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在历经安禄山之乱的风雨飘摇后,虽已取得阶段性胜利,但余波未平。李瑁成功将杨玉环安置在安全之地后,便全身心投入到巩固胜利成果、彻底荡平叛乱残余势力的事务中。
一日午后,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潼关大帅营帐内的军事地图上。李瑁正对着地图沉思,试图找出安禄山残部可能藏匿的地点以及未来可能的反击方向。这时,营帐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郭子仪掀开帐帘步入其中。
“殿下,”郭子仪神色凝重,拱手行礼后说道,“如今安禄山虽死,但其党羽仍在各地负隅顽抗,且地方上局势复杂,一些势力摇摆不定。依末将之见,加强与地方势力的联系,乃是当务之急。”
李瑁微微点头,示意郭子仪继续说下去。郭子仪走上前,手指在地图上不同区域点动:“殿下请看,这些地方,诸如河东、河南道等地,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地方豪强众多,他们手中掌握着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若能将他们争取过来,为我所用,不仅能充实我们的力量,还能稳定地方局势,断了安禄山残部获取支援的可能。”
李瑁皱起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郭将军所言极是,但地方势力错综复杂,利益诉求各不相同,如何才能让他们真心归附,与我们一同对抗叛军残余呢?”
郭子仪捋了捋胡须,目光坚定:“殿下,首先我们需恩威并施。对于那些愿意与我们合作的势力,朝廷可许以一定的官职、土地或财物赏赐,让他们看到与我们合作的好处。同时,对于那些暗中与叛军勾结,意图扰乱地方的势力,则要毫不留情地予以打击。”
李瑁点头表示认同:“郭将军此计甚妙。只是,我们还需深入了解各地势力的具体情况,才能制定出针对性的策略。”
郭子仪笑了笑,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子递给李瑁:“殿下,这是末将近日命人收集整理的各地主要势力情报,其中包括他们的首领、势力范围、兵力规模以及过往的行事风格等信息。”
李瑁接过小册子,认真翻阅起来。看着看着,他的眼神逐渐变得明亮:“郭将军,此乃大功一件啊!有了这些情报,我们便能做到知己知彼。”
经过一番商讨,李瑁和郭子仪决定先从河东地区入手。河东地区地势险要,资源丰富,且有几股较大的地方势力盘踞。若能争取到他们的支持,将对平定叛乱残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瑁派遣了几位能言善辩且忠诚可靠的谋士前往河东,与当地势力进行接触。临行前,李瑁对他们千叮万嘱:“此次任务至关重要,你们务必向他们阐明当前局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明白与朝廷合作才是唯一的出路。但也要保持警惕,以防他们心怀不轨。”
谋士们领命而去。数日后,他们抵达河东地区,首先拜访了当地最具影响力的王家庄园。王家庄主王霸天,为人豪爽但又极为精明,手下有数千庄丁,势力不容小觑。
谋士们见到王霸天后,先是表达了朝廷对他的敬重,随后详细阐述了安禄山叛乱对国家和百姓造成的危害,以及朝廷平定叛乱的决心和目前取得的成果。最后,他们提出朝廷希望王霸天能与朝廷合作,共同打击安禄山残部。
王霸天坐在主位上,眯着眼睛听完谋士们的话,沉默片刻后说道:“朝廷的意思我明白了。只是,我这小小的庄园,在这乱世中求生存也实属不易。与朝廷合作,我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谋士们心中早有准备,立即说道:“王庄主,若您能协助朝廷平定叛乱,朝廷定会论功行赏。不仅会赐予您官职,还会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让您的庄园发展得更加壮大。而且,跟着朝廷走,也能保障您和您家人的安全,免受战乱之苦。”
王霸天沉思良久,缓缓说道:“容我考虑几日。你们先在庄上住下,我会给你们一个答复。”
与此同时,李瑁和郭子仪并未闲着。他们一边等待河东方面的消息,一边在潼关加紧训练士兵,提升军队的战斗力。李瑁深知,即便能争取到地方势力的支持,自身实力的强大才是根本。
在训练场上,李瑁亲自示范各种战术动作,鼓舞士兵们的士气:“将士们,安禄山虽已伏诛,但我们的任务还未完成。只有彻底消灭叛军残余,才能让天下太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
数日后,河东方面传来消息。王霸天经过权衡,决定与朝廷合作,并表示愿意率领庄丁协助朝廷清剿当地的叛军残余势力。李瑁得知后,大喜过望:“郭将军,看来我们的策略奏效了。”
郭子仪也面露欣慰之色:“殿下,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需继续争取其他地方势力的支持。”
李瑁点头,随即修书一封,命人快马加鞭送往河南道,与当地势力进行沟通。在信中,李瑁言辞恳切地表达了朝廷的诚意,并承诺给予他们合理的利益回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