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的夜色带着深秋的清冽,李瑁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唐军营地的点点灯火。郭子仪刚刚送来洛阳外围的布防图,安庆绪果然如预料般在邙山设下防线,妄图凭借山势阻挡唐军。他指尖划过图上标注的峡谷,正思索着明日的进军路线,脑海中忽然响起一阵熟悉的嗡鸣——那是系统启动的声音。
【检测到宿主已完成阶段性任务:收复潼关,瓦解安禄山主力,推动战后重建规划。任务完成度:优。】
李瑁心中微动,自河北三城光复后,系统便进入了静默期,他几乎要忘了这个伴随自己征战的“伙伴”。此刻听到提示音,竟生出几分久违的期待。
【鉴于宿主在任务执行中展现出的战略能力、民生关怀与朝堂协调能力,触发隐藏奖励机制。现发放奖励如下:】
【奖励一:《青囊秘要》全卷。此乃华佗弟子吴普所着,收录失传外科手术三百余例,含创伤缝合、骨折复位、脓肿引流等技艺,附草药炮制独门手法。】
李瑁呼吸一滞。他曾在长安皇家图书馆见过《青囊经》残卷,记载的医术已令人惊叹,没想到系统竟能给出全卷秘要。如今军中伤兵无数,尤其是潼关之战后,许多士兵因伤口感染丧命,若能掌握这些外科手术,不知能救下多少性命。
【奖励二:《齐民要术续编》。含西域高产粮种培育法、梯田开垦技术、水车改良图谱,可使亩产提升三成,适用于北方干旱地区与南方丘陵地带。】
这奖励更是雪中送炭。河北、河南诸州经战乱后,良田荒芜,百姓流离,粮食短缺已成最大隐患。他在奏疏中提出的安抚流民之策,正缺高产粮种与先进农技支撑,这《齐民要术续编》来得恰是时候。
【奖励三:基础体质强化。提升宿主耐力、反应速度与伤口愈合能力,以适应高强度战场环境。】
一股温热的气流忽然从丹田升起,流转四肢百骸,连日来的疲惫竟消散大半。李瑁握紧腰间长剑,挥剑划出一道残影,速度与力量都隐隐有所精进。他心中暗叹,这系统虽神秘,却总能在最关键时给予助力。
【阶段性任务已完成,下一阶段任务开启:光复洛阳,擒获安庆绪。任务提示:人心向背,乃克敌制胜之根本。】
系统提示音消失,李瑁却久久伫立在城楼上。月光洒在他身上,将铠甲的影子拉得很长,手中仿佛还残留着那两卷古籍的厚重感。他转身下城楼,对亲兵道:“传我令,速请军中医官与负责粮草的参军来中军大帐。”
半个时辰后,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军医令陈默是个年过花甲的老者,脸上刻满风霜,刚从伤兵营赶来,袍角还沾着草药汁。粮草参军王砚则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一手算盘打得极好,却总为军中粮草不足发愁。
“陈医令,”李瑁将一卷凭空出现在案上的古朴竹简推过去,“你看看这个。”
陈默疑惑地展开竹简,只见上面用隶书刻着“青囊秘要”四个字,开篇便是“金疮缝合术”,详细记载着如何用煮沸的麻线缝合伤口,如何用烈酒消毒器械。他越看越激动,双手微微颤抖:“这……这是失传的华佗医术!殿下从何处得来?”
“你无需问来源,只需看这些医术是否能用。”李瑁示意他继续翻看。
陈默逐页研读,时而拍案叫绝,时而蹙眉思索,看到“断肠吻合术”时,老泪纵横:“若早有此术,沧州之战时,那十几个被叛军砍断肠子的弟兄,便不会眼睁睁等死了!”
“那便好。”李瑁点头,“从今日起,你挑选军中伶俐的医兵,组建‘金疮营’,专门研习这些医术。所需的烈酒、麻线、银针,让王参军从粮草中优先调拨。”
陈默捧着竹简,对着李瑁深深一揖:“臣定不辱使命!”
待陈默离去,李瑁又将一本线装书递给王砚:“这是《齐民要术续编》,你看看上面的粮种培育法与农具图谱,能否在河北推广。”
王砚出身农家,对农事极熟,翻到“西域耐旱麦种”一页时,眼睛骤然发亮:“殿下,这麦种若能在河北种植,哪怕遇上大旱,也能有半成收成!还有这曲辕犁改良图,比现在的犁省时省力,一亩地能多耕出两成来!”
“只是这两种……”王砚忽然面露难色,“我们手里没有西域麦种,总不能去西域采购吧?”
“系统既给了图谱,必有办法。”李瑁想起系统奖励时的提示,果然在书末发现一张字条,标注着洛阳城外一处废弃的皇家粮仓,里面藏着早年西域进贡的麦种。他提笔写下地址:“拿下洛阳后,第一时间去这里找到粮种,妥善保管。”
王砚接过字条,如获至宝:“殿下放心,属下就算拼了性命,也会护好这些麦种!”
帐外传来更鼓声,已是三更天。李瑁让亲兵取来纸笔,给长安的杨玉环写了封信,提及系统奖励的医术与农技,虽未明说来源,却难掩兴奋:“……得秘术可救伤兵,获良种能济万民,此战之后,百姓或可免于饥寒,长安的菊花,也能开得更盛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