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 第96章 设计与算计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 第96章 设计与算计

作者:贾闲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18:59:24

夜晚,在工坊空间的双倍时间里,他完成当日课业和六级工练习后,没有立刻开始健体操,而是铺开一大张优质绘图纸,拿起久违的绘图笔。

脑海中,前世记忆中那些关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全球家具设计潮流的碎片逐渐清晰起来:斯堪的纳维亚的极简与有机线条、意大利的现代主义与塑料材质应用、美国中古风格的扎实结构与舒适取向...这些风格的核心精髓,与他所精通的中国传统榫卯工艺、对珍贵木材的理解,以及“东方韵律”系列的成功经验,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他笔下流淌出的,不是对某一种风格的简单模仿,而是一种融合与超越。他设计了一套适用于中小户型客厅与餐厅的家具系列,暂命名为“经纬系列”。

这套设计保留了“东方韵律”对天然木材美感的极致展现和对人体工学的考量,但整体线条更加简洁利落,减少了雕饰,更强调结构和材质本身的表现力。

他运用了更多几何形态的组合,例如梯形、六边形元素的桌面和柜门设计,显得现代而稳重。同时,他巧妙地将一些经典的明式家具骨架结构融入其中,使得家具在视觉轻盈的同时,确保了结构的坚固耐用。

他还特别注重了功能的灵活性与模块化概念。设计了可扩展的餐桌、带有多种储物模块的组合书柜、以及可以随意拼接组合的沙发单元,以适应不同的空间需求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这种理念在当时无疑是相当超前的。

他在图纸的空白处详细标注了主要材料建议、关键节点的榫卯结构示意图、以及部分可批量预制的标准件尺寸。既保证了艺术性和独特性,也充分考虑了龙成厂现有的工艺能力和未来规模化生产的可能性。

他花了差不多十个晚上在图纸上进行够了,当画完最后一笔,林墨端详着这套既符合国际审美潮流、又深深植根于中国制造工艺底蕴的设计图,满意地点点头。

这不再是“东方韵律”的延续,而是一次面向更广阔国际市场的主动进击。他将图纸仔细卷好,用油纸包好,准备下次回去时,通过师父赵山河转交给聂厂长和陈副厂长,作为对广交会可能需要的下一阶段产品的储备建议。

对于空闲时间的安排,他刻意将所有的课程学习和作业完成都集中在白天和晚自习时间,效率极高。到了晚上九点半宿舍熄灯号响过,室友们逐渐入睡后,他便会在黑暗中悄然进入“鲁班工坊”空间。

在这里,他拥有双倍的时间。他再次投入到赵山河传授的六级工技艺锤炼中。研究那些复杂无比的榫卯结构图,推演大型木构件的受力与节点设计,琢磨不同珍稀硬木在极端干燥或潮湿环境下的形变规律与处理诀窍,练习那堪称艺术品的“龙穿牡丹”透雕和需要分毫不差的精密构件加工...

大学的理论学习,反过来又加深了他对传统技艺背后力学、材料学原理的理解,使得他的技能提升不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带上了研究与创新的色彩。工坊里的工具和设备,也成了他验证一些力学或结构想法的绝佳试验场。

健体操和药浴也从未间断,这确保了他能始终保持着充沛的精力和最佳的身体状态,以应对高强度的学习和秘密的技艺修炼。

对于未来,林墨有着清晰的规划:明面上,成为一名成绩优异、根正苗红的水木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获得宝贵的文凭和干部身份,这是安身立命之本。

暗地里,则要充分利用工坊和未来可能的机会,将木工技能推向更高峰的七级甚至更高境界,他还要将【土造】的技能学习清楚,让古代木匠的【木造】和【土造】两个主要技艺和现代的土木工程相碰撞看看能不能融合升华。

这也是他选择土木工程专业的原因,他还想着同时维系并拓展“周墨”的物资渠道,积累财富和稀缺资源。工人的身份和技能,在未来的风浪中,或许将是比文凭更可靠的护身符和生存保障。

周末,他计划一部分时间回轻工部设计院,继续参与木材课题的研究,维持这条线的人脉和学术联系。另一部分时间,则要回四合院看看母亲和妹妹,了解院里的动态,履行对家庭的守护责任。

第一个允许回家的周末,他向辅导员递交了离校申请,辅导员在知道他家在四九城后没有多问就同意了。

林墨骑着自行车回到了南锣鼓巷95号院。

刚进院子,就感觉到一丝不同以往的气氛。中院里,贾家的门敞开着,传出贾张氏难得不那么尖利的说话声,甚至隐约还有点笑声。

棒梗和小当在门口玩,身上穿的虽然还是旧衣服,但明显干净整齐了许多,小当脸上甚至有点红润的光泽,不再是之前那种菜色的虚弱。棒梗手里拿着半个黄澄澄的玉米面窝头,正得意地向其他小孩炫耀。

“妈,我回来了。”林墨推开自家门。

程秀英正在缝补衣服,见到儿子回来,脸上立刻绽开笑容,上下打量:“木头回来了!学校里怎么样?吃得饱吗?累不累?”

“挺好的,妈,您放心。”林墨放下带来的一个布包,里面是他用补助和粮票在学校换的粮食还有木盒空间里面的一些野味,特意带回来的。

和母亲妹妹说了会儿话,林墨状似无意地问起:“我看后院贾家,今天好像气氛不错?”

程秀英叹了口气,压低声音:“是好了不少。易师傅真是下了本钱了...隔三差五就给贾家送点棒子面、红薯干,有时候甚至还有点猪油渣。

听说还私下贴补了贾东旭一些钱和粮票,让他别总去鸽子市冒险了。再加上傻柱...现在食堂虽然没什么油水,但他总能想办法抠出点剩饭剩菜,或者用他的厨艺把粗粮做得稍微好吃点,时不时端一碗给秦淮茹...有这些接济着,贾家这日子,总算能勉强糊弄下去了,比以前强多了。”

林墨闻言,眼神微动。易中海这是加大了投入,看来对“养儿防老”的计划是志在必得了。而傻柱,显然也没听进去自己的劝告,或者说,他根本抵抗不住秦淮茹的眼泪和易中海的“大义名分”。

正说着,就看见秦淮茹端着一盆洗好的衣服从中院走过,脸色虽然依旧带着疲惫,但眉宇间那股晦暗淡了许多。她看到林墨,愣了一下,还笑了笑算是跟林墨打了招呼。

看来,易中海的“输血”和傻柱的“接济”,确实让贾家的生活暂时上了一个小小的台阶。但这种建立在他人无偿奉献基础上的“改善”,又能持续多久呢?隐患的种子,或许就埋在这看似好转的表象之下。

林墨收回目光,心中并无波澜,这只是印证了他的预料。各家有各家的缘法,他只需守护好自己的方寸之地即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