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报”风波如同一个小插曲,非但没有在两人之间留下隔阂,反而让许念更清晰地触摸到江澈那份深藏于心的、笨拙而滚烫的在意。江澈也确实连夜优化了他那套健康监测算法的敏感度参数,美其名曰“提升系统稳定性,减少不必要的用户(特指他自己)焦虑”。
生活重回正轨,且仿佛镀上了一层更加温润的光泽。许念全心投入到波士顿首次个人展览《呼吸之间》的最终筹备中,这是她艺术生涯的一个重要节点,将集中展示《元炁》、《星璇》、《蚀》以及最新的《痕》等核心作品。
与此同时,那位通过画廊表达过浓厚兴趣的神秘收藏家——埃利奥特·兰斯伯格先生,也正式发出了私人会面的邀请,地点定在波士顿一家极具格调的会员制画廊俱乐部。
会面前一晚,许念有些难得的紧张,在衣帽间里反复挑选着合适的着装。既要体现艺术家的个性,又不能失之庄重。
江澈靠在门框上,看着她微微蹙眉的样子,走过去,从身后拥住她,下巴轻蹭她的发顶:“乖乖,穿什么都好。你站在那里,本身就是最耀眼的作品。”
他的声音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许念放松下来,最终选了一条剪裁利落的黑色丝绒长裙,衬得她肌肤如玉,清冷中透出坚韧。
“我陪你一起去。”江澈语气自然,不容拒绝。
许念转头看他:“可是……这种会面,通常只邀请艺术家本人……”
“我是你的技术顾问,兼家属,兼……保镖。”江澈挑眉,理由充分,“万一他看不懂你的画,我还能用代码给他现场模拟一下创作过程。”
许念被他逗笑,心底那点紧张也散了大半。
次日下午,两人准时抵达那家隐秘的俱乐部。埃利奥特·兰斯伯格是一位年约六十、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衣着低调却难掩精明的男人。他目光锐利,带着久经商场的审视感,但在看到许念和陪同的江澈时,还是露出了恰到好处的热情。
寒暄过后,话题很快切入正轨。埃利奥特对许念的作品,尤其是《元炁》和《星璇》中展现的东方哲学与科技融合的理念赞誉有加,言语间显示出不俗的艺术鉴赏力。他甚至能准确地说出《星璇》中几处色彩过渡所试图表达的“宇宙熵增与生命负熵的抗衡”之感。
许念渐渐放松,与他交流起来也越发流畅自信。江澈则大部分时间安静地坐在一旁,目光偶尔扫过埃利奥特,带着不易察觉的审视。
然而,当话题逐渐深入,埃利奥特的话语开始转向另一个方向。
“许小姐,你的才华毋庸置疑。威尼斯金狮奖已经证明了你的国际水准。”埃利奥特端起酒杯,轻轻摇晃,“但是,你知道吗?在当今的艺术市场,才华只是入场券。真正决定一个艺术家能走多远的,是……运作,是定位,是精准地抓住市场的脉搏。”
他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带着诱惑:“你的‘科技东方主义’风格非常独特,但目前看来,有些过于……阳春白雪了。如果,我们能进行一些调整,比如,在作品中加入更明确的、西方观众容易理解的东方符号——龙、凤、太极图?或者,在主题上,更多地聚焦于‘中西冲突’、‘文化身份焦虑’这类更抓人眼球、更容易引发讨论的议题……”
许念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她放下手中的水杯,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兰斯伯格先生,感谢您的建议。但我的创作,源于我内心对‘气韵’、对‘存在’的真实感知和探索,并非为了迎合某种市场预期或标签。”
“年轻艺术家有坚持是好事。”埃利奥特笑了笑,眼神却锐利了几分,“但艺术也需要生存,需要被更多人看到和理解。我可以为你提供顶级的资源,将你推向纽约、伦敦的一线画廊和拍卖行。前提是,我们需要对你的作品风格和叙事,进行更符合市场规律的……‘优化’。”
他用的词是“优化”,却让许念感到一种被冒犯的剥离感,仿佛她的艺术灵魂被放在天平上待价而沽。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江澈忽然低低地笑了一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他抬起眼,看向埃利奥特,眼神平静无波,却自带一种冰冷的压迫感:“兰斯伯格先生,您说的‘优化’,是指把独一无二的‘源代码’,改写成随处可见的‘通用模板’吗?”
埃利奥特一怔,似乎没料到这个一直安静的年轻人会突然发言,而且用语如此……技术化且一针见血。
江澈没等他回答,继续用他那特有的、冷静而清晰的语调说道:“您提到的龙、凤、太极图,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在国际当代艺术市场上出现的频率是平均每年47.3次,其符号价值因过度消费已严重稀释,边际效应递减规律明显。而‘文化身份焦虑’议题,近五年来在顶级学术期刊和重要双年展中的讨论热度也已呈下降趋势。”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许念,眼神瞬间变得柔和而笃定:“许念的艺术价值,不在于她使用了什么符号,探讨了什么热门议题,而在于她找到了属于她自己的、连接古老哲学与未来科技的、独一无二的视觉语言和内在逻辑。这是一种‘底层算法’的创新,而非‘应用界面’的堆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