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还凝在紫心兰的叶尖时,林辰已经在暖房里翻出了块新竹篾。竹篾是周鹤叔昨天送来的,青绿色的,带着股刚劈开的清苦气,像终南山的松针味——阿默说过,那里的竹子砍下来时,会渗出带着松香的汁液。
“要学编药篓?”阿默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手里提着那只青陶药罐,罐口飘出淡淡的药香,是用七星草和晨露熬的,专治春燥。他把药罐放在石桌上,归一剑靠在旁边,剑穗上的珍珠在晨光里闪着光,与那根缠着的发丝相映成趣。
林辰的指尖在竹篾上划了道浅痕,有点不好意思:“想试试……上师说的‘天人合一’编法。”他照着阿默昨天比划的样子,把竹篾弯成个弧形,却怎么也固定不住,竹篾“啪”地弹回来,差点打在他手背上。
阿默走过来,从他手里接过竹篾。他的指尖带着归一剑的寒气,触得竹篾微微发颤,却奇迹般地服帖起来。“你看,”阿默的手覆在林辰的手上,教他调整角度,“手腕要松,像给药草包扎伤口,太用力会勒坏,太轻又包不住。上师说,编竹篾就像跟竹子说话,你得顺着它的性子,它才肯听话。”
林辰的心跳突然快了些,阿默掌心的温度混着竹篾的凉意,透过布料渗过来,像春阳融雪时的暖。他低头看着交叠的竹篾,突然发现阿默的指尖在篾片上留下了淡淡的白痕——是常年握剑磨出的茧,却在竹篾上显得格外温柔,像上师画在药经里的小插画,藏着说不出的意趣。
“上师编竹篓时,也会留这样的痕吗?”林辰轻声问。
“会,”阿默的声音低了些,带着点怀念,“他的茧比我的厚,编出来的竹篓内侧总有些细碎的白印,像撒了把星星。雪团总喜欢趴在里面睡觉,说那些白印硌着舒服,比终南山的石板还暖。”
巳时的太阳晒得竹架发烫时,沈念举着弹弓冲进暖房,手里攥着片银灰色的羽毛——墨羽雀又去谷外送信了,这次带回来的是影夫人的字条,说南边药圃的紫心兰开了,花瓣上的金边比百草谷的还亮,问是不是该收种子了。
“影夫人说,她按上师的法子,在竹篓里垫了薄荷绒,种子装进去不发霉。”沈念把字条递给林辰,眼睛却盯着阿默手里的竹篾,“阿默哥在教林辰哥编篓子?我也要学!我要编个能装弹弓石子的,上面刻归一剑的花纹!”
阿默笑着把另一根竹篾递给沈念:“编可以,但别用弹弓打竹架,昨天你打掉的竹节还没补上呢。”他转向林辰,眼里的光像被风吹动的烛火,“说起来,上师编的竹篓还有个用处——能引蝴蝶。他在篓底编了层细竹丝,像网子似的,春天装花种时,蝴蝶会跟着花香钻进篓子,倒出来时能带出好几只,落在雪团的尾巴上,白的黄的,像缀了片小花园。”
林辰的手指顿了顿,竹篾在他手里弯出个漂亮的弧度。“那我们编的篓子,能引来蝴蝶吗?”
“当然能,”阿默的指尖轻轻碰了碰他编错的结,“只要你心里想着蝴蝶,竹篾就会沾上你的念头,它们闻着气就来了。上师说,万物都有心念,竹篾记得住,蝴蝶也记得住。”
午饭时,苏慕云带来个消息:县里的药铺掌柜要请他们去看批新到的终南山药材,说是有位云游的药农带来的,里面有“七叶一枝花”,正是上师药经里提过的、能解蛇毒的奇药。
“七叶一枝花?”林辰的眼睛亮了,他赶紧翻出《终南药经》,指着其中一页,“上师说这种花长在岩壁缝里,开花时七片叶子围着朵白花,像个小莲花座,采的时候得用竹刀,铁刀碰了会烂根。”
阿默点头,归一剑的剑穗轻轻晃了晃:“我跟你一起去。上师还说,七叶一枝花的根须会缠着‘蛇蜕草’生长,两种药混着用,解蛇毒比单独用快三倍。”他突然笑了,“有次我在终南山采这个,被条小蛇咬了脚踝,雪团叼来七叶一枝花,用爪子扒开我的裤脚,把花瓣往伤口上蹭,那认真的样子,比上师的药童还像样。”
林辰把药经揣进怀里,突然觉得那本书沉了些,像是装着上师的目光,正透过纸页看着他。“我们带上新编的竹篓吧,说不定能装些七叶一枝花的种子回来,种在蚀骨井边,正好能防蛇。”
阿默编篓子的手停了,他看着林辰手里的竹篾,突然在篓底加了根细竹丝,编出个小小的“七”字。“上师编篓子总在底上做记号,采哪种药就编哪个数字,七叶一枝花就编‘七’,当归就编‘归’,这样不会弄混。”
林辰看着那个“七”字,指尖轻轻摸过竹篾的纹路,突然觉得这竹篓不再是普通的容器,而是个能装下回忆的口袋,里面有上师的药经,有雪团的尾巴,还有他和阿默指尖相触时,竹篾上留下的温。
去县里的路上,马车碾过石子路,竹篓在车斗里轻轻晃,里面的《终南药经》偶尔翻到某页,露出上师画的小插画——一只白狐叼着株七叶一枝花,尾巴上还沾着片蝴蝶翅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