徒,天地怎么能容你这么久!你咋还不去死,还有脸活在世上!”马超恼羞成怒,就把她杀了,还杀了赵昂的儿子赵月。杨阜和马超打仗,身上被砍了五处伤。最后马超打了败仗,往南跑去投奔张鲁了。张鲁封马超做都讲祭酒,还想把女儿嫁给他。有人提醒张鲁说:“马超这种连自己亲人都不顾的人,怎么会真心对别人好!”张鲁这才打消了这个念头。后来曹操给讨伐马超的功臣们论功行赏,有十一个人被封了侯,还赐给杨阜关内侯的爵位。

冬天十一月,魏国开始设立尚书、侍中、六卿这些官职。荀攸当上了尚书令,凉茂做仆射,毛玠、崔琰、常林、徐奕、何夔成了尚书,王粲、杜袭、卫觊、和洽做侍中,钟繇负责大理的工作,王修担任大司农,袁涣做郎中令,还兼职代理御史大夫的工作,陈群则成了御史中丞。袁涣这个人,每次得到赏赐,都会分给别人,家里从来不存钱,缺东西了就跟别人要,他不故意装清高,但大家都觉得他特别清廉。当时有传言说刘备死了,大臣们都跑去跟曹操道喜,只有袁涣没去凑这个热闹。

这时,魏公曹操想恢复古代的肉刑,就下命令说:“以前陈群的父亲陈纪觉得,有些该判死刑的情况其实可以用更仁慈的方式处理,陈群,你能说说你父亲的想法吗?”陈群回答说:“我父亲觉得,汉朝废除肉刑,改成用竹板、木板打犯人,本来是出于好心,可没想到反而让更多人丢了性命,这就是看着刑罚变轻了,实际上更重了。刑罚看着轻,大家就容易犯法;刑罚重了,又会伤害百姓。而且杀人偿命,这符合老祖宗的规矩;但伤人的处罚,有的只是剃头发,有的却要毁掉身体,这不合理。要是恢复古代的刑罚,让犯**罪的人受宫刑,让小偷砍掉双脚,那以后就不会再有这些坏事了。古代那三千条刑罚,虽然不能全部恢复,但像这些容易引发祸患的罪行,应该先恢复对应的肉刑。汉朝法律里的死刑,是针对那些罪大恶极、实在不能赦免的人,其他本来该判死刑的,可以改成肉刑,这样既能惩罚犯人,又能让更多人保住性命。现在用把人打死的笞刑,代替一些不该判死刑的刑罚,这是看重人的身体,却轻视人的性命。”当时参与讨论的人里,只有钟繇和陈群支持恢复肉刑,其他人都觉得不行。曹操想着现在还在打仗,又要照顾大家的意见,就先把恢复肉刑这事放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