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 > 第52章 以影为刃:我的《正国论》

《南京照相馆》点映票房破纪录的喜悦还没持续几天,网络上的舆论风向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

天涯论坛影视版块突然冒出几个热帖,标题一个比一个刺眼:

\"理性讨论,《南京照相馆》是不是在吃'爱国饭'?\"

\"从民粹主义到商业变现:剖析《南京照相馆》的成功密码\"

\"今天你'被爱国'了吗?谈电影营销中的情感绑架\"

帖子里的评论更是阴阳怪气:

\"很爱国,很赚钱啊!这波流量算是被李扬玩明白了。\"

\"楼主是五毛,鉴定完毕!不过电影我确实没看,对这种煽情片无感。\"

\"为什么非要宣扬仇恨?像日本那样学会反思和包容不好吗?\"

\"我赌五毛钱,李扬下一部要拍《钓鱼岛之恋》了!\"

更严重的是,某知名经济学家茅于四在博客上发表长文《爱国饭最好吃,但别噎着》,文中写道:

\"《南京照相馆》的成功,某种程度上是民粹主义情绪在文化领域的又一次胜利...”

“将历史悲剧简单转化为非黑即白的民族主义激情,这种创作倾向值得警惕...”

“健康的商业社会应该超越狭隘的民族情绪...\"

这篇文章被各大论坛疯狂转载,一时间,\"爱国营销\"、\"民粹电影\"的帽子一顶接一顶地扣了过来。

青锋影业的办公室里,王紫逸气得直拍桌子:\"这帮人是不是有病?我们好好拍个电影,怎么就成'吃爱国饭'了?\"

宋轶忧心忡忡地刷新着网页:\"现在好多大V都在转发这种观点,说我们是在'消费民族情感'。\"

李扬沉默地看着电脑屏幕上那些刺眼的评论,思绪却飘回了前世。

他太熟悉这种论调了——

在公知当道的年代,爱国似乎成了一种原罪。

任何正面表达爱国情感的行为,都会被嘲讽为\"战狼\"、\"小粉红\"。

\"他们在偷换概念。\"李扬突然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冷意,\"把'铭记历史'等同于'宣扬仇恨',把'爱国情怀'污名化为'民粹主义'。\"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既然他们说我们吃爱国饭,那我们就堂堂正正地爱一次国给他们看。\"

当天晚上,李扬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开始撰写一篇回应文章。

他选择用半文半白的风格,既庄重又犀利。

最重要的是,用白化文怕小日子看不懂,毕竟他们学的是文言文。

《正国论》

一东瀛近邻,素有礼佛之名,然观其行,伪善昭彰。

其《终战诏书》所谓'给亚洲诸国带来麻烦',轻描淡写,欲盖弥彰。

彼所谓'东亚解放',实为铁蹄践踏;所谓'共荣',实为白骨铺就。

李某不才,唯愿以影为鉴,正视听,铭国耻。

试看一九三七之金陵,秦淮泣血,钟山蒙悲。

三十万生灵涂炭,妇孺老幼岂是'误伤'?

有组织之屠戮,有计划之劫掠,此乃'解放'乎?

此乃人类文明史上最深重之耻辱一页!\"

或云'战争难免误无辜',此言大谬!

日寇当年之举,非为战时误伤,实乃有组织、有计划之烧杀淫掠,铁证如山,岂容狡辩推诿?

尤可恨者,战败至今,不思悔改,反设靖国神厕,供奉战犯鬼魅,企图篡改史册,混淆黑白。

此等行径,何以面对亚洲万千冤魂?

扬拍此片,非为其他,唯愿'影为史证'。

吾辈岂能忘金陵城头之冰冷刀光?

岂能忘响彻天际之猎杀之声?

愿以此幕幕画面,铭刻成三十万遇难同胞之无声遗言,告慰亡灵于九泉。

故吾誓曰:必以影为光,照见历史之幽暗;

以影为刃,斩断谎言之荆棘;

以影为幡,祈念万千之亡灵。

绝不效路川、贾长坷之流,为搏虚名,求舔西方三大奖项之余唾,而行丑化国人之事。

吾道一以贯之,虽千万人,吾往矣!

……

文章完成后,李扬直接发布在自己的博客和天涯论坛上。

起初,这篇文章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直到某个知名网友转发并评论:\"终于有人敢说真话了!\"

随后,这篇文章像野火一样在网络上蔓延开来。

支持者的声音开始压过质疑:

\"李扬牛逼!这才是国人该有的骨气!\"

\"那些说'爱国饭'的人,你们的心不会痛吗?\"

\"看完这篇文章,我决定必去《南京照相馆》首映!\"

更让人意外的是,一些原本保持沉默的学者和文化界人士也开始发声支持。

一位历史学教授在采访中说:\"李扬的文章虽然直白,但说的都是事实。

铭记历史不等于宣扬仇恨,而是为了避免悲剧重演。\"

茅于四等人的批评声渐渐被淹没在支持者的浪潮中。

有人发现,茅于四悄悄删除了那篇《爱国饭最好吃,但别噎着》的博文。

\"我们赢了。\"王紫逸兴奋地指着电脑屏幕,\"你看,现在网上都是支持我们的声音!\"

李扬却显得很平静:\"这只是一场小战役。真正的战争,是要让更多人明白:爱国不是罪,铭记历史是华夏儿女的责任。\"

宋轶轻声读着文章中的句子:\"'以影为光,照见历史之幽暗;以影为刃,斩断谎言之荆棘'...写得真好。\"

窗外,夜幕降临。

但在这个小小的办公室里,每个人都感觉心中亮起了一盏灯。

李扬知道,从这一刻起,《南京照相馆》不再只是一部电影,它已经成为一种态度,一种声音。

而这声音,注定要响彻这个时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