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资治通鉴新译 > 第38章 仁政惠民彰圣德,智臣济世显风流

本年,汉宣帝颁布了两条政令:一是降低全国盐价,以此来减轻百姓的负担,二是要求全国各地每年上报监狱中因刑讯或疾病死亡的囚犯名单,要详细记录他们的籍贯、姓名、官职等信息,并由丞相和御史大夫亲自核查。这些举措让百姓感受到了朝廷的仁政,各地官员也不敢再滥用私刑了。

这一年还有两件官员升迁的喜事:北海太守朱邑因政绩突出被提拔为大司农,勃海太守龚遂则被提拔为水衡都尉。说到龚遂的升迁,背后还有段精彩绝伦的故事。原来勃海郡闹了几年的灾荒,盗贼多得像野草一样,除之不尽,换了几任太守都没办法。汉宣帝就决定选拔能人,这时丞相和御史大夫共同推荐了曾经担任昌邑国郎中令的龚遂。

当宣帝看到这位老臣时,只见胡子花白却精神矍铄,就故意考问道:如今勃海郡乱成这样,你打算怎么治理?龚遂听后不慌不忙的回答:那里处于偏远地带,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地方官还不体恤,最后被逼无奈就造反了。陛下是要我去剿灭他们,还是安抚他们呢?宣帝拍手称赞:朕挑选贤臣当然是为了安民!龚遂接着说:治理乱民就像解开打结的绳子一样,急不得。我恳请朝廷不要用那些条条框框的东西来限制我,让我可以见机行事。宣帝当即就赐他黄金印信,放权让他去处理勃海郡的事。

龚遂到任时的场面也特别的有意思:郡里面派了大队官兵去迎接他,他却把士兵全打发回去了,只是让各县停止追捕盗贼,还贴出告示说:只要拿着锄头种地的都是良民,官府绝不追究他的责任;只有拿着刀枪的才算盗贼!完事后,他就坐着辆小车去衙门上任了。那些盗贼听说新太守是如此的通情达理,就纷纷扔掉武器回家种地了,告示贴出仅十天,以前的刀枪碰撞声就变成了田间耕作的吆喝声。龚遂又打开粮仓救济那些穷苦百姓,同时选拔一些品行端正的官员,让他们带着百姓勤恳耕作。要是看到有年轻人佩刀在闲逛,他就开玩笑说:你们怎么不把刀剑卖了换牛犊?就这样,在他的治理下,勃海郡的粮仓都堆满了,官司都少了大半。

这年还有桩喜事传到了长安:乌孙公主的女儿嫁给了龟兹国王绛宾。这位西域国王特意写信给宣帝说:我有幸娶到大汉的外孙女,希望能带着妻子去长安朝见天子。这封信让宣帝龙颜大悦,就特意安排了使团前去迎接。待到秋高气爽时,龟兹国的驼队载着葡萄酒、和田玉,伴随着清脆的驼铃声走过了河西走廊,谱写了一曲民族和睦的乐章。

到了公元前65年的正月,龟兹国王带着他的王后来到长安朝见汉宣帝。宣帝龙颜大悦,就赐给了龟兹王金印紫绶,还封王后为汉家公主,最后给他们赏赐了很多金银财宝和丝绸锦缎。这场隆重的接待让西域各国都看到了汉朝的威仪与恩惠。

接见完龟兹王以后,宣帝就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杜陵)了,同时命令丞相、将军、列侯,年俸二千石以上的高官以及家产超过百万的富豪,都必须搬到杜陵附近去居住。一时间,长安城里的达官贵人纷纷收拾行装,那场面看起来极为的壮观。

一眨眼就到了春天,这时有人就发现泰山和陈留两地出现了凤凰祥瑞的情况,不仅如此,未央宫的屋檐上还凝结出了代表着吉祥的甘露。看到这情况,大臣们纷纷上表庆贺,宣帝也就顺应天意,宣布大赦天下。到了五月,又尊奉生父为,并修建了庄严肃穆的皇考庙。

冬天,朝廷新设了建章卫尉一职,让他们专门负责保卫皇宫。这支精锐卫队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皇宫的安全系数。

京兆尹赵广汉是个雷厉风行的官员。他喜欢提拔那些年轻有为、办事果断坚决、从不拖泥带水的官吏。在他的治理下,那些豪强权贵都不敢胡作非为,百姓们也得以安居乐业。

然而,这位能干的官员却栽在了自己的性格上。他因为一己私怨处死了平民荣畜,这事被人告发后,宣帝就安排丞相和御史前去调查这事。赵广汉怀疑丞相打死了府里的婢女,就想拿这事来威胁他,结果丞相却追查的更紧了。情急之下,赵广汉竟带兵闯入了丞相府,让丞相夫人当众下跪受审,还抓走了丞相府的十多个婢女。经过廷尉的审理,发现丞相只是责打过婢女,婢女是出府后才死的,并非赵广汉所说的谋杀。宣帝对此十分震怒,直接就把赵广汉关入了大牢。

令人唏嘘的是,有数万百姓自发聚集在宫门外痛哭,有人甚至高喊:我们活着也没什么用,愿意替赵大人去死!然而法不容情,这位深受百姓爱戴的赵青天最终还是被处以腰斩之刑。赵广汉在担任京兆尹时,执政廉洁清明,威震豪强,百姓也得以安居乐业,因此百姓怀念他并歌颂他。?

这一年,少府宋畴因议论“凤凰降于彭城,未至京师,不足为美”而被贬为泗水太傅。?

宣帝让那些通晓政事的博士、谏大夫去担任郡国的守相,还任命萧望之为平原太守。萧望之接到任命书之后,就给宣帝说:陛下怜悯百姓,担心德政不能惠及百姓,就安排谏官去做郡吏,这样一来,朝廷就会缺少直言进谏的臣子,也无法发现朝廷政令的过错,这就是所谓的忧其末而忘其本啊。宣帝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就决定把他叫回来,让他去做少府。?

东海太守尹翁归因政绩卓着,被提拔为右扶风长官。他以明察秋毫闻名天下,对辖区内官吏的善恶了如指掌。各县衙都备有详细的政务记录本,他处理公务时:

- 日常事务当场决断

- 紧急事件反而暂缓处理

- 发现懈怠就翻查旧档问责

每到秋冬考核季,尹翁归便带着记录本巡视各县选拔人才。某次提拔某县丞时,他当众指出:三年前你曾收受两匹绢布。吓得在场官员纷纷自省。这位铁面判官却待人谦和,与下属同吃同住,在朝中赢得刚柔并济的美名。

乌孙公主之子万年被汉朝立为莎车王,岂料这位新王残暴昏庸。他的叔父呼屠征联合匈奴杀死万年,切断丝绸之路。前将军韩增举荐的冯奉世当机立断,他持皇帝符节召集西域十五国联军,以闪电般的速度攻破了莎车城。呼屠征自刎前哀叹:早知汉使如此果决......

当冯奉世带着莎车王首级凯旋时,朝中却爆发了激烈的争论:丞相主张封侯重赏,而少府萧望之却提出了将在外擅自调兵,此风不可长!的反对意见。最终冯奉世只被提升到了光禄大夫的职位,但西域各国从此流传汉使旌旗至,群凶尽低眉的歌谣。?

公元前64年,匈奴频繁的侵扰车师的屯田军,搞得那些将军们都想打一仗来扬我大汉国威。丞相魏相连夜给朝廷上书,他用了五个精妙的比喻来劝止此次军事行动:义兵必胜(讨伐暴乱)、应兵可胜(自卫反击)、忿兵必败(泄愤出兵)、贪兵必破(掠夺土地)、骄兵必灭(炫耀武力)。如今边境百姓衣不蔽体,国内今年已经发生了222起亲人相残的案子,这才是我朝真正的心腹大患啊!宣帝听后就立即撤回了出兵的诏令。

五月朝廷下诏书痛批司法的**:有些官吏曲解法律,虚报案情,这简直比疫病更可怕!同时宣布对于重灾区免除全年赋税,派特使监督赈灾。为了显示自己的亲民之心,宣帝还将本名刘病已刘询,方便百姓避讳。

二月乙丑日,宣帝出人意料地把没孩子的王婕妤立为了皇后。原来宣帝担心霍氏外戚专权的事情再次出现,特意选择没有家族势力的妃子。新皇后虽不受宠,但她对太子却是视如己出,宫中逐渐呈现出了一片祥和之气。

有位掖庭宫女冒认抚养皇帝的功劳,却牵扯出了御史大夫丙吉的一些往事。原来宣帝在幼年流落掖庭时,丙吉一直在暗中保护,可他却对此事只字不提。等到事情真相大白后,宣帝就含泪追封已故的乳母家族,赐给丙吉博阳侯的爵位。

宣帝始终很警惕废帝刘贺,就密令山阳太守前去监视。当张敞说刘贺面色青黑,连陵园歌舞伎的死活都不管时,宣帝终于是放下了那颗悬着的心。在公元前63年三月,追封这位荒唐叔父为海昏侯,这样做既能显现他的仁德之心又能永绝后患。

元康二年春,宣帝开始大规模的封赏故人:狱卒之女获田宅、七岁幼童任中郎将、乳母后代世袭爵位。最令人动容的是掖庭令张贺的养子受封时,他的弟弟张安世却坚决推辞不接受,他还说:臣家里已经享受了很多殊荣,实在不敢再接受了。听到张安世这么说,宣帝就感叹道:朕要赏的是雪中送炭之人,不是锦上添花之辈。

御史大夫丙吉病重时,恰好遇到宣帝要封他为博阳侯。宣帝担心他挺不过去,就赶忙派使者带着印绶去看望他,夏侯胜却笑着劝阻,他说:有阴德者必享天年,丙大人还没领赏呢,阎王不敢收!果然不出十日,这位曾默默保护幼年宣帝的老臣就康复了,这也成就了一段善有善报的佳话。

大司马张安世父子都被封为侯爵,可他却主动退还俸禄。每逢朝廷商议要事的时候,这位重臣总是突发急病,就连朝廷的诏书都要派人去丞相府打听内容。最绝的是他对待门客的态度:有举荐的官员来道谢,他直接闭门不见,还说:我是为国家举荐贤才,你来谢我作甚?有下属求升迁,他就正色道:皇上心里有杆秤!他不想让儿子张延寿参与朝堂的斗争,就请求朝廷让他去做北地太守,一年后,宣帝觉得老年的张安世可怜,就把他儿子又召回来了,让他担任左曹、太仆。

四月丙子日,十二岁的太子已能背诵《论语》,两位太傅却突然递交辞呈。疏广对儿子疏受说:月满则亏,现在退隐正是时候。离京那日,长安东门外挤满了送行的人群,百姓看着七十车黄金惊叹,却见父子二人沿途变卖金饼宴请乡邻。面对不给子孙留家产的质疑,疏广笑道:我难道是老糊涂了,不关心子孙吗?只是我们家已有旧田宅,让子孙们勤劳耕作,也足以维持衣食,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如果再增加财产,只会让子孙变得懒惰。贤能的人如果财富过多,会损害他们的志向;愚笨的人如果财富过多,会增加他们的过错。而且,富人容易招致怨恨。我既然无法教化子孙,也不想增加他们的过错和怨恨。这些黄金是圣上赐给老臣的养老钱,所以我乐意与乡亲、族人共享,以度过余生,这不是很好吗?”族人们听后都非常佩服。?

颍川太守黄霸的治理堪称一绝:他在驿站养鸡养猪,专门用来接济那些孤寡老人;他还设立善恶记录簿,用来掌握官吏的行踪;他还保留耳聋的老县丞:换来新官更费钱!有次他巡查时突然问某乡长:上月你收的十斤盐去哪了?这把贪官吓得当场认罪。他曾经虽然因小过被贬,但当他重回颍川时,百姓依旧扶老携幼在三十里外迎接他。

公元前62年正月,朝廷颁布了一项特殊的法令:八十岁以上的老人犯了罪一律赦免,但杀人罪除外。

八月,右扶风尹翁归病逝,他的家里清贫得连棺材买不起,还是朝廷出钱置办的。宣帝含泪给他的儿子赏了百斤黄金,还说:让你的父亲在九泉之下也要体面一点。同月,136位开国功臣的后代都获得了封赏,槐里县周广汉捧着二十斤黄金痛哭:高祖皇帝啊,您的恩泽还在!

大儒韦贤去世后,他的次子韦玄成为了把爵位让给兄长,竟装疯卖傻躺在牛圈里。朝廷派来的使者在见到他满身稻草而且胡言乱语,差点就信以为真了。直到好友写信劝道:你这是在侮辱二字!韦玄成才沐浴更衣接印,后来把封地的收入全部分给了族中的贫困子弟。

车师王乌贵投奔乌孙被扣,汉朝一纸诏书就让乌孙乖乖送人回来。这背后是赵充国在河西走廊的十万铁骑做威慑,当年武帝开辟的河西四郡,在此刻显现出了战略价值。羌人各部突然停止了内斗,赵充国立即警觉了起来,他觉得这一定是匈奴在背后捣鬼,我们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呀!随后他就派义渠安国前去巡视边境,发现羌人正用结盟的血酒盟书当柴火烧羊肉。老将军冷笑一声说道:等秋高马肥时,就该喝我们的血了!果然一个月后,羌侯狼就带着匈奴密使出现在了敦煌城外。

在这些事件中,我们能看到:

1. 丙吉的厚道:施恩不图报,反而福寿双全

2. 张安世的清醒:权势如烈火,靠近需谨慎

3. 疏广的睿智:懂得急流勇退才是大智慧

4. 黄霸的务实:治民如烹小鲜,最忌折腾

5. 赵充国的远见:防患于未然胜过百场血战

宣帝时期的这些精彩故事,犹如一面明镜一样,映照出了治国理政的永恒真谛:怀仁心,行正道,重实干,方成太平盛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