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的七一,太阳像是被谁擦亮了似的,刚过清晨七点,就把滚烫的光洒下来,落在丽民服装厂的红砖墙上,映得墙缝里的青苔都泛着暖融融的光。
厂区门口的两株老梧桐树,叶子被晒得微微卷曲,却依然倔强地撑开一片绿荫,树下挂着的“热烈庆祝中国**成立69周年”横幅,红得格外耀眼,边角被风轻轻吹起,像是在和进出的工人打招呼。
车间外的空地上,早就被打扫得一尘不染,五颜六色的彩旗沿着围墙根插了一圈,红的、黄的、粉的,在风里飘得欢快,偶尔还会碰到一起,发出“哗啦哗啦”的轻响,像是在提前奏响庆祝的乐章。
工人们来得比往常都早,每个人都穿着洗得发白却熨烫得平整的工装,领口系得严严实实,脸上带着藏不住的自豪与喜悦——今天,厂里要办七一表彰大会,不仅要表彰先进党员,还要见证新党员入党宣誓,这可是丽民服装厂近些年最隆重的事了。
张毅站在厂区中央的临时舞台旁,指尖反复摩挲着舞台边缘的红绸布,布料上还带着清晨的微凉,他却觉得掌心的温度越来越高。和工会主席的爽朗不同,张毅性子偏内敛,做事向来沉稳细致,哪怕是搬桌椅、摆鲜花这样的小事,也会反复确认位置是否整齐,鲜花的朝向是否一致。
他穿着一身崭新的工装,领口绣着小小的“丽民”字样,针脚细密得看不见线头,这是他前一晚特意自己熨烫的,连衣角的褶皱都捋得服服帖帖。
提前半小时到厂后,张毅没闲着,帮工会同志把表彰用的奖状按顺序排好,又仔细检查了入党宣誓用的誓词展板,发现展板角落有一点划痕,还特意跑回车间拿了白色油漆,一点点把划痕补好。额角沁出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滑,他抬手用袖口擦了擦,目光落在不远处的生产车间,嘴角悄悄扬起——那里是他的工友们熬夜赶制的新工装,每一件都藏着大家的心思,也藏着他对这座工厂的热爱。
“张毅厂长,该上台了!”工会主席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里满是笑意。张毅点点头,深吸了一口气,指尖轻轻攥了攥衣角,才迈着沉稳的步子走上舞台。
舞台是用木板搭的,踩上去会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台下的工人瞬间安静下来,几百道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他身上。他下意识地看向第一排邀请的嘉宾吴厂长,对方冲他轻轻点头,眼神里的鼓励像一股暖流,瞬间抚平了他心底的一丝紧张,眼神渐渐变得坚定而炽热,犹如有一团火焰在眼底燃烧,照亮了整个舞台。
上午九点整,入党宣誓仪式正式开始。国歌奏响的那一刻,张毅和其他几位新党员一起,缓缓举起右手,紧握拳头,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领誓人站在他们前方,声音洪亮而庄重,张毅跟着一字一句地念出誓言:“我志愿加入中国**,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心底里蹦出来的,带着沉甸甸的分量,在空旷的厂区里回荡。他想起自己刚进厂时,跟着老党员学技术,对方总说“党员就要多扛事、多吃亏”;想起去年汛期,车间进水,党员们带头跳进水里搬机器,浑身湿透却没人喊累;这些画面在脑海里闪过,让他的声音愈发洪亮,眼神也愈发坚定。
就在这激昂的宣誓声中,不远处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隆隆”的运转声也准时响起,像是在和誓言应和。那声音不是杂乱的噪音,而是电动缝纫机“哒哒哒”的走线声、裁布机“咔嚓咔嚓”的裁剪声、熨烫机“滋滋”的蒸汽声,交织在一起,成了最激昂的乐章。
张毅的目光落在台下工人手中的新工装,忽然明白,党的事业从来都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而是像这工装的针脚一样,藏在每一个普通人的奋斗里,藏在工厂的发展里,紧紧相连,永不分离。
宣誓仪式结束后,表彰环节开始了。党支部书记兼工会主席拿着表彰名单,一个个念出先进党员的名字,台下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张毅站在舞台一侧,看着获奖党员接过奖状时自豪的模样,悄悄在心里记下他们的名字——以后要多向他们请教,不仅要把技术练得更精,还要像他们一样,做工人眼里靠谱的党员。
他的目光无意间扫过会场的角落,那里摆着一张小小的桌子,桌上的木质镜框里装着去年的“先进党员集体”奖状,玻璃擦得发亮,还摆了两朵新鲜的向日葵。可镜框玻璃上映出的空旷座位,让他心里泛起一丝涟漪——那是翁英英的座位。以前同在一个办公室里,翁英英总能帮他出主意,两人曾经还一起琢磨过如何规划工厂里的远景蓝图。想不到去年翁英英辞职办了个体厂,当时,他还帮着搬过设备,如今看着空座位,他忍不住想,不知道她的小厂子,现在有没有走上正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