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府书房内,一排排书架上摆放着各类典籍,屋内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冯渊将最后一本四书集注看完后重新放回书架。
这五日来,他凭借着过目不忘的特殊技能和高达一百点的智力值,将书房内所有与科考有关的书籍尽数记在心中。哪怕是那些晦涩难懂的经典篇章也记得一字不差。
他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兴奋,迫不及待的想要在考场上一试身手。
然而想到乡试考生必须要返回原籍参考的规则,冯渊就皱起了眉头。金陵与京城之间路途遥远,这往返一次至少也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实在是耗时耗力,太过辛苦。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这两日冯渊经过打听,得到一条消息,国子监的监生可以不必返回原籍,就可以直接在京参加科考。这正合他的心意,当即决定运作一番,想办法进入国子监。
但是如何才能进入国子监呢?
他突然想起李纨的父亲李守中曾经担任国子监祭酒,应该对如何进入国子监比较了解,或许能够找他来提供一些帮助。想到这里,他决定去找李纨问问情况。
自从冯渊来到京城以后,他就不曾见过这位孀居的李纨,只是听说她是贾宝玉兄长贾珠的妻子。自从贾珠不明原因的去世后,李纨就开始守着五岁的儿子贾兰,过着孀居守寡的生活。
由于男女大妨,他不方便单独去找李纨,便打算先去找黛玉,让黛玉陪着自己一同前去拜访李纨。
来到荣国府的大门口,守门的家丁都知道他是黛玉的未婚夫,因此连忙请他进去,丝毫不敢怠慢。
穿过几重院落,冯渊轻车熟路的来到了黛玉所居的碧纱厨。屋内燃烧着炭火,暖意融融,黛玉正倚在软榻上,手里拿着一本书静静的看着。
见冯渊进来,黛玉放下手中的书卷,浅笑着问:“今日,你怎么有空来见我了?”
冯渊叹了口气,无奈的说:“我听说乡试必须回金陵原籍参加,这从金陵老家往返一次只怕最少也要两个月,实在有所不便。听说国子监的考生可以直接在京城参加乡试,我便想打听打听。”
黛玉问道:“哦,你是想要进入国子监?”
冯渊微微颔首:“不错,我听说表嫂李氏的父亲是国子监祭酒,便想去请教一二,或许能寻到一些门路。只是我一个男子,贸然登门拜访寡居的表嫂,恐惹人口舌。便想请林妹妹陪我同去,如何?”
黛玉爽快的答应道:“好啊,既然你想去,那咱们便一起去看看。”
于是,冯渊和黛玉两人,一前一后的出了碧纱厨,穿过几重院落,绕过几处回廊,不多时便来到了李纨所居的院落。此处离王夫人的居所仅一墙之隔,看起来并不富丽堂皇,反而透着一股简朴清幽之感。
冯渊跟在黛玉身后,刚走进院中,便看到一位身着素净衣裙的女子。只见她身形婀娜,眉清目秀,虽不施粉黛,却自有一股清丽脱俗之气。正是李纨。她身旁跟着一个约莫五六岁的男童,粉雕玉琢,十分可爱,正是她的独子贾兰。
李纨的身后,还侍立着两名丫鬟,一个身着碧色衣裙,眉目灵动,另一人则穿着月白色的衫子,气质沉稳,正是她的贴身丫鬟碧月和素云。
冯渊知道,自从李纨的丈夫贾珠不明原因的去世后,她便一直孀居在家,不喜与人交往。所以冯渊来京已经许久,两人却一直未曾谋面。
他立即调出系统面板,查看李纨的属性:
李纨:等级:金钗正册,智力:81,颜值:85,身份:贾珠之妻,贾兰之母,好感度:10。
黛玉行至李纨面前,敛衽一礼,声音柔和:“表嫂,近来可好?”
李纨见是黛玉,当即敛衽还礼,语声轻缓的说:“是林妹妹啊,快请进。这位想必就是你的未婚夫冯公子吧?果然是一表人才。”
冯渊拱手行礼:“大奶奶,今日登门叨扰,还望海涵。”
李纨见冯渊谦逊有礼,心中增添了几分好感:“二位不必客气,快请进去吧。”
她举止间带着几分世家闺秀的从容,引着二人来到客厅。厅内陈设简洁雅致,一几一案,一桌一椅,都显得井井有条,干净整洁,处处透露着女主人的用心和品味。
李纨素手轻抬:“二位请坐。”又转头吩咐一旁的丫鬟碧月:“碧月,快去准备茶点。”
碧月答应了一声,步履轻盈的退了下去。
待二人落座,李纨望向冯渊,语气温和的说:“不知冯公子找我有何事?”
冯渊开门见山的说:“实不相瞒,学生乃金陵人士,要想参加明年的乡试就要按规矩返回金陵原籍,只是这一来一回,舟车劳顿,需耗费两月之久。听闻国子监的监生,无论原籍在何地,都可在京城应考,于是小生便想讨一个监生的名额。免受奔波之苦。”
李纨听完冯渊的叙述,脸上露出了一丝为难之色,有些歉意的说:“冯公子,此事恐怕有些难办。我一个妇道人家,平日里只知道相夫教子,哪里懂什么科举之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