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 第254章 明辨邪正破迷局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第254章 明辨邪正破迷局

作者:又一口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8 23:58:34

武学书院的晨露还凝在银杏叶上,晶莹剔透,像一颗颗细小的珍珠。李瑁已站在沙盘前,指尖轻轻划过西域的戍堡标记,目光深邃。沈青玄刚从丐帮分舵回来,靴底还沾着未干的泥浆,裤脚卷着,露出被水泡得发白的脚踝。他手里捧着个血布包,布角渗出暗红的印记,带着一股淡淡的血腥味。

“从焉耆逃回来的商队护卫说,袭击粮仓的黑衣人里,有个左脸带疤的汉子,用的是幽冥教的‘锁喉爪’。”沈青玄将血布包放在案上,小心翼翼地解开绳结,里面是一小块带血的皮肉,边缘还沾着些沙砾,“这是从他指甲缝里刮下的,上面沾着漠北特有的沙棘油——只有黑风口附近的沙棘才会有这种醇厚的油脂味。”

李瑁俯身细看,指尖捻起一点皮肉碎屑,放在鼻尖轻嗅,眉头微蹙:“确实是沙棘油,而且是陈年的,寻常牧民都用新榨的,只有那些在漠北潜伏多年的老鬼才会特意储存陈年油脂。”他转身走到墙边,取下挂着的地图,摊在案上。地图用羊皮制成,边角已有些磨损,上面用朱砂标着密密麻麻的记号。

“这三处是废弃的军堡,”沈青玄用炭笔圈出地图上三个红点,圈迹重重,几乎要将羊皮戳破,“去年围剿幽冥教时没来得及搜查。据被俘的余孽招认,总坛就藏在黑风口的地下,那里有当年隋炀帝征突厥时留下的暗道,纵横交错,能直通河西走廊。”他的指尖在“黑风口”三个字上重重一点,墨痕晕开,像一滴浓血。

李瑁的指尖在地图上缓缓移动,从黑风口划到河西走廊,又转向江南水乡,最后停在长安城内:“他们的手法倒是没变,总喜欢借刀杀人。”他从案头拿起几封密信,都是各地分舵送来的,信纸泛黄,字迹潦草,“江南说咱们的药材掺了沙土,长安西市传咱们的丝绸是用烂棉絮织的,漠北更离谱,说咱们杀了回纥的牧人抢了羊群——桩桩件件,都想把咱们推到百姓的对立面。”

墙角的信鸽笼里,三只信鸽不安地扑腾着翅膀,脚上的信管闪着金属的冷光。李瑁走过去,取下一只信鸽的信管,抽出里面的纸条,上面只有寥寥数字:“初三午时,趁商队卸货时动手。”他又取下另一只,内容大同小异,只是地点换成了江南书局:“初三,焚书,乱其脉。”

“初三是江南书局新印《江湖总志》的首发日,”沈青玄凑过来看,脸色沉了下去,“他们是想趁人多眼杂,烧毁典籍,同时嫁祸给咱们,让江湖人以为是咱们怕《江湖总志》记载真相,才自导自演了这出戏。”

李瑁将纸条放在烛火上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火星飘落在铜盆里,发出细微的噼啪声:“他们怕了。《江湖总志》收录了幽冥教近三十年的罪行,从掳掠孩童炼药到勾结贪官污吏,字字属实,附有证人证词和物证画像。一旦刊行,他们就再无立足之地。”他转身打开柜子,取出一叠卷宗,“这是从各地搜集的证物清单,你过目。”

沈青玄接过卷宗,一页页翻看:漠北牧民的证词,说曾见幽冥教弟子在月圆之夜挖掘孩童坟墓;江南药铺的账册,记录着幽冥教大量购买曼陀罗和砒霜;长安工匠的供词,承认曾为他们打造过特制的毒箭……每一页都盖着鲜红的手印,透着沉甸甸的分量。

“得让他们的阴谋落空。”李瑁的声音斩钉截铁,“江南书局那边,让静云师太带人乔装,发髻里藏短针,袖口缝迷药,既能自保,又能留活口。书架后让丐帮弟子支起湿布,万一着火能立刻展开灭火。地窖里的手稿,让周先生誊抄三份,分别藏在三个暗格,确保万无一失。”

“长安西市的商队卸货,”沈青玄接过话头,从怀里掏出一张图纸,上面画着总号周围的布局,“我让人把附近的柴草堆都挪到三丈外,铁匠铺的伙计多备水桶,就说是擦铁器用的。商队的马车里,表层放丝绸,底层藏着石灰包,遇火就炸开灭火。”

“至于漠北黑风口,”李瑁的指尖在地图上重重一叩,“让唐煜带五十名精锐,乔装成回纥商队,赶着骆驼过去。驼队里藏唐门的‘烟雾弹’和黑风寨新打的‘破甲锥’,王二不是说要留活口吗?让他在锥尖淬上麻药,既不伤性命,又能制敌。再请回纥的牧民帮忙,他们熟地形,让他们堵住暗道的其他出口,免得余孽逃窜。”

部署在三日后悄然展开。江南的雨淅淅沥沥下着,打湿了书局的青石板路,溅起细碎的水花。静云师太带着峨眉弟子扮成买书的闺秀,一身素雅的襦裙,发髻高挽,看似插着精致的珠钗,实则钗尖都淬了麻药。书局外排起长队,人人手里攥着铜钱,盼着能抢到首发的《江湖总志》。

卯时刚过,一个穿蓑衣的汉子混在队伍里,眼神游移,时不时瞟向窗缝。当他悄悄往窗缝里塞火折子时,静云师太恰好转身,发簪抵住他的后腰,声音柔却带锋:“这位公子,您袖管里的硫磺味,三里地外都闻得到呢。”汉子挣扎着想拔刀,周围几个“买书人”瞬间围了上来,袖口露出的联盟令牌在雨幕里闪着冷光,将他牢牢按住。

长安西市的午时,阳光正好,照在丝绸上泛着柔和的光泽。十车“丝绸”如期而至,车轱辘碾过青石板,发出规律的声响。三个黑衣人藏在货栈后,见商队开始卸货,猛地举着火把冲了出来。然而,他们没料到车上装的不是绸缎,而是沙土——车板一翻,沙土倾泻而下,将火把压灭,也把他们绊倒在地。藏在暗处的弟子们一拥而上,铁匠铺的伙计提着水桶“恰好”路过,兜头浇下,将残余的火星彻底浇灭。

漠北的黑风口最是惊险。唐煜的商队刚靠近军堡,就被五十多个蒙面人围住,黄沙漫天,看不清人脸,只听得到粗哑的喝骂:“李瑁的走狗,今日让你们葬身沙海!”领头的左脸带疤,正是当年幽冥教火器营的头目,他挥手想点燃埋在沙里的火药,却见王二抡起铁锤,精准地砸向引线,火星溅起的瞬间,唐门弟子扔出烟雾弹,黄烟弥漫中,破甲锥带着风声扎进蒙面人的腿弯,既没伤筋动骨,又让他们动弹不得。

“别杀!”唐煜的剑挑飞一个黑衣人的弯刀,剑锋贴着对方的脖颈划过,留下一道浅浅的血痕,“留个活口问总坛的位置!”混乱中,带疤的头目想从暗道溜走,刚掀开石板,就被几个回纥牧民按住——他们是王二特意请来的帮手,骑着骏马,手持套马杆,早就堵死了暗道的另外两个出口。

傍晚的雨停了,江南书局的首发式如期举行。周先生站在台上,一身长衫被风吹得微微扬起,手里举着从黑衣人身上搜出的硫磺和伪造的联盟令牌:“大家看清楚,这些人才是想毁我江湖文脉的奸贼!他们怕《江湖总志》记下他们的恶行,才不惜放火烧书!”台下的读书人怒声四起,有人当场提笔写下《斥邪文》,墨汁飞溅,字字铿锵,说要让这些阴谋“遗臭万年”。

长安的总号前,被擒的黑衣人被绑在柱子上,周围围满了百姓。李瑁让人把证物一一摆在他们面前:“你们说联盟掺沙子卖盐,可西域的盐样在此,官府验过,纯度比市价高两成;你们说抢了回纥的羊,可牧民的证词在此,他们的羊群比去年多了三百只。”围观的百姓越聚越多,有个曾被谣言骗得不敢买联盟药材的老汉,气得直跺脚,当场啐了黑衣人一口:“差点信了你们的鬼话!害得我家婆娘的咳嗽拖了半个月!”

漠北的捷报传来时,李瑁正在核对三地的供词。带疤的头目熬不过审问,招出了最后的余孽名单,共七十二人,遍布七道十二州。“按名单抓人,一个不留。”李瑁在名单上圈出几个名字,笔尖划破纸页,“这几个是当年教主打手,手上沾着人命,交官府按律处置;剩下的胁从,罚去修河堤,用劳役抵罪。”他的目光扫过名单,最终落在“总坛密室”几个字上,眼神冷冽如霜。

三日后,联盟总舵的墙上贴满了捷报。江南抓获纵火犯十七人,长安擒获袭击者九人,漠北端掉总坛一个,缴获火药三百斤、毒箭五十支。最解气的是,从暗道里搜出了幽冥教的“造谣手册”,牛皮封面,里面详细写着如何编造流言、如何模仿联盟标记、如何挑唆各门派矛盾,甚至附了“谣言效果评估表”,连“要让百姓觉得联盟比贪官还坏”这样的话都写得明明白白,字迹歪斜,却透着令人齿冷的用心。

“把手册印出来,到处张贴。”李瑁指着手册上的字迹,对沈青玄说,“让所有人都看看,这些人费尽心机,不过是怕江湖安宁,怕百姓过上好日子。”他转身看向沙盘,在黑风口的位置插了枚新的木牌,上面用朱砂写着“荡平”二字,红色的漆像燃尽的灰烬,却透着斩钉截铁的决绝。

沈青玄捧着新到的《江湖总志》进来,书页还带着油墨的清香。最后一卷特意加了“幽冥教余孽覆灭记”,附着从总坛搜出的罪证照片——用波斯传来的“显影术”拍的,虽然画面有些模糊,却能清晰看清堆满毒草的密室、刻满骷髅的祭坛,还有墙上挂着的人皮灯笼,令人不寒而栗。

“周先生说,这卷一印出来就被抢空了,”沈青玄翻到最后一页,指着一行小字,“有人说要传给子孙,让他们知道邪不压正。”

李瑁接过书,指尖拂过那行小字:“破邪需利剑,守正靠人心。”窗外的银杏叶又落了一层,金黄的叶片盖住了地上的血迹和尘埃,露出青石板原本的颜色,干净得像从未有过阴谋。远处传来孩子们的读书声,清朗明亮,穿过窗棂,落在书页上,比任何捷报都更让人安心——那是江湖最坚实的防线,也是最长久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