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逆命菩提 > 第173章 血色西征

逆命菩提 第173章 血色西征

作者:万灵咏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7 12:21:29

万一乐的本体静坐于昆仑之巅的秘室之中,周身愿力如海,深邃无垠。此前投入北宋时间线的那个名为“万衍”的意识分身,圆满完成了扭转靖康之耻命运、引导新文明诞生的任务后,正沿着既定的时空轨迹,如同倦鸟归林般,跨越漫长的时间阻隔,返回本体。

匆匆百年,恍如隔世,本体却才过一会儿,这就是时间的伟力吗?

正当万一乐感叹时,他没有注意到的一些事发生了……

在那分身意识即将彻底融入本体的刹那,一丝极其细微、几乎无法察觉的波动产生了。

或许是北宋时间线因巨大变革而产生的惯性张力,或许是陈抟《蛰龙睡功》与愿力结合带来的未知干扰,又或许是万一乐自身慈航高阶境界尚未能完全圆融掌控所有时间线分支的微妙差异——那回归的意识流,轻轻擦过了主时间线的壁垒,激起了一缕几乎不可见的“涟漪”。

万一乐本体微微蹙眉,感应到了一丝异常,但那感觉稍纵即逝,如同指尖流沙。他仔细内视,并未发现本体有何不妥,那分身的经历与感悟也已顺利回收融合。

“或许是跨越时空的正常损耗?”他并未深究,继续沉入对愿力星穹的更深层次感悟之中。

他却未曾注意到,在那时间与命运的长河之上,因这一丝细微的涟漪,一条原本几乎与他干预后的北宋时间线并行的、极其微弱的新支流,悄然萌芽、分叉了出去……

这缕支流承载着原本历史中蒙古崛起的巨大业力惯性,开始悄然酝酿。

几乎在同一时刻,万一乐的第二个意识分身,已然遵循着本体的指引,朝着另一个业力深重如血海的时间节点跳跃而去。这个分身,秉承着“衍化万物,弘济众生”之念,自命名为——万弘济。

时空变换,斗转星移。当万弘济的意识再度稳定,感受到的是凛冽干燥的寒风,以及空气中弥漫着的牧草、牲畜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息。

他落脚的时间,是公元1204年。此地,是蒙古高原。此时,被称为成吉思汗的铁木真,刚刚彻底击败了最后的强大对手乃蛮部,真正统一了蒙古诸部,成为了这片草原上无可争议的霸主。一颗即将震撼世界、带来无尽杀戮与毁灭的战争机器,刚刚完成了它的最后组装,即将开始它的征服之路。

而在南方,南宋正处于宁宗赵扩在位时期。

权相韩侂胄把持朝政,排斥异己(如朱熹理学被打为“伪学”),朝堂党争激烈。皇帝赵扩相对平庸,大权旁落。

韩侂胄为巩固权位,树立威望,积极筹划北伐金国,史称“开禧北伐”。但军队腐化,战斗力低下,将领缺乏(仅有的善战之将如毕再遇等亦受掣肘),准备极不充分。外交上试图联蒙抗金,但对刚刚统一的蒙古缺乏了解,心存幻想。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江南富庶,但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分化加剧。苛捐杂税繁多,民生日益艰难。临安等大城市歌舞升平,醉生梦死,底层百姓却苦不堪言。

就在万弘济抵达的两年后(1206年),一场仓促的北伐——开禧北伐即将发动,并迅速惨败。失败原因在于:准备不足、军政**、用人不当、低估金军以及后方内斗(北伐期间韩侂胄政敌史弥远等发动政变杀韩求和)。此战不仅耗尽南宋国力,更暴露其虚弱,为后续蒙古南侵埋下伏笔。

此时的南宋朝廷,宋宁宗赵扩(1168年-1224年) 正值壮年(36岁),却优柔寡断,缺乏主见,沉溺于书画享乐,朝政大权实际被权相韩侂胄(1152年-1207年) 把持。

而伟大的词人、将领辛弃疾(1140年-1207年) 此时已年过花甲(64岁),闲居在江西铅山乡间,虽仍心系北伐,却已屡受排挤打压,壮志难酬,只能将满腔悲愤与军事韬略寄托于词作之中(如着名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即作于1205年北伐前夕),对韩侂胄的贸然用兵深表忧虑却无能为力,距离其悲愤离世仅剩三年时间。

这是一个中枢混乱、英才埋没、危机暗伏的时期。

北方的金国虽已衰落,但相对于南宋仍是庞然大物。

北方金朝,此时在位的是金章宗完颜璟(1168年-1208年)。章宗在位前期曾有过“明昌之治”,但此时金国已由盛转衰。内部政治**,黄河屡屡泛滥成灾,财政拮据,猛安谋克制度腐化,军队战斗力下降。虽然面对南宋仍占据优势,但北方新崛起的蒙古已使其感到巨大压力,处于南北夹击的困境之中。

西面的西夏左右逢源,在位的是夏桓宗李纯佑(1177年-1206年)。西夏此时国力已衰,采取附金和宋的政策,勉强维持。但国内党项贵族与皇权矛盾加剧,且即将面临来自成吉思汗铁木真的第一次毁灭性打击(1205年,蒙古首次攻夏),国势岌岌可危。

而最新出现的、也是最危险的敌人——统一的蒙古,正虎视眈眈,南宋却对其可怕的战争潜力和杀戮本性几乎一无所知。

万弘济感知着这纷乱复杂的天下大局,心中已有决断。他不能在此地耗费数十年光阴慢慢经营。他必须用最快的方式,在此地点燃一团火,播下种子,然后才能抽身去应对蒙古高原那迫在眉睫的、足以吞噬一切的业力风暴。

万弘济的神念扫过浩瀚的蒙古高原,他能感受到那股刚刚凝聚成型的、如同饥饿狼群般的冲天煞气与业力。

他的目光更投向西方,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几十年内,这支蒙古铁骑将带来的血海滔天:

花剌子模(1219-1221):因杀害蒙古商队和使者,招致成吉思汗亲征。撒马尔罕、布哈拉、玉龙杰赤等名城被夷为平地。撒马尔罕城破后,据载超过百万居民被屠杀,工匠被掠,城市成为废墟。玉龙杰赤围城数月,抵抗激烈,城破后遭遇疯狂报复,预计死亡人数高达120万,几乎被从地图上抹去。

巴格达(1258):旭烈兀西征,攻陷阿拉伯阿拔斯王朝首都。哈里发被蒙古人裹在地毯里用马踏死(象征不沾王室血)。城陷后,超过80万居民被屠杀,世界闻名的智慧宫被毁,无数典籍被抛入底格里斯河,河水为之染黑,文明遭到毁灭性打击。

此外,在中亚、波斯、俄罗斯等地,无数城市和乡村遭遇类似命运,整个蒙古西征过程造成的总死亡人数,各种估算从数百万到数千万不等,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灾难之一。其屠杀往往具有系统性、惩罚性特征,旨在恐怖威慑,瓦解抵抗意志。

万弘济屹立于苍茫天地之间,面色凝重如铁。他所感知到的,不仅仅是即将发生的屠杀数字,更是那凝聚在历史中的、足以让时间长河都为之淤塞的绝望(深灰)、暴虐(漆黑)、怨憎(紫黑) 的业力!如此浓重的业力,不仅折磨着枉死者的灵魂碎片,更会像毒瘤一样侵蚀整个时间线的健康。

他的任务,就是在这滔天血海降临之前,尽可能地去阻止、去扭转、去净化。目光扫视,他需要找到一个切入点,一个能让他这外来意识扎根并开始衍化济世的地方。

他的身影缓缓淡去,朝着南方——那个此时尚在醉梦之中,对即将到来的末日浩劫一无所知的南宋边境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