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逆命菩提 > 第172章 盛世百年

逆命菩提 第172章 盛世百年

作者:万灵咏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7 12:21:29

历史的洪流,一旦被强行扭转了方向,便会奔腾向一个全然不同的未来。

一年后,新政与强军举措显现惊人成效。

依靠五岳炼心的严格筛选与狄青铁腕整顿,官员体系率先完成汰冗,全国文武官员数量精简逾四成,效率与廉洁度却大幅提升。

军队方面,老弱冗员被彻底清除,首批十万禁军完成初步锻体,虽未全员成就“百战悍卒”,但体能、战力、士气已远胜以往,军费开支反而因兵员精简和空饷清除而下降。

而寒门学子与广大民众面前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多条路径:

天赋文心者可赴五岳炼心求取功名;

体魄强健、心志坚定者可参军锻体,搏取军功;

擅长匠作者可入官坊享受优渥待遇,钻研技术;

头脑灵活者则可投身海运商贸。

境内残留的修行者(包括之前见过的几个老道和蜀山守剑人),大部分在感受到朝廷新气象与五岳磅礴意念后,选择归附,或融入新体系,或成为研究新力量的顾问。

当然,这也为他们的门派带来了崭新的活力与生机。

西夏、辽国最初对此巨变惊疑不定,屡派细作探查,甚至尝试小规模挑衅,均被脱胎换骨的宋军轻易击溃,狄青甚至率“百战营”主动出击,数次精悍的小规模突击打得西夏人胆寒,两国开始真正感受到来自南方的恐怖压力。

三年之后(1036年): 大宋国力蒸蒸日上。

新田制释放了农业生产潜力,加之农税降低,民间仓廪渐实。海运与商贸带来的巨额关税收入,极大地充盈了国库。

范仲淹坐镇中枢,新政条令深入推行,虽仍有阻力,但大势已成,其“庆历新政”在原历史中昙花一现,如今却根基日固。他本人因心系万民,日夜操劳,虽显清瘦,但于中岳嵩山炼心有成,心神之力浩瀚,处理政务如臂使指。

狄青已官至枢密使,其麾下核心“百战营”扩至五万人,皆乃百战余生的锻体精锐(普通士兵皆是锻体三重及以上,将领大部分都是锻体五重及以上,狄青已经修到了锻体七重),普通禁军战力亦堪比以往边军锐卒。

赵祯皇帝威望日隆,于朝堂之上乾纲独断,于修行之上亦未松懈,借《星穹初辟图》及帝王气运,炼心修为深不可测。

欧阳修文章名动天下,同时于南岳衡山炼心,其《朋党论》等雄文更添一股凛然正气,直斥邪佞。

韩琦文武兼资,既于西岳炼体,亦参与军政,成为赵祯左膀右臂。

种世衡镇守西北,将《厚德载物图》之意融入边军治理与防御,边关稳固,民心归附。

第四年(1037年): 经过充分准备,国力军力已达鼎盛的大宋,对西夏发动了灭国之战。狄青亲率五万锻体精锐为主力,种世衡等部策应。战争毫无悬念。宋军士卒力量、速度、耐力远超对手,装备精良,战术灵活,更有“百战营”为尖刀,撕破一切防线。西夏的铁鹞子在大宋的钢铁洪流面前不堪一击。仅历时半年,宋军便攻破兴庆府,李元昊战败**,西夏灭亡。其疆土尽数纳入大宋版图,设为西北诸路。

第五年(1038年): 消化吸收西夏故地,设立州县,移民实边,推广新法。同时,全力备战北伐。

第六年(1039年): 十万经过进一步锻体强化的宋军,在狄青、韩琦、种世衡等一众名将率领下,分路北伐辽国。此时的宋军,已非昔日吴下阿蒙,骑兵丝毫不逊于辽国铁骑,步兵更是碾压。加之新式投石机、神臂弩等战争器械,以及逐渐显露的超凡将领(狄青等已至锻体九重,可短暂爆发非人之力),辽军一败涂地。

宋军一路势如破竹,连克幽云十六州,最终直捣黄龙府,辽国天祚帝被俘,辽国灭亡。大宋完成了自太祖太宗以来未竟之业,收复所有汉唐故土,声威震彻寰宇。

至1127年: 近百年时光流逝,大宋早已非复吴下阿蒙,而是成了一个疆域辽阔、国力强盛、文明进阶的超级帝国。

疆域不仅囊括原北宋、西夏、辽国疆域,更北上征服蒙古高原,西控西域,南下经略大理、交趾,东收高丽、琉球,海军舰队纵横四海,将东南亚、乃至部分印度洋沿岸地区纳入朝贡体系或直接管辖,实现了事实上的“统一世界”。

政治制度上演进为君主立宪内阁制,皇帝仍是国家象征与最高力量掌控者,但日常政务由内阁总理大臣(由炼心有成、政绩卓着者担任)负责。

五岳炼心与业力锻体法普及天下,形成完整体系。民间强者辈出,炼心高阶(类比净尘圆满乃至更高)者可延寿至一百五十载,锻体强者力能扛鼎。

朝廷更是掌握着由狄青(已突破至星火境,镇守星空)、韩琦(炼心至高阶)、种世衡(后裔中杰出者辈出)等开创的超凡武力。

科技树在愿力炼心带来的极致专注与工匠地位提升下飞速发展,结合万衍早期留下的些许启发(如对基础物理、化学的认知),早已突破蒸汽时代,进入基于愿力、业力转化能源以及初步利用星穹之力的“心源科技”时代,造出了浮空舟、通讯镜等奇观。

赵祯与刘娥皆因炼心有成(赵祯更因有《星穹初辟图》和帝王气运加持),修为高深,依然健在,但赵祯已于八十年前(约1047年)觉盛世已奠,且醉心于探索《星穹初辟图》更高境界,遂禅位于一位同样炼心有成、锐意进取的宗室子弟,自己与刘娥(已于澄心观修行至炼心高阶)则成为帝国的守护者与引导者,常年居于昆仑新辟的“星穹殿”中潜修,或乘坐最新型的“星槎”巡视疆域,甚至短途离开地球,探索临近星辰。

至此,靖康之耻的阴影早已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辉煌鼎盛、人人如龙、迈向星海的超级文明。

而这一切的起点,都源于近百年前,那位神秘降临此界,播下愿力种子的青衣客——万衍。他的身影,已成为帝国最高机密和传说中的神话,激励着无数后来者,向着无尽的星穹,不断进发。

光阴荏苒,星移斗转。万衍本以为这份跨越时空的意识投影,最多支撑三五年便会消散。然而,连他也未曾料到,陈抟《蛰龙睡功》中那“神蛰天地,意守虚无”的奇妙法门,竟与他自身慈航高阶的浩瀚愿力以及此界日益蓬勃增长的众生愿力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共鸣。

他并未刻意修炼,却自然而然地陷入了一种深沉的、类似“蛰龙”的休眠状态。意识如同沉入温暖而浩瀚的愿力海洋,每一次呼吸都与此界众生的心念同步。他时睡时醒,每一次短暂的苏醒,神念扫过天地,便如快速翻过历史的长卷,窥见世间的沧桑巨变。

他“看”到本应早逝的名将种世衡,因修行《厚德载物图》有成,心神滋养肉身,竟突破寿元限制,持续镇守西北边陲数十载,威名赫赫,晚年更成为帝**事学院的象征性院长,桃李满天下。

他“看”到种世衡的子侄辈如种师道、种谔等人,在全新的文武并举体系下茁壮成长,不再仅是历史上悲情的边陲良将,而是成为开疆拓土、统领一方军区的元帅级人物,将种家军的威名播撒至更遥远的疆域。

他“看”到原本应在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时力挽狂澜却壮志难酬的李纲、宗泽,在此世却早早于五岳炼心脱颖而出,于朝堂中枢大放异彩。李纲以其刚直宏阔之心境,于南岳衡山取得极高成就,成为内阁重臣,主导了对辽金旧地的消化与治理。宗泽则以其炽烈的报国之心与组织才能,在北岳恒山炼就明察秋毫之能,长期执掌吏部考功司,为帝国筛选了无数忠贞干练之才。

他“看”到那位原本命运多舛、含冤风波亭的岳飞,此生却沐浴在强盛帝国的光辉之下。他自幼便显露出极强的武略天赋与至纯至坚的忠勇之心,于西岳华山《庚金肃杀图》前表现惊人,被狄青亲自看中,收为关门弟子,倾囊相授《百战煞气锻体诀》与兵法。岳飞行军打仗,不仅勇猛绝伦,更兼怀仁心,屡立奇功,年仅三十便已成为帝国新一代的军神象征,北伐灭辽、西征中亚,战功彪炳史册,其“精忠报国”之志与强大实力,成为整个帝国的骄傲。

他甚至“看”到了原本的金朝开创者完颜阿骨打。在此世,辽国被宋提前迅速灭亡,女真各部尚未统一强盛,便直面了已然蜕变为庞然巨物的超级大宋。完颜阿骨打虽仍是雄才大略之辈,试图反抗,但在狄青、种师道乃至后来岳飞的铁蹄之下,其部落联军不堪一击。最终,完颜阿骨打选择率部归附,其本人被要求至中岳嵩山炼心。出乎意料,其枭雄之心性竟与《厚德载物图》中“承载”之意部分契合,虽未能成就太高,却也洗去部分暴虐业力,后成为宋帝国治理东北地区的一位重要部族长官,得以善终。

百年弹指过,沧海化桑田。万衍的意识在这漫长的蛰眠与偶尔的苏醒中,静静见证了这一切。他目睹了一个彻底摆脱衰亡命运、走向极致辉煌的文明。

这一日,他的意识再次苏醒,感受到此界愿力循环已然稳固磅礴,自成体系,不再需要他的引导。他知道,离去的时刻到了。

他的身影悄然出现在正值盛年、于北疆视察的岳飞军营之外。夜空之下,万衍看着那位英气勃勃、周身煞气与愿力交织、已隐隐触摸到此界力量顶峰的年轻元帅,微微点头。他屈指一弹,一缕凝聚了《庚金肃杀》真意与一丝星火境感悟的纯粹意念,无声无息地没入岳飞眉心。这并非拔苗助长,而是一份契机,一份能助他在未来突破此界极限,真正踏入星空战场的钥匙。

做完这一切,万衍的这具意识投影之身开始变得透明,如烟似雾,最终化作点点细微的金色光尘,消散在塞外的夜风之中。其核心意识则沿着那玄妙的时空联系,跨越无尽虚无,返回那位于未来时间线的本体。

华山石室依旧寂静,陈抟的经卷安然摆放,仿佛从未有人来过。而外面的世界,一个崭新的、强大的宋帝国,正沐浴在星辉之下,继续着它奔向浩瀚星海的征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