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106章 民心如潮,塞道西奔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第106章 民心如潮,塞道西奔

作者:秦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6:47:27

王德等五名太监在定远城内的现身说法,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将他们亲身经历的“渭南净牲司神话”——那份远超宫廷俸禄的丰厚报酬、顿顿有肉的饱足、独门小院的尊严、以及被农人尊称为“老师傅”的体面——在流民聚集区和城内新投奔者中飞速传播开来。

“听见没?

那几个宫里出来的‘净牲使’亲口说的!在渭南,给君侯干活,是真给钱!一天挣的,顶宫里一年!”

“何止给钱!顿顿吃肉!住独院!那些养猪户见了他们,都得客客气气叫师傅!”

“他们还带徒弟!教出一个徒弟,君侯还给发‘授艺费’!徒弟干活,师傅还能抽成!这…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啊!”

“怪不得他们能从宫里拉出来七八个同伙!这日子,谁不想过?!”

“君侯连阉人都能待得这么好,还给官做(虽然管的是劁猪),咱们这些正经手艺人、有力气的,去了还能差?”

这些活生生的例子,比任何空洞的承诺或遥远的传闻都更有说服力!它彻底粉碎了流民心中最后一丝疑虑——公子欣的“泣血书”绝非虚言,他在定远城的承诺,是实实在在能兑现的活路,甚至是翻身的机会!

流民成潮,塞道西行:

几乎在一夜之间,前往定远城的流民潮,从三五成群的涓涓细流,变成了汹涌奔腾的江河!

*规模暴涨:原本只是绝望者的小规模冒险,如今演变成了有组织、有规模的迁徙。同乡、同族、甚至整个村落活不下去的人,在几个胆大或有见识的人带领下,开始集体行动。他们携带简陋的行李,推着独轮车,扶老携幼,如同黑色的蚁群,从帝国各个饱受饥荒、苛政、战乱蹂躏的角落涌出,目标直指西北!

路线蔓延: 通往西北的隐秘小路、废弃的商道、甚至部分官道边缘,都出现了流民的身影。他们昼伏夜出,躲避着官府的盘查和黑冰台的追捕,如同坚韧的藤蔓,顽强地向定远方向蔓延。

一些胆大的行商,甚至做起了“带路党”的生意,收取少量费用或食物,利用熟悉的地形带领流民绕开关卡。

“净牲效应”:王德等人的故事成了最好的广告词。

“去定远,当‘净牲使’!” “去定远,学手艺,挣大钱!” 这些半是调侃半是向往的口号在流民间口耳相传。虽然大多数人并非冲着劁猪去,但“净牲使”的经历成为了一个象征——一个在公子欣治下,即使是最卑贱者也能凭借手艺和勤劳获得尊严和财富的象征!它点燃了无数人心中对“新生活”的渴望。

“差点形成长队”:在某些地势相对平坦、隐蔽性稍差的区域,流民的队伍甚至真的形成了绵延数里的“长龙”!虽然为了安全,他们很快会分散成小股,但那种浩大的、沉默的、向着同一个目标坚定前行的景象,足以让偶然撞见的秦军斥候或地方官吏头皮发麻,心生寒意。

如此大规模的、目标明确的流民迁徙,再也无法掩盖。消息如同雪片般飞向咸阳和各郡官府。

地方郡县:

恐慌与无力: 郡守县令们焦头烂额。流民潮不仅意味着治下人口的流失(影响赋税和徭役),更带来了巨大的治安压力。流民为了活命,沿途偷窃、抢夺富户粮仓的事件激增。派兵镇压?

兵力本就不足,还要防备地方叛乱(如刘邦),更怕激起更大的民变。驱赶?流民如同滚刀肉,赶走一批又来一批,根本堵不住!

执行难题:朝廷严令拦截抓捕前往定远的流民,以“通逆”论处。但命令执行起来困难重重。小股部队不敢深入荒野追剿;大部队调动耗费巨大,且容易激起反抗。

底层士兵和差役面对骨瘦如柴、只为求一口饭吃的同胞,也难免心生恻隐,执行命令时消极怠工甚至暗中放水。

内部质疑:公子欣“泣血书”的内容和流民潮的现实,让一些良心未泯的地方官吏内心动摇。看着治下百姓宁愿冒着生命危险逃往塞外苦寒之地,也不愿留在“煌煌天朝”,这对他们的执政理念是巨大的冲击。朝廷的威信,在基层加速崩塌。

咸阳宫:

震怒与恐慌:嬴政接到奏报,再次暴怒!这不仅是人口的流失,更是对他统治合法性的公然挑战!公子欣不仅没被剿灭,反而成了吸引帝国子民的“磁石”?这比十五万大军受阻更让他感到恐惧和羞辱!

严令升级:更残酷的旨意下达:凡抓获欲投定远之流民,无需审判,就地格杀!

悬首于道旁以儆效尤!凡隐匿、资助流民者,同罪!诛连乡里!

同时,严令边境守军加强封锁,必要时可越境追击!

赵高的毒计:赵高趁机进谗:

“陛下!此皆嬴欣那逆贼妖言惑众,以利相诱之故!臣有一计:可派死士混入流民之中,散布定远城实为陷阱、公子欣残暴不仁、流民抵达后皆被充作奴工苦力甚至被屠戮取食等谣言!

并可在流民必经之路水源投毒,制造恐慌!” 嬴政眼中凶光一闪,竟点头默许。

前线秦军:

士气再挫:流民潮的消息传至即将开拔的秦军大营,如同在厌战的情绪上又浇了一盆冰水。士兵们看着那些被描绘成“通逆”的流民画像(多为老弱妇孺),听着他们宁死也要投奔公子欣的传闻,心中充满了困惑和悲凉。

我们真的要跋涉千里,去攻打一个连阉人和流民都愿意收留、给活路的地方?我们真的是去“讨逆”,还是去当刽子手,断绝同胞的生路?

执行困境: 接到“就地格杀”流民的命令,让许多基层军官和士兵感到抵触和不适。屠杀平民,尤其是手无寸铁的妇孺,与军人的荣誉感背道而驰。命令的执行效率可想而知。

定远应对,机遇与挑战:

定远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人口爆炸”。

*接纳与甄别:城墙下设立的临时流民点人满为患。蒙嫣和钱先生压力巨大。他们一方面要尽可能接纳这些冒着生命危险投奔的生力军(人口是宝贵的资源),另一方面必须严防秦廷细作和赵高派出的谣言死士混入。

登记、甄别、初步体检(防止瘟疫)的工作量剧增。“蛛网”的特工们如同最精密的筛子,在流民中紧张地工作着。

安置与分配: 城内空间和资源有限。大量临时窝棚在城外规划区域搭建。有手艺的匠人、懂农事的农夫被优先挑选出来,补充到匠作区和农苑。

身强力壮者被编入辅助军团或工程队。妇孺老弱也分配力所能及的工作(缝补、炊事、照料伤病员)。王德等“净牲使”惊喜地发现,定远城外也建起了大型牲畜围栏,他们的“专业技术”再次有了用武之地,立刻带着徒弟们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为新来的牛羊进行“改良”。

“谣言”与反制: 赵高派出的死士果然开始散布恶毒谣言。但定远城的应对迅速而有力:

公开透明的安置流程:流民一到,登记、吃饭、分配工作,一切井然有序,谣言不攻自破。

现身说法:王德等最早投奔者和已经安定下来的流民,自发成为宣传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驳斥谣言。

严厉惩处:抓获的几名造谣死士,被当众公审,揭露其身份和目的,然后处以极刑!定远城以铁的事实和强硬的手段,维护了来之不易的声誉和凝聚力。

力量与负担: 汹涌的流民潮给定远带来了急需的劳动力,极大地缓解了守城人力不足的压力(大量新兵和工程人员)。

但同时,粮食、药品、御寒物资的消耗也急剧增加,给本就不宽裕的后勤带来了巨大挑战。蒙嫣几乎不眠不休地统筹调度,挖掘一切潜力。

公子欣站在城头,望着城外如同繁星般蔓延的流民营地灯火,听着风中传来的、带着各地口音的嘈杂人声,眼神深邃。民心如水,浩浩荡荡,西向而流。这既是定远城对抗帝国大军的最大底气,也是最沉重的责任。嬴政的屠刀和赵高的毒计,阻挡不了求生的人潮。

这场父子对决,早已超越了权力之争,演变成了一场关于人心向背、关于生存之道的终极较量!定远城,这座在风暴中崛起的孤城,正因这滚滚而来的民心,而变得愈发坚固,也愈发……引人瞩目。

它如同一座灯塔,不仅照亮了塞外,其光芒更已刺穿了帝国的重重阴霾,映入了无数绝望者的心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