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驰援何可纲
初冬,辽东大地早已银装素裹。凛冽的北风呼啸着掠过宁远城头,卷起阵阵雪沫,打在守城将士的脸上,如刀割般生疼。王磊身披重甲,正在巡视防务,忽见一骑快马如箭般从北方驰来,那马浑身是汗,在严寒中冒着白气,骑手背上插着几支箭矢,鲜血已经冻结在铠甲上。
"急报!大凌河告急!"那士兵刚到城下便从马背坠落,用尽最后力气喊道,"何总兵被围...建奴数万大军...急需救援..."话未说完,便昏死过去。
军医急忙救治,但伤势过重,士兵在断气前只来得及吐出几个字:"盾车...无数...快..."
王磊心中一凛。大凌河是宁远屏障,若失守,宁远将直接暴露在建奴兵锋之下。更关键的是,守将何可纲是袁崇焕旧部,与王磊有袍泽之谊,两人曾立下"互为犄角,互相支援"的誓言。
"立即点兵!"王磊毫不犹豫,"本将亲率精锐驰援!"
洪承畴闻讯赶来,面色凝重:"参将三思!宁远亦需防守,若分兵救援,恐...况且如今寒冬腊月,行军艰难,若中途遇伏,后果不堪设想。"
王磊斩钉截铁:"督师,大凌河若失,宁远难保。何总兵与末将有约,互为犄角,岂可见死不救?且建奴倾巢而出,正是我军内外夹击的良机!"
他当即点齐三千精锐,其中特意带上了袁字营的将士。这些袁崇焕旧部听说要救何可纲,个个摩拳擦掌,士气高昂。许多士兵甚至写下血书,誓死救援。
"赵光远,"王磊命令,"你率袁字营为前锋,务必在天黑前打开通道!记住,此战关系重大,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得令!"赵光远抱拳领命,眼中闪着决然的光,"袁字营将士,就是拼尽最后一口气,也要为何总兵杀开血路!"
大军即刻出发。时值严冬,积雪没膝,行军极其艰难。北风如刀,刮在脸上生疼。但将士们咬紧牙关,顶风冒雪向前挺进。王磊身先士卒,与士兵一同徒步跋涉,不时鼓励将士:"坚持住!何总兵正在苦战等我们!"
途中,不断有败兵传来噩耗:大凌河外城已破,何可纲退守内城,建奴正在猛攻...最令人担忧的是,建奴出动了一种新型盾车,外包铁皮,寻常火铳难以穿透。
"加快速度!"王磊心急如焚,"务必在天亮前赶到!"
然而,建奴显然料到会有援军,派重兵沿途设伏。在一处名为"鬼见愁"的峡谷,大军遭遇埋伏,箭如雨下。
"结阵!"王磊临危不乱,"火铳手压制,刀盾手前进!新式鸳鸯阵,变!"
新式战术发挥作用。火铳齐射压制敌军,刀盾手趁机推进。但建奴兵力占优,依仗地形死守,战局陷入胶着。更糟糕的是,峡谷两侧不断有滚木礌石落下,造成不少伤亡。
就在这时,赵光远突发奇想:"参将,可否用炸药开路?"
王磊眼前一亮:"好主意!立即准备震天雷!瞄准两侧山崖!"
数十枚震天雷投向山崖,爆炸声震耳欲聋。积雪被震落,形成小规模雪崩,顿时将埋伏的建奴埋没大半。
"冲啊!"王磊一马当先,率军冲破封锁。乌云驹在雪地中如履平地,展现出惊人耐力。
黎明时分,终于抵达大凌河。眼前景象令人心惊:城外遍地尸骸,城墙多处破损,建奴正在架设云梯,猛攻内城。最令人担忧的是,数十辆新型盾车正在逼近城门,这些盾车外包铁皮,寻常火铳难以穿透。
"何总兵撑住!王磊来也!"王磊大喝,率军直冲敌阵。
建奴显然没料到援军来得如此之快,一时阵脚大乱。但很快调整过来,派重兵围堵援军。
"列阵!"王磊沉着指挥,"袁字营居左,天雄营居右,火铳手居中!目标敌军指挥旗!"
新式燧发枪发挥威力,密集的弹雨射向建奴指挥系统。虽然距离较远,杀伤有限,但成功扰乱了敌军指挥。
何可纲在城头见援军到来,精神大振:"将士们!援军到了!随我杀出去!"
内外夹击,建奴陷入混乱。但皇太极很快稳住阵脚,调来重兵围堵援军。战局陷入胶着,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代价。
王磊身先士卒,连续砍翻数名敌兵。乌云驹如黑色闪电,在敌阵中左冲右突。但建奴兵力实在太多,援军被团团围住,形势危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磊注意到建奴阵型的一个破绽:由于过度关注援军,盾车阵的后方出现空虚。
"赵光远!"王磊大喝,"随我直取盾车阵!"
他亲率敢死队,迂回穿插,直扑盾车阵后方。建奴显然没料到这一招,待反应过来时,王磊已杀到近前。
"震天雷准备!"王磊下令,"瞄准盾车底部!"
爆炸声中,数辆盾车被炸毁。但更多的盾车仍在推进,眼看就要抵达城门。
"这样不行!"王磊皱眉,"必须找到破敌之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