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边疆的重镇范阳,夜幕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沉甸甸地压在这片土地上。安禄山的府邸却灯火通明,府内的密室中,气氛凝重而诡秘。安禄山身着一袭黑色锦袍,身材魁梧,满脸横肉,他坐在主位上,眼神中透露出阴鸷与野心。
“最近招募的情况如何?”安禄山低沉的声音打破了沉默,目光扫向站在下方的亲信刘六。刘六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将军,招募死士的进展颇为顺利。我们以重金和荣华富贵为诱饵,从各地招揽了不少亡命之徒。目前,人数已近千人,且每日都有新人来投。”
安禄山满意地点点头,脸上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很好,继续加大招募力度,尤其是那些武艺高强、对朝廷心怀不满之人。这些人,将是我们成就大业的根基。”刘六领命后,又说道:“只是,此事需谨慎行事,毕竟私自招募武装,乃是大忌。若被朝廷察觉,恐有大祸。”
安禄山冷哼一声:“怕什么!如今朝廷内部纷争不断,那些大臣们忙着争权夺利,哪有心思管我。只要我们行事隐秘,定不会被发现。况且,就算被发现,以我现在的势力,他们也不敢轻易动我。”
在安禄山的授意下,招募死士的行动愈发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范阳城内的一些阴暗角落,时常有陌生人聚集,他们或是身强力壮的大汉,或是眼神狡黠的江湖人士。这些人被带到安禄山府邸的隐秘之处,经过一番审查和威逼利诱,便成为了安禄山私人武装的一员。
为了训练这支私人武装,安禄山不惜花费重金,从各地聘请了一批武艺高强的教头。这些教头对死士们进行着残酷的训练,从刀枪剑戟的使用,到各种暗杀、突袭技巧,无所不包。死士们每日在训练场中摸爬滚打,稍有懈怠,便会遭到严厉的惩罚。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支私人武装逐渐成型,战斗力也日益增强。安禄山看着训练场上整齐划一、杀气腾腾的死士,心中的野心愈发膨胀。他不仅在范阳招募,还将触手伸到了周边的城镇,甚至派人前往中原地区,秘密招揽人才。
在距离范阳数百里的定州,一位名叫张猛的江湖侠客,因不满朝廷的一些政策,正四处漂泊。安禄山的手下得知后,便找到他,向他描绘了一番“大业”的蓝图,并承诺只要他加入,便能获得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张猛在一番思索后,最终被说动,跟随使者来到了范阳,成为了安禄山私人武装的一名小头目。
与此同时,安禄山还暗中扩充自己的正规军。他以抵御外敌为名,向朝廷请求增加兵力和粮草。朝廷中的一些大臣虽对安禄山的势力扩张有所警惕,但在安禄山的巧言令色和李林甫等人为其周旋下,这些请求大多得到了批准。
安禄山的正规军数量不断增加,装备也愈发精良。他表面上对朝廷忠心耿耿,暗地里却在加紧谋划着自己的野心。他与周边一些少数民族部落暗中勾结,互通有无,获取了大量的马匹和物资,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实力。
李瑁在长安,虽忙于朝堂事务和军事讨论,但也听闻了一些关于安禄山的风声。他深知安禄山野心勃勃,绝非池中之物。一日,他与郭子仪在王府书房密谈。李瑁神色凝重地说道:“郭将军,近日我听闻安禄山在边疆动作频频,不仅大量招募死士,还扩充正规军。他的势力越来越大,恐怕会对朝廷构成严重威胁。”
郭子仪点头,眼中也透露出担忧:“王爷,我也有所耳闻。安禄山此人,手握重兵,又野心勃勃,如今他暗中扩张,确实不可小觑。只是,目前我们没有确凿的证据,难以向陛下奏明此事。”
李瑁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我们必须想办法收集证据。我打算派情报网的人深入范阳,查清安禄山的真实意图和他的势力规模。郭将军,您在军中威望甚高,也请您留意安禄山在军中的动向,一旦发现异常,立刻告知我。”
郭子仪说道:“王爷放心,我定会留意。只是,安禄山为人谨慎,他的私人武装想必隐藏得极深。我们的情报人员深入范阳,务必小心行事,以免打草惊蛇。”
于是,李瑁秘密召集情报网的负责人王猛,向他下达了任务:“王猛,你挑选一批最精锐、最忠诚的情报人员,潜入范阳,查清安禄山招募死士、扩充势力的详细情况。记住,一定要小心谨慎,确保不被发现。”王猛领命后,立刻着手挑选人员,制定潜入计划。
然而,安禄山也并非毫无防备。他深知自己的所作所为一旦被朝廷知晓,必将面临灭顶之灾。因此,他在范阳城内布下了重重眼线,对城内的一举一动都密切关注。
当王猛派出的情报人员刚进入范阳,便被安禄山的眼线察觉。这些眼线不动声色地跟踪着情报人员,等待着他们露出马脚。
其中一名情报人员名叫陈三,他伪装成一名贩卖茶叶的商人,试图与安禄山府中的一名仆人搭上关系,从而获取情报。他在范阳的集市上摆了个摊位,每日观察着安禄山府中的进出人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