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康熙正史 > 第1049章 纳兰性德何在

康熙正史 第1049章 纳兰性德何在

作者:洗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3:23

明珠的话语勾起了康熙的回忆。

康熙九年时,苏麻喇姑献计,将察哈尔王阿布奈骗至盛京并将其软禁。

那也是康熙第一次回到他的东北老家——盛京。

然而,自那以后,由于三藩之乱的爆发,康熙虽然时常带人去围猎,但却未曾出关。

索额图接着说道:“是啊,皇上,臣也想回盛京看一看……”

“你?你就不必了!”康熙一脸淡然地摆了摆手,似乎对索额图的跟随并不感兴趣。

索额图见状,心中不禁一紧,连忙问道:“呃……这是为何?”

站在一旁的明珠听到康熙不让索额图跟随,心中暗自窃喜。

他心想,既然康熙不让索额图去,那肯定是要带自己去了。

于是,他赶忙上前一步,满脸谄媚地问道:“皇上,那咱们去盛京,该怎么去呢?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康熙看着明珠那副急切的样子,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然而,他接下来的话却让明珠如坠冰窖。

“谁说带你去了?”康熙的声音不大,却如同重锤一般敲在了明珠的心上。

“呃……”索额图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不由得笑出声来:“嘿嘿,明相,看来你是自作多情啦!”

他的笑声中既有对明珠的嘲笑,也有一丝幸灾乐祸。

康熙看着眼前这两个人,一个满脸尴尬,一个得意洋洋,觉得十分有趣。

他不禁摇头笑道:“你们呐……”

笑过之后,康熙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郑重地吩咐道:“索额图、明珠,朕此次前往盛京,命太子监国。你们二人要尽心尽力辅佐太子处理政务,京城离不开你们二人。”

闻听此言,二人如蒙大赦,连忙双膝跪地,诚惶诚恐地应道:“臣遵旨。”

他们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原来康熙此次离京,并非将所有政务都托付给他们,而是让他们继续处理一些日常事务,遇到大事才需要每三日汇总一次,送往北方由康熙亲自定夺。

康熙见状,微微颔首,表示满意,接着又说道:“此外,凡小事不必向朕汇报,尔等可自行决断。但若是有大事发生,务必每三日将相关事宜一并送往北方,由朕来决定如何处置。”

“遵旨!”二人齐声回答。

康熙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想起了什么,突然问道:“呃……明珠,纳兰性德如今身在何处?”

纳兰性德,乃是明珠之子,如今已然是个二十来岁的翩翩少年郎了。

他自幼聪慧过人,六七岁时便因出众的文采被世人赞誉为神童,其名声可谓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

少年时期的纳兰性德,更是拜在了李光地这位大儒门下,潜心学习经史子集。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文学造诣愈发深厚,所作诗文更是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如今的纳兰性德,已然成为了大清最负盛名的才子之一,其才华横溢,甚至超越了许多汉族文人。

他生性随和洒脱,不拘小节,却又风度翩翩,气质高雅。

康熙十五年的殿试中,纳兰性德一举夺魁,高中二甲第七名,被赐予进士出身,可谓是风光无限。

但纳兰性德不愿从政,只喜欢文学。

因此康熙特命纳兰性德拜徐乾学为师,随后纳兰性德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治汤经解》。

康熙十三年的时候,纳兰性德与两广总督卢兴祖的女儿卢氏结婚。

康熙十六年,卢氏难产去世。

纳兰性德哭成了泪人,为了悼念亡妻,纳兰性德写下一首《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杯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一首诗词,当时就火爆整个文人界,随后,纳兰性德又作《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这一首诗词,让人潸然泪下,大才子之名传扬四海。

接着,纳兰性德一首又一首诗词横空出世,将悼念亡妻之心,推向了**。

然而纳兰性德自卢氏去世后,便整日以泪洗面,完全不像满洲人的大老爷们一般。

再后来,纳兰性德的两首诗词,直接封神,让无数汉人儒生,均对一个满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这首诗词成为日后文人墨客学习的标准,然而下一首诗词,更是将康熙年间前期的文学,推向了高峰。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这首诗词一经流出,就连康熙也不断的夸赞。

康熙皇帝对纳兰性德的才华十分欣赏,曾多次有意让他入朝为官,但都被纳兰性德婉言谢绝了。

无奈之下,康熙只好另作安排,让纳兰性德负责编纂《诗经》。

纳兰性德对于这项工作可谓是尽心尽力,他不仅认真校对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还对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常常感叹,相比起他父亲担任宰相时的忙碌与压力,编纂《诗经》简直是一种享受。

然而,尽管纳兰性德没有正式入朝为官,但他对经筵日讲却有着浓厚的兴趣。

每天,当那些汉人儒生们为康熙讲解经史子集的时候,纳兰性德总会准时前来蹭课。

在经筵日讲上,纳兰性德展现出了他过人的学识和敏锐的思维。

他常常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让那些汉人儒生们措手不及。

陈廷敬、熊赐履、高士奇、张英、李卫等一众儒生,在他的犀利言辞面前,常常被驳得面红耳赤,十分尴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