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京华的气温持续攀升,四海集团总部的中央空调无声地输送着冷气,维持着室内高效而冷静的工作氛围。
骑驴上班被围堵的风波尚未完全平息,云游那句“员工的笑脸是最好的财报”仍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为四海赢得了不少路人缘。
但云游深知,舆论场的风向瞬息万变,一次成功的应对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尤其是在林薇这样的传媒大亨虎视眈眈之下。
建立一个高效、敏锐的信息监测与搜集系统,变得愈发重要。
周五上午,云游的办公室门被敲响。
“请进。”
进来的是苏晴,她身后跟着一位看起来十分年轻的女孩,约莫二十出头,穿着一身利落的休闲西装,头发扎成高高的马尾,眼睛大而明亮,透着一股机灵和藏不住的好奇与活力,与苏晴的冷静、林雪的优雅形成了鲜明对比。
“云总,这位是唐笑笑,今天入职,担任业务秘书,主要负责媒体监测、信息搜集和内部通讯工作。”苏晴一如既往地干练介绍。
“云总好!我是唐笑笑,新闻系毕业的!以后请多多指教!”
唐笑笑的声音清脆响亮,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她微微鞠躬,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丝毫不见初次见大人物的拘谨。
云游打量了她一下,记得她的简历:国内顶尖新闻学院科班出身,在校期间就是校园媒体的风云人物,对信息极度敏感,擅长从纷繁复杂的资讯中快速抓取关键点,实习经历也多在媒体机构,思维活跃,点子多。
“欢迎,唐笑笑。”
云游点了点头,“你的岗位很关键,是集团的‘耳朵’和‘眼睛’。
现在信息爆炸,我们需要第一时间掌握行业动态、竞争对手情报,尤其是与我们相关的舆论动向,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他语气严肃了几分:“你的任务,不是简单地收集新闻,而是要建立起一个7x24小时的有效信息监测网络,覆盖主流媒体、财经网站、社交媒体平台、行业论坛甚至一些海外渠道。
要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研判、第一时间预警、第一时间汇报。
能做到吗?”
“能!云总!”唐笑笑挺直腰板,回答得毫不犹豫,眼神里充满了自信和跃跃欲试,“我保证让任何关于四海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我们的监测!而且我不只会监测,我还会分析信息背后的逻辑和传播路径!”
“很好。”
云游对她的自信表示认可,“具体的工作流程和重点监测范围,苏晴会带你熟悉。遇到任何拿不准的情况,随时向苏晴或者周家明副总汇报。”
“明白!”唐笑笑大声应道,显得干劲十足。
苏晴带着唐笑笑离开后,云游的秘书团队算是彻底成型。
苏晴坐镇中枢,负责内务整合与业务跟进。
林雪对外迎宾,负责商务与外交。
唐笑笑则负责信息侦察与内通,三人各司其职,又相互协同。
唐笑笑果然人如其名,很快就让总裁办外围区域的气氛活跃了不少。
她不像苏晴那样时刻保持冰山般的冷静,也不像林雪那样时刻注重优雅的仪态,她总是风风火火,嘴里时不时会蹦出几个网络新词,但对信息的捕捉和处理却展现出惊人的天赋和效率。
入职第一天下午,她就在苏晴的指导下,快速熟悉了集团常用的几个舆情监测系统,但她显然不满足于此。
“晴姐,这几个系统覆盖主流渠道没问题,但很多小道消息和行业内的私下讨论,尤其是在一些垂直论坛和社交媒体小圈子里,它们捕捉不到。”
唐笑笑指着屏幕对苏晴说,“我觉得我们可以自己搭建一个更立体的监测矩阵。”
得到苏晴的默许后,她立刻行动起来。
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脉,快速联系了几家提供社交媒体数据挖掘服务的初创公司,对比测试。
她手动添加了数百个行业关键词、竞争对手公司名、高管名、甚至产品型号的变体到监测列表。
她还自发地潜入几个知名的科技行业匿名讨论版块,默默关注着里面的风向变化。
不到三天,她就真的初步搭建起一个覆盖面更广、反应更灵敏的信息监测网络。
她甚至自作主张地创建了一个内部通讯群,将一些需要及时知晓舆情动态的高管和部门负责人拉了进来,起名为“四海信息雷达站”。
七月十日,周一上午。
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再次印证了唐笑笑岗位的重要性。
九点刚过,唐笑笑像往常一样扫描着监测仪表盘,突然,一条来自某匿名职场社交平台的新帖子触发了警报关键词。
帖子标题隐晦,但内容直指四海电子(手机业务)近期加班严重,管理混乱,甚至有暗示拖欠供应商货款的模糊指控。
发帖人自称“内部知情人士”,帖子刚发出几分钟,但下面已经开始有少量评论询问细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