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 > 第53章 首映大爆:民心所向

《正国论》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湖中,激起的涟漪远超想象。

网络上,支持者为李扬的敢言直呼痛快,称其“振聋发聩”、“找回了中国人该有的精神气”。

但质疑与批评之声并未消散,反而更显尖刻。

某些论坛上,“狭隘”、“煽动”、“民粹引擎”的帽子扣得更狠,甚至有人开始揣测李扬的“背景”,将这场文艺争论引向不可言说的方向。

首映礼前夕,韩三坪亲自打来电话,语气带着关切与一丝不容置疑的力度:“李扬,明天的首映礼,我过去给你站台。

有些话,要不由……由我来说,分量不一样。”

他刻意回避了敏感词,但意思明确:官方背景可以压制部分杂音。

李扬握着话筒,沉默片刻。

他真诚地说:“韩总,谢谢您。但正因为您是官方背景,您一旦出面,性质就变了。”

“现在《正国论》是我的个人发言,是民间的声音。”

“您若站台,反而可能被解读成官方定调,会激起更复杂的舆论反应。”

“这场仗,我想先在市场的战场上,用作品本身来打。”

韩三坪在电话那头沉吟良久,最终叹了口气,带着赞赏的口吻:“你小子……心思缜密,有担当。好,依你。但有任何需要,中影永远是你后盾。”

“明白。最终的答案,让十三亿国人用电影票来给吧。”李扬回道。

果不其然,首映礼上,镁光灯闪烁中,有记者犀利提问:

“李导,近期关于您和《南京照相馆》‘消费爱国情怀’的争议甚嚣尘上,您如何回应?”

李扬站在台上,面容平静,目光扫过全场,最终定格在提问的记者身上,声音清晰而沉稳。

“感谢您的提问。”

“我想,一部电影的价值,不在于它被贴上了什么标签,而在于它能否真正触动人心,能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十三亿国人心中自有杆秤,最终的票房和时间,会给出最公正的答案。”

“我和我的团队,相信观众,相信历史。”

他没有陷入具体争论,而是将评判权交给了更宏大的主体——

人民和时间。

这番回应,既避开了陷阱,又显得格局开阔。

就在首映礼进行的同时,城市的另一端,一名叫李晓的高一学生,正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他性格有些内向,甚至略带社交障碍。

以往对于《南京!》这类明确标注“爱国”的电影,心情总是复杂。

他会为片中同胞的遭遇难过,但看完后总有种难以名状的憋闷和疏离感。

仿佛那段历史被罩上了一层看不透的纱。

后来看了影评才明白,那是视角问题——

通过侵略者“人性化”的镜头去看苦难,让他本能地不适。

他之前要么偷偷去看,要么干脆等网络版,怕被同学调侃是“小粉红”或“五毛”。

但这次不一样。

他读了李扬的《正国论》,那句“堂堂正正爱国”像颗种子在他心里发了芽。

他想起历史书上冰冷的数字想起爷爷奶奶偶尔提及那段往事时的沉默。

他决定,这次要勇敢一次。

他不仅自己要去看首映场,还在班级qq群里小心翼翼地发出了邀请。

“有人……想一起去看《南京照相馆》吗?听说拍的是咱们自己人的视角。”

消息发出后,他紧张地盯着屏幕,生怕收到嘲讽或冷场。

然而,回复却出乎意料地积极:

“去!早就想看了!”

“加我一个!《正国论》写得太燃了!”

“班长组织一下?集体购票呗?”

“李晓,好样的!正愁没人一起呢!”

看着屏幕上跳动的肯定回复,李晓的心被一股暖流包裹。

原来,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在悄悄期待,原来,堂堂正正地表达对历史的敬畏,并不可耻。

电影院暗了下来。

银幕上,故事展开。

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只有照相馆学徒苏柳昌(李扬饰)在炼狱中挣扎求生的视角。

李晓的心随着剧情起伏:

他担心:当苏柳昌为了保护底片,在废墟中穿梭,每一次日寇的脚步声都让李晓攥紧拳头,手心冒汗。

他愤怒:看到林毓秀(宋轶饰)在剧场内的悲惨遭遇,他的鼻子阵阵发酸。

他悲伤他哭泣:当“摔婴”的惨剧发生,当暗房红光下苏柳昌冲洗出同胞遇难的照片,面容因痛苦而扭曲时,李晓的眼泪彻底决堤,不是为了煽情而哭,而是那种基于史实、源自同胞共情的心碎。

周围也响起了一片压抑的抽泣声。

他欣慰:战犯最终受到审判,在雨花台上,为他们在这场浩劫中犯下的罪行,接受长枪的刑罚。

林毓秀拿着众人的合照,手牵着金老板的女儿,和众多国人一起,见证了这场最终审判。

仿佛在告诉观众,记忆不会消失,生命终将延续。

片尾字幕缓缓升起,哀婉而坚定的音乐回荡在放映厅。

散场灯亮了,刺眼的光芒将人们拉回现实。

但李晓久久没有动弹,他沉浸在那种巨大的悲恸与奇异的慰藉交织的情绪中,难以自拔。

他环顾四周,发现和他一样默默坐着、擦拭眼角、不愿立刻离场的人,不在少数。

没有喧哗,只有一种无声的共鸣在空气中流淌。

他直到感谢名单全部放完,才感觉稍微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这一刻,他彻底明白了李扬所说的“答案”是什么。

这不是一部需要争论的电影,这是一次需要沉浸和感受的纪念。

而此时,在中影的指挥中心,最终的首日票房数据汇聚而来。

当那个数字最终定格时,房间内先是一片寂静。

王紫逸一把抱住李扬,声音激动得变了调:

“扬子!破了!首日1680万!超过《南京!南京!》了!”

宋轶站在一旁,眼含热泪,看着被伙伴们围住的李扬,脸上露出了无比欣慰和自豪的笑容。

李扬看着屏幕上那个鲜红的、创纪录的数字,心中没有狂喜,只有一种沉甸甸的确认感。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票房数字,这是万千如李晓一样的普通观众,用脚投出的最真诚的票。

十三亿国人,已经开始给出他们的答案。

民心所向,便是真正的、无可辩驳的胜利。

漫漫长夜,终见曙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