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107章 沙海淘金,人尽其才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第107章 沙海淘金,人尽其才

作者:秦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6:47:27

定远城外,流民营地的规模仍在不断扩大,如同一片依附在巨兽脚下的、充满生机的苔原。人声鼎沸,炊烟袅袅,虽然简陋,却蕴含着蓬勃的力量。

面对这汹涌而来的人口洪流,公子欣并未被其带来的巨大后勤压力压垮,反而敏锐地看到了其中蕴含的、比粮食和劳力更为珍贵的宝藏——人才!

明政殿内,巨大的沙盘旁增设了一块巨大的木板,上面密密麻麻贴着各种颜色的木牌,标注着不同类别。

公子欣、蒙嫣、项离、王五、墨家钜子、钱先生以及几位新提拔的、负责具体事务的管事齐聚一堂。

“人,是定远立城之本,更是破局之钥!”

公子欣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稳有力,“秦军压境,我们缺兵少甲,更缺能总揽全局、独当一面、精于百业之才!而这流民潮中,便藏着大浪淘沙后留下的真金!”

他指向那块分类木板:

1. 匠作类(墨色木牌):涵盖铁匠、木匠、皮匠、陶匠、泥瓦匠、机关巧匠……由墨家钜子亲自负责考核甄别。不仅看手艺,更要看创新思维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通过者,按技艺等级评定“工师”衔,享受对应俸禄(钱粮结合),直接进入匠作区核心工坊或负责带学徒。

2. 农桑畜牧类(青色木牌):由农家门人和有经验的老农负责。精于选种、耕种、水利、养殖、兽医者优先。通过考核,授予“农师”、“牧监”等衔,负责城外新垦农苑、牲畜育种场的管理和技术指导,同样享受优厚待遇。

3. 医者药师类(白色木牌): 由定远城现有医官和从流民中发现的资深医者共同考核。通晓内外科、金创、草药辨识炮制者为上。

授予“医官”、“药丞”衔,充实医馆,组建战地医护队,待遇从优,并享有优先获取珍稀药材和参与新药(如金疮药、消炎药)研发的权利。

4. 武勇兵事类(赤色木牌):由项离及其麾下悍将负责。不仅考校个人武艺、体力,更注重纪律性、服从性和战场嗅觉。

有从军经验、精于骑射、熟悉兵器操演者优先。通过者,视能力编入老秦骑兵、凤鸣营或新组建的辅助兵团(“锋矢”预备队),享受军饷,家属优先安置。

5. 文吏筹算类(蓝色木牌): 由蒙嫣和钱先生负责。识字、通晓律令(哪怕只是秦律)、擅长筹算记账、文书誊写、物资管理者为急需人才。

考核后,授予“书吏”、“计吏”、“仓监”等职,协助蒙嫣处理庞杂的内政、物资调配、户籍管理,待遇稳定。

6. 特殊技艺类(紫色木牌): 由王五的“蛛网”留意并单独考核。包括但不限于:精通各族语言(匈奴、羌、狄等)的译人;

擅长勘探水源、矿脉的寻脉者;精于驯养鹰隼、信鸽的驯兽师;甚至包括有特殊手艺的江湖艺人(如口技、缩骨、易容,或对情报有用)。这类人才待遇面议,往往有特殊任务。

“以工代赈,术业专攻”的定远模式:

针对绝大多数普通流民,公子欣推行了高效的“以工代赈”策略:

登记即保障:所有抵达定远并完成基本登记甄别的流民,无论有无特殊技能,首先获得基本生存保障——每日两顿足以果腹的稠粥(掺有肉末或豆类)、御寒的简易窝棚、基本的粗麻衣物。这立刻安定了人心。

按劳取酬:

基础劳作:参与城墙加固、壕沟挖掘、道路平整、工坊原料搬运、粮草装卸、营地卫生等基础体力劳动,每日完成额定工作量,可获得“工分牌”。

凭“工分牌”可在指定地点兑换额外的口粮(如干饼、咸菜)、少量铜钱或布帛。多劳多得!

技能劳作: 若在劳作中展现出特殊才能(如砌墙又快又好、木工活精细、善于组织协调),经管事推荐并通过快速考核,可晋升至更高等级的“技工”,从事更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如参与棱堡建造、器械组装、皮甲缝制等),获得更高的“工分”和额外津贴。

学徒制度: 鼓励普通流民拜师学艺。向匠作区的“工师”、农苑的“农师”甚至“净牲司”的老师傅学习手艺。

学徒期间完成基础工作,由师傅考核进度,表现优异者可获得额外奖励。出师后,即可按技能等级获取报酬。

晋升通道: “以工代赈”并非终点。设立明确的晋升路径:普通力工 -> 熟练工 -> 技工 -> 工师\/农师等。每晋升一级,待遇、地位和责任同步提升。

这极大地激发了流民的积极性和归属感,让他们看到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希望。

沙海淘金,明珠初显:

这套高效的人才吸纳和安置体系运转起来,如同精密的筛网,迅速从流民潮中淘出了令人惊喜的“真金”:

墨家惊喜:一位来自齐国故地的流民老者,自称曾为稷下学宫仆役,耳濡目染,竟对早期墨家机关术颇有心得,尤其擅长精巧的齿轮传动和锁具设计。

墨家钜子如获至宝,亲自考核后,破格授予“大工师”衔,参与新型守城弩机和城门机关的设计!还有几名来自巴蜀的匠人,精通井盐开采和钻井技术,对定远寻找稳定水源提供了巨大帮助。

农家收获:一位自称师从“神农派”的隐士,带着几个弟子投奔。其人对土壤改良、堆肥沤制、抗旱作物轮作有独到见解,被农家门人奉为上宾,委以“大农师”重任,主持城外更大规模的农苑规划。

几名来自江南水乡的流民,精通水稻种植和圩田水利,被视作试种“占城稻”的关键人才。

军伍添翼:项离从一群来自赵地的流民中,挖出了几名曾效力赵国边军的退役老兵,精通骑射和步兵阵型。

其中一人更曾是小校,有丰富的带兵经验,立刻被提拔为“锋矢”小队连长。几名来自燕地的猎户,箭术超群,眼神锐利,被编入新组建的“神射营”。

内政砥柱:蒙嫣发现了几名原为郡县小吏的流民,因不满苛政或受牵连逃亡。他们熟悉秦法文书和基层管理,稍加培训,便成了钱先生手下得力的“计吏”和“仓监”,极大地缓解了物资调配和户籍管理的压力。甚至有一位原为商贾账房的老人,心算能力超群,被钱先生视为珍宝。

“蛛网”奇兵:王五更是收获颇丰:

一名精通匈奴、月氏语言的西域胡商后裔;一名自称能观星辨位、擅走荒漠的“沙狐”;一名身负血仇、精于刺杀和情报刺探的游侠。

这些人都被“蛛网”吸收,经过严格审查和忠诚测试后,派往关键岗位。

“净牲司”的繁荣与示范:

王德等“净牲使”成了这套体系的最佳代言人。定远城牲畜数量激增,他们的业务再次火爆。不仅继续带徒弟,还收编了几名新投奔的、同样有此“绝技”的太监(验证了当初“呼朋引伴”的效果)。

他们穿着绣有小猪图案的“官袍”,指挥着数十名学徒,在新建的、宽敞明亮的“净牲工坊”内忙碌着,报酬丰厚,受人尊敬(至少没人敢当面歧视)。他们的存在,就是活生生的“定远梦”样板——在这里,哪怕是最卑微的手艺,也能换来尊严和富足!

压力与希望并存:

尽管人才涌现,体系高效,但压力依旧巨大。粮食消耗的速度惊人,蒙嫣不得不实行更严格的配给制,并派出更多“锋矢”小队远行狩猎、劫掠敌对部落的牲畜。

药材储备捉襟见肘,医官们开始大量采集本地草药,尝试替代。居住空间紧张,新的窝棚区不断向更远处延伸。

然而,整个定远城却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充满韧性的活力。新来的工匠在墨家指导下,兴奋地操作着水力机械;农师们带着流民,在寒风中开垦着希望的土地;士兵们在项离的怒吼中,将新打造的兵器操练得虎虎生风;识字的“书吏”们在灯下,认真登记着每一个新加入者的名字和技能……

公子欣行走在喧嚣的工坊区,看着一张张因饱食和希望而不再麻木的脸庞,听着不同口音却同样充满干劲的号子声,心中豪情激荡。

“民心可用,人才荟萃!”

他对身旁的蒙嫣和项离说道,“嬴政想用十五万大军碾碎我们?

他碾不碎这人心所向!

碾不碎这绝境中迸发出的求生之力!

定远城,已非孤城!

它是燎原的星火,是汇聚天下不甘压迫者的洪流!

让秦军来吧!

这座城,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会让他们明白,何谓——众志成城!”

流民潮带来了挑战,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力量。公子欣以其超越时代的眼光和高效的组织能力,将这看似混乱的洪流,梳理成滋养新秦崛起的血脉。

定远城这台战争机器,在吸纳了无数新鲜血液和特殊才能后,正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韧性,轰鸣着,等待着那场决定命运的惊天碰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