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的月色,被一层薄雾蒙上了几分诡谲。李瑁站在天枢阁联络点的废墟前,手中捏着半块烧焦的木牌,上面的星图标记虽已炭化,却仍能辨认出北斗第七星的轮廓——这是三日前突袭时从火中抢出来的,也是揭开更大阴谋的钥匙。
“殿下,从俘虏口中审出些眉目了。”柳轻烟的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她手中捧着一卷刚破译的密信,纸页上的墨字因潮湿而微微晕染,“天枢阁计划在十月初一发动‘惊雷’,目标是……长安的漕运码头。”
李瑁的心猛地一沉。十月初一是朝廷向河北输送冬粮的日子,长安城西的广运潭会聚集数百艘粮船,一旦出事,前线将士的粮草供应将彻底中断,平叛部署会瞬间崩塌。他快步走向临时搭建的中军帐,帐内的沙盘上,广运潭的位置已被红笔圈出,周围标注着粮仓、栈桥与守卫兵力。
“广运潭是大运河的终点,每日进出船只上千,人流量极大,想在那里搞袭击,太容易了。”郭子仪的信使刚从长安赶来,此刻正指着沙盘分析,“而且码头的守卫多是京兆府的府兵,战斗力远不如玄甲士,若天枢阁动用死士突袭,后果不堪设想。”
李瑁指尖重重敲在沙盘边缘:“他们的目标不是杀人,是断粮。”他想起从明远和尚处搜出的密信,其中多次提到“断其喉,使其毙”,当时以为是指截断范阳粮道,如今看来,真正的杀招藏在长安。
“系统,解析‘惊雷’行动的可能方案。”
【推演结果:1. 利用漕工身份混入粮船,在舱底放置火药,于出航时引爆,炸毁河道;2. 伪装成商贩,在码头粮仓纵火,烧毁冬粮;3. 策反码头官吏,篡改粮船航线,将物资转运至天枢阁控制的据点。】
【风险评估:方案1成功率最高(65%),因广运潭的火药管制松散,且漕工流动性大,便于潜伏。】
“火药……”李瑁眼中闪过锐光,“查近期从西域进入长安的商队,尤其是携带硫磺、硝石的。天枢阁的火药工艺来自西域,必走河西走廊。”
柳轻烟立刻应声:“已让丐帮弟子盯着玉门关,昨日传来消息,有支龟兹商队用‘药材’名义申报了十车硝石,如今已进入关中地界。”
“调玄甲士拦截!”李瑁当机立断,“让张彪带五百人,在商队抵达长安前拿下,务必人赃并获。”他转向郭子仪的信使,“速回长安,告知京兆尹加固广运潭守卫,所有漕工需持户籍凭证上岗,粮船出航前必须搜舱三次。”
信使领命离去时,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华山派的弟子捧着一块青铜令牌闯进来,令牌上刻着“天枢第四星”,与之前找到的令牌纹路吻合,背面刻着一行小字:“十月朔,广运潭,七星聚,覆唐基。”
“七星聚……”青松道长恰好进来,看到令牌顿时变色,“老道查过袄教典籍,‘七星聚’是他们的献祭仪式,需用七处据点同时发难,广运潭只是其中一处!”
李瑁心中剧震,连忙铺开大唐舆图:“除了长安,他们还会在哪动手?”
“洛阳的粮仓、范阳的军械库、太原的晋祠、扬州的盐场、成都的锦官城、幽州的码头……”青松道长指着舆图上的七座城池,“这些都是支撑大唐运转的要害,若同时遭袭,天下必乱。”
帐内瞬间陷入死寂。众人都明白,这已不是简单的恐怖袭击,而是天枢阁精心策划的颠覆行动——他们要在平叛的最后关头,用一场席卷全国的混乱,彻底动摇大唐的根基。
“必须提前找到他们的七处据点。”李瑁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江湖盟各派听令:华山派查洛阳,丐帮查长安,点苍派查扬州,昆仑派查成都,崆峒派查太原,蓬莱岛查幽州,青城派查范阳,三日内必须找出所有可疑据点,若遇反抗,格杀勿论!”
“属下领命!”各派弟子齐声应道,转身时衣袂带起的风,竟带着几分决绝。
接下来的三日,大唐境内掀起了一场无声的搜捕。洛阳的贫民窟里,华山弟子乔装成乞丐,在废弃的窑厂发现了暗藏的火药库,引爆前的瞬间将其捣毁;扬州的盐场下,点苍派的弩箭穿透伪装成盐商的死士咽喉,从他们口中审出了与长安联络的暗号;成都的锦官城深处,昆仑弟子与天枢阁的杀手在织机房激战,染血的绸缎上,还留着未绣完的星图标记。
最惊险的莫过于长安。洪七公带着丐帮弟子突袭了广运潭附近的一座破庙,庙内的地窖里堆满了火药,十几个死士正用引线连接药桶,准备在码头的祭河仪式上引爆——那日会有京兆尹与户部官员到场,一旦成功,不仅粮船被毁,朝廷官员也将死伤惨重。
“奶奶的!敢在老叫花子的地盘撒野!”洪七公一杖打碎地窖的石门,降龙十八掌拍出的劲风将引线震断,丐帮弟子蜂拥而入,将死士尽数擒获。从为首者的口中,他们审出了天枢阁总部的线索——藏在幽州城外的碣石山,那里有座废弃的袄教寺庙,正是七星据点的总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