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核档案馆的穹顶,像一片被驯服的夜空,低垂在所有人上方。穆婉茹的指尖触碰到共生石碑的刹那,一种奇异的时差感攫住了她。和田玉的温凉是地球亿万年的沉淀,而织女星心之藤核心的细微搏动,带着全然陌生的生命节律,如同一个刚刚学会呼吸的婴儿。两种触感在碑面上微妙地纠缠、拉锯,又最终在她指腹下达成妥协般的共振——像极了两个文明笨拙初遇又艰难靠近的寓言。碑文凹刻的笔迹边缘锐利,内部的“共生花”星纹却在玉石深处氤氲出柔和的乳白色光晕,如同凝固的叹息。空气中浮动着星尘档案馆特有的味道,一种混合了古老羊皮纸、新鲜切割的矿石、以及某种类似雨后臭氧的星际尘埃的气息。
“开始了,”荆无棣的声音在她耳畔低沉响起,带着一种久远战栗的回音。他目光穿透穹顶透明的材质层,望向外面悬浮轨道上缓缓滑过的星际观光船,船体优雅的银白色弧线切割着天枢城明丽的霓虹,“从那束光开始…后来被我们称为‘第一颗星际的星’。它告诉我们,文明的起点不是武器的锋芒,是愿意倾听的耳朵。”穆婉茹没有回头,指尖沿着碑文“文明非孤岛,星河即吾乡”的沟壑移动,感受着玉石底下那微弱却执拗的搏动——那是来自另一个星球的生命密码,此刻正与地球的岩石一同诉说着宇宙的共生宣言。
天琴星首席历史官艾琳娜站起身时,动作流畅得如同解开一段星光织就的丝绸。她淡金色的长袍无声垂落,袍摆拂过星蚀石地面,十二颗星球的图腾在她行走的光影里仿佛具有了生命:地球的蔚蓝海洋波纹荡漾,织女星的星环如呼吸般明灭,天狼星那颗燃烧的熔岩核心图腾,正释放出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热辐射,烘烤着周围微凉的空气。她的目光如同精准的导航光束,越过环形的光幕,最终温柔地锁定了人群中的荆无棣与穆婉茹。“《宇宙共生史》,” 她的声音清澈,带着奇异的星际共鸣音,每个词都像一颗打磨光滑的星辰坠入静水,“它拒绝成为任何单一文明的纪念碑。它的基石,是地球与织女星跨越虚空的第一次微弱信号对接,是火星共生农场里挺过沙暴的第一株‘星尘麦’幼苗……” 她顿了顿,穹顶的光线似乎随之黯淡了一瞬,聚焦于她眼中深邃的星云,“更是那些时刻——当猜忌的锋芒即将刺破信任的薄纱,当巨大的差异几乎撕裂理解的可能,最终,却有人选择了放下武器,伸出接纳的手。那些瞬间,荆无棣阁下、穆婉茹女士,是真正推动星河旋转的支点。”
光幕无声切换。一段粗糙、布满雪花噪点的黑白影像覆盖了绚烂的星图。画面剧烈抖动,焦点是地球某个早期深空信号接收站内部。一个穿着旧式白大褂、头发蓬乱的地球科学家,死死盯着屏幕上断断续续、毫无规律的波形信号。他布满血丝的眼睛几乎要贴在冰冷的屏幕上,嘴唇无声地翕动,手指神经质地敲击着桌面一角剥落的油漆。突然,他整个人僵住了,猛地抓过旁边一本边缘磨得起毛的破旧密码本,手指颤抖得几乎无法翻页。汗水从他额角滑落,滴在泛黄的纸页上洇开一团深色。终于,他抬起头,对着旁边同样紧张的同伴,喉咙里挤出嘶哑干裂的两个字:“和……平……” 声音轻微得像叹息,却如同惊雷劈开了档案馆内凝固的寂静。画面陡然切向深邃的宇宙,织女星母舰巨大的阴影轮廓中,一点极其微弱的蓝色光束,如同宇宙深渊中睁开的一只温柔的眼眸,执拗地、缓慢地刺破漆黑冰冷的虚空,坚定地投向地球旋转的方向。那一刻,所有背景噪音消失了,只剩下那个科学家粗重的呼吸和信号波单调的沙沙声,在所有人的灵魂里回荡。
荆无棣闭上眼。光影的粒子扫过他的眼睑,将他瞬间拉回那个令人窒息又无比灼热的指挥中心。刺鼻的汗味、浓重的劣质咖啡的焦糊气息、还有金属仪器高强度运转产生的臭氧味扑面而来,几乎令他窒息。但紧随其后,是另一种气息——一种奇异的、无法形容的芬芳,带着雨后森林的清新和某种水晶般纯粹冰冷的质感,那是织女星信号第一次稳定解码成功时,接收站空气采样器中捕捉到的、混杂在二进制洪流里的异星气息。他猛地睁开眼,光幕上那束微弱却坚定的蓝光正穿透黑暗。
“那束光…” 荆无棣的声音不大,却奇异地盖过了影像的背景噪音,带着一种被岁月酿造的沉郁质地,“就像第一滴雨水落在龟裂了亿万年的火星峡谷底部。它落下的地方,未必立刻涌出甘泉,但那片土壤,从那一刻起,便永远不同了。” 他的目光扫过环形光幕下三百位来自不同星球的面孔,那些紫色的瞳孔、淡蓝发光的皮肤、覆盖着细密鳞片的手背……“我们书写《宇宙共生史》,不是为了铭记我们有多么伟大,而是为了提醒自己,我们曾经多么脆弱,而那脆弱之上,又生长出了多么珍贵的理解之光。记录这些瞬间,如同在宇宙永恒的熵增洪流中,刻下我们共同选择建立秩序的锚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