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康熙正史 > 第1050章 大清一百年了

康熙正史 第1050章 大清一百年了

作者:洗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3:23

不过,纳兰性德的这些见解并非都是正统的学术观点,有时候甚至会显得有些“歪门邪道”。

但正是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让康熙皇帝对他越发青睐有加。

每当纳兰性德提出一些新奇的想法时,康熙都会眼前一亮,觉得耳目一新。

由于纳兰性德的才华和个性,他在天下文人中也颇受欢迎。

许多文人都对他的作品和见解赞不绝口,视他为文坛的一颗璀璨明星。

俗话说爹当了宰相,儿子要靠爹。

然而明珠则不同,康熙对于纳兰性德的宠爱,比明珠还要多。

当明珠听到康熙问纳兰性德时,明珠就知道康熙的心思了:“纳兰性德今日在家中,和那些文人墨客们正在编纂诗经。”

“好,传朕旨意,朕去东北老家,纳兰性德、高士奇随行。”

“臣遵旨!”

康熙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五日,阳光明媚,秋高气爽。

在这个宜人的秋季里,康熙率领一支庞大的队伍,前往盛京祭祖。

这支队伍不仅有文武重臣,如高士奇、陈廷敬、南怀仁、纳兰性德等,还有三万精壮的骑兵。

尽管实际上只有三万骑兵,但为了显示皇家的威严和气势,号称七万。

这样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从北京城出发,犹如一条长龙,气势磅礴。

太子胤礽亲自率领国相索额图、明珠等一众文武官员,出城五十里相送。

他们在道路两旁列队,目送康熙帝的队伍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地平线上。

次日,大军抵达丰润城西。

为了避免扰民,康熙下令在城西的空地上扎营。

夜幕降临,天空中乌云密布,没有一丝月光。

然而,营地中的篝火却如点点繁星般闪耀,照亮了四周。

高士奇后来在他的自传中记录了这一景象:“云黑无月,周庐幕火,望若繁星。”

从他的描述中可以想象到当时的场景是多么壮观,七万骑兵或许有些夸张,但至少也有三四万人之多。

出了山海关后,康熙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改变行军路线,取消原本计划走的拥有驿站的官道。

他率领大军直接穿越铁岭东部无人的山区。

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让军队进行行军拉练,提高士兵们的战斗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勘察这片区域的军事要道,以备将来之需。

康熙二十一年八月三十日,阳光明媚,微风拂面,康熙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抵达了盛京。

一到盛京,康熙便马不停蹄地召见了盛京衙门的诸位官员。

这些官员们怀着敬畏和期待的心情,整齐地排列在宫殿前,等待着皇帝的召见。

康熙面带微笑,亲切地与每一位官员交谈,并一一赏赐他们。

官员们受宠若惊,纷纷叩头谢恩,感激涕零。

次日清晨。

康熙身着华丽的龙袍,率领着文武百官,前往祭祖的地方。

祭祖大典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举行,康熙向太祖爷努尔哈赤的陵墓献上祭品,焚香祷告,祈求祖先保佑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在太祖爷努尔哈赤的陵墓前,康熙郑重地宣告:“三藩之乱已平,如今朝廷再也没有了汉人藩王。”

接着,康熙宣布九月九日重阳节,他将在太祖爷努尔哈赤的面前,再度举办一场盛大的祭祖仪式。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盛京的天空,人们纷纷议论着这场即将到来的盛典。

九月初二日晚,皇宫内灯火通明,康熙与高士奇等几位亲信大臣围坐在一起,闲聊着家常。

高士奇突然问道:“皇上,重阳节祭祀太祖,可有特殊的环节?”

康熙微微一笑,摇了摇头,正准备回答,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又点了点头。

高士奇见状,心中一动,立刻明白了康熙的意思。

他呵呵一笑,说道:“臣知道了,臣会安排的。”

“哦?你知道什么?”康熙反问道。

“皇上是在等东南的消息?”

“哎......你是朕肚子里的蛔虫啊。”康熙一边笑,一边摇着头说道。

“皇上是想告诉太祖爷,朝廷不但平定了三番,也收复了台湾,统一了整个华夏大地!”高士奇说道。

康熙闻听此言,站起身来走到殿外,瞅着一丝月牙说道:“自太祖爷于万历十一年,以十三副铠甲起兵以来,到如今的康熙二十一年,整整一百年了.......一百年了......”

高士奇心中一惊,原来康熙这次祭祖,大有深意。

万历十一年二月,寒风凛冽,大地一片苍茫。

李成梁率领大军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汹涌地向古勒寨扑去。

这座山寨位于高山之巅,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努尔哈赤的爷爷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什,作为大明朝廷的代表,肩负着劝降的重任。

他们心中忐忑不安,因为觉昌安的女儿嫁给了古勒寨的寨主阿台。

此次进城,不仅是为了完成朝廷的使命,更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

当觉昌安和塔克什进入古勒寨时,阿台热情地迎接了他们。

然而,在表面的友好之下,阿台的心中却充满了矛盾和挣扎。

他知道明朝军队的强大,也明白抵抗只会带来更多的伤亡。

但作为寨主,他又怎能轻易放弃自己的领地和尊严呢?

觉昌安和塔克什苦口婆心地劝说阿台投降,他们强调明朝的强大和宽容,希望阿台能够为了族人的生命安全着想。

然而,阿台犹豫不决,他既不想背叛自己的族人,也不想让自己的妻子陷入困境。

就在这时,建州女真苏克素浒河部图伦城的城主尼堪外兰出现了。

他以甜言蜜语诱使阿台打开城门,称只要投降,明朝军队就会保证他们的安全。

阿台被尼堪外兰的花言巧语所迷惑,最终决定打开城门。

城门缓缓打开,明军如饿虎扑食般冲进了古勒寨。

尼堪外兰带领着明军,毫不留情地展开了一场血腥的屠杀。

古勒寨的人们惊恐万分,四处逃窜,但明军的刀枪无情地夺走了他们的生命。

觉昌安和塔克什在乱战中被卷入其中,他们拼命地呼喊着,试图保护自己的女儿。

然而,在混乱的战场上,他们的声音被淹没在了喊杀声和惨叫声中。

最终,觉昌安和塔克什也不幸被屠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